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唐風色

第五部 劍指長江 第四十二章 大婚(3) 文 / 笑破天

    第四十二章大婚(3)

    趙漢雖然還沒有正式對外宣佈組建新軍,但襄荊的權貴們還是通過各種渠道得知了這個消息,於是紛紛向顧家和王家示好。顧家和王家的人更是加緊了活動,密切往來於將軍府,未雨綢繆,都想在這次新軍組建中攥取最大的利益。

    顧婉娥也曾委婉地向趙漢推薦了幾個娘家的青年子弟,趙漢笑著讓顧婉娥去找她的那個未來女婿去,因為他已經決定在這次新軍組建中完全放手,除了統兵副將外,其他的軍官完全由李少天任命。

    趙漢如此大度的放權使得顧婉娥欣喜若狂,這豈不是表明了顧家有機會擁有一支安身立命的軍隊。幾天來,顧婉娥已經開始盤算如何搞定李少天,讓李少天按照她的意思來進行人事安排。顧天威雖說是隨州鎮兵大營的統領,但他的副將卻是趙漢的堂弟趙群野,一旦出了什麼事情,根本就指揮不動軍隊。

    趙漢對鎮兵的軍權看得很嚴,趙家一繫牢牢地把持著鎮兵,嚴禁任何外人染指。四大鎮兵統領中除了顧天威外,襄州大營統領楊奇是他的把兄弟,代縣大營統領趙清是他的堂兄,均州大營統領丁明健是他的表弟。

    清雅小築,趙卿憐正在客廳裡陪著一對中年夫婦寒暄,這對中年夫婦是她的大舅王連耕和舅媽龔婉。

    「卿憐,我聽說將軍大人將新軍的組建大權完全交給了侄女婿,這可是咱們王家翻身的好機會。現在這世道,什麼都不如有軍權在手安穩。」

    待屋裡的丫鬟都出去後,王連耕放下手中的茶杯,一臉興奮地望著趙卿憐,這次新軍的組建簡直就是一場及時雨,給處於「乾涸」狀態的王家帶來了一場千載難逢的甘霖。

    「憐兒,世態炎涼,人情淡薄。你也知道,你大舅這兩年沒少受楊家和顧家的氣,現在好不容易有了這個機會,可一定要把握住,千萬不能便宜了顧家。」

    王連耕的話音剛落,龔婉便忍不住接口。自從王淑華死後,在楊家和顧家的雙面夾擊下,風光無限的王家是一蹶不振,昔日門庭若市的熱鬧場景一去不復返,現在的王家是冷冷清清、門可羅雀,官場影響力大大不如從前。

    眼見王家日薄西山,依附王家的官員大部分已經改換門庭,投入了楊家和顧家的懷抱。更有甚者,也許是覺得王家這回肯定是完了,為了向楊家和顧家表忠心,一些叛變的官員竟然恬不知恥地充當起了打壓王家的急先鋒,對王家是冷嘲熱諷,處處刁難。

    由前呼後擁、高高在上變成現在的無人問津、白眼相向,對王家來說,這已經超出了冰火兩重天的概念,簡直就是一場災難。因此,王家人心中的巨大心理落差是可想而知的,他們盼星星、盼月亮,期待著王家有朝一日能東山再起。

    「大舅,舅母,如果我猜的沒錯的話,新軍的將領恐怕要從年輕人中選拔產生,能者居之。對了,家裡的幾個表哥如果真想闖出一番事業的話,我看不如讓他們加入新軍,磨練幾年必成大器。屆時,光浩也長大了。」

    趙卿憐微微一笑,向王連耕和龔婉透露出了新軍的一個小秘密,特別是最後一句話,頗為耐人尋味。

    「卿憐,你是說,這次顧家沒辦法隨心所欲地往新軍中安插人手了?」

    王連耕聞言一愣,隨即回過神來,驚喜地看向趙卿憐,不過很快,他的眉頭一皺,有些擔憂地問,「恐怕二夫人不會善罷甘休吧?」

    「李大哥是個聰明的人,我想他一定有辦法說服二娘的。」

    趙卿憐聞言笑了笑,顯得胸有成竹,她喝了一口香茗,神情嚴肅地囑咐王連耕,「新軍的訓練將會很苦,為了穩妥起見,大舅還是選些吃苦耐勞的人來,否則怎可能成為虎狼之師,比得過那些牙兵!」

    王連耕吃了一驚,連忙鄭重地點了點頭,看來趙漢對這支新軍的期望真的很高,而且這支新軍很可能就是趙漢用來震懾牙兵的殺手鑭。如果能在這支部隊裡佔據一席之地的話,那麼無疑就是對趙光浩的最大支持。

    與此同時,李少天被顧婉娥請了去,一進門他就覺得氣氛有些不對勁,大廳裡除了顧婉娥和趙卿媛外,還坐著兩個三四十歲的中年人。

    「少天,來見見你兩個表哥!」

    顧婉娥見李少天進來,笑著招呼他,那兩個中年人忙站起了身。

    經過顧婉娥的介紹,李少天這才知道,兩個中年人一個叫顧忠恩,三十六歲,另一個叫顧忠國,三十五歲,是顧婉娥的兩個本家侄子,兩人的爹和顧婉娥是同一個爺爺,一直隨著顧天威在隨州大營,現為裨將。

    「少天,你這兩個表哥從十五歲起就跟著你大舅上了戰場,現在算起來已經有二十年,作戰經驗豐富。你不是組建新軍嗎,我看他們倆正好給你當副手!」

    寒暄了一陣,顧婉娥伸手一指顧忠恩和顧忠國,衝著李少天笑道。顧忠恩和顧忠國禁不住精神一振,不由自主地挺起了胸膛,望著李少天,熱切地等待著他的回答。說實話,兩人還真是能征善戰、敢打惡仗的勇將,畢竟是自己的女婿,顧婉娥總不能給李少天推薦兩個窩囊廢吧。

    「夫人有所不知,除了將軍大人選定的那員副將外,此次新軍的選拔標準定為三十歲以下,兩位將軍的年齡已經超了。」

    李少天不由得一聲苦笑,無奈地望向顧婉娥,他才不希望外人往新軍裡安插心腹,從而受到制約。這個頭不能開,否則很危險。

    顧婉娥的臉色不由得陰沉了下來,她萬萬沒有料到李少天會這麼直接地拒絕自己,顧忠恩和顧忠國也露出了失望的神色。見李少天一下子就得罪了顧婉娥,坐在顧婉娥身旁的趙卿媛連忙向李少天微微搖著頭,神色焦急,目光中流露出一絲乞求的神色,她可不不願意看見李少天和顧婉娥之間的關係鬧僵,此時此刻,也只能指望李少天退一步了,以後如何,從長計議吧。

    「既然是夫人舉薦的,那麼少天恭敬不如從命了。現今之計,唯有稟告將軍,在新軍中成立軍事委員會,統管全軍的事務。」

    趙卿媛一副可憐兮兮的模樣,李少天好似不忍心,沉思了一下,像是下定了一個決心,抬頭望向了面色不善的顧婉娥,「不知道兩位將軍是想帶兵,還是進入軍事委員會?」

    見顧婉娥和顧忠恩、顧忠國一副茫然的模樣,李少天於是將新軍的軍制大略解釋了一下,而他口中的軍事委員會將是新軍的權力中樞,其他各級戰鬥單位是四肢,沒有中樞的指令,四肢做不成什麼大事。

    軍事委員會的組成成員是軍委委員,最高長官是軍事委員會主席,軍委委員協助委員會主席監督、任免各團級以上軍官以及制定作戰計劃,沒有軍事委員會的命令,團級以上軍官無權調動軍隊。

    團級及其以上級別的軍官只對軍隊擁有管理權限,而沒有行政任命權限,更沒有私下作戰權限,他們雖然可以提拔下級軍官,但並不是像以往那樣肆意任用,因為這裡面涉及到一個軍銜的問題。只有取得了相應的軍銜,才能獲得提升職務得可能。

    軍事委員會主席是最高的行政首腦,所有的團級以上軍事調動和軍事任命皆由其簽發,擁有著最高的權利,即一票否決權,只有它才享有越級提升中高級軍官的特權。

    在軍事委員會的構想中,李少天準備設置五名軍委會委員,日常決議由這五名軍委員商議決定,但軍委委員不帶兵,各配備一個警衛營。一旦發生戰爭,如果軍委委員前去督戰,將是最高級別的長官。

    在趙漢讓李少天留下統兵副將,也就是二把手職位的時候,李少天就已經意識到新軍不可避免地會引起各方面的垂涎,因此他才想出了設立軍事委員會的想法,將這些各方安插進來的人手供起來,巧妙地消弱他們對軍隊的影響,尤其是軍權的控制。

    李少天還沒將設立軍事委員會的想法告訴趙漢,不過他相信趙漢一定會同意他的這個決定,因為趙漢也不想看見新軍落入王家或者顧家的手裡。對於李少天所面臨的麻煩,趙漢可是一清二楚,既然他將李少天推在前頭擋子彈,當然要給他提供相應的掩護。

    再說了,有了軍事委員會的存在,趙漢也能更好地瞭解新軍的動向,他何樂而不為,對李少天不由得又放心了幾分。

    弄清了新軍軍制和軍事委員會的作用,顧忠恩和顧忠國毫不猶豫地便作出了決定,他們願意擔任軍委委員。顧婉娥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李少天一口氣將五個軍委委員送給了顧家兩個,已經相當大方了,另外三個中有一個肯定是趙漢的人,也可能趙漢的人會有兩個,至於王家,最多一個。也就是說,顧家在軍委會中已經佔據了絕對的優勢。

    「夫人,新軍初創,百廢待興,還請夫人舉薦一些青年才俊,如果他們能通過考核,少天將授予其相應的軍銜和軍職。」

    聊了一陣新軍的規劃後,李少天一本正經地望著顧婉娥,結結實實地又送了一個大禮。沒辦法,他現在缺知識分子,士子們肯定不屑於當兵,顧家的子弟怎麼說也是飽讀詩書的文化人,受過良好的教育,管管後勤、分析分析情報、搞搞政工的倒還不錯,既沒危險,又可以熬資歷。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而且時間又緊迫,李少天現在是能忽悠多少文化人進新軍就忽悠多少文化人,在他看來,那些血氣方剛的小青年遠比世故圓滑的老狐狸們好對付的多,更容易為己所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