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七卷 東征 第四百九十二章 討價還價 文 / 天翔

    第四百九十二章討價還價

    高丸巖被抬下去療傷之後。卑彌呼看到手下的幾名大臣和將軍不再生事,這才又開口對他們道:「剛才大漢使節已經把來意告訴了我們,你們幾位看看,我們該當如何回復才好。」

    看到卑彌呼把這個難題丟給了他們,下邊光等人當然不敢輕易發話,幾人都默不作聲,大殿之中立刻陷入了一片沉默。

    看到大家都不說話,卑彌呼打破了沉默道:「幾位大人,如今倭島上的形勢你們也都很清楚,漢人已經佔領了伊都國與倭面土國,而其大軍已經來到了宇都宮城外。如今放眼整個倭島,也只有咱們還有六萬多士兵,估計倭奴國的兵力也已經所剩無幾。大將軍負責掌管我邪馬台的軍隊,可有信心與漢人一戰並守住宇都宮嗎?」

    聽到卑彌呼直接點到了自己,根本正菜無法迴避。只好老老實實的站起來道:「回女王陛下的話,漢人既然可以輕易打敗我們派出去的十五萬聯軍,而且還攻佔了伊都國與倭面土國,雖然我們在城中還有近七萬大軍,但是恐怕也很難抵擋漢人的進攻。憑借宇都宮高大堅固的城牆,或許可以守住幾日,但是漢軍手裡有那種可以遠距離進攻的利器,我們即使能夠擋得住一時,但是最後還是難逃城破之災。因此下一步我們如何行事,還請陛下與國相大人出個主意吧。」

    根本正菜昨天親眼看到了城牆上倭兵的慘狀。再加上剛才高丸巖與漢人動手,結果被人家輕而易舉的打倒在地,現在還不知生死。如今他已經失去了與漢人抵抗的勇氣,只能實話實說,同時又把如何決定的皮球踢回給了卑彌呼與下邊光兩人。

    卑彌呼原來擔心的,便是根本正菜與高丸巖兩人會反對自己向漢人投降。眼下高丸巖自討苦吃,被耽羅王和他的手下打了個半死,已經不會再來反對自己了。而根本正菜如今也不再堅持與漢人死戰,卑彌呼的心中也感覺有了底,於是便把目光望向了自己的舅舅,國相下邊光。

    看到卑彌呼吧目光轉向了自己,下邊光此時心裡也是不知如何才好。前幾年先王也就是自己的妹夫臨終之前,將卑彌呼托付給了自己,讓自己一定要輔佐好她,將邪馬台國發揚光大,並且一定要統一倭島,也算是完成先王未竟的願望。這幾年卑彌呼日漸成熟,處理國事政務的能力也不斷增強。而邪馬台國的實力也在悄然增長,已經基本有了統一倭島的本錢。誰想到就在這個時候,漢人竟然來到了倭島,並且已經打敗了伊都國與倭面土國,大有佔據整個倭島之勢。如此看來自己想要幫助卑彌呼統一倭島的願望恐怕也要落空了。

    不過下邊光本就是八面玲瓏之人。今天卑彌呼自打見到大漢使節後的表現都落在了他的眼裡,再加上他從卑彌呼的語氣之中也聽出來了,似乎卑彌呼有意向漢人投降,因此思量再三,下邊光最後還是硬著頭皮站了起來道:「陛下,各位大人,剛才大將軍已經說了,硬拚我們肯定不是漢人的敵手。與其就這樣去送死,還不如我們商量一下,向漢人要一些優厚的條件再向他們投降如何?」

    在座的幾位倭人之中,本來只有根本正菜與高丸巖一向不聽下邊光的指揮。如今高丸巖被打殘了,根本正菜獨木難支,也已經表明若是與漢人交戰,最後的結果只有失敗,所以剩下的國造櫻明神武和宇都宮城主森山野人本來就唯下邊光馬首是瞻,因此聽了下邊光的意見之後,兩人便不約而同的表示同意,請卑彌呼來做最後的決斷。

    卑彌呼一看自己手下的文武官員基本都同意向漢人投降,心裡雖然也有些悲哀,但是更多的卻是一番喜悅之情。看到漢人的通譯一直在向耽羅王低聲翻譯著自己這些人所說的話,卑彌呼本來就沒打算瞞著他們,因此才會在雙方談判之時,自己與手下大臣商議此事。現在既然有了共識,自己也就不用再顧忌什麼了,於是卑彌呼便先向下邊光等人道:「幾位大人,如此說來你們都認為只有向漢人投降,才是我們最好的選擇了。只是不知道我們該向漢人提出什麼條件,才能不失我們邪馬台國的尊嚴呢?」

    卑彌呼這麼一問,下邊的幾位倭人大臣便開始說出他們自己的建議,根本正菜首先道:「陛下,如果我們向漢人投降,那麼陛下的位置是否還能繼續保留,我的意思是雖然我們投降了,但是邪馬台國是否可以算作大漢的一個屬國單獨存在?如果他們能答應我們這個條件,我們馬上便可以向漢人投降。」

    根本正菜的話音剛落,下邊光等人便也齊聲附和他的意見。這也是難得在大殿中一文一武兩位朝中最大的官員意見一致的時候。不過下邊光等人這樣做,也是出於同樣的考慮。若是漢人答應了這個條件,那麼等將來漢人的主力離開倭島之後,他們便可以繼續積蓄力量,等到了實力足夠強的時候,再推翻漢人的統治,重新回復邪馬台國的獨立地位。

    根本正菜說完之後,那邊吉光也把他的話翻譯給了老劉。聽到倭人提出這樣的條件,老劉並沒有感到有什麼意外,畢竟這些與他在大營中和陳宮、郭嘉商量的一樣,那就是等邪馬台國向漢軍投降之後,自己再出兵滅了倭奴國,如此一來,整個倭島便都成了大漢的屬地。到那時候自己便可在回到大漢以後,向靈帝請求將倭島作為大漢的屬國,至於將來的名稱老劉考慮再三,覺得還是叫瀛洲為好。自己也可以將自己王位前的封地再變一次,就改成瀛洲王便是,而且到那時候連耽羅島也可以一併歸為瀛洲所有。

    現在倭人提出這個要求,老劉當然不會直接答應,畢竟邪馬台這個名稱是不能再用了。而一旦自己與卑彌呼成親之後,卑彌呼便成了自己的王后。自己手下的這些軍隊不可能馬上撤回耽羅島。至少要在倭島駐紮上兩三年,待將整個倭島上的男丁大部分遷徙到幽州,並且從幽州遷移一些大漢男丁來到這裡之後,自己才會將大部分軍隊撤走。到了那個時候,倭島上的倭人所剩無幾,便是他們有心造反,恐怕也已經無能為力了。

    此時卑彌呼看到自己手下的幾人意見相同,於是便轉向老劉道:「使節閣下,我們可以向大漢投降,但是我們也有一個條件,那便是在我們投降之後,你們是否可以把我們邪馬台國作為大漢的屬國呢?如果你們能答應我們這個條件,我們馬上便可以開城投降。」

    老劉微微一笑道:「女王陛下,既然你們提出了這個條件,我也要在回到軍營之後才能給你們一個明確的答覆。不過有一點我可以告訴您,那就是將來倭島肯定可以作為大漢的屬國存在,只是倭島的名字必須由大漢朝廷來決定,不知這一點你們可否接受?」

    卑彌呼早已聽懂了老劉的意思,但是其他倭人並不知道老劉說的是什麼。因此吉光又把老劉的話翻譯給了他們,然後老劉便靜靜地等著,看看這些倭人還會有什麼反應。

    聽完吉光的翻譯之後,根本正菜等人馬上開始提出異議。既然大漢可以接受倭島作為大漢的屬國存在,那麼保留邪馬台的名號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因此他們要求老劉能夠答應他們,將來的倭島便以邪馬台為名,反正都是大漢的屬國了,叫什麼名字不都是一樣嗎?

    對於他們的這個要求,老劉當然不能答應,因此雙方為此爭論了半天,誰也不能說服對方。

    卑彌呼看到這樣下去也得不出什麼結果。於是便出面制止了雙方的爭吵。然後她又向老劉提出了一個問題:既然倭島將來可以作為大漢的屬國,那麼是否可以保留原來的軍隊和官員呢?

    對於卑彌呼的這個問題,老劉也是早就和陳宮、郭嘉商量好了,除了可以在王宮中留少量的倭人衛隊之外,島上其他的軍隊必須解散,或者前去大漢的幽州服兵役。說是服兵役,其實就是讓他們在今後的戰鬥中充當炮灰,或者送到幽州各地的礦山去做苦力。至於自己打算將倭島上的男丁基本遷走之事,老劉現在並沒有急著告訴他們。因為他也知道,一旦倭人知道了自己的這個打算,那麼即便是他們再孱弱,也不可能向漢軍投降。所以老劉便把自己和陳宮、郭嘉商量好的對策告訴了卑彌呼等人。

    聽說將來漢人要解散倭島上的所有軍隊,或者把他們調往大漢去服兵役,根本正菜等人同樣覺得難以接受。這樣一來將來島上的軍隊都沒了,即使漢人沒有多少軍隊在倭島駐紮,他們也沒有足夠的力量去反抗漢人。所以幾人馬上提出反對意見,要求老劉答應他們保留一支一定數量的軍隊。

    這個要求老劉是肯定不會輕易答應的,因此雙方再次為此開始了討價還價。到了最後,老劉想想一旦自己與卑彌呼成親之後,自己又是名正言順的瀛洲王,有足夠的軍隊在手,當然不會害怕幾萬倭人來造自己的反。因此經過了差不多半天的爭吵,最後老劉答應自己把他們的要求帶回去,等漢軍那邊有了結果之後,自己再來把結果告訴他們。

    如今的時間已經過了午飯的時間。一直看著雙方爭吵的雉姬尾子倒是閒來無事,便向卑彌呼提醒是不是該吃午飯了。她作為主人應該招呼客人才是。

    卑彌呼連忙制止了老劉與幾名倭人的爭吵。並且開口道:「使節閣下,我們的要求您也基本知道了,現在已經過了吃午飯的時間,我已經傳令後廚為各位準備好了午飯,我想大家也都餓了,咱們先吃過午飯之後,再繼續商談如何?」

    老劉還好,站在他身後的文丑和張飛可早就餓壞了。一聽卑彌呼如此說,兩人當然高興,就等著看在邪馬台國的王宮中能吃到什麼好東西了。

    老劉點頭向卑彌呼致謝。而其他倭人此時也感覺自己肚子餓了,他們倒是經常在王宮之中進餐,因此便都不再說什麼,而是等著宮中的女官把午飯給他們送過來。

    很快,排成一隊的女官們便端著各式吃食進入了大殿,將盛滿食物的木盤擺在了眾人的面前。

    老劉是客,因此給他的食物也很多,估計是卑彌呼也考慮到他身邊的兩名大漢,因此老劉面前的桌子上幾乎堆滿了各種吃的與喝的,不僅有燒烤的各色野味,還有不少海裡的魚蝦。而最令老劉等人吃驚的,便是每張桌子上還有一壇散發著濃烈酒氣的產自大漢的河北老白干。

    看到這罈好酒,老劉身後的兩個酒鬼可就有些忍不住了。老劉回身叫兩人一道吃飯。兩人得到老劉的允許,馬上便撲上前來,一人拿起一條烤熟的鹿腿啃了起來。

    知道他們兩人的愛好,老劉便讓人給他們拿來兩個大木碗,為他們每人倒滿了一碗白酒。當那些倭人小口小口的喝著面前小碗中的白酒時,忽然看到兩人端起大木碗,一仰脖便把慢慢一碗白酒喝了個底朝天。

    幾名倭人都驚呆了,他們都喝過這種從大漢運來的好酒,也知道這種酒的辛辣和後勁。即便是他們之中最能喝的根本正菜,最多也只能喝下兩小碗這種白酒,也就是不到那種大木碗的一半。現在看到兩人喝下一碗白酒之後,擦了擦嘴巴便把大木碗伸到老劉的面前,看上去似乎一點兒都沒有喝多的感覺,而是等著老劉繼續給他們倒酒。

    老劉桌上的一壇白酒也就能倒出四五碗來,因此再次給兩人倒滿後,老劉才把剩下的不到一碗白酒倒入了自己面前的小碗之中。然後將酒碗端起來向著卑彌呼和在座的倭人打了個招呼之後,三人便一起將酒碗中的白酒喝乾了。

    看著三人一起喝酒的豪爽勁,在場的卑彌呼等人都端著手裡的小碗半天沒有做聲。看來漢人不僅在戰場上比自己強,便是喝起酒來自己同樣不是對手。只是還有一件事他們也不知道,但是在場的雉姬尾子卻是親身體驗過的。那便是漢人在床上同樣要遠勝倭人。雉姬尾子想到這裡,望著老劉的眼睛裡不由得流露出深深的眷戀之情。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