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修真紀元

第3卷 森羅劍獄 第二十七章 踏上征途 文 / 蕭瑾瑜

    扭頭看去,見一個灰須白髮,身子清瘦,穿這件月白長褂的老者,正一臉驚喜地看著自己。

    「先生,怎麼是你!」

    張巖一眼便認出了,正是教習自己識字唸書的曾淑全曾夫子。

    看著眼前的張巖,頎長削瘦的身子又長高了一大截,濃密烏黑的長髮披散到腰際,原本清秀的臉頰一片剛毅冷峻之色,就是衣物破爛陳舊……

    曾夫子一縷頜下長鬚,哈哈笑道:「怎麼不是我?剛看到你我可差點認不出來了。怎地如此落魄模樣,背上的小孩子又是誰啊。走,走,走,到家和我好好聊聊去,兩年沒見你了,想念的緊。」說著一扯張巖手臂便向家走去。

    張巖心裡暖暖地,夫子還是沒變,對自己的落魄絲毫不以為意。張巖跟隨在曾夫子身後,一路上兩人輕言相談,不過大都是曾夫子在問,張巖回到。

    在走進曾夫子家,曾夫子妻子也一臉喜色地朝張巖噓寒問暖了一番,把三娃抱進內室睡了,聽到張巖還未吃飯,便急急地下廚了。

    曾夫子和張巖相對而坐,清瘦的臉上此時滿是沉吟之色,突然開口說道:「你既然踏入了修真界,該當明白其中的險惡,你可要小心謹慎了。」

    在來時的路上張巖本不欲向曾夫子說起修真的事情,不料曾夫子一眼瞧出了張巖修為在身的事實,更是一語點破張巖築基大圓滿的境界。這讓張巖確定了那次的猜測,曾夫子也是修真之人。只是不知是何門何派了。

    張巖點點頭說道:「夫子放心吧,巖兒自有分寸。」

    曾夫子悠悠一歎,說道:「佛魔結界的事情,你不願多說,我也不問。不過自從兩年前萬塚山又一次顯現異象後,翠山鎮週遭的一切可都變了。你這兩年都在萬塚山中自是不知,大陸各地的修士聞聲而來,翠山鎮也成了修士們的歇腳所在。你二叔家的宅子便是被一名修士給佔用了。」

    張巖心中一緊,問道:「那我二叔他們呢?不會有什麼意外吧?」

    曾夫子笑道:「你無須緊張,張永泰性情圓滑,宅子被佔後就一家都遷走了,至於去了哪裡,我卻是不知了。不過梁武國一向太平,倒不虞會有意外發生。」

    張巖心中一鬆,繼而一陣迷茫,二叔他們走的悄無聲息,自己該上哪裡找他們呢?收斂心神,問道:「先生,那現在居住我家的朱姓之人可是你所說的修士?」

    「不是,在一年前,各地修士們在進入萬塚山一無所獲後便都撤離了此地,你二叔家的宅子被典賣給了一戶姓朱的鹽商。」曾夫子唯一思索說道。

    張巖默然,本來打算若還是那修士霸佔著二叔家的府邸,說不得自己就要上門好好拾掇那修士一番。而如此一來,卻是無可奈何了。

    「巖兒,你以後可有什麼打算?如今你才築基期大圓滿的修為,是萬萬抵不過那些金丹修士的。」曾夫子一捋長鬚,悠然說道。

    張巖開口說道:「勞先生掛念了,在沒有進階金丹期之前,我是不會莽撞地尋仇的,我對於修真界的事情還是懵懵懂懂一片,我打算先游離一番,磨礪一下自己,好增長一些見識。」

    曾夫子讚賞地看了一眼張巖,微微頷首說道:「不錯,空有一身蠻力,那是匹夫行徑,在修真界是無法生存的,唉,想不到你竟是也走上了這天路。造化弄人啊!」

    張巖忍不住問道:「先生,冒昧問一句,你是何門何派的修士?」

    曾夫子哈哈一笑,說道:「我可不是什麼修士,只不過讀書多了,參透一些浩然正氣罷了,只能養養身體,窺得一線天地之機。」

    「讀書明理,守身養氣,這我知道,可讀書讀到先生的地步,實在是少見。」張巖微微有點動容。

    「我可算不得什麼,比我高明的大有人在,儒家講修身治天下,但沒有一絲一毫的功力,豈不成了只會耍嘴皮子玩弄筆桿子的夯貨!」曾夫子不以為然,有點自嘲意味。

    「那這讀書之道,也是一種修行了?」張巖幡然醒悟,怪不得總聽人說,梁武國朝政中,文臣士大夫是執牛耳者呢,感情都也同修士一樣,可以修煉的。

    「這和普通的讀書明理不同,在儒家專門有一種修煉體內浩然正氣的功法,學此類者,大都是學問做到很高深程度的大家才能做到的。普通的讀書人,沒一點錦繡才華是修不得,也修不好的。」曾夫子喟然長歎道。

    張巖默然,修行路艱辛困苦異常,這的確是實情。聽曾夫子一番話,無異於勝讀十年書。張巖此時漸漸有了一個明確的計劃,一變遊歷增長修行,一邊尋找二叔他們。

    「娘,我餓了……娘!娘!你們不要我了……」三娃醒了,張巖連忙跑進內室把三娃抱出,輕聲安慰,卻止不住三娃醒後想起爹娘的大哭大鬧。

    這時,曾夫子妻子曾氏端著熱騰騰的飯菜走了進來,見此,連忙放下飯菜,一把抱過三娃,在旁邊細聲哄起來。漸漸止住了三娃的哭鬧。

    張巖舒了口氣,哄孩子他還真不拿手。曾夫子呵呵笑道:「以後讓他就跟著我吧,我教他讀書習字,你也好安心出門。」

    張巖感激地朝曾夫子深深鞠躬,說道:「先生,我張巖牢記今日所受之恩,他日必定想報。」

    曾夫子佯怒道:「臭小子,還跟我客氣什麼,吃飯吃飯,咱師徒倆好好喝上一番。」

    ……

    吃過飯,三娃總算安靜了一些,斷斷續續地說了他的事情。在兩年前也就是張巖進城遇到李少君那天。三娃被張巖的二叔拉住,要帶三個修士去張巖家,交待後張永泰便匆匆地離開了。不料三娃剛帶三個修士準備去張巖家時,一大群修士和這三個修士發生衝突,洪大全恰巧在旁邊,抱著三娃便逃進了萬塚山中,但由於受到修士戰鬥的波及,洪大全也身受重傷,不得不依靠三娃每日裡給他拾撿山果苟活著。可終究受傷太過厲害,堅持了兩年便死去。三娃跌跌撞撞地回到村子時,便和張巖見到的一模一樣了。

    張巖想不到洪大全竟是因為救助三娃而死,對那些毫無顧忌打殺一氣的修士更添仇恨。身邊的人一個個離去,即使神經再粗的人也承受不住呢,更何況張巖是一個心思縝密,心底重感情的少年人?

    這筆賬,記下了!

    在曾夫子家居住了兩天,張巖便離開了。他要順著官道,朝中土的方向走去,在這兩天內,他向鎮裡以前相識的人打探了二叔的去向。自然心中有了定計。

    離開前,張巖和曾夫子聊了很多,對於大陸構成的認識,漸漸地清晰起來。若不走出這個偏遠的小村子,人生也太狹隘了。對於三娃的不捨,張巖只是勉勵了他一番,並保證只要有空一定會回來看他的。叮囑他好好跟著夫子唸書,長大有出息。

    張巖是在曾夫子的幫忙安排下,和一個做皮貨生意的商隊離開的。商隊規模很大,只騎兵武士就有三百餘人,維護在五十多輛運貨馬車的四周。在隊伍中後方的位置有一輛華美精緻的廂車,廂車周圍密密地圍著一群穿著珵亮鎧甲,威武不凡的騎兵,似乎廂車內主人的地位很是不凡的樣子。趕車的是兩個青衣小廝,模樣乾淨秀氣。而領隊是一個乾瘦老頭,約莫六旬左右,整天銜著一根旱煙袋,瞇縫著眼,睡眼惺忪的樣子。隊裡的人都稱呼他廖頭兒。

    這支隊伍的目的地是梁武國南部的拓木城,毗鄰翡翠山,而過了翡翠山便是中土所在了。托木城距離翠山鎮足有上萬里的路途,這支龐大的皮貨隊伍一年也就來此地一次收購北疆特產的皮料。

    這次張巖能夠和這樣一支隊伍離開,也可以無憂於制定路線了。至於飛行趕路,張巖並不覺得那是一個很好的注意,畢竟自己是以遊歷來磨礪心智,提升修為的。

    如滾滾長蛇的隊伍離開翠山鎮,沿著官道朝南逶迤行去。張巖被安置在隊伍的最後邊,和一群騎兵武士在一起,騎著一匹枯瘦的灰色老馬。此時回頭一望,落日如血,懸掛在翠山鎮的城頭上邊。

    城牆上,一老一少正在朝自己揮手離別,是曾夫子和三娃。微微一笑,張巖也高舉右手朝他倆揮了揮。

    扭頭,披著晚霞,伴著陣陣雁鳴長空,離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