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唐風色

第四部 龍騰虎躍之威名 第三十八章 初證民心(上) 文 / 笑破天

    第三十八章初證民心(上)

    當鄉民隊伍即將行至到三岔路口的時候,前方的路面上聚集了一群手持鋼刀、弓箭的水龍幫幫眾,大約有五六百人的模樣,殺氣騰騰地擋住了去路。

    粗壯青年和持弓青年騎馬並排站在幫眾的最前方,兩人的身後立著幾排拈箭拉弓的弓箭手,泛著寒光的箭尖直指緩緩而來的鄉民。

    走在隊伍最前方的二大爺見狀,一揮手,鄉民們頓時停了下來,隨即紛紛湧上前去,握著手中簡陋的武器跟水龍幫的人對峙著。

    萬萬沒有料到鄉民的人數會如此之多,遠遠望去黑壓壓的一大片,足有五六千人之眾,而且鄉野間還有無數人影匯聚而來,粗壯青年和持弓青年見狀,心中不由得萬分震驚。兩人得到鄉民護送李少天回襄州城的消息後便聚集了人手前來攔路,根本就想到鄉民會如此之多。

    「前面的人聽著,交出淮南的李雅和我們大小姐,否則殺無赦!」

    持弓青年衝著站在身旁的一個中年彪形大漢使了一個眼色,中年彪形大漢一揮手中的鬼頭大刀,大步來到二大爺的對面,氣勢洶洶地喊道。

    「殺無赦,殺無赦,殺無赦!」

    他的話音剛落,水龍幫的幫眾揮舞著手裡的武器,齊聲吶喊,一看便知訓練有素。

    鄉民隊伍聞言,頓時一陣騷動,站在前面的人禁不住向後退去。粗壯青年的臉上不由得露出了得意和不屑的神色,烏合之眾就是烏合之眾,別看人數眾多,怎麼得也難登大雅之堂,未戰先露怯,不堪一擊。

    與粗壯青年不同,持弓青年的臉色卻異常冷峻,死死地盯著對面的二大爺等老者。從那些老者的身上,他竟然看見了視死如歸的從容和淡定,這令他異常的焦躁不安。

    「老少爺們們,老朽今年六十有八,已經活夠了,今天願意為天殺星賠上這一條老命。」

    二大爺緩緩地走下板車,環視了一眼左右的鄉民,先是微微一笑,然後面色一寒,義無反顧地走上前幾步,毫不畏懼地瞪著粗壯青年和持弓青年,一字一句,中氣十足地說道,「如果你們想帶走任何一個人,除非從老朽的身上踏過去,否則,就是癡心妄想!」

    二大爺的話字字鏗鏘,擲地有聲,在沉靜的曠野裡傳出了很遠很遠,鄉民們不由得神色一凜,齊刷刷地望著他。

    跟在二大爺身後的老者們也紛紛下了板車,昂首挺胸地和二大爺站在了一起,他們就像一根根的定海神針一樣,使得鄉民們有了主心骨,氣勢為之一盛。

    「你個老不死的,活膩味了,敢跟水龍幫叫板!」

    見此情形,中年彪形大漢不由得勃然大怒,一揮鬼頭大刀,凶神惡煞地向二大爺奔去,準備殺雞駭猴,讓他們這些鄉巴佬們知道水龍幫的手段。

    嘩啦--

    頓時,無數手持著鋤頭、扁擔和糞叉等武器的青壯鄉民不約而同地湧了過去,護在了二大爺等老者的身前,對著中年彪形大漢怒目而視。

    「你……你們想造反不成?」

    中年彪形大漢愕然停住了腳步,遲疑了一下,色厲內荏地衝著前方的鄉民們一聲怒喝。

    鄉民們根本不為所動,只是死死地盯著中年彪形大漢。無形得壓力鋪天蓋地襲來,中年彪形大漢第一次感覺到了鄉下人的可怕,一時間進退兩難,尷尬地站在那裡,冷汗順著額頭流了下來。

    此時,跟在隊伍後方的鄉民們默默地向前走去,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扇形,隱隱約約包圍住了水龍幫的幫眾。在數千帶有簡陋武器的鄉民面前,水龍幫的四五百人立刻感受到了強大的壓力,如果鄉民們一擁而上,他們將被撕得粉碎。

    「弓箭手準備!」

    持弓青年面色一寒,右手向上一舉,眼中殺意一閃而逝。事已至此,他必須破釜沉舟,背水一戰,一旦黃碧蘭被押送到襄州城,斷無生機。

    弓箭手們聞言,立刻用力拉緊了弓弦,只待持弓青年一聲令下,就準備松弦放箭。那些拿著鋼刀的幫眾也橫刀於胸,身形一陣晃動後,一臉蕭煞地列成了戰鬥隊形。

    「死傷者,宗族負責照顧家中的妻兒老小。」

    隨即,二大爺洪亮的聲音從人群中傳了出來。像是打了一針興奮劑,沒了後顧之憂的鄉民們,眼睛立刻紅了起來,不甘示弱地舉起了手中的武器。

    單個的鄉民是膽小懦弱的綿羊,而聚在一起的鄉民則往往變成了無畏勇武的狼群,尤其是在有宗族大佬的組織和指揮下,鄉土情懷極重得他們通常能爆發出驚人的勇氣和戰鬥力。歷史上,暴民的稱呼絕對不是浪得虛名的,那是經過了血淋淋的歷史驗證的。

    即使是訓練有素的精銳部隊,如非必要,也絕對不會和士氣如虹的暴動民眾以死相拼,那些暴動的民眾通常都是父子之兵、兄弟之兵和宗族之兵,同氣連枝,真的拼起命來,那就是一股波濤洶湧的黑色洪水,足以摧毀一切阻攔它前進的事物。

    而現在,水龍幫面對的鄉民就是父子之兵、兄弟之兵和宗族之兵,一旦開打,在宗族大佬的坐鎮下,極易形成一股聲勢浩大的暴民,所爆發出的破壞力也絕對不是這區區四五百名水龍幫可以承受的。

    淳樸善良的老百姓們一旦紅了眼睛,也會變得窮兇惡極、殘忍冷酷,也會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這便是所謂的時勢所迫、造化弄人。最簡單的例子便是鄉下普遍存在的族鬥,一旦族斗開始,雙方往往不死不休、血流成河,非得分出個強弱高低出來,那些拚死打鬥的鄉民絕大多數還不是老實巴交的鄉下漢子,誰又能說他們懦弱呢。

    蕭瑟的寒風中,鄉民和水龍幫的幫眾橫眉立目地對峙著,只要持弓青年的右手一落下,一場血腥的暴力衝突將不可避免。

    冷汗順著持弓青年的臉頰流了下來,他絕對不想看見如今的這個局面,可現在形勢逼人,這是唯一救出黃碧蘭的機會,他已經別無選擇。趙漢得知李雅遇刺的消息後,沒有絲毫的猶豫,立刻調兵遣將,天狼左右兩軍的騎兵已經相繼奔出,沿著大道追蹤了過來。

    雖然持弓青年在路上故佈疑陣,成功地將由八百名天狼右軍騎兵組成的先頭部隊引向了別處,但他清楚此舉不會拖得太久,領軍的軍官很快就會發現上當受騙,繼而猛撲過來,他們那時將真的是死無葬身之地了。

    「水生,猶豫什麼,下令殺過去,救出碧蘭。」

    見持弓青年猶豫不決,粗壯青年心中大為焦急,臉色鐵青地催促著他。很明顯,水龍幫的指揮者是這名叫做水生的持弓青年。

    水生緊咬著牙關,右手五指緊緊地並在了一起,神情複雜地盯著前方大義凜然的鄉民,內心陷入了激烈的思想鬥爭。粗壯青年抽出腰間的鋼刀,全神貫注地盯著他,等待著他作出最後的決定。

    現場的氣氛凝重而壓抑,雙方人員的心中全都七上八下,忐忑不安,雖然現在天氣寒冷,但一些人的額頭上還是滲出了大顆大顆的汗珠。也許一時三刻後,他們中的一些人將永久地告別這個令人無比留戀的世界。

    被鄉民們護在中間的黃碧蘭感覺到前方的局勢已經到了一觸即發的危急地步,她無法想像水龍幫和鄉民們發生流血衝突所造成的嚴重後果。可能,從此以後,襄荊地區再無水龍幫的立足之地,他們將被那些鄉土觀念極重的百姓們拋棄,失去了立足的根本。

    「他們不能打起來!」

    不敢再想下去,黃碧蘭神色焦急地望向身旁面色冷峻、眉關緊鎖的劉小龍,雙目中充滿了懇求的神色。

    劉小龍猶豫了一下,點了點頭,下了馬,右手按著腰刀的刀柄,左手牽著黃碧蘭的馬向前走去,他也不願意看見鄉民們做無畏的流血犧牲,否則李少天就欠下了天大的恩情,此事能和平解決最好。

    二愣和三愣連忙在前面為劉小龍開路,鄉民們自動閃向一旁,讓出了一條通道。

    「碧蘭!」

    正當水生決定破釜沉舟,準備和鄉民們來個魚死網破的時候,對面的鄉民們忽然閃開了一條路,黃碧蘭騎著馬緩緩走了出來,他和粗壯青年不由得同時一聲驚呼。

    見到黃碧蘭,水龍幫的幫眾不由得一陣騷動,顯得群情激憤,鬥志昂揚。鄉民們也義無反顧地向劉小龍的身邊匯聚,成犄角之勢護住了他和黃碧蘭,防止水龍幫的幫眾突發搶人。

    「水生哥,虎魚哥,我很好,沒有受到半絲的委屈。你們回去告訴爺爺,蘭兒已經清楚了他的心意,可惜孤舟難濟、獨木不橋,蘭兒只能讓他失望了。」

    黃碧蘭衝著關切地望著自己的水生和粗壯青年嫣然一笑,柔聲說道,語氣中透露出淡淡的哀婉和不甘。

    水生和粗壯青年聞言不由得一愣,隨即狐疑地對視了一眼,兩人從沒有見過黃碧蘭如此溫柔的一面,也從沒見過她如此的消沉。在他們印象裡,從小就寄托著黃老爺子振興水龍幫期望的黃碧蘭是個剛強的女子,心高氣傲,從不輕易服輸。

    從黃碧蘭十二歲時的一天起,兩人就再也沒有見過她笑過。黃碧蘭整日冷冰冰地寒著一張俏臉,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也就是從那天起,黃碧蘭就跟著黃老爺子打理水龍幫的幫務,完全以一個大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水生和粗壯青年不知道,那一天對黃碧蘭來說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在那天的早上,她驚訝地發現了褻衣和床單上的血跡。驚惶失措的黃碧蘭首先想到的是小姑黃翠英,黃翠英笑著告訴她,那些血女人每個月都要來一次,它標誌著她已經是一個真正的女人了。

    真正的女人?懵懂的黃碧蘭好像忽然之間就長大成人了,快樂無憂的童年也自此離她而去。水生和粗壯青年永遠也無法預料到,她心中究竟承受著怎樣巨大的壓力。

    當鄉民隊伍即將行至到三岔路口的時候,前方的路面上聚集了一群手持鋼刀、弓箭的水龍幫幫眾,大約有五六百人的模樣,殺氣騰騰地擋住了去路。

    粗壯青年和持弓青年騎馬並排站在幫眾的最前方,兩人的身後立著幾排拈箭拉弓的弓箭手,泛著寒光的箭尖直指緩緩而來的鄉民。

    走在隊伍最前方的二大爺見狀,一揮手,鄉民們頓時停了下來,隨即紛紛湧上前去,握著手中簡陋的武器跟水龍幫的人對峙著。

    萬萬沒有料到鄉民的人數會如此之多,遠遠望去黑壓壓的一大片,足有五六千人之眾,而且鄉野間還有無數人影匯聚而來,粗壯青年和持弓青年見狀,心中不由得萬分震驚。兩人得到鄉民護送李少天回襄州城的消息後便聚集了人手前來攔路,根本就想到鄉民會如此之多。

    「前面的人聽著,交出淮南的李雅和我們大小姐,否則殺無赦!」

    持弓青年衝著站在身旁的一個中年彪形大漢使了一個眼色,中年彪形大漢一揮手中的鬼頭大刀,大步來到二大爺的對面,氣勢洶洶地喊道。

    「殺無赦,殺無赦,殺無赦!」

    他的話音剛落,水龍幫的幫眾揮舞著手裡的武器,齊聲吶喊,一看便知訓練有素。

    鄉民隊伍聞言,頓時一陣騷動,站在前面的人禁不住向後退去。粗壯青年的臉上不由得露出了得意和不屑的神色,烏合之眾就是烏合之眾,別看人數眾多,怎麼得也難登大雅之堂,未戰先露怯,不堪一擊。

    與粗壯青年不同,持弓青年的臉色卻異常冷峻,死死地盯著對面的二大爺等老者。從那些老者的身上,他竟然看見了視死如歸的從容和淡定,這令他異常的焦躁不安。

    「老少爺們們,老朽今年六十有八,已經活夠了,今天願意為天殺星賠上這一條老命。」

    二大爺緩緩地走下板車,環視了一眼左右的鄉民,先是微微一笑,然後面色一寒,義無反顧地走上前幾步,毫不畏懼地瞪著粗壯青年和持弓青年,一字一句,中氣十足地說道,「如果你們想帶走任何一個人,除非從老朽的身上踏過去,否則,就是癡心妄想!」

    二大爺的話字字鏗鏘,擲地有聲,在沉靜的曠野裡傳出了很遠很遠,鄉民們不由得神色一凜,齊刷刷地望著他。

    跟在二大爺身後的老者們也紛紛下了板車,昂首挺胸地和二大爺站在了一起,他們就像一根根的定海神針一樣,使得鄉民們有了主心骨,氣勢為之一盛。

    「你個老不死的,活膩味了,敢跟水龍幫叫板!」

    見此情形,中年彪形大漢不由得勃然大怒,一揮鬼頭大刀,凶神惡煞地向二大爺奔去,準備殺雞駭猴,讓他們這些鄉巴佬們知道水龍幫的手段。

    嘩啦--

    頓時,無數手持著鋤頭、扁擔和糞叉等武器的青壯鄉民不約而同地湧了過去,護在了二大爺等老者的身前,對著中年彪形大漢怒目而視。

    「你……你們想造反不成?」

    中年彪形大漢愕然停住了腳步,遲疑了一下,色厲內荏地衝著前方的鄉民們一聲怒喝。

    鄉民們根本不為所動,只是死死地盯著中年彪形大漢。無形得壓力鋪天蓋地襲來,中年彪形大漢第一次感覺到了鄉下人的可怕,一時間進退兩難,尷尬地站在那裡,冷汗順著額頭流了下來。

    此時,跟在隊伍後方的鄉民們默默地向前走去,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扇形,隱隱約約包圍住了水龍幫的幫眾。在數千帶有簡陋武器的鄉民面前,水龍幫的四五百人立刻感受到了強大的壓力,如果鄉民們一擁而上,他們將被撕得粉碎。

    「弓箭手準備!」

    持弓青年面色一寒,右手向上一舉,眼中殺意一閃而逝。事已至此,他必須破釜沉舟,背水一戰,一旦黃碧蘭被押送到襄州城,斷無生機。

    弓箭手們聞言,立刻用力拉緊了弓弦,只待持弓青年一聲令下,就準備松弦放箭。那些拿著鋼刀的幫眾也橫刀於胸,身形一陣晃動後,一臉蕭煞地列成了戰鬥隊形。

    「死傷者,宗族負責照顧家中的妻兒老小。」

    隨即,二大爺洪亮的聲音從人群中傳了出來。像是打了一針興奮劑,沒了後顧之憂的鄉民們,眼睛立刻紅了起來,不甘示弱地舉起了手中的武器。

    單個的鄉民是膽小懦弱的綿羊,而聚在一起的鄉民則往往變成了無畏勇武的狼群,尤其是在有宗族大佬的組織和指揮下,鄉土情懷極重得他們通常能爆發出驚人的勇氣和戰鬥力。歷史上,暴民的稱呼絕對不是浪得虛名的,那是經過了血淋淋的歷史驗證的。

    即使是訓練有素的精銳部隊,如非必要,也絕對不會和士氣如虹的暴動民眾以死相拼,那些暴動的民眾通常都是父子之兵、兄弟之兵和宗族之兵,同氣連枝,真的拼起命來,那就是一股波濤洶湧的黑色洪水,足以摧毀一切阻攔它前進的事物。

    而現在,水龍幫面對的鄉民就是父子之兵、兄弟之兵和宗族之兵,一旦開打,在宗族大佬的坐鎮下,極易形成一股聲勢浩大的暴民,所爆發出的破壞力也絕對不是這區區四五百名水龍幫可以承受的。

    淳樸善良的老百姓們一旦紅了眼睛,也會變得窮兇惡極、殘忍冷酷,也會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這便是所謂的時勢所迫、造化弄人。最簡單的例子便是鄉下普遍存在的族鬥,一旦族斗開始,雙方往往不死不休、血流成河,非得分出個強弱高低出來,那些拚死打鬥的鄉民絕大多數還不是老實巴交的鄉下漢子,誰又能說他們懦弱呢。

    蕭瑟的寒風中,鄉民和水龍幫的幫眾橫眉立目地對峙著,只要持弓青年的右手一落下,一場血腥的暴力衝突將不可避免。

    冷汗順著持弓青年的臉頰流了下來,他絕對不想看見如今的這個局面,可現在形勢逼人,這是唯一救出黃碧蘭的機會,他已經別無選擇。趙漢得知李雅遇刺的消息後,沒有絲毫的猶豫,立刻調兵遣將,天狼左右兩軍的騎兵已經相繼奔出,沿著大道追蹤了過來。

    雖然持弓青年在路上故佈疑陣,成功地將由八百名天狼右軍騎兵組成的先頭部隊引向了別處,但他清楚此舉不會拖得太久,領軍的軍官很快就會發現上當受騙,繼而猛撲過來,他們那時將真的是死無葬身之地了。

    「水生,猶豫什麼,下令殺過去,救出碧蘭。」

    見持弓青年猶豫不決,粗壯青年心中大為焦急,臉色鐵青地催促著他。很明顯,水龍幫的指揮者是這名叫做水生的持弓青年。

    水生緊咬著牙關,右手五指緊緊地並在了一起,神情複雜地盯著前方大義凜然的鄉民,內心陷入了激烈的思想鬥爭。粗壯青年抽出腰間的鋼刀,全神貫注地盯著他,等待著他作出最後的決定。

    現場的氣氛凝重而壓抑,雙方人員的心中全都七上八下,忐忑不安,雖然現在天氣寒冷,但一些人的額頭上還是滲出了大顆大顆的汗珠。也許一時三刻後,他們中的一些人將永久地告別這個令人無比留戀的世界。

    被鄉民們護在中間的黃碧蘭感覺到前方的局勢已經到了一觸即發的危急地步,她無法想像水龍幫和鄉民們發生流血衝突所造成的嚴重後果。可能,從此以後,襄荊地區再無水龍幫的立足之地,他們將被那些鄉土觀念極重的百姓們拋棄,失去了立足的根本。

    「他們不能打起來!」

    不敢再想下去,黃碧蘭神色焦急地望向身旁面色冷峻、眉關緊鎖的趙小龍,雙目中充滿了懇求的神色。

    趙小龍猶豫了一下,點了點頭,下了馬,右手按著腰刀的刀柄,左手牽著黃碧蘭的馬向前走去,他也不願意看見鄉民們做無畏的流血犧牲,否則李少天就欠下了天大的恩情,此事能和平解決最好。

    二愣和三愣連忙在前面為趙小龍開路,鄉民們自動閃向一旁,讓出了一條通道。

    「碧蘭!」

    正當水生決定破釜沉舟,準備和鄉民們來個魚死網破的時候,對面的鄉民們忽然閃開了一條路,黃碧蘭騎著馬緩緩走了出來,他和粗壯青年不由得同時一聲驚呼。

    見到黃碧蘭,水龍幫的幫眾不由得一陣騷動,顯得群情激憤,鬥志昂揚。鄉民們也義無反顧地向趙小龍的身邊匯聚,成犄角之勢護住了他和黃碧蘭,防止水龍幫的幫眾突發搶人。

    「水生哥,虎魚哥,我很好,沒有受到半絲的委屈。你們回去告訴爺爺,蘭兒已經清楚了他的心意,可惜孤舟難濟、獨木不橋,蘭兒只能讓他失望了。」

    黃碧蘭衝著關切地望著自己的水生和粗壯青年嫣然一笑,柔聲說道,語氣中透露出淡淡的哀婉和不甘。

    水生和粗壯青年聞言不由得一愣,隨即狐疑地對視了一眼,兩人從沒有見過黃碧蘭如此溫柔的一面,也從沒見過她如此的消沉。在他們印象裡,從小就寄托著黃老爺子振興水龍幫期望的黃碧蘭是個剛強的女子,心高氣傲,從不輕易服輸。

    從黃碧蘭十二歲時的一天起,兩人就再也沒有見過她笑過。黃碧蘭整日冷冰冰地寒著一張俏臉,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也就是從那天起,黃碧蘭就跟著黃老爺子打理水龍幫的幫務,完全以一個大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水生和粗壯青年不知道,那一天對黃碧蘭來說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在那天的早上,她驚訝地發現了褻衣和床單上的血跡。驚惶失措的黃碧蘭首先想到的是小姑黃翠英,黃翠英笑著告訴她,那些血女人每個月都要來一次,它標誌著她已經是一個真正的女人了。

    真正的女人?懵懂的黃碧蘭好像忽然之間就長大成人了,快樂無憂的童年也自此離她而去。水生和粗壯青年永遠也無法預料到,她心中究竟承受著怎樣巨大的壓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