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學士

第三卷 第一百九十五章 孫淡的大勢(下) 文 / 衣山盡

    第一百九十五章孫淡的大勢(下)

    朱厚熜大喜,也不去拿,先在黃錦端過來的銅盆裡淨了手,這才恭敬地接了過去,道:「從古到今,人生七十古老稀,能夠長命百歲者卻是鳳毛麟趾。若仙師這個丹方能讓人活到百年,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仙家上品丹藥。」

    他接過丹方,入眼就是漂亮的瘦金體,口中先讚了一句:「仙師好漂亮的字,當真是銀鉤鐵劃,仙氣逼人呀!」

    王漓笑笑:「這個方子卻不是我寫的,說起來,此人大王一定聽說過。」

    「是誰?」朱厚熜一呆,又看了那張仙方一眼,不覺失聲念道:「《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什麼亂七八糟的?」

    王漓緩緩地吐出一個人的名字:「孫淡孫靜遠,我朝年輕一輩的士林領袖。」

    「啊,是他,他同仙師認識?」朱厚熜大覺意外。

    不但是他,連坐在一邊旁聽的陸炳等人也是精神一振,那黃錦更是神色大變。

    「認識,老朋友了。」王漓一想起孫淡就嘴角含笑:「孫靜遠如今正在我白雲觀藏讀書學道,這道仙方就是他在讀了我全真重陽祖師和丘真人的遺作之後提煉總結出來的。其間,與貧道也探討過許多次。如今,第一卷總算付梓,也算是一個不錯的東西。」

    說到這裡,王漓故意感歎一聲:「不愧是孫大才子,道法修養精深,貧道也是很佩服的。」

    連王漓這樣的全真掌教都極力稱讚孫淡在道學上的學識,讓朱厚熜大為驚訝:「孫淡也懂黃庭道德,他不是學佛的嗎?」一想到孫淡在《西遊記》上極盡貶低道家之為能事,他心中就有怒火升起。

    王漓道:「孫靜遠不但學佛,也是儒學大家,在道法上的修為也極為高深,學貫東西,融會百家,只有這樣的人才當得起大儒二字。」

    朱厚熜有些意想不到,訥訥道:「那他怎麼寫《西遊記》貶低我教的神仙術?」

    王漓哈哈大笑:「大王此語差矣,也就一本演義書,當得了什麼真,騙錢花的。據我所知,孫淡當初家境貧寒,靠著寫這本書才勉強完成學業。一個人說什麼不要緊,關鍵要看他做什麼。」

    朱厚熜點頭:「也是,本王也就是有些生氣罷了,我且看看他這個丹方上寫的是什麼?」說完話就埋下頭仔細地讀了起來。

    黃錦本最近不斷在朱厚熜身邊說孫淡壞話,心中有鬼,此刻正侍立在他身後,就伸長了脖子偷偷看去,只看了兩眼,就小聲說:「什麼呀,這哪裡是什麼神仙方,根本就是胡言亂語。」

    「也不是,本王覺得挺有趣的。」朱厚熜卻不這麼認為,指著上面的一段文字道:「你看這段:能用食平痾,釋情譴疾者,可謂良工,長年餌生之奇法,積養生之術也。夫為醫者,當須先洞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乃不愈,然後命藥」。

    什麼意思呢?就是要能用食物把病給解決了,才是好醫生。行醫的人,應該先知道這個人的病因在哪兒、知道他為什麼犯病。先用食物調治,如果不愈,再用藥。所以「藥王」孫思邈一直強調的是用食調,而不是用藥。」

    「這個方子雖然不是長生方,卻是道家性命修養之法,上合天理,又難得深入淺出,倒也有些道理。」

    朱厚熜不住點頭深以為然。

    老實說,這本書中的道理並不精深,可其中有不少現代醫學的理論,這一點卻不是古人所沒見識過的。如今被孫淡信手抄來,換成白話,倒也很能忽悠住人。

    而且,這篇文字有理論,有事例,很能蒙蔽人。

    文章摘自後世的暢銷書《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後世暢銷書在寫作手法和抓人眼球方面的手法在經過出版業這麼多年市場化的洗禮之後,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手段,不知不覺中就讓讀者被其中的內容吸引住,並奉為金科玉律。否則,當年也不可能出現那麼多諸如:打雞血、甩手療法、拍手療法、紅茶菌和後來的氣功熱什麼的。

    雖然這書後來本證明是一個大忽悠。可現代人那麼精明也能被忽悠住,要想哄騙幾個古人,還不是舉手之勞。

    連王漓這樣的大家,當初在看到孫淡寫出來的這篇東西時,也被震得發呆。後來仔細一想,卻無一不是錯漏。

    他以前看了也覺得好笑,心道:這孫大才子學問那是沒說的,可越是有才的人騙起人來也越是厲害。連自己這種成天修道的人也幾乎被他繞了進去,換成普通人,只怕還真要被他給糊弄了。看起來,此人比自己更適合做教宗推廣工作,若全真有這麼一個人物幫著推波助瀾搖旗吶喊,就算不走上層路線,幾本這種大白話書一出,也能騙得不少人進白雲觀燒香花錢。

    而且,這書就算騙了人也沒什麼。反正通篇不過是教人如何吃飯睡覺,就算你成天吃綠豆,也吃不死人,最多是肚子漲氣厲害些,放的屁多些。總比讓讀者胡亂去吃所謂的仙丹安全得多吧?

    還有,書裡也叫人吃茄子。那東西本就是素菜,多吃對人也是有好處的。

    當然,朱厚熜在讀這篇文字時被裡面看起來好像很玄奧的現代醫學理論所糊弄住,卻沒想到這本書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吃綠豆。

    也實在是太簡單了些。

    古往今來,吃綠豆的人多了,可還真沒聽人說吃綠豆吃成人瑞,甚至吃成神仙的。

    他也不不過是被孫淡用文字和現代暢銷書的寫作手法不知不覺地給繞了進去。

    黃錦在後面雖然看得腦袋一團迷糊,可他一心要打壓孫淡,自然有進一進讒言:「大王,這書,奴才看著也沒什麼了不起,就是講如何吃,根本就不是什麼仙方。」

    朱厚熜已被孫淡的文字深深吸引,聞言心中不快,放下手中的稿子,冷冷地看了黃錦一眼:「黃伴,修行說到底不過是教人如何吃飯睡覺,如何天人合一。你不是修行人,太深的道理我就不同你講了。這篇文章連王仙師都交口稱讚,難道你比王真人還內行?黃伴,你這人什麼都好,就是心胸狹窄了些,見不得別人比你強。最近你老在孤面前說孫靜遠的不是,本王下來想想就覺著有些不對勁。」

    這話已經有些誅心了,黃錦滿頭冷汗,就要跪下去。

    王漓不願讓黃錦太難堪,畢竟,大家將來都是要打交道的,便伸出手扶住黃錦:「黃公公不是修行人,不懂這其中的法門也是可以理解的。其實,孫淡這篇文章也是專門為道學入門者寫的。」

    「哼,黃伴,本王也不怪你,下去抄這篇文章一遍,好好體會一下修行的妙處。」

    「是是是。」黃錦慌忙捧了那篇文字離開,臨走時感激地看了王漓一眼。

    朱厚熜語氣緩和下來:「黃伴,去同張妃說,讓她熬一鍋綠豆粥,本王今天要好好受用。」

    「是。」黃錦不住擦汗。

    朱厚熜看了這幾頁文字,意尤未盡:「仙師,怎麼就這幾頁,還有沒有。」

    「沒了。」王漓笑道:「大王若想接著讀下去,將來進了京城,自向孫淡討要。」

    「對對對,等朕……」朱厚熜察覺到自己失言,頓了一下:「等孤進京,著人叫他把後面的呈上,再著人印刷成書,也好日夜研讀。對了,這書的名字不好,得換一個。孤看,換成《四時仙食錄》可好。」

    「不錯。」王漓站起身來,「貧道今日見來大王,也算是結了一個倒緣。此間再無他事,就告辭了。」

    朱厚熜大覺失望:「仙師這就要走,孤修行上還有些難題想請教呢?」

    「以後有緣在見吧。」王漓笑笑:「對了,孫靜遠有一句話讓我帶給大王,請大王屏退左右。」

    朱厚熜一楞:「這裡都是我最貼心之人,仙師有話直說。」

    王漓微微頷首:「孫靜遠讓我對大王說:大王進京城的時候,百官已經商議好了,讓大王走大明門,進奉天殿。」

    朱厚熜一張臉變得鐵青,良久才從牙縫中吐出一句:「這些小人,都該殺。孫先生還說了什麼?」

    「孫靜遠自然有應對的法子。」王漓將孫淡的原話複述了一遍。

    朱厚熜聽問,沉默半天,這才站起身來,朝北方深深一揖:「王仙師,你回去見了孫先生之後,請幫本王帶一句話:先生大恩,本王沒齒難往,日後還有仰仗之處,還望不吝指教。日後,定成全他一段君臣相得的佳話。」

    聽到他這麼說,陸松、陸炳父子駭然對視,這才知道孫淡在未來天子心目中發份量重到這等程度。

    朱厚熜:「請王仙師見了孫先生,再說一句:朝廷八月將開恩科,請他務必連過三關,為國家效力。」

    「是,貧道去也!」王漓一點頭,轉眼就從船艙中消失不見。

    須臾,岸上傳來他豪邁洪亮的歌聲。

    朱厚熜感歎道:「果然是一個有大修為的仙人啊,將來孤進了京城,定下詔讓他入宮供奉。」

    說完話,他面色轉為陰沉:「一定是楊廷和干的。」

    陸松、陸炳父一時跟不上朱厚熜的思路,禁不住問:「同楊首輔又有什麼關係?」

    「他是看孤年紀小,想控制本王,好弄權。滿朝官僚,都有著同樣的想法。當初,他們也是看本王年輕,好控制,這才讓孤做皇儲的。」朱厚熜怒道:「好,就依孫先生的意見辦,到時候,我們的態度強硬些,看誰最先服軟。若這一關我們軟弱下來,以後還怎麼管理朝政,我不成他們的傀儡了?」

    陸家父子不敢說話。

    朱厚熜看這大運河奔騰不休息的江水,喃喃道:「靜遠先生,你可要中進士啊。孤如今勢單力薄弱,需要有你這麼一個能人出謀劃策。」

    陸松沉吟良久才道:「大王,我聽人說孫淡同楊慎交情頗深……」

    朱厚熜打斷他的話:「文人士子之間的事情你不明白的,私交是私交,公誼是公誼。政見和私人感情對他們來說,根本就是兩回事,分得清的。當初,蘇家三父子同王安石在朝中勢成水火,可並不妨礙他們做朋友。」

    遠在北京的孫淡這一招已經完全把自己在未來皇帝心目中的惡劣印象扭轉過來了,他當初之所以這麼幹,為得就是在未來的議大禮政治風暴中贏得先機,倒不知道黃錦在皇帝面前說自己壞話。

    不過,孫淡這一步取的是大勢,把握住了大勢,就算有些須坎坷和挫折也不值得一提。與孫淡作對,就是與大勢為敵,必將被歷史的車輪碾得粉碎。

    孫淡行的是光明正道,自然無懼陰謀詭計。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