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第二零章 講座 文 / 橘子奏鳴曲
第二零章講座
轉眼間就到了要來雲港學院演講的日子,沈紅星這天逃學出來前,蘇霞還逼著他好好打扮了下。沈紅星無奈,只能按照老媽的要求穿了一件卡其色的夾克,一條深藍色的牛仔褲,還有一雙黑色的反毛皮鞋。說實話他覺得老媽給設計的這套行頭還真不怎麼樣,不過誰讓蘇霞是他老媽呢,所以沈紅星也沒說啥,安安靜靜穿了就出門。
本來徐曉燕說要來接沈紅星去雲港學院,畢竟校方都是通過她來聯繫的。不過沈紅星仗著自己前世去過雲港學院,而且徐曉燕要從公司來沈紅星家再去雲港學院的話要跑個類似V字型的路線,沈紅星就乾脆好心的謝絕了徐曉燕報名當車伕的申請。
他一個人打了輛出租車就到了雲港學院的門口,然後按照自己前世的模糊記憶就往雲港學院裡面的講堂走去。結果等走到了記憶裡雲港學院講堂的地點,沈紅星驚訝的發現那裡還是個被圍起來的工地。
「我擦,那講堂是現在才開始建的麼……」沈紅星想了想,也不好意思這個時候打電話去問徐曉燕,這也太丟人了不是。正想著找個什麼路過的學生打聽一下現在講堂的位置,就見遠處走過來一個女學生。
沈紅星衝著那女學生走過去,走進了順眼一看,這女學生算是有幾分姿色,算是鄰家女孩般的小家碧玉類型。
沈紅星前世在大學校園裡的時候,號稱是要號碼無敵手,只要他出馬去問女生號碼,還真沒要不到的,後來周圍的男生發現了這種情況以後紛紛委託沈紅星去幫他們要心儀女生的手機號碼。沈紅星也知道大學裡女生的心態,不說長的要多麼帥,只要第一眼的感覺不要讓她們覺得眼前的男生不是個壞人,憨厚點真誠點,那女生就會一邊心裡暗爽自己受歡迎一邊裝出勉勉強強的樣子把號碼留給男生。
對於這種鄰家女孩型女生,沈紅星可是沒覺得有難度,他走上前去,努力讓自己的眼神真誠起來,然後微笑著對那女生說道:「同學,請問下今天有講座的那個講堂在哪裡?」
女生停了下來,打量了下眼前的沈紅星,覺得這男生看起來不像是壞人,沒什麼攻擊性的樣子,於是伸出細細白白的手指指了個方向,然後問道:「你要去聽那個《潛伏》的作者橘子的講座?」
沈紅星一聽女生這個話,反應過來女生的話外之音,於是問道:「你也是去聽那個講座的?」
女生點了點頭,「恩」了一聲。沈紅星趁熱打鐵道:「要不我們一起走去吧?不然估計我還是找不到。」
女生考慮了一兩秒鐘,點了點頭,輕聲說道:「那好吧。」
於是兩個人就隔著一米左右的距離並排在路邊的人行道上走著,走了一會兒,女生好奇的問道:「你是大一的?」她覺得大概只有剛進學校沒多久的傻瓜新生才會不熟悉講堂在哪裡。
沈紅星搖了搖頭道:「不是,我不是雲港學院的。」
女生一聽沈紅星的話,倒是更好奇起來,問道:「那你怎麼來聽那個講座?」
沈紅星笑著說道:「朋友拉我來的。」他說的也的確是事實,徐曉燕拉他來的嘛,他又沒說拉自己來的朋友就一定是雲港學院的。
接下來兩個人就這麼沉默的在路上走著,沒幾分鐘就到了講堂。進了講堂的門以後,只見離門很近的第一排有個女生擺手往這邊打招呼,還說道:「李盼芙,這邊。」
沈紅星身邊的李盼芙跟幫她佔座的女生打了個招呼,然後扭頭對沈紅星說道:「我同學在那邊。」本來這話就是等於告別,可是沈紅星一看那位置是第三排靠邊,而且靠走道旁邊的地方還有幾個空位置,覺得那裡也挺適合自己坐等徐曉燕的。
於是他低聲沖已經走出一步的李盼芙說道:「我在你們旁邊坐一下不介意吧?」
李盼芙聽了沈紅星的問題,尷尬的笑了下,沒回答。沈紅星也知道她這種情況下沒法回答,回答好和不好都不對,但是他又不能不問。不然一個招呼都不大就跟著李盼芙坐了過去,她還不得當沈紅星是跟蹤狂麼?
幫李盼芙佔位置的蕭曉看到李盼芙和一個不認識的男生一起進的門,然後兩人還一起往她這邊走來,等李盼芙在她身邊坐下後,她看著沈紅星坐在跟李盼芙隔著一個空座位、靠著走道的位置上。於是偷偷跟李盼芙嘀咕道:「小芙芙,那男人是誰?是不是你姘頭?跟你一起來還做在你邊上吶。」
李盼芙一聽蕭曉的話,詫異的臉都紅了,馬上扭頭看向沈紅星,發現沈紅星好像沒聽到,就轉頭回去低聲跟蕭曉抱怨道:「蕭曉,你亂講什麼啊?我跟他就是在路上碰到的,他不認識到講堂的路,我順便帶他過來而已。」
「喔?真的?」蕭曉不死心,還故意撥撩李盼芙。正說著,她看到沈紅星從隨身的包裡拿出一本雜誌,雜誌的封面上還全都是英文。於是驚訝道:「誒,小芙芙,你姘頭還看英文雜誌吶?」
「跟你說了不是呀,你在這麼說我生氣了哦。」李盼芙嘟著嘴跟蕭曉說完後才轉頭往沈紅星那邊看去。她一看,沈紅星這時候還真的是在看一本英文雜誌。
沈紅星這個時候看的是英文版的《經濟學人》雜誌。他前幾天去給遊戲工作組的人買GB的時候路過外文書店,沈紅星順便進去逛了逛,看到這《經濟學人》雜誌後便買了下來。他前世可是聽過這《經濟學人》的大名而未曾一睹。
據說這《經濟學人》讀者定位為高收入、富有獨立見解和批判精神的社會精英。雜誌認為自己的讀者都受過高等教育,因此對很多經濟名詞、專業術語,從不屑於做解釋,比如「看不見的手」、「微經濟理論」,有時候,大段地引用「法文」,使用拉丁語,也不翻譯。而且雜誌裡刊登的文章基本不署名,因為19世紀這雜誌創刊的時候,主編就很裝13的認為「文章的內容是什麼要比文章的作者是誰更重要」。
而且這《經濟學人》雜誌還有很濃厚的西方精英主義立場,它蛋疼地支持同性戀婚姻,支持土耳其加入歐盟,支持免費的教育,支持私營組織探測宇宙的計劃,倡議美國加強對槍支的管理,反對死刑,反對一周工作35小時,反對英國規定工資的最低標準,反對任何場合條件下,對個體精神或者**上進行折磨……
沈紅星還真沒見過這麼裝13的雜誌,所以在外文書店見到之後就買了下來,好一睹這雜誌的廬山真面目。
這時候講堂裡面的人並不多,不多一會兒人就慢慢開始多了起來,已經到的了學生三三兩兩的在聊著天打著屁,有的男生在低頭玩著GB,有的在看著漫畫,跟李盼芙坐在一起的蕭曉則是在看口袋本的小言情。
之後校方的老師也陸陸續續的來了,徐曉燕到了之後沒看到沈紅星,還想打他手機。而沈紅星這個時候則是看到了在講堂門外準備打手機的徐曉燕,他收好雜誌,也不管懷裡正在不停震動的手機,逕直走到門外的徐曉燕身邊。
徐曉燕感覺到有人走到自己背後,下意識的轉頭看了一眼,沒想到卻是沈紅星。她驚喜道:「剛要打你電話呢你就出現了,很早就來了?」
沈紅星點了點頭,說道:「來了一會兒了。」正說著,一個帶金絲邊眼鏡的男人走了過來跟徐曉燕打招呼道:「徐總來了?這位是?」
「他就是橘子。」徐曉燕笑著介紹道。
「是麼,久仰久仰,橘子老師面相還真是年輕啊,保養的好……」帶蕾絲邊眼鏡,哦不,金絲邊眼睛的中間人笑著恭維沈紅星道。
當然面相年齡了,他才十五歲面相能不年輕麼。徐曉燕心裡雖然這麼吐槽,但是面上卻不做聲色的介紹道:「這位是雲港學院教務處的於弄仁,於老師。」
「於老師客氣了。」聽到徐曉燕的介紹後,沈紅星跟於弄仁寒暄起來。寒暄了幾句之後,於弄仁就請著兩人到講堂裡面的第一排座位就坐。沈紅星看了下這架勢,估計跟當初自己想的一樣,校方和老師分別坐前兩排,而學生要從第三排坐起。
李盼芙和蕭曉正聊著天,蕭曉眼見的看到沈紅星在於弄仁還有個漂亮oL(office-lady,直譯辦公室女郎,意為女白領)的陪同下直接坐在了第一排靠邊的位置。
蕭曉趕忙對身邊的李盼芙說道:「小芙芙,你家姘頭來歷還不小吶,都跟於弄仁一起做第一排了。」
李盼芙扭頭一看,剛才那個有點其貌不揚的年輕男生還真的跟教務主任於弄仁一起坐在第一排,她這個時候倒是一下好奇起來了。
等學生老師都到的差不多了,於弄仁就先上了台,開始坐在主席台上幫沈紅星「墊場」。這於弄仁有著校方一貫的毛病,就是坐到主席台上之後就開始不講人話。本來學生看到於弄仁上台,還注意力挺集中,他幾分鐘廢話之後就把學生的注意力烤的完全枯萎了下去。
還好因為進入了12月份,天氣寒冷,不得不在室內進行這樣的講座。如果是夏天,把這種講座放在操場之類的地方拿就折磨人了。沈紅星回想起來前世在二中時的經歷,總是時不時的被老師叫著搬了凳子到操場上聽開會,在碩大的太陽直射下,別說學生,就是主席台上的校方老師也是很快出了一身大汗。看著彼此身上都濕乎乎的,沈紅星當時就搞不懂為什麼大家都不舒服,校方還那麼喜歡說廢話。
那種時候還講一大堆的廢話,不是折磨自己同時折磨別人麼?後來思來想去,當年的沈紅星就只能得出來一個結論,那就是一旦人做了校方的老師之後,那他們就會自動變身為Sadism和masochism,也就是虐待狂和被虐待狂。
等著於弄仁Sadism和masochism症發作般的在台上講了快半個鐘頭,這傢伙才有了要消停的意思。只聽這於弄仁正好說道:「下面讓我們歡迎《亮劍》以及《潛伏》的作者,橘子老師。」
「自己也終於成為老師了啊。」心中帶著這樣奇怪感慨的沈紅星起身,在講堂裡一百多師生的注視下走上了主席台,他弄了弄話筒的高低,然後開口說道:「相信大家也挺累的,我也就不說廢話了。
本來呢,我和諸位應該是沒有什麼交集的,這種講座做起來也頗為尷尬。諸位不是學文的,我講如何寫小說自然不合適,諸位又不是學史的,那與諸位探討國共時期歷史未免有點尷尬。但是又不能不說點和諸位有關的,在下思來想去,終於找到了條諸位與我的共同點。那就是現在或者將來都要教育自己的孩子,那就乾脆講講教育學吧。」
徐曉燕看著講台上有些光芒四射的沈紅星,驚訝於沈紅星還能用這種民國時期的白話文做講座的能力。而徐曉燕身後幾排的蕭曉和李盼芙則更是驚訝,她們倆現在才反應過來剛才坐得離她們不遠的那個男生是誰。李盼芙是看過《亮劍》和《潛伏》的,平常愛這兩本熟愛到不得了,在她的想像裡,這兩本書的作者橘子,怎麼也該是個風度翩翩極為有才的中年男人。可誰想的到這橘子原來是個面向比她還年輕一點的男生,李盼芙這時候都有些崇拜沈紅星了,看看人家,差不多跟她同齡,但是都已經是知名作家了!
李盼芙心理亂糟糟的想著,耳朵卻聽沈紅星說道:「近來西洋的心理學家總結了十條人類很難避免的心理弱點,稱之為『人類無法抗拒的10種心理』,裡面頗有與教育相關的。
1、鳥籠邏輯
若掛一個漂亮的鳥籠在房間最顯眼之處,過不了幾天,其主人定會做出下面兩個選擇之一:把鳥籠扔掉,或者買一隻鳥回來放在鳥籠裡。這便是鳥籠邏輯。
過程很簡單,設想你是這房間的主人,只要有人走進房間,看到鳥籠,便會忍不住問你:『鳥呢?死了?』若你回答:『我從來都沒有養過鳥。』他便會問:『那你養一個鳥籠幹什麼?』最後你不得不在兩個選擇中二選一,因為這比無休止的解釋要容易得多。鳥籠邏輯的原因很簡單:人們絕大部分的時候是採取慣性思維。」
聽到這裡,李盼芙想了想若自己是那個進屋的人,肯定也會驚訝的問鳥是不是死了。想到這裡,她一下就把之前腦子裡亂亂的想法甩開,認真聽沈紅星的講座起來。
只聽沈紅星這個時候又往下講新的內容:
「2、破窗效應
西洋的心理學研究上有個現象叫做『破窗效應』,就是說,一個房子如果窗戶破了,沒有人去修補,隔不久,其它的窗戶也會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牆,如果出現一些塗鴉沒有清洗掉,很快的,牆上就佈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一個很乾淨的地方,人會不好意思丟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現之後,人就會毫不猶疑的拋,絲毫不覺羞愧。彷彿這裡只要之前髒了,就賦予了人們可以在此地放肆的權力。
心理學家研究的就是這個『引爆點』,地上究竟要有多髒,人們才會覺得反正這麼髒,再髒一點無所謂,情況究竟要壞到什麼程度,人們才會自暴自棄,讓它爛到底。
任何壞事,如果在開始時沒有阻攔掉,形成風氣,改也改不掉,就好像河堤,一個小缺口沒有及時修補,可以崩壩,造成千百萬倍的損失。
犯罪其實就是失序的結果,紐約市在80年代的時候,真是無處不搶,無日不殺,大白天走在馬路上也會害怕。地鐵更不用說了,車廂髒亂,到處塗滿了穢句,坐在地鐵裡,人人自危。有位教授甚至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敲了一記悶棍,眼睛失明,從此結束他的研究生涯。最近紐約的市容和市譽提升了不少,令人頗為吃驚,一個已經向下沉淪的城市,竟能死而復生,向上提升。
警察發現人們果然比較不會在乾淨的場合犯罪,又發現抓逃票很有收穫,因為每七名逃票的人中就有一名是通緝犯,二名中就有一名攜帶武器,因此警察願意很認真地去抓逃票,這使得歹徒不敢逃票,出門不敢帶武器,以免得不償失、因小失大。這樣紐約市就從最小、最容易的地方著手,打破了犯罪環結(chain),使這個惡性循環無法繼續下去。
此種理論也可以用在所謂的『壞學生』身上,也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破罐破摔』。若是見到一個學生成績不好,眾人會自然而然的當他是壞學生,然後對其輕視,反而會加重其破罐破摔的心理。」
3、責任分散效應
1964年3月13日夜3時20分,在美國紐約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諾比白的年輕女子在結束酒巴間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當她絕望地喊叫:『有人要殺人啦!救命!救命!』聽到喊叫聲,附近住戶亮起了燈,打開了窗戶,兇手嚇跑了。當一切恢復平靜後,兇手又返回作案。當她又叫喊時,附近的住戶又打開了電燈,兇手又逃跑了。當她認為已經無事,回到自己家上樓時,兇手又一次出現在她面前,將她殺死在樓梯上。在這個過程中,儘管她大聲呼救,她的鄰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觀看,但無一人來救她,甚至無一人打電話報警。這件事引起紐約社會的轟動,也引起了社會心理學工作者的重視和思考。人們把這種眾多的旁觀者見死不救的現象稱為責任分散效應。
對於責任分散效應形成的原因,心理學家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和調查,結果發現:這種現象不能僅僅說是眾人的冷酷無情,或道德日益淪喪的表現。因為在不同的場合,人們的援助行為確實是不同的。當一個人遇到緊急情境時,如果只有他一個人能提供幫助,他會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對受難者給予幫助。如果他見死不救會產生罪惡感、內疚感,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價。而如果有許多人在場的話,幫助求助者的責任就由大家來分擔,造成責任分散,每個人分擔的責任很少,旁觀者甚至可能連他自己的那一份責任也意識不到,從而產生一種『我不去救,由別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體冷漠』的局面。如何打破這種局面,這是心理學家正在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4、帕金森定律
英國著名歷史學家諾斯古德帕金森通過長期調查研究,寫出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書。他在書中闡述了機構人員膨脹的原因及後果:一個不稱職的官員,可能有三條出路,第一是申請退職,把位子讓給能幹的人;第二是讓一位能幹的人來協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兩個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當助手。這第一條路是萬萬走不得的,因為那樣會喪失許多權利;第二條路也不能走,因為那個能幹的人會成為自己的對手;看來只有第三條路最適宜。於是,兩個平庸的助手分擔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則高高在上發號施令,他們不會對自己的權利構成威脅。兩個助手既然無能,他們就上行下效,再為自己找兩個更加無能的助手。如此類推,就形成了一個機構臃腫,人浮於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領導體系。」
聽到這裡,李盼芙樂了,這是在諷刺國內的官僚機構麼?沈紅星話音剛落,教務處長於弄仁就拚命的在台下咳嗽,想通過這種「無聲的抗議」來讓沈紅星打住。而台下的熱血男生們一聽沈紅星的這番話,卻紛紛起哄的鼓掌叫好起來。
可沈紅星今天可不是來批判政治的,不用於弄仁提醒他也不會在這方面做過多發揮,只是繼續講道:
「5、暈輪效應
俄國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曾因暈輪效應的作用吃了大苦頭。他狂熱地愛上了被稱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麗,並且和她結了婚。娜坦麗容貌驚人,但與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當普希金每次把寫好的詩讀給她聽時。她總是捂著耳朵說:『不要聽!不要聽!』相反,她總是要普希金陪她遊樂,出席一些豪華的晚會、舞會,普希金為此丟下創作,弄得債台高築,最後還為她決鬥而死,使一顆文學巨星過早地隕落。在普希金看來,一個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貴的品格,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這種現象被稱為暈輪效應。
所謂暈輪效應,就是在人際交往中,人身上表現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徵,掩蓋了其他特徵,從而造成人際認知的障礙。在日常生活中,『暈輪效應』往往在悄悄地影響著我們對別人的認知和評價。比如有的老年人對青年人的個別缺點,或衣著打扮、生活習慣看不順眼,就認為他們一定沒出息;有的青年人由於傾慕朋友的某一可愛之處,就會把他看得處處可愛,真所謂『愛屋及烏』。暈輪效應是一種以偏概全的主觀心理臆測,其錯誤在於:第一,它容易抓住事物的個別特徵,習慣以個別推及一般,就像盲人摸像一樣,以點代面;第二,它把並無內在聯繫的一些個性或外貌特徵聯繫在一起,斷言有這種特徵必然會有另一種特徵;第三,它說好就全都肯定,說壞就全部否定,這是一種受主觀偏見支配的絕對化傾向。
6、霍桑效應(Hawthorneeffect)
心理學上的一種實驗者效應。20世紀20-30年代,美國研究人員在芝加哥西方電力公司霍桑工廠進行的工作條件、社會因素和生產效益關係實驗中發現了實驗者效應,稱霍桑效應。
實驗的第一階段是從1924年11月開始的工作條件和生產效益的關係,設為實驗組和控制組。結果不管增加或控制照明度,實驗組產量都上升,而且照明度不變的控制組產量也增加。另外,有試驗了工資報酬、工間休息時間、每日工作長度和每週工作天數等因素,也看不出這些工作條件對生產效益有何直接影響。第二階段的試驗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梅奧領導的,著重研究社會因素與生產效率的關係,結果發現生產效率的提高主要是由於被實驗者在精神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參加試驗的工人被置於專門的實驗室並由研究人員領導,其社會狀況發生了變化,受到各方面的關注,從而形成了參與試驗的感覺,覺得自己是公司中重要的一部分,從而使工人從社會角度方面被激勵,促進產量上升。
這個效應告訴我們,當同學或自己受到公眾的關注或注視時,學習和交往的效率就會大大增加。所以老師如果平常沒事就盡量關注每個學生,跟進每個學生的學習進程,那在霍桑效應的影響下,學生的學習成績說不定會好起來。」
說完這段,沈紅星頓了頓,喝了口主席台上的礦泉水,然後說道:
「7、習得性無助實驗
習得性無助效應最早有奧弗米爾和西裡格曼發現,後來在動物和人類研究中被廣泛探討。簡單地說,很多實驗表明,經過訓練,狗可以越過屏障或從事其他的行為來逃避實驗者加於它的電擊。但是,如果狗以前受到不可預期且不可控制的電擊,當狗後來有機會逃離電擊時,他們也變得無力逃離。而且,狗還表現出其他方面的缺陷,如感到沮喪和壓抑,主動性降低等等。
狗之所以表現出這種狀況,是由於在實驗的早期學到了一種無助感。也就是說,它們認識到自己無論做什麼都不能控制電擊的終止。在每次實驗中,電擊終止都是在實驗者掌控之下的,而狗會認識到自己沒有能力改變這種外界的控制,從而學到了一種無助感。
人如果產生了習得性無助,就成為了一種深深的絕望和悲哀。因此,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應把自己的眼光在開闊一點,看到事件背後的真正的決定因素,不要使我們自己陷入絕望。
8、證人的記憶
證人,在我們的認識裡,通常都是提供一些客觀的證據的人,就是把自己親眼看到、親耳聽到的東西如實地講出來的人。然而,心理學研究證明,很多證人提供的證詞都不太準確,或者說是具有個人傾向性,帶著個人的觀點和意識。
證人對他們的證詞的信心並不能決定他們證詞的準確性,這一研究結果令人感到驚訝。心理學家珀費可特和豪林斯決定對這一結論進行更深入的研究。為了考察證人的證詞是否有特別的東西,他們將證人的記憶與對一般知識的記憶進行了比較。
他們讓被試看一個簡短的錄像,是關於一個女孩被綁架的案件。第二天,讓被試回答一些有關錄像裡內容的問題,並要求他們說出對自己回答的信心程度,然後做再認記憶測驗。接下來,使用同樣的方法,內容是從百科全書和通俗讀物中選出的一般知識問題。
和以前發生的一樣,珀費可特和豪林斯也發現,在證人回憶的精確性上,那些對自己的回答信心十足的人實際上並不比那些沒信心的人更高明,但對於一般知識來說,情況就不是這樣,信心高的人回憶成績比信心不足的人好得多。
人們對於自己在一般知識上的優勢與弱勢有自知之明。因此,傾向於修改他們對於信心量表的測驗結果。一般知識是一個數據庫,在個體之間是共享的,它有公認的正確答案,被試可以自己去衡量。例如,人們會知道自己在體育問題上是否比別人更好或更差一點。但是,目擊的事件不受這種自知之明的影響。例如,從總體上講,他們不大可能知道自己比別人在記憶事件中的參與者頭髮顏色方面更好或更差。
9、羅森塔爾效應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等人於1968年做過一個著名實驗。他們到一所小學,在一至六年級各選三個班的兒童進行煞有介事的『預測未來發展的測驗』,然後實驗者將認為有『優異發展可能』的學生名單通知教師。其實,這個名單並不是根據測驗結果確定的,而是隨機抽取的。它是以『權威性的謊言』暗示教師,從而調動了教師對名單上的學生的某種期待心理。8個月後,再次智能測驗的結果發現,名單上的學生的成績普遍提高,教師也給了他們良好的品行評語。這個實驗取得了奇跡般的效果,人們把這種通過教師對學生心理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使學生取得教師所期望的進步的現象,稱為『羅森塔爾效應』,習慣上也稱為皮格馬利翁效應。這個皮格馬利翁是古希臘神話中塞浦路斯國王,他對一尊少女塑像產生愛慕之情,他的熱望最終使這尊雕像變為一個真人,兩人相愛結合。
教育實踐也表明:如果教師喜愛某些學生,對他們會抱有較高期望,經過一段時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懷、愛護和鼓勵;常常以積極態度對待老師、對待學習以及對待自己的行為,學生更加自尊、自信、自愛、自強,誘發出一種積極向上的激情,這些學生常常會取得老師所期望的進步。相反,那些受到老師忽視、歧視的學生,久而久之會從教師的言談、舉止、表情中感受到教師的『偏心』,也會以消極的態度對待老師、對待自己的學習,不理會或拒絕聽從老師的要求;這些學生常常會一天天變壞,最後淪為社會的不良分子。儘管有些例外,但大趨勢卻是如此,同時這也給教師敲響了警鐘。
10、虛假同感偏差(falseconsensusbias)
我們通常都會相信,我們的愛好與大多數人是一樣的。如果你喜歡玩電腦遊戲,那麼就有可能高估喜歡電腦遊戲的人數。你也通常會高估給自己喜歡的同學投票的人數,高估自己在群體中的威信與領導能力等等。你的這種高估與你的行為及態度有相同特點的人數的傾向性就叫做『虛假同感偏差』。有些因素會影響你的這種虛假同感偏差強度:
(1)當外部的歸因強於內部歸因時;
(2)當前的行為或事件對某人非常重要時;
(3)當你對自己的觀點非常確定或堅信時;
(4)當你的地位或正常生活和學習受到某種威脅時;
(5)當涉及到某種積極的品質或個性時;
(6)當你將其他人看成與自己是相似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