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七卷 東征 第四百八十八章 攻心為上 文 / 天翔

    第四百八十八章攻心為上

    雉姬尾子出城之後,便與吉光開始趕往三十里外的漢軍大營。不過陳宮已經在城外安置了不少探子。因此看到他們出城後,馬上便有人接上他們,然後帶著他們返回了大營。

    正在老劉的中軍大帳中議事的幾人得知雉姬尾子與吉光回來了,便急忙讓他們來到了帳中,然後雉姬尾子便開始把這次前去宇都宮的經過告訴了幾人。

    雉姬尾子開始並沒有把自己打算撮合老劉與卑彌呼的事說出來。當老劉與陳宮、郭嘉三人知道城內的倭人拒絕投降之後,三人便準備實施幾人剛剛商定的戰術,由輕騎兵前去宇都宮城外,施展騎射功夫,用連弩攻擊城牆上的倭兵,給倭人一個下馬威。

    尚未離開的雉姬尾子得知漢軍馬上便要攻城,她的心中不免有些著急,於是雉姬尾子馬上對老劉幾人道:「王爺,幾位大人。我現在有一個主意,可以不用打仗便將邪馬台國送給王爺,你們可願意聽我說說嗎?」

    當吉光將雉姬尾子的話翻譯給幾人後,三人都很吃驚,不知道雉姬尾子怎麼會突然冒出這些句話來。於是老劉便讓吉光告訴雉姬尾子,把她的主意說與幾人聽聽。

    雉姬尾子便詳細的把自己的主意告訴了幾人。並且也把卑彌呼的意思告訴了他們。最後她希望老劉能夠原諒她擅自做主,向卑彌呼提出了這個主意。

    三人又向卑彌呼問了幾個問題之後,這才讓她先去後邊休息了。而吉光也被打發走了之後。三人便開始商議雉姬尾子這一建議是否可行。

    陳宮首先開口道:「主公、奉孝,這雉姬尾子竟然會想出這個主意,看來她還真不簡單。只是主公你覺得她是真心為我們辦事嗎?這不會是倭人的主意吧,他們串通一氣想把主公誑入城中,然後他們便向主公發難,好以主公為人質,逼迫我們退兵。奉孝你覺得有沒有這個可能?」

    此時老劉和郭嘉也在考慮這個問題。郭嘉聽到陳宮問自己,便對陳宮道:「陳大人,我看那雉姬尾子似乎不僅是為咱們著想,更多的應該是她為卑彌呼著想。畢竟卑彌呼是她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姐妹。不過能夠想出這個主意,應該說雉姬尾子的確不簡單。不知主公是怎麼想的?」郭嘉又向老劉道。

    老劉此時也在考慮這件事,聽到郭嘉的問話,老劉便對兩人道:「公台、奉孝,我覺得雉姬尾子之所以這樣做,最主要的原因當然便如奉孝所說,是為了救她的好姐妹卑彌呼。當然也不排除她是在幫我們。但是不管她是出於什麼原因,我覺得也絕無坑害我們的意思。因此我們不妨假設一下,如果她說的是真的,我們下一步應該如何應對呢?」

    聽老劉這樣問,陳宮與郭嘉並沒有立刻回答。因為他們看出老劉已經對這個主意有些心動。可是若是真的按雉姬尾子的主意去做,即便是雉姬尾子毫無惡意,但是誰又能保證卑彌呼和城中的倭人不會對主公有什麼陰謀呢。所以兩人現在還在心中權衡其中的利弊,以決定到底是支持還是不支持老劉進城去見卑彌呼。

    過了一會兒,陳宮首先開口道:「主公,如果您相信雉姬尾子的話,並且也相信邪馬台女王卑彌呼不會害你的話,我覺得您還是不能以身犯險。主公乃萬金之軀,如何能行此險著,我看我們還是另想主意吧。」

    老劉聽到陳宮阻止自己前去宇都宮,他也沒有馬上表態,而是轉眼看著郭嘉,看看他是怎麼想的。

    郭嘉看著老劉道:「主公,我倒是覺得這個主意不錯,您不妨試一下。只是在您前往宇都宮之前,我們還是先執行我們定下的方案,由輕騎兵用連弩攻擊城牆上的倭兵。這樣也是警告倭兵,只要我們願意,可以隨時攻上城牆,拿下宇都宮。如此一來,即便是倭人想對主公不利,他們也要想想這樣做的後果。而主公則帶著益德與文將軍保駕,再加上二十名親衛隊員,倭人還如何能傷得到主公毫分。若是主公與卑彌呼談判順利,咱們便可不戰而勝,同時主公還可收得卑彌呼為妻,這豈不是一件兩全其美的好事。我們接下來只要商量好如何穩定倭島的局勢即可,這樣也可以最短的時間完成我們對整個倭島的佔領,主公,陳大人你們說是也不是?」

    還沒等老劉回答,郭嘉又接上一句道:「看來主公此次平倭,家裡又要添一位王妃了。只是我記得我們在岐阜城的時候,大家曾經說過將來抓到卑彌呼之後,讓她從我們所有人之中選出一位來做她的丈夫。現在看來,我們大家還是沒有這個福氣。陳大人你覺得我說的可有道理?」

    「奉孝言之有理。若是主公願意去闖一下宇都宮,我也覺得只要我們佈置妥當,主公當無性命之虞。但是在主公進城之前,讓輕騎兵用連弩震懾一下城內的倭兵,會對主公進城與倭人談判大有好處。不過我們是不是先讓雉姬尾子進城告訴卑彌呼這個消息,看看倭人在遭到輕騎兵攻擊之後,對於主公答應進城面見卑彌呼之事有何反應。」

    兩人都同意自己進城,老劉的主意也是如果自己進城見到卑彌呼之後,若是她願意投降,那麼漢軍便可以避免更大的傷亡。畢竟攻下宇都宮城說著容易,若是真的攻城,即便是最後能夠攻下宇都宮,漢軍也肯定會有不小的損失。

    不過對於自己讓大家沒有機會成為卑彌呼的乘龍快婿之事,老劉也只能向大家表示抱歉了。畢竟按照雉姬尾子所說,卑彌呼只對自己感興趣,所以自己也只好勉為其難,看看是否能得到卑彌呼的垂青,從而使她願意嫁給自己,並且放棄抵抗向漢人投降了。

    定下計策之後,老劉等人並沒有讓雉姬尾子馬上去見卑彌呼。而是在當天下午,關羽和徐晃、張飛幾人帶領五千名輕騎兵離開了大營,殺氣騰騰的向著宇都宮而去。

    三十里的距離對於輕騎兵來說轉瞬即至。待他們來到距離宇都宮南門不過兩里地時,關羽指揮隊伍分成三部,自己帶著兩千人在南門外列陣。而張飛和徐晃各領一千五百人前往宇都宮的東西兩門,也都在城外不到二里地遠的地方停下腳步,等候中軍的命令。

    當三部輕騎兵全都在城外準備就緒之後,隨著關羽身邊的司號兵吹起了嘹亮的軍號,得到命令的輕騎兵立刻開始策動戰馬,向著宇都宮城牆逼近。

    城內的倭兵早已看到漢人騎兵到了城外。他們一邊準備防禦漢軍攻城,一邊急忙派人趕往王宮,去給王宮內的卑彌呼女王送信。

    看到漢人前來攻城的都是騎兵,城牆上的倭兵不由得爆發出一陣陣輕蔑的笑聲。他們並沒有與漢軍交過手,根本不知道漢人手中連弩的威力。因此他們不相信這些騎兵的戰馬能飛上城牆,一個個還對越來越近的輕騎兵指指點點,根本沒有做什麼防禦的準備。

    當輕騎兵來到距離城牆大約一百步遠時,所有前排的輕騎兵立刻向兩邊散開,同時一邊疾馳,一邊用手中的連弩瞄準城牆上的倭兵,然後扣動扳機,將弩箭向著城牆上的倭兵射了過去。

    毫無準備的倭兵看到漢人還沒到他們短弓的攻擊範圍,便開始向兩邊散開,他們還以為是漢人知道無法攻城要撤退了。然而當漢人端著手裡的連弩向他們放出弩箭之後,聽到清脆的弓弦聲,有些經驗豐富的老兵知道不好,急忙向城牆垛下撲倒。而大多數倭兵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還在傻呼呼的向城外張望時,輕騎兵的弩箭已經落到了他們頭上。

    由於知道漢人已經到了城外,因此宇都宮城的守將高丸巖在城牆上佈置了大量的倭兵。如今除了北邊城牆由於輕騎兵並沒有派人過去,其它三面城牆上的倭兵損失慘重。城牆上殘存的倭兵急著向城牆下逃竄,可是上下城牆的通道畢竟很狹窄,因此大多數倭兵一時還無路可逃,只能繼續躲在城牆上,承受著漢人騎兵一輪又一輪箭雨的攻擊。

    王宮中的卑彌呼與幾位大臣得到消息後,對於漢人前來攻城他們也很奇怪。不過為了瞭解漢人的虛實,大將軍根本正菜便帶著宇都宮城守將高丸巖一道,火速趕往漢人最多的南邊城牆。

    兩人還沒到南門,便聽到城外傳來的漢軍軍號聲。接著便是弩箭破空之聲,由於兩人距離南門已經不遠,因此馬上便聽到了弩箭刺入倭人身體的噗噗聲,而最後傳入他們耳中的,便是被弩箭射中的倭兵撕心裂肺的慘叫聲。

    森山野人與高丸巖都感覺有些不解。漢人不是剛剛來到城外嗎,城牆上的倭兵怎麼能輕易地把他們放到可以射箭的距離?不過看著從上下城牆的出入口蜂擁而出的倭兵,兩人也沒有辦法登上城牆。而且兩人也不敢繼續前進,只能在這裡等著從城牆上逃下來的倭兵到了他們面前,兩人才叫住幾個逃跑的倭兵,向他們打聽到城牆上底發生了什麼事情,令他們會如此的驚慌失措。

    那些倭兵看到是大將軍根本正菜和將軍高丸巖,這才停止向城內逃跑的腳步,將漢人在百步之外,用一種從未見過的武器,向城牆上的倭兵施放弩箭的情況告訴了兩人。

    得知這個消息,兩人更不敢繼續向前了,於是急忙傳令士兵不得逃跑,先躲在城牆根上避開漢人的弩箭。既然城外的漢人都是騎兵,那麼他們也只能用這種射程很遠的利器攻擊城牆上的倭兵,但是他們卻根本沒有辦法越過護城河,更不可能登上城牆。因此等漢人的攻擊結束之後,城牆下的倭兵再帶著木盾登上城牆,有了木盾護身,漢人的這種利器也就不會對倭兵造成太大的傷害了。

    果然城外的輕騎兵在向城牆上的倭兵施放了幾輪弩箭之後,看到城牆上已經再也看不到倭人的身影,關羽便命令身邊的司號兵再次用號聲發出了收兵的命令。徐晃與張飛兩人聽到號聲之後,馬上停止了攻擊,帶著手下的輕騎兵趕往城南方向,與關羽的隊伍會合。

    三支隊伍彙集到一處,三人通氣之後,知道三面城牆上的倭兵都遭受了不小的損失。為了向倭人示威,關羽又命令五千名輕騎兵圍著宇都宮的城牆轉了一圈之後,這才離開了宇都宮,返回三十里外的漢軍大營。

    待漢人騎兵走遠了之後,城牆下的倭兵才舉著木盾,小心翼翼的爬上了城牆。根本正菜與高丸巖都在手下親兵的保護下,先後爬上了城牆,然後又迅速進入了城門上方的城樓之中。

    城外已經沒有了漢人的蹤影。兩人這才放下心來,急忙傳令城牆上的倭兵救助受傷的倭兵,同時把被漢人射死的倭兵的屍體抬下城牆,運送到城外去埋掉。

    雖然輕騎兵的攻擊只射死了大約不到兩千名倭兵,但是這次攻擊給倭人造成的心理上的恐慌卻是非常明顯的。如今雖然有了木盾護身,但是城牆上的倭兵心裡也都惴惴不安,生怕漢人騎兵去而復返,再次向他們射出那種要命的弩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