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明朝第一弄臣

第一卷 第440章 上國的海盜也很神奇 文 / 鱸州魚

    人多膽壯,見得大隊人馬到來,碼頭的朝鮮兵卒精神都是一振,士氣從崩潰的邊緣,又恢復了一些。

    不過崔萬戶可沒他們這麼樂觀。

    沒錯,對面的敵人人數不算太多,約莫著也就二百左右,比起島上的千餘兵馬,實是眾寡懸殊。可打仗看的可不光是人數,兵卒的質量也是很重要的。

    能不能打敗,不,哪怕是逼退對方,崔大炳心裡依然一點底都沒有。

    具體的表現就是,援軍到了之後,他既沒有發號施令,也沒有雀躍歡呼,甚至連腳下的刀都沒敢去揀,任由部隊在那個小旗的帶領下,亂糟糟的衝了上去。

    「轟!」迎接這些人的是一聲巨響。

    江彬很好的領悟了謝宏的戰略思想,這一次帶出來的戰兵有限,儘管已經最大限度的搭載了,可每艘船上也只能放下二十個人,整個艦隊加起來,也只有二百出頭的戰兵罷了。

    對方雖然不是什麼強兵,可戰陣之上,叢槍箭雨的,誰又能保證沒有傷亡呢?自家這邊傷一個少一個,所以還是用最強的手段震懾住對方,然後趁機徹底擊潰才是最好的辦法。

    所以,在交兵之前,江彬先丟了個震天雷出去,也算是欺負人欺負了個徹底。

    對於江彬這一手,朝鮮兵這邊肯定沒提防啊。

    他們用的是打倭寇的法子,大股人馬聚成一團,衝上去用兵器亂捅亂砸,人多欺人少的時候,多半能奏效。

    要是倭寇人和自己這邊一樣多,這法子當然不好使,可見了那麼多的倭寇,誰還傻乎乎的往上衝啊?掉頭逃跑才是正理。

    結果他們就悲劇了,江彬的那顆震天雷正好丟在了人群中間,紅光一閃,彈片飛濺,很多兵卒都沒弄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就倒了下去。

    隨即在撕心裂肺的疼痛的提醒下,他們才反應過來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慘叫聲立時就響成了一片。

    其實直接被爆炸波及的不過十幾個人,就算加上中了彈片的,受傷的人也並不太多,可變故太過突兀,看著身邊同伴慘叫,隊伍中間的人都是膽寒,大有兔死狐悲之感。

    而後隊的人看得清楚,也都嚇得不輕,下意識的就停下了腳步;前隊的人跑的正急,有那沒來得及回頭的,還在前衝,卻也有機靈點的,放緩了腳步,想看明形勢再說。

    於是,江彬需要的局面出現了,一顆震天雷用過,朝鮮人的隊伍已然脫節。

    「殺!」刀疤臉一聲斷喝,縱身而前。他

    先是左手一探,抓住了刺過來的一根長槍,然後往外一掄,將另外幾支長槍格開,與此同時,右手戰刀已經揮舞起來。

    「噗!噗!噗!」利刃入體聲連響,與他正面相對的幾名朝鮮兵已是身首異處了,他身前一下就出現了一片空當。

    這一下前隊的朝鮮兵也被嚇到了,就算是最兇猛的倭寇,也沒這麼悍勇啊,這到底是哪裡來的海盜?凶悍過頭了吧?

    「殺!」戰陣上哪有發呆的餘裕,又換了一次番號,已經成了海軍陸戰隊的邊軍都是沙場老兵,對戰機的把握都是極強,哪裡會放過這樣的好機會?

    他們揮刀直殺而前,刀利人勇,擋者披靡,沒多一會兒工夫,除了少數見機快,直接開溜的,包括那個小旗在內,前隊的近百人竟是已經被殺了個精光。

    前隊已經全軍覆沒,隊伍中間的人還沒反應過來,而後隊的人卻已經開始崩潰了。不是他們勇氣不夠,實在是面對的敵人超出了想像的可怕,完全不是他們能夠應付得了的。

    預感應驗了,可崔大炳心裡一點喜悅之情都沒有,他完全沒有心思去收攏已經亂成一團的兵卒,只是在心中默念:這麼強的兵馬,居然還用火器欺負人……這也太凶殘,太沒人性了吧?

    「嗯,進展順利,馬兄,喊話讓他們投降吧。」見大局已定,謝宏也不打算多做殺戮,島上的朝鮮人,他還有用呢。

    「降者免死,伏地器械者不殺!」

    冷兵器時代,打仗衝在最前面的,多半都是最堅定最勇猛的兵,眼見朝鮮軍前隊已然覆滅,後隊也已經開始潰散,謝宏適時的傳令納降,馬昂和水手們一起用朝鮮話高聲叫喊起來。

    自古以來,半島居民就以識時務而著稱,眼見敗局已定,那些凶神惡煞的海盜衝突往來,猶入無人之境,哪裡還能鼓得起勇氣對抗?

    何況,這些人又不是不講信義的倭寇,而是大明上國來的,上國就是上國,哪怕是海盜,應該也是通情達理的吧?至於上國的大人們為什麼見面就開打,那恐怕也是自己這邊先亮了兵刃,表示出了敵意,這才招致了懲罰,嗯,一定是這樣的。

    至於,朝鮮人為什麼知道謝宏等人是從大明來的,原因很簡單。

    海盜的艦船為什麼那麼快?他們的人為什麼這麼悍勇?火器為什麼那麼犀利?

    種種不可思議都可以歸結為一個原因,那就是這些人是從大明來的,除了大明,世上又怎麼會有這許多神奇莫測的東西呢?

    懷著這樣的心情,朝鮮很坦然的放下了手中的武器,按照上國大人們的吩咐,撅起屁股,趴在了地上。

    其實,拿著武器的人本來也不多了,前鋒盡滅之後,絕大多數人都是打著逃跑的注意來著。濟州島雖然不算太大,可藏個把人還是沒啥問題的,大不了混進流犯當中,上國大人們難道還會斬盡殺絕不成?

    「這幫傢伙比五城兵馬司還容易對付啊?這麼簡單就全投降了,這也太老實了吧?」馬昂很是驚異。

    要知道,招降的口號,他和水手們剛喊過一遍,結果碼頭上卻有如颶風吹過,所有朝鮮人都是應聲而倒,除了高高撅起的屁股,一張臉都看不到了,這叫一個齊整,實在是出乎了馬昂的預料。

    「馬兄,五城兵馬司好歹也是暴力機構,你拿它來跟朝鮮人比,那不是太欺負朝鮮人了嗎?等下把這些人收攏在一起看押,然後把為首的找來見我,陸仁義,把船安置好,你們也下船休息一下好了。」

    朝鮮人很弱這個事實,謝宏是很清楚的,否則他也不會不做修整,直接下令強攻,搶佔濟州島,可他其實也沒想到,對方居然弱到了這個程度。

    不過想想後世南棒對米國的態度,謝宏倒也釋然。大明在這個時代朝鮮人的心目中,地位比後世的米國只高不低,自己這邊的震懾也比較到位,達成這樣的戰果倒也不足為奇。

    敵人識時務,打掃戰場和善後也很容易,馬昂到俘虜群中轉了一圈,就拎了一個矮個子的朝鮮人出來。而謝宏也很驚異的聽到,這人居然還是個萬戶,跟自己就差一個侯字。

    「你就是濟州島的駐軍統領?除了碼頭的這些,島上還有多少兵馬,還有些什麼人?」

    剛變成俘虜的時候,崔萬戶的心裡確實有些不是滋味,不過就是睡了一個午覺,然後醒過來到碼頭轉了一圈,境遇怎麼就變得這麼大呢?

    不過等到他被馬昂揪到了自己原本的官衙中,面對謝宏的時候,他的心態立刻發生了變化,不但絲毫不覺尷尬,反而換上了一副諂媚的笑容,跪在地上一五一十的說道:

    「島上的主力都在這裡了,剩餘的只有各處的哨所中還有些零散軍兵,在上國大人們面前,連螻蟻都算不上,大人放心,只要小人派個傳令兵過去,他們就會乖乖來降了,萬無一失,萬無一失。」

    「呃,」這人服軟的太過徹底,讓謝宏都有些不適應,「島上可有船隻?朝鮮的水軍多久來這裡巡察一次?水軍規模如何?」

    「回大人的話,島上是沒有船隻的,運送補給都由全羅道那邊輸送,押運犯人來往也是一樣,水軍巡察……」前面說的順暢,可說起水軍,崔萬戶突然遲疑起來。

    「嗯?」謝宏微一皺眉,重重的哼了一聲。

    不用馬昂翻譯,崔大炳也能感覺到明國大人的不滿,一時間嚇得hun不附體,急忙解釋道:

    「大人明鑒,不是小人有意隱瞞,可全羅道和慶尚道的水軍規模都很小,雖然船隻比大人您的艦隊多些,可多半都是舊船,出不得遠海,只是作為輸送之用,哪裡又會有什麼巡察?」

    聽了馬昂的轉述,謝宏有些茫然,由於萬曆年間的壬辰之役,朝鮮的水軍在後世很是有名,連謝宏這個歷史小白都對之有所耳聞,並且還把對方當做了對手之一。

    那場戰爭距離眼下,相隔近百年,朝鮮的強力也有可能還沒誕生,不過,在徹底確定這個對手存在與否前,謝宏是不會大意的。

    濟州島在他的計劃中很重要,是佔領五島之前的基地,日後也要作為旅順往來倭國以及東海的中轉站,不容有失。

    若是那支水軍真的存在,並且在自己出征倭國的時候突然出現,那自己可就要成了大意失荊州的關二哥了。

    謝宏認為,實力弱小的時候可以冒險,根基漸成的現在,卻應該以穩健為主,步步為營才是王道。

    可很奇怪的是,一路上不論如何打探,都沒聽到這支水軍的消息。若說那些漁民地位太低,見識也淺,但是,眼前這位好歹也是個萬戶,不可能一點消息都不知道吧?

    要說他說謊,卻也不像,這個萬戶已經把所有濟州島的消息都說出來了,還要派人幫自己招降兵卒、安撫居民,再從他恭敬和恐懼夾雜的神色看來,謝宏無論如何也找不出一絲作偽的痕跡。

    莫非,那支水軍真的還沒建成?謝宏捏著下巴沉吟起來,幾十年間可以發生的事情很多,從無到有的建出來一支水軍,似乎也算不得多稀奇。

    「啟稟大人……小人位卑識短,您問的事情,實在是不知道,不過這島上可能有人會知道您想要的消息。」

    把胸中所知竹筒倒豆子一般的說完,可上國大人卻還是沉吟不語,臉上的神色也是變幻不定,崔萬戶心中實是忐忑。然而,情急生智,忐忑了一會兒,他倒是想到了解決的辦法。

    「哦?」聽了馬昂的轉述,謝宏眉毛一挑,很有興致的問道:「島上的人,不都是犯人嗎?難道其中也有大人物?」

    「大人明鑒,雖然朝鮮也奉行中原道統,秉持刑不上大夫之道,不過偶爾也有些意外,去年朝鮮國內曾經有過一場,因此,眼下濟州島上也有兩班貴族在。」

    說到這裡,崔大炳稍微停頓一下,給馬昂轉譯的時間,然後才繼續解釋道:「這些人久在中樞,對國內情勢所知甚祥,也許能回答大人的問題也說不定。」

    「原來如此,」謝宏點點頭,高聲吩咐道:「來人,帶崔萬戶去認人,馬兄,你也跟著一起好了,免得這人使詐。」ro!。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