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01章 流水線的理念 文 / 鱸州魚
第201章流水線的理念
現下裡,用外張內馳來形容南鎮撫司,那是再恰當不過了。與外間的殺氣森寒不同,衙門裡,這時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各項工程都是有條不紊的展開,最先進行的當然是拆除工作,緊接著是平整道路,然後開始興建住宿的區域,等這幾項工作結束之後,這才重修了外牆。
正因為是這樣的一個順序,所以外間的細作才會誤解,因為他們所觀察到的情況就是:在外牆重修之前,南鎮撫司內只有少量的房舍和大片的空地,而在這些空地之間,卻是挖了溝渠鋪設了道路,不是修園林又是什麼?
別說這些探子對建築學只是一知半解,又無法靠近了看仔細,如果沒有謝宏的解說,就算是見多識廣並且身處其間,技藝和眼光都極為精湛的工部尚書曾鑒,對此也是一頭霧水的。
「賢侄,當***說的基建理論,老夫本還心存疑慮,可待到今日再看,那理論卻是不凡,否則又怎能在短短的一個月裡,就已然接近完工了呢?如此大的工程,若是在工部調動人手來做,沒有三五個月,是無論如何也見不得端詳的。」
與在朝堂上的木訥形象不同,此時,鬚髮皆白的曾尚書卻是滿面紅光,意態飛揚,他在工地各處逡巡著,攬目四顧之下,不時發出感歎。一則是對工程進度的驚異,二來是對身邊的謝宏的讚歎。
雖然衙門中的建築都談不上美觀,外表都是方方正正的很是呆板,可這麼大的工程,卻是一個月就基本竣工了,目前已經有一些作坊開始運作,又讓人如何能不震驚?
而且,這些建築雖然外表看來很簡陋,可曾鑒卻是知道,這些屋舍都堅固得很,就算比不得京城的城牆,可也相差彷彿;此外,這些建築對內部空間的利用也很不錯,工匠的作坊,要的也不過就是這兩條罷了。
而美觀什麼的,本來也不是工坊需要考慮的,否則日後工場開始運作,煙熏火燎之下,再漂亮的裝飾又能保持幾天?
「老夫原本還想著來出一把力,卻不想賢侄對建築之道竟是也如此精通,休說老夫,就算比之古之名匠也不遑多讓,倒是讓老夫汗顏了。」等走過一遍,老人更是讚不絕口,摸著鬍鬚笑道:「不過,今日一觀,老夫卻是大開眼界,也算不虛此行了,呵呵。」
謝宏急忙辭謝道:「伯父幫得可都是大忙,若非伯父這些年厚積薄發,聚攏了這麼多的人手,小侄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是施展不出來啊。更何況,整個營造之事,小侄也沒怎麼出力,只不過是做了規劃,然後略加引導罷了,哪裡能稱得上建築名匠?」
「誒,賢侄過謙了。」曾鑒一擺手,道:「俗語雖是有云:老要張狂少要穩,可這都是針對普通人的,對賢侄這樣天縱奇才的俊彥,就不適用了。」
老人謂然歎道:「非是老夫妄自菲薄,可老夫身居高位,又籌謀多年,做的也不過是安置了些工匠罷了。這些人在老夫這裡的境況雖是比外面好些,可技藝的精進和心中所想,與工部轄下的工匠其實也並無二致。正因如此,老夫當日才有些心灰意冷,可如今……」
曾鑒指指那些正在勞作的工匠,油然慨歎道:「同樣還是這些人,到賢侄這邊也只不過一個月,卻是有了這樣的精神面貌和效率,不是賢侄的功勞,又能作何解釋?說賢侄有點石成金的手段,那也是絲毫不為過的。」
謝宏循著老人所指看去,也是默默點頭,當日這些工匠初至時候的景像他還記得。這些人雖然不像民間工匠那麼蓬頭垢面,衣衫襤褸,可精神面貌卻是差不多,一個個都是死氣沉沉的。
嗯,跟宣府軍中那幾位一樣,屬於明知被賣了,還打算幫人數錢的那種。不是傻,只是對未來失去希望罷了。
可如今,雖是在辛苦的勞作中,可這些人都是滿臉帶笑,幹勁十足,相互之間也沒了隔閡,配合還不算默契,可是卻是努力的在互相協作,跟從前,或者跟工部、民間的工匠,確實完全不能同日而語。
「其實,我大明的工匠是很偉大的。」謝宏突然感慨道:「只不過是為天下間鄙夷工匠的風氣所累,這才造成了效率低下,技藝也是停滯不前的局面。非是小侄有點石成金的本事,其實也不過因緣巧合之下,讓他們心無掛礙,發揮出了自家的本事而已。」
他說的因緣巧合,實際上就是那次械鬥之後,谷大用來傳正德口諭時的失言。耳聞不如目見,眾工匠對謝宏的傳聞聽了不少,心裡卻都是將信將疑,工匠的地位底下由來已久,天下間無不認同。
所以,他們都很是不解,一個匠人,就算手藝再好,又怎麼可能成為聖駕前的第一紅人呢?可親眼看到那場械鬥的戰果,加上谷大用的失言,這些匪夷所思的事讓他們再無疑慮,謝大人的確是堪稱大明第一的天子近臣。
有了這樣的認識,再加上對於謝宏見識和手藝的傾佩,更有郭鐵匠等宣府工匠的現身說法,這些工匠無不俯首聽命,就算是謝宏的吩咐違背了祖宗的規矩,他們也都不在意了。
曾鑒從前倒也和這些人說過,要提高工匠地位,消除工匠之間的隔閡,可老人行事從來也都以穩妥為主,見效極慢,別說這些底層的工匠,就算是他自己,這些年也沒覺得有什麼變化。
久而久之,工匠們也就當那些話是安撫人心的,而曾鑒也不過是個和善的東家罷了。等到曾鑒送他們來謝宏這邊時,眾人垂頭喪氣的也都緣由於此:反正都是當匠人,給和善的東家做活,總好過給個刻薄的做事。
相同的話由不同的人說出來,聽者的反應卻是完全不同。
等他們認識到了謝宏的身份地位之後,再聽謝宏說要相互協作,努力提高技藝,最終提高工匠地位的這些話,眾人都是非常激動,有些年紀大的甚至都是熱淚盈眶,都說魯班祖師終於顯靈,這才遣下了星君謝大人來救苦救難了。
帶著美好的願景和對謝宏無條件的服從,於是,大明工匠真正的能力開始發揮出來了。
「首先,大家的工作積極性提高了很多……」謝宏解釋道,這點他即使不解釋,曾鑒也很明白,對未來有了希望的人,和絕望的人,表現出來的主動性自然不同。
這點是老人做不到的,若他在朝堂上不是那麼謹慎,一切行為也都極為低調,只怕早就被朝野上下攻訐,然後身敗名裂了。不是每個人都有謝宏這樣的本事和運氣的,得罪了滿朝文武之後,還能活蹦亂跳的,從大明開國至今,他也是獨一無二的。
曾鑒默默點頭,臉上卻是在微笑著。老人不在乎名利,如果在乎,他就不會選擇這樣一條崎嶇的道路了,對老人來說,從前又何嘗不是與普通工匠一樣,眼前一片漆黑,完全看不到希望呢?所以,看到謝宏做到了他未曾做到的事,老人心裡只有滿滿的欣慰和嘉許。
「其次,就是協作了……」謝宏說的很詳細,不是為了炫耀表功,而是因為他想讓老人更開心一點。他是何等的觀察力,雖然沒有一直在曾鑒身邊,可他卻留意到了老人的神情,隨著新的軍器司的日漸成形,老人的笑容確是一日多過一日了。
對這位老人,謝宏心裡除了傾佩就是敬重。
能在這個時代裡,擁有那樣長遠的眼光,並且默默為之努力,這是何等的魄力和睿智啊!雖然他的努力最終只是枉然,並沒有真的挽救華夏文明,他本人也湮滅在歷史長河之中,卻不能磨滅他在謝宏心中的形象。
不是麼?正是有了這樣的人,華夏文明才能擁有前進的動力,哪怕這動力並沒有在關鍵的時刻發揮作用,但是,有努力,總比沒有強!
沒有謝宏的那個時空,在歷史長河中,曾鑒的努力也許連一個水漂都打出來;可現在有了謝宏,老人的努力卻成了謝宏堅實的基礎!正是因為有了充足的人手,謝宏腦子裡的見識和構想,才得以實現出來。
「……其實單說手藝,工匠中不乏高手……」謝宏不是自謙,不過如果沒有見識,只比手藝,這個時代超過他的***有人在。
尤其是專精的技藝或者水磨功夫,這都是謝宏相對的弱項,後世的手工藝很多零件用的也都是現成的,那個時候,他沒預料到自己會穿越,自然也不會多此一舉的去練習製作零件的技藝。
「差的不過是協作罷了,比如說建築,普通的樓閣,若是規模不太大的話,多半一個大匠,帶些學徒和苦力就包攬了工作。他們自己不需要外人幫忙,外人想插手也插不進去。」詢問加上觀察,謝宏對這個時代的工匠已經瞭解得頗深了。
「就算是大型的工程,操作起來,實際上也是差不多的。只不過是將工程劃分成若干段,每一段則與之前完全一樣……」
不是謝宏亂說,這個時代就算修城牆也是如此,分段包干。所以,才會有統萬城的典故,即築城之後檢驗的時候,用刀劍戳牆,若是戳進去了,就殺建造該段城牆的工匠。
「小侄所做的,不過是設置好了工序步驟,然後根據每個人的特長,將相應的人安排在最合適他的崗位上而已……不光是建築,就是其他工坊,也都是依照這樣的理念設置的,小侄將其稱之為流水作業。」
一通百通,工序步驟在後世很多行業都是適用的,無論建築還是車間,想要增強效率,靠的就是標準化的工序和協作。將這個理念貫徹的最徹底的,就是流水線!
這個發明從西方工業革命的初期開始,得以一直應用到了二十一世紀,正因為其科學性和合理性。
現在,又被謝宏拿了出來,雖然暫時無法實現流水線,可這個理念卻是要貫徹下去的,並且將成為軍器司的核心理念。
這個理念在後世自是人盡皆知,不足為奇,可在這個時代卻是不得了,一經應用,就將大明的能工巧匠們的能力集合,並煥發出來。第一個成果,就是如今已經模樣大變,煥然一新的南鎮撫司,也就是新的軍器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