第六卷 狂傲,怒劍橫空耀歐陸 第46章 出路 文 / 天空之承
第46章出路
「我們的終極計劃是在35噸空降坦克上安裝70倍徑的75毫米炮,這種火炮使用爆炸裝藥穿甲彈時,1000米距離能夠擊穿至少100毫米的均質裝甲,500米距離則能提高到110毫米以上,足以對付我們目前遇到的任何一輛蘇軍坦克!」
身為空軍將領,羅根這還是頭一回在諸多陸軍元帥和將軍們面前以專業的口吻介紹一種實際上是為陸戰而研製的兵器,忐忑之餘,亦有種發自內心的自豪感——直到蘇軍入侵之後,德國最高統帥部才從前線部隊反饋的信息中瞭解到對手的t-34和kv-1綜合性能大大超過了德軍現役任何一種型號的坦克,而這也是德軍在戰爭爆發次日輸掉了兩場小規模坦克會戰的最主要原因,可是目前的德**工體系還在全力生產已經不能滿足蘇德戰場需求的三號和四號坦克,德軍將領們立即變成了熱鍋山的螞蟻。元首更乾脆,勒令陸軍技術部門在最短的時間內提供一種能夠與蘇軍坦克對抗的重型坦克,並點名將威力強大的88毫米炮作為新型坦克的制式武器!
當羅根第一時間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腦海中立即冒出了虎式坦克那威武的形象,然而一款全新的坦克從設計到形成戰鬥力通常來說都是很漫長的一段時間。戰爭可不等人,按照正在波蘭前線指揮作戰的威廉.李斯特元帥的估計,由於蘇俄軍隊很快就能夠在波蘭完成新的進攻部署,德**隊可能無法長時間守住目前的防線——對於這樣的局面,元首自然很是惱火,以至於這幾天留在柏林的德軍將領們無不是提心吊膽,唯恐一個不小心撞到了獨裁者的槍口上。
雖然空軍的「35噸空降坦克」在火炮和裝甲方面都不達不到元首劃定的標準,但勝在已經是一款進入樣車階段的「半成品」。於是羅根主動出擊,在尋求到了凱特爾和勃勞希奇的支持之後,向元首提出了「雙線並進」的建議,即一方面加快「35噸空降坦克」的研製,爭取在年底之前為陸空軍裝備這種至少能夠和蘇軍坦克平起平坐的武器,另一方面,繼續按照「45噸重型坦克」的思路走常規的研發-試驗-裝備路線,估計能夠在1942年內生產出第一批威力強大的量產型重型坦克。
嘗試著站在更高的角度審視戰爭局勢的發展,羅根也意識到蘇軍的主動進攻確實將德國置於一個相當糟糕的處境:日本政府之所以斷然拒絕參戰,一方面歸咎於其言而無信、見利忘本的劣根性,另一方面,他們的戰略分析家們恐怕也不太看好德國的勝利。新近加入軸心國陣營的幾個巴爾幹小夥伴立場並不像墨索里尼政府那樣的堅定,一旦德國東部失守,德國本土和巴爾幹之間的主要聯繫將被蘇軍切斷,屆時不論是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還是匈牙利、斯洛伐克,很可能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而倒戈。除此之外,困守蘇格蘭高地和冰島的英軍依然是德軍戰線背後的一柄利刃,挪威和法國的地下抵抗組織亦牽制了不少德國駐軍,這些不利因素都讓德軍始終無法將全部的注意力轉到東線!
儘管不是理想中的「救命稻草」,元首還是立即同意將「35噸空降坦克」方案放到高級軍事會議上進行商議。
「總體而言,克虜伯、戴姆勒-奔馳、亨捨爾三家公司的改進方案是令人滿意的,但我們想要看到新的樣車還必須再等上至少兩個月。在這裡,元首,請容許我向您介紹一下這三種坦克的性能和特點……」
羅根用一根細而長的教鞭對著掛在畫板上的設計圖紙進行講解,這個龐大帝國的獨裁者阿道夫.希特勒躬著要、背著手,那幅眼神好像是在鑒賞藝術品,而包括威廉.馮.勒布元帥、費多爾.馮.博克元帥、埃爾溫?馮?維茨勒本元帥以及保羅.馮.克萊斯特上將在內的陸軍將領們,顯然也對這種「半成品」很感興趣——雖說空軍將領們對於戰車研製就像是陸軍將領對於戰鬥機的瞭解一樣,大都處於門外漢的水平,但提出具體設計方案的仍然是克虜伯、戴姆勒-奔馳這樣實力雄厚的軍火商,不論總體設計還是細節都具備充足的可行性。
最後,在關於汽油機和柴油機的問題上,羅根只是用最簡單的語句進行了介紹,順帶提了一句:蘇軍的t-34和kv-1使用的都是柴油機,戰鬥中,它們發生爆炸的幾率明顯要比那些使用汽油機的bt坦克低。
在柴油機與汽油機的使用問題上,在陸軍高層早已不是第一次進行探討。羅根話音才落,擁有65歲高齡的勒布元帥便輕描淡寫地說道:
「如果陸軍大批量裝備使用柴油機的坦克,那意味著後勤部門需要同時運輸和供應兩種燃料,但後勤的困難還只是最表面的。如果今後我們的坦克大量採用柴油機,固然能夠起到羅根將軍所說的這些優點,可我們目前採用的合成燃料提煉技術完全是以出產汽油為目的,若是大幅度增加柴油產出,不僅汽油產量會嚴重受到影響,而且伴生的重柴油將遠遠超過海軍目前所能夠消耗的,接下來,德國的整個工業體系將面臨一次重整——諸位,這樣的重整,將導致我們在戰爭時期產量出現很大幅度的起伏!」
平淡的語氣背後卻是犀利的觀點:德國以煤為原料進行液化合成的技術已經運用得非常嫻熟,但通過干餾法獲得的汽油,成本仍然達到了普通石油提取的四倍,若是利用合成燃料大量提取柴油,成本就更加高昂了。
當羅根再去看小鬍子的表情時,發現獨裁者微微低頭、閉著眼睛,燈光下,一頭黑髮中不乏斑斑白絲。
「就我個人的建議,以汽油機為動力的『克虜伯方案』較為適合需求量較大的陸軍,而空軍的總需求在200輛左右,充其量也就是三個裝甲團的規模,所以可以考慮從戴姆勒-奔馳和亨捨爾兩個方案中擇優選擇!」羅根不慌不忙地回應說。
作為裝甲兵指揮方面的專家,克萊斯特將軍說:「克虜伯方案真正稱得上優秀之處,就是大量採用了四型坦克的現有零部件,這使得最終定案之後,克虜伯-古森能夠迅速轉產。我個人倒以為,這項方案就像是對現有的四型坦克進行了全面的改進和增強,放大了一號的四型坦克!」
克萊斯特一本正經的表情,讓羅根很難揣摩出他是打心裡支持「35噸空降坦克」,還是只將它作為一種臨時過渡型號——可是在原本的歷史時空中,德國的豹式和蘇聯的t-34被普遍認為是整個二戰期間最優秀的坦克,虎式和虎王固然令人生畏,但高昂的造價、複雜的結構以及差強人意的機動能力都影響了它們在戰略層面的發揮。
這時候,小鬍子突然睜開了眼睛,他的目光在四周圍搜尋了一下,在人群邊緣找到了穿著一身黑色西服的軍備部長阿爾貝特.施佩爾,這個其貌不揚的中年人有著常人難以企及的才華,除了帝國總理府的設計和施工,他還領導了不列顛戰爭初期德國空軍的機場群建設,而頂替赫爾曼.戈林出任軍備部長之後,他又以極高的效率對整個第三帝國及其佔領區的生產資源進行了整合,進入1941年以來,僅法國地區的機車和發動機產量就提高了一倍,從前只能夠提供一些基礎原料和低檔產品的法國企業,如今每個月能夠向德軍提供1000多輛各種型號的卡車和約200輛法式裝甲車,而在英國南部地區,一些工廠也陸續恢復了生產,目前主要提供一些輔助類的軍工產品。
「若是開足產能,我們今、明兩年能夠利用從英國繳獲的石油、羅馬尼亞的供應以及我們自己的儲備提煉出大約一百二十萬噸汽油和兩百萬噸的柴油!」施佩爾就像是元首肚子裡的蛔蟲一樣,不等對方提問,他就已經給出了答案。
在打敗英國海軍之前,德國雖然還沒有出現真正的石油危機,但入不敷出的局面卻是無可爭辯的——戰爭爆發之後,德國的石油進口量銳減,從1939年9月到1940年9月的這一整年時間裡,德國的石油進口量從戰前的500多萬噸下降到了200萬噸,其中約有一半來自於羅馬尼亞,約三分之一系根據《蘇德貿易協定》從蘇聯獲得。
200萬噸聽起來很多,可是按照羅馬尼亞和蘇聯提供的石油品質以及德國在40年代的工業技術水平,所能夠提煉出的柴油只有70到80萬噸,而鄧尼茨的狼群在1940年中期每個月就要消耗3萬噸。若是德國陸軍的裝甲師採用柴油機坦克,按照每師每天消耗20噸的最低標準計算,10個裝甲師每個月要消耗6萬噸,這還不包括戰時的運輸損耗!
屬於大英帝國的輝煌已經隨著德國海空軍的密切協作淪為歷史,如今德國的船隻重新通過清掃了水雷的英吉利海峽進出北海,雖然大西洋深處依然是英國戰鬥艦艇和潛艇活動區域,但德國的船隻已經可以自由前往法國、西班牙以及地中海西部的港口,從那裡裝運許多以往只能通過鐵路和汽車運輸的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