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橫掃世界的航母軍團

第二十四卷 海上霸主 第五節 體制改革 文 / 閃爍

    第五節體制改革

    海軍體制改革的問題就要嚴重得多了,而且這絕不是海軍希望發生的事情。戰爭進行到現在,特別是在聶人鳳出任海軍司令之後,海軍已經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的體制改革,現有的體制是能夠很好的為戰爭服務的,如果以戰勝敵人為最高目的的話,那麼在戰爭結束之前,海軍是不需要進行第三次體制改革的。而這次提出改革的不是海軍,而是內閣政府,其中涉及到的問題極為複雜。

    毫無疑問,甘永興讓談仁皓知道這件事情,也正是要談仁皓參與到改革中來,至少要談仁皓瞭解海軍為什麼要進行第三次體制改革,讓他弄清楚海軍的內部結構,這對他今後管理海軍肯定有著巨大的意義。

    讓首相主動提出海軍進行第三次體制改革的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即將成立的空軍,二是成立國防部統一管理未來的三軍,三是陸軍施加的壓力。

    成立空軍的事情已經確定了下來,只要戰爭結束,就會建立第三個軍種。未來空軍的主體將是現在的陸軍航空兵,也就是說,在空軍成立之後,陸軍不再擁有航空兵,不管是戰略轟炸機部隊,還是戰術航空兵,全部劃歸空軍。不過,海軍也不是沒有關係。海軍航空兵會被保留下來,但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海軍的戰略打擊部隊肯定要被取消掉,或者是併入空軍,成為空軍的一部分。而這其中,最關鍵的就是未來的海軍航空兵到底需要多大的規模。

    這是當時聶人鳳與首相之間的主要分歧。按照首相的考慮,海軍航空兵只需要保留艦載機部隊就行了,畢竟這些由航母攜帶的作戰飛機是艦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艦隊又是海軍的主體,不可能把艦載航空兵也劃到空軍的名下。可是,聶人鳳卻並不甘心把所有的岸基航空兵都交給空軍,在他看來,岸基航空兵執行的很多任務是與海軍息息相關的,比如反潛,護航,偵察,搜索,救援等等,這些都與艦隊作戰有關,只是將飛機部署在陸地機場上,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海軍也希望將這些飛機部署到航母上呢。如果將岸基航空兵全都劃歸給空軍,那今後海軍需要一些戰術協作,還得請求空軍的支援,這不但麻煩,而且會帶來很多指揮環節上的問題,也必然影響到海軍的作戰行動。因此,聶人鳳堅決不同意完全取消海軍的岸基航空兵,至少要保留一支輔助性的力量,即只取消岸基航空兵的作戰部隊。

    可以說,最終首相怎麼處理海軍航空兵,將成為海軍體制改革中的一個重點問題。如果僅僅只保留艦載航空兵的話,那麼海軍航空兵這個兵種都有可能被取消掉。反之,如果聶人鳳爭取成功,那麼海軍航空兵就會被保留下來,只是規模小了很多而已。

    成立國防部的事情對海軍的影響也非常巨大,其中特別重要的就是,要不要取消獨立的海軍司令部,將海軍司令部集成到國防部裡面,接受國防部的直接領導。

    成立了國防部之後,海軍司令部肯定會降級。現在的海軍司令部屬於內閣的部級單位,而在成立了國防部之後,海軍司令部最多只是國防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不是獨立的部門。而這一點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海軍是獨立的部門時,軍費預算是單獨計劃的,並且可以直接向內閣提交申請,並且單獨在議會進行審批。在掌握了經費大權的情況下,海軍的發展相對獨立,對海軍建設有著很積極的作用,這也是為什麼海軍部保留了好幾百年的原因。相反,如果今後由國防部來領導海軍的話,海軍就沒有了獨立申請軍費的權力,而是由國防部統一申請國防開支,並且由國防部來分配軍費。當然,在內閣與議會審批國防預算的時候,肯定會詳細到每一項,也就是說,海軍仍然有立項權,只是今後受制於人,並且由國防部劃撥經費,那海軍就不可能得到獨立的經濟大權,其發展也必然受到影響。

    別小看經費這個問題,可以說,當時海軍與陸軍反對成立國防部,都是因為這個原因。而首相堅持要成立國防部,也正是想通過控制軍費來控制軍隊,最終使軍隊完全由內閣掌握,成為政府手裡的工具。也正因為如此,在國防部部長的人選問題上,兩個司令官與首相的分歧就更為巨大了。

    按照首相的意思,國防部是一個文職部門,國防部長也必然是文職官員。雖然,首相不排除由將領出任國防部長的可能性,但是有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出任國防部長的將領都必須退役,即與軍隊解除關係,從而成為文職官員。雖然以文治武是發展的趨勢,但是在帝國歷史上,因為由文職官員管理軍隊而導致的災難數不勝數,所以陸海兩軍司令都不贊成首相的安排,認為國防部是管理軍隊的,那麼,就應該由將軍來擔任部長,而不是派個「秀才」來指揮軍隊作戰!

    後來,這就引出了國防部的權限問題,即國防部有沒有指揮軍隊作戰的權力,以及要不要由國防部來指揮軍隊作戰。可以說,當時還沒有幾個國家成立了國防部,而且在怎麼用文職官員管理軍隊的問題上也沒有多少經驗可以借鑒,帝國也只能摸索著前進。其實,這也成為了首相一直沒有正式確定成立國防部的主要原因。

    後來的解決辦法大家都知道,而當初正是因為聶人鳳與嚴定宇的堅持,最終首相才向兩位司令官做出了妥協讓步。既然國防部是文職機構,那就不應該掌握軍隊的指揮權,而只掌握文職方面的權力,比如軍費,人事這兩項大權。軍隊的指揮權仍然得交給軍人,而不是「秀才」。不過國防部既然已經掌握了經費與人事大權,那麼軍隊就基本上由國防部控制,將領的地位降低了不少。

    也正因為考慮到在戰爭期間,文職官員是不可能指揮軍隊作戰的。而在和平時期,軍隊必須要做好隨時打仗的準備。在此情況下,後來作為對國防部的補充,成立了總參謀部。與國防部完全相反,總參謀部是一個完全由軍人組成的部門,而且不屬於內閣政府部門,而是屬於軍事部門。在多方面的摸索與總結之後,帝國國防部與總參謀部的權限有著明顯的區分,而且還有平戰之分。

    平時,國防部是軍隊的主要管理者,負責軍隊的經費,人事,以及軍隊調動等重大事物,也就是說,在和平時期,軍隊基本上是由國防部控制的。總參謀部只負責針對各種有可能出現的戰爭預先制訂作戰計劃,並且負責軍隊的訓練,所需要研製與採購的裝備(後來這個權利也移交國防部),演習活動,以及與盟友之間的軍事交流。

    戰時,國防部轉變為軍隊的總後勤部門,主要就是負責經費管理,裝備採購與維護,人事調動。總參謀部的權限得到擊打的擴展,擁有策劃作戰行動,調動軍隊,指揮軍隊作戰等等作戰行動權。當然,是否進行這一轉變,是由首相決定的,而不是由軍人決定的,而且首相可以隨時收回總參謀部的權力!

    當時薛希岳搞的只是國防部,而真正成立總參謀部,還是下一任帝國首相的事情了。可也正是因為要成立國防部,海軍的體制就必須要進行改革,很多部門將併入國防部,而且很多機構也將取消,人員將大幅度裁減,有些將到國防部工作,而有些則將去別的機構繼續任職。不說別的,當時海軍司令部上萬名官兵的人事調整,這都足夠讓任何人頭痛的了。

    需要進行體制改革的不僅僅是海軍,陸軍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另外,陸軍在失去了航空兵之後,幾乎完全成為了一支「地面」部隊。相反,海軍肯定會保留航空作戰能力。而帝國陸海兩軍可以說是冤家對頭了,鬥爭了幾百年,陸軍自然不希望在自己被嚴重削弱的時候,海軍仍然保持著強大的實力,而新成立的空軍自然不可能成為海軍的競爭對手,到時候海軍一家獨大,那陸軍還怎麼生存?因此,就在薛希岳提出成立空軍的時候,嚴定宇給首相送去了一份提議,即海軍陸戰隊也應該獨立出來,成為獨立的軍種,而僅僅只是海軍裡的一個兵種。

    陸軍的這種「打擊」多少有點荒唐。也許很多人認為,陸戰隊是地面部隊,自然不應該屬於海軍,可是陸戰隊與其他的地面部隊有著巨大的區別。比如,陸軍的地面部隊是從陸地到陸地的進攻,而陸戰隊是從海上進攻地面。這種區別就足以決定陸戰隊是一支很特別的部隊,是一支必須要依靠海軍才能夠作戰的部隊。更重要的是,陸戰隊本身就是在海軍誕生的,那麼又有什麼理由讓陸戰隊獨立出去呢?

    就是這個看起來有點荒謬的提議卻得到了首相的重視,而首相也正是借用陸軍打出的重拳來壓制海軍,讓聶人鳳不得不在成立空軍,以及國防部的問題上讓步。可是,當時關於陸戰隊成為獨立軍種的跡像已經相當明顯了,聶人鳳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如果陸戰隊獨立出去的話,那麼海軍就真的成為了一支只能在海上作戰的部隊,這樣一來,海軍實力就會被嚴重削弱,恐怕今後的地位還不如空軍呢。

    這個被無中生有搞出來的問題幾乎成為了當時海軍面臨的第一大難題,不管是聶人鳳,還是甘永興,或者是任何一名海軍將領,實際上都不願意讓陸戰隊獨立出去。另外,陸戰隊將領也對此持保留態度,就算大部分陸戰隊將領都希望獲得更高的地位,可是有點理智的陸戰隊將領都知道,離開了海軍,陸戰隊就什麼都不是,獨立出去後的好處不見得比壞處多。

    當時,到底要不要陸戰隊成為第四軍種的事情還沒有確定下來,主要是聶人鳳死咬著不放,而薛希岳又沒有拿定主意,而嚴定宇在旁邊吹風的作用也越來越小。可問題是,如果最終首相真的決定讓陸戰隊成為第四軍種的話,那對海軍的影響非同小可。另外,幾個知道內幕的海軍高層將領對此事都不抱樂觀態度。

    對陸戰隊地位影響最大的還是未來的國防部。如果真的成立了國防部,那麼不管是陸軍,還是海軍,空軍,或者是陸戰隊,都將由國防部統一領導,那麼陸戰隊獨立,還是不獨立,實際上在國防部範圍內的影響是很小的。如果首相最終為了平衡海陸兩軍,再加上個新成立的空軍,那麼搞出個第四軍種出來,也是很有可能的。這樣,四個軍種的影響都將非常有限,到時候肯定更利於國防部的運作,這也肯定要比海軍一家獨大好得多。

    從這些因素考慮,就算當時海軍還在積極爭取,可也必須得做好陸戰隊成為第四軍種的準備工作,這又要涉及到很多的人事變動,以及海軍體制的變動。不說別的,僅僅是陸戰隊官兵的人事轉變就很費事。那些陸戰隊將領的人事變動就更費事了。

    可以說,當時海軍完全是被迫進行體制改革的,可同樣因為是來自外界的壓力,這次體制改革絕不會立即開始,也不會立即結束。在談仁皓拿到甘永興給他的資料時,體制改革的事情只是暫時確定了下來,海軍內部不會有十個以上的高層將領知道這件事情,畢竟這會動搖軍心,沒有任何理由要在這個時候公開。

    當談仁皓看完這份資料的時候,他的心情也是挺沉重的。這場戰爭讓帝國海軍名揚天下,從新回到了鼎盛狀態,可是物極必反,當海軍迅速擴大的時候,「瘦身」成為必然,恐怕也正是因為這場戰爭,將讓帝國海軍面臨有史以來規模最大,影響最為深刻的全範圍削減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