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八卷 南下 第五百零八章 南下之旅 文 / 天翔

    第五百零八章南下之旅

    耽羅島王宮的大殿之中,老劉與郭嘉二人沉思良久,郭嘉才抬頭對老劉道:「主公,看來如今大漢的天下已經不太平了,便是如今各地的州牧刺史,也都已經成了割據一方的豪強。假以時日,等他們的實力更強的時候,朝廷恐怕也就難以管治他們了。而一旦有了什麼借口或契機,恐怕大漢的天下必亂無疑,主公以為如何?」

    老劉點了點頭道:「奉孝言之有理。如今的大漢確實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了。如今我皇兄還在,天下尚可安定一時,倘若他日我皇兄一旦有事,我皇侄如今年幼,將來便是登基恐怕也無法掌控大局。朝中又有袁家、宮中的宦官和大將軍幾股勢力形同水火,到時候天下不亂才怪。不知奉孝覺得我們該如何行事,方可使天下太平,百姓免遭戰亂之苦呢?」

    「主公,這幾年若不是主公東征西討,為大漢開疆拓土,平定內亂,恐怕天下早已大亂。嘉以為逢此亂世,天下當以有德者居之。不知主公以為嘉的說法可對?」郭嘉看來是早就認定如今能安天下者,唯有老劉方可勝任,只是他也知道老劉一直不願意從靈帝的手中把皇位搶過來,而且也曾答應過靈帝將來好好照顧自己的兩個皇侄。因此他才會對老劉有此一問。

    其實在老劉的心中,也不止一次有過自己把皇位奪過來的念頭。並且一旦自己真的當了皇帝,那麼應該是天下百姓之福。自己肯定會按照後世的先進方法來管理國家,並且會發明更多的東西來造福百姓。可是自己如今的身份是靈帝的兄弟,大漢的耽羅王,而靈帝對自己還算不錯,再加上如今自己也答應了何後,將來一定要輔佐太子劉辨,這些都是令老劉無法下決心的原因。還有一點兒便是他也知道用不了兩年,靈帝一死天下便會大亂,因此這樣一來自己便不是造成大亂的根源,於自己的心裡也會容易接受。

    聽到郭嘉的問話,老劉沉吟半晌才答道:「奉孝,我知道你的意思。公台和文皓、元皓也曾有過這個想法。只是我身為漢室之胄,當然不能為了自己的私慾而引發天下之亂。你也看到了憲和的情報之中,曾說起太醫斷言我皇兄時日無多。如此我看我們還是先隱忍一下,待出現情況時再相機行事。奉孝以為如何?」

    郭嘉跟了老劉也有幾年了,當然知道他的想法。若是他有心奪取皇位,恐怕早就當上皇帝了。所以郭嘉也對老劉愛民如子的做法深為感動,更為老劉的光明磊落所折服。於是郭嘉想了想後對老劉道:「主公高義,嘉佩服。不過從剛才的這些情報之中,我們也可看出如今大漢各州的州牧刺史甚至不少郡太守都在暗中招兵買馬,擴張自己的勢力。而袁紹得到了幽州之後,更是為了獲取更多的金錢,將主公製造出來的那些精鋼盔甲、斬馬刀甚至連弩拿去賣錢,使得現在很多州郡的士兵手裡都有了這些利器。如此一來,各地軍隊的戰力普遍得到了提高,將來打仗也就不會像我們以前那樣容易了,主公可還有什麼辦法造出一些別人沒有的東西來,好讓咱們的軍隊繼續佔得先機呢?」

    聽了郭嘉的這個問題,老劉心裡也在經常琢磨,如何才能使自己的軍隊擁有比別人更好的裝備和武器。火藥老劉是不準備發明了。儘管他也曾和芷清研究過這個問題,也知道只要自己去做,很快便會將火藥研製出來。但是他也知道即便是自己發明火藥是為了用於開山修路,但是早晚會有人拿去用來製造殺人的武器。所以還是等將來別人去研究吧。至於冷兵器,連弩的威力已經足夠強大了,只是現在被袁紹到處賣,才使得更多的州郡都有了這種武器。不過這樣也好,至少將來真的出現群雄爭霸的場面,也不會因為一方獨大而毫無懸念了。

    因此老劉對郭嘉道:「奉孝,我可是把自己能想到的都讓馬鈞做出來了,而且我覺得袁紹這樣做也好,至少將來我們也不會因為沒有對手而寂寞。再說了這些都是用來殺人的利器,造多了只會造成更大的殺戮。為了讓我自己多幾年陽壽,我還是到此為止吧,還望奉孝理解我的苦衷。」

    老劉如此說,郭嘉當然也明白。尤其是老劉前邊的那句話,更是激起了郭嘉的雄心壯志。有旗鼓相當的對手,才更能體現出自己這些做謀士的價值來。

    這時老劉忽然又想起一事,那便是董卓、袁紹等人如今竟然也都搜羅了不少文官武將。估計曹操、袁紹和孫堅等人也是一樣。如此看來,現在最重要的不僅僅是擴充軍隊,還要找到更多而謀士和大將才行。老劉現在更加明白了一個真理,那就是不管在什麼朝代,人才都是最重要的因素。

    現在可以說自己的手下已經有了不少高級謀士和猛將。而且新州的軍隊加上自己手中的水軍,人數也只是比袁紹的幽州少一些而已。不過幽州的官府之中有田豐和荀攸等人,軍隊之中又有蹋頓、褚燕等自己的親信在內,再加上自己還專門把公孫瓚留給了袁紹,因此說現在大漢的所有勢力之中,實力最強的還是自己。

    不過人才還是多多益善,尤其是有幾人老劉是絕對不能讓給別人的,那當然便是自己一向推崇的諸葛亮和龐統兩人。不過按照老劉的記憶,兩人之中諸葛亮生於公元181年,如今不過六歲。龐統比他大兩歲,那也不過才八歲。倒是周瑜應該有十二歲了,可是老劉一直不太喜歡心胸狹窄的周公瑾,因此找不找得到他老劉倒還真沒放在心上。

    看來為了先把諸葛亮和龐統拉過來,還是趁著如今自己有時間,去大漢的荊州和揚州等地走走。再加上自己曾經答應過露西拉要陪她遊覽大漢的山水,不如就藉著這個機會前去江南一遊。到時候再把自己的其她家眷也都帶上,算是自己作為對她們的補償吧。

    於是老劉對郭嘉道:「奉孝,看來咱們現在除了在軍隊數量和裝備上下功夫,還要想辦法繼續尋訪賢才才是。儘管我們現在手裡有不少能人猛將,但是當初我們在幽州的時候,便已經感到人手不足而捉襟見肘。所以我想是不是趁著如今大漢天下還算太平,我們去江南走走,一是尋訪一些賢才;二是奉孝你剛才應該看到了,如今荊、徐、揚三州之中都有瘟疫流行,芷清精通醫術,我想咱們正好可以去那裡幫助百姓,找出救治病人的方法。奉孝以為如何?」

    郭嘉原以為老劉去江南,只是為了尋訪人才。如今聽老劉這麼一說,才知道原來老劉還有這個目的。別人知道那裡有瘟疫,唯恐避之不及,可是主公竟然是要親自去救治患病的百姓,令郭嘉心中更是對老劉敬佩不已。因此郭嘉向老劉行禮道:「主公心繫百姓,實乃天下蒼生之福。嘉在這裡替那些遭受瘟疫之苦的百姓謝謝主公了。」郭嘉說完,不顧老劉的阻攔,恭恭敬敬的向老劉磕了三個頭才站起身來。

    老劉之所以要這樣做,也是因為他知道這些地方流行的瘟疫,其實便是傷寒。而且他也知道在揚州應該有個名醫張仲景,對於治療傷寒很有辦法。只是他沒有足夠的財力去購買大量藥材供百姓使用。自己只要在找到張仲景之後,問清楚治療傷寒的藥方,便可以大量購買藥材送給百姓。同時加大預防的力度,控制住傳染源,隔離那些已經染病的病人。有了這些措施,估計這場瘟疫很快便會被消除了。

    朝廷那邊郭嘉已經派人將這次平定倭島的情況報給了新州的戲志才,然後由他和楊彪商議之後,再向朝廷稟報。當然了郭嘉的戰報也是按照他和老劉、陳宮商議好的寫的,那便是如今倭島已經成為大漢的屬國,並且更名為瀛洲國,國王便是卑彌呼。等靈帝同意後再派太監前去瀛洲國宣旨,正式冊封卑彌呼為瀛洲國國王。而瀛洲國今後每年都會向大漢進貢金銀財寶等物。由於簡雍已經事先把這個情況通知給了大將軍何進和宮中的常侍張讓和郭勝等人,並且早已給幾人送去了不少金銀財寶,他們到時候自然會幫著老劉說話,因此老劉也就用不著親自去洛陽跑一趟了。

    這次征討倭島,也令老劉帶去的輕騎兵和步兵有了不小的損傷。而且現在跟著老劉回到耽羅島的,只有水軍損失甚小。加上留在倭島的那些輕騎兵和步兵,如今在耽羅島上的輕騎兵和步兵已經不足原來編製的一半。所以老劉讓關羽、高順等人返回新州後,想辦法補足兵源,使得兩支隊伍的人數盡快達到定員。

    大致商定了下一步的行動計劃,兩人便開始研究下一步的行動路線。從耽羅島前往大漢本土,首先便是要乘船前去新州或是青州,然後再從陸路前往徐州,荊州和揚州。

    不過也有另外一條路線,那就是直接乘船南下,然後戰船從海上直接進入長江,逆流而上便可以進入揚州之地。而且這條路的距離最近。

    看著擺在面前的地圖,郭嘉便對老劉道:「主公,嘉以為我們最好還是乘船走水路為好。這樣不僅距離近了許多,同時還可以開闢一條從水路前往江南的航線,主公意下如何?」

    從地圖上,老劉也看出了走水路確實要比先走水路、再走陸路要近得多。同時也確實如郭嘉所說,這樣還可以找到一條新的航線出來,所以老劉便點頭同意了郭嘉的建議。

    老劉從瀛洲國回來已經有十天了,因此現在已經到了四月底春末夏初的季節,風和日麗的天氣正好適宜出行。兩人又商議了一下,決定就在三天後啟程出發,直接前往揚州的會稽郡,到了那裡之後在決定下一步是上岸走陸路,還是繼續乘船溯江而上。

    至於這次出行的人員,由於對於江南一帶大家都不是很熟悉,因此老劉決定帶兩艘中型戰船。之所以不帶大型和巨型戰船,便是因為這種戰船很可能無法在長江上航行,而中型戰船更適合在內河航行,運載的人數也在五百人上下,完全可以滿足老劉這次出行的需要。

    兩艘戰船之中,一艘用來運送戰馬,另外一艘則是老劉等人和一百名親衛隊員。這樣即便是路上遇到什麼海賊水盜,加上兩艘戰船上的二百名水軍士兵也足可以從容應對了。

    隨行的武將便是文丑、張飛、太史慈加上趙雲四人。另外還有水軍統領周泰。蔣欽留在了耽羅島,帶領水軍士兵負責保護耽羅島的安全。

    得知老劉這次要帶著她們去南方遊玩,甄姜等人都是興奮異常。露西拉母女同樣很高興,尤其是露西拉,她以為老劉這次是為了履行自己對她的承諾,因此一改往日的愁眉不展,代之而來的則是喜上眉梢。

    在烏雲紅昌等人渡過了漫長的三天等待之後,兩艘戰船終於駛離了耽羅島,乘風破浪向著南方的揚州而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