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八卷 南下 第五百二十三章 民心所向 文 / 天翔

    第五百二十三章民心所向

    第二天一早,周瑜拜別了父母,跟著老劉離開舒縣,趕往百里之外的合肥城。舒縣縣令鄭賁與周異一道,一直將他們送出幾里才停下了腳步。

    好在周瑜也會騎馬,而老劉來的時候也曾多帶了一匹配好鞍蹬的戰馬,如今正好給周瑜騎乘。因此回去的速度與來時相比,雖然多了一個周瑜,但是也並沒有慢多少。

    如今馬鞍馬蹬在大漢已經得到了普及。不過周瑜也曾聽說這些東西便是從原來的幽州傳出來的,而且似乎便是與眼前的耽羅王有關。開始的時候周瑜與老劉不是很熟,因此話還不多,等中午吃過飯,眾人上馬繼續趕路之後,周瑜的話也多了,一路上不停的向老劉問這問那,反正只要是有自己不明白的,也不管是天文地理,還是歷史典籍,總之是五花八門,無所不包。

    老劉心說這孩子學的還挺雜,也多虧了他問的是自己,換了別人恐怕很難回答他這麼多的問題。因此老劉也不厭其煩的耐心為他解答所有的問題,基本都讓周瑜得到了滿意的答案。

    如今的周瑜,求知慾十分的旺盛。可是在小小的舒縣,幾乎城內的老師都已經沒有能力繼續教導於他。便是他的父親也已經無法解答他的好多問題。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會令周瑜稍稍有些目中無人。結果今天遇到了耽羅王,他這才明白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也知道自己胸中所學與耽羅王相比,差的可就遠了去了,因此小周瑜才會願意跟著老劉,以便學到更多的東西。

    而一路上兩人的問答,更是讓周瑜吃驚不小。原來只是聽說耽羅王武功冠絕天下,沒想到學識更是被周瑜驚為天人,因為他所問的好多問題,從未有人能夠給出答案,可是今天老劉卻全都給他解釋清楚了。

    而在詩詞歌賦方面,老劉同樣出口成章,且讀來朗朗上口,讓周瑜更是佩服不已。而耽羅王心繫天下百姓的胸懷更是令周瑜心折。到了後來,小周瑜已經徹底的被老劉的學識和人品所征服,決心今後便跟著耽羅王,保護大漢天下太平,讓百姓能夠安居樂業的生活。

    全柔是揚州人,當然聽說過周瑜的名氣。跟著耽羅王跑了舒縣這一趟,他也看出來王爺是專程前去尋訪周瑜的。自己跟著耽羅王的這一個多月,他同樣為老劉憂國憂民的胸襟所折服,並且也在心裡打定主意,若是他日耽羅王有招,自己便會毫不猶豫的離開揚州,前去投奔耽羅王,為他效命。

    當天晚上,眾人便趕回了合肥城。縣令金幃急忙將幾人接入縣衙之中,與仍在縣衙中等候他們的郭嘉、芷清、烏雲和張飛等人相會。並且金幃當晚也在縣衙設宴,感謝耽羅王為揚州百姓所做的一切,同時也算是為王爺送行。

    連日勞累,老劉今天也讓大家放鬆了一下,因此今晚眾人都是開懷暢飲。全柔有些酒量,可是今天看到老劉與文丑、張飛三人如喝白水一般的將烈**白酒一碗碗的倒入嘴裡,令他更是難以招架。文丑張飛早已與全柔十分熟絡,因此兩人當然把他也拉上一道喝,結果沒過多久,全柔便第一個被喝倒了。

    想到明天自己等人還要回轉歷陽,老劉最後便讓文丑、張飛兩人喝的差不多便不要再喝了。兩人雖然沒能盡興,但是這麼多天頭一次算是開懷暢飲了一番,儘管有些遺憾,兩人也是十分的開心。

    周瑜今天也被拉來作陪。只是他尚年幼,因此老劉並沒有讓他喝酒。張飛卻在一旁不停的開導他,男子漢哪有不喝酒之理,因此周瑜好勝心起,竟然學著他們幾人的樣子,一口喝下了一碗白酒。

    結果這碗酒下肚之後,周瑜被嗆得眼淚鼻涕直流。沒過多久周瑜便癱倒在地,不省人事了。老劉急忙讓下人把他抬回房間休息,並且狠狠責備了張飛一番,令他以後不得如此戲弄周瑜。

    不過第二天上路之後,周瑜倒也沒有責怪張飛灌自己白酒。兩人畢竟年紀相差不是太多,因此竟然也很談得來。看到張飛手裡的蛇矛,周瑜也想拎起來試試,結果用盡了全身之力,他也沒能把張飛的蛇矛拿起來。

    看到周瑜雖然身材要比同齡的孩子高大一些,可是照樣還是個文弱書生,張飛很是得意,便拍著胸脯說自己以後要教周瑜習武,只要他不怕吃苦受累,自己一定會讓他學會高超的武功。

    只是周瑜似乎不喜歡習武,因此並沒有答應張飛。老劉也聽到了兩人的話,便告訴周瑜即使不習武,也應該經常鍛煉,強身健體。否則即便有再多的才學,身體不行不是也照樣沒用。

    耽羅王的話一出,周瑜馬上明白老劉所說確有道理。於是便答應了張飛,自己今後每天早晨都跟著他出**習武。

    郭嘉在看到老劉帶回了周瑜之後,便馬上明白了老劉前去舒縣的用意。對於周瑜他並不熟悉,可是一接觸他才發現,雖然周瑜還是個十一歲的孩子,但是無論是學識還是智謀,竟然絲毫不下於當年的自己。看來主公就是不可用常理來看待,竟然知道舒縣有如此能人。他日在新州書院接受諸位名師的指點之後,周瑜的前途肯定不可限量。

    來的時候遇上了巢湖水盜,儘管基本消滅了巢湖之中規模最大的孤山島水盜,但是全柔從歷陽城帶出來的兩千丹陽兵也損失了六百多人。不過與以往清剿水盜相比,這次的戰果可要顯赫多了。並且沒有了水盜作惡,北方兩郡的瘟疫也已基本消除,路上的商旅行人也慢慢多了起來,令老劉等人大感欣慰。

    只是全柔還在想著孤山島水盜之中,儘管四名寨主被耽羅王和他手下的張飛殺了三個,但是四寨主毛風還是僥倖逃脫了。等這次回到歷陽之後,自己一定奏請刺史陳大人,盡快派揚州水軍前來巢湖,趁著水盜元氣大傷之際,直接攻打孤山島,徹底剿滅這伙為惡多年的水盜,從而使得巢湖周圍的百姓不再遭受水盜侵擾。

    全柔之所以這樣想,還有一個原因是他知道耽羅王便是乘坐戰船從海上來到揚州的。耽羅王和他手下將士的戰力他是親眼所見。上次遭遇水盜伏擊,若不是耽羅王與他手下兩員大將以及十名護衛的參與,自己與手下的兩千名丹陽兵很可能會全軍覆沒。因此他還想到時候請耽羅王帶著他的戰船協助自己,有了耽羅王和他手下幾員大將的幫助,巢湖水盜必可一舉而定。

    三天之後,眾人在離開歷陽城近兩個月之後,終於再次返回了歷陽。全柔已經提前派人把耽羅王今天回到歷陽的消息通知了刺史陳溫。得到消息的陳溫與手下的秦松、朱治等一班文官武將商議了一番之後,為感激耽羅王為揚州百姓所做的一切,陳溫決定親自帶領揚州刺史府的所有官員一道,出城三十里,迎接耽羅王。

    陳溫還讓人把耽羅王今天回轉歷陽的消息通知了城中的百姓。得知剿滅了巢湖水盜,消除了揚州瘟疫的耽羅王要回來,城中的百姓奔走相告,一大早便自發的離開了歷陽城,跟著陳溫大人前去三十里外迎接耽羅王。

    結果今天的歷陽城,城內的百姓大都出城迎接耽羅王去了,城裡反而只剩下了不多的百姓,顯得異常清淨。城外的百姓則是絡繹不絕,從城門處開始,一直到三十里外,數萬百姓散佈在道路兩旁,迎候耽羅王的到來。

    一直到當天正午時分,陳溫派出去打探消息的幾名騎兵才打馬從前邊跑了回來,向陳溫稟報耽羅王的隊伍已經到了距離此地不過三里遠的地方,估計用不了一刻鐘,耽羅王等人便會來到這裡。

    聽說耽羅王馬上就要到了,等候的百姓情緒更是高漲萬分。半天的等待並沒有讓大家感到疲倦,相反眾人都在翹首以盼,等待著耽羅王的出現。一直在歷陽的甄姜等人今天也跟著陳溫一道,來到城外迎接老劉。這一個多月陳溫為了讓老劉在疫區能夠安心救治百姓,每天都派人帶著甄姜等人四處遊玩,讓他們遍嘗揚州美食,對眾人招待的十分周到。

    果然還沒過一刻鐘的時間,官道遠處便出現了一隊人馬。老劉也從全柔那裡知道了今天揚州刺史陳溫會親自帶人在城外迎接自己,因此他們今天還加快了行軍的速度,免得讓陳溫等人久等。可是沒想到距離歷陽城還有三十里,他便看到了遠處的那些歡迎自己的人群。

    老劉急忙打馬衝到了隊伍前邊。身後的全柔等人也加速跟上,很快眾人便來到了歡迎的人群之前。而在看到老劉來到之後,陳溫當先跪倒在老劉面前,感謝老劉為揚州百姓所做的一切。看到陳溫跪下,在他身後的所有人也都跟著一齊跪倒,向老劉叩首稱謝。

    如此場景讓老劉也深受感動。看到面前黑壓壓跪倒的一地官員和百姓,老劉急忙跳下戰馬,面對著大家跪倒在地,口中大聲道:「諸位大人,各位鄉親百姓,我不過為揚州百姓做了自己當做之事,如何能當得起諸位如此厚愛。我這裡給大家還禮了。」說完,老劉也向著大家磕了幾個頭。

    看到耽羅王如此行事,把陳溫和他身後的官員百姓都嚇壞了。那時候只見過百姓給當官的行禮,有誰見過王爺給百姓磕頭的。因此眾人更是一片惶恐,對著老劉繼續磕頭。

    陳溫看到眼前的情景,對於耽羅王的敬重之心更是無以復加。他急忙對老劉道:「王爺快快請起。您乃是我們揚州百姓的再生父母,我們拜謝王爺乃是天經地義。若是王爺還不起來,我們更是只能長跪不起了。」

    陳溫對面的老劉想想也是,於是便站起身來道:「諸位大人,父老鄉親請起。請諸位放心,備今生今世,定當保我大漢天下太平無事,讓百姓安居樂業,生活無憂!」

    聽了老劉的話,周圍到處都是一片感謝王爺之聲。而老劉也在與眾人相見之後,在百姓的夾道歡迎之中,向著三十里外的歷陽城慢慢而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