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七卷 東征 第四百八十章 金蟬脫殼 文 / 天翔

    第四百八十章金蟬脫殼

    小澤丸帶領的四萬倭兵與竹下登所帶領的前隊之間大約有五十多里的距離。因此在水軍和輕騎兵打掃完戰場後不到半個時辰,大隊的倭人便出現在了山頂上指揮作戰的陳宮眼裡。

    此時的倭兵距離山腳下的伏擊圈還有大概三里多遠,看到倭人毫無警覺,陳宮明白自己的計策肯定還會奏效。而且陳宮也很慶幸倭人自己把大隊人馬分成了前後兩隊,也令自己的壓力減少了許多,否則同時對付六萬多倭兵,即便是陳宮有把握獲勝,漢軍的傷亡肯定也不會太少。

    看著倭人的隊伍正在慢慢向山腳下靠近,陳宮急忙派人下山,把倭人馬上就要到了的消息通知關羽和周泰等人。如今漢軍的佈置仍與剛才一樣,水軍士兵在山坡上和山腳下的大路兩側埋伏。而輕騎兵則埋伏在倭人來路兩側的樹林後邊,他們距離大路的距離差不多有兩里多遠,因此倒也不怕被倭人發現。

    得知倭人終於來了,關羽和周泰都很興奮,畢竟眼前的這一仗打贏了,倭人聯軍也就被徹底消滅了。剩下的就是如何對付宇都宮城中的那六七萬倭兵了。

    於是倭兵在毫無警覺的情況下,隊伍慢慢的進入了山腳下的那片開闊地上。有小心的倭兵發現地面除了有一些倭人的兵器之外,似乎有些地方還有尚未凝結的鮮血。因此前邊的倭人將官便急忙傳令隊伍暫時停止前進,然後馬上派人去給走在隊伍最後邊的小澤丸送信,讓他趕緊過來看看。

    得知前邊似乎剛剛有過一場戰鬥,小澤丸覺得自己的判斷沒錯,搞不好這應該又是漢人的奸計。前邊的竹下登和他的兩萬大軍很可能已經糟了漢人的毒手。但是在自己沒有見到證據之前,他也不想就這樣輕易地妄下結論,否則士氣低沉的倭兵若是四散而逃,自己還如何去約束他們。

    因此小澤丸只能帶著自己的一百名親兵騎著從漢人手裡搶來的高頭大馬,迅速趕到了隊伍的前邊。

    現在剛過正午時分,今天又是個大晴天,陽光明媚。可是等小澤丸到了山前的那處平地時,他只感覺這裡到處都瀰漫著一股血腥氣。而且順著那名倭人將官所指的方向,他也看到了地面上那些尚未凝結的鮮血。

    到了現在,小澤丸知道自己搞不好已經中了漢人的埋伏。只是為了避免引起慌亂,他並沒有馬上聲張。現在正好剛過正午,大軍趕了一上午的路也都又餓又累,因此小澤丸傳令大軍停止前進,就在此地休息一下,也好讓士兵吃飯喝水。等吃過午飯之後,大軍再繼續趕路。

    安排完這些之後,小澤丸便離開了這裡,帶著自己的親兵向著隊尾方向而去。

    山頂上的陳宮看到倭人在還沒進入自己的伏擊圈時,竟然便停止前進了。看情況他們是在埋鍋造飯,因此陳宮一時之間也搞不清楚倭人是否發現了什麼狀況,他們是碰巧趕上要吃飯休息還是有意為之。

    不過陳宮也看到了那名騎馬的倭人匆匆從後邊趕來,然後觀察了一番山腳下的情況便讓大軍在此休息。此時已經趕到這裡的胡煒和吉光也在陳宮身邊。看到小澤丸來了之後,雖然距離有點兒遠,但是他們還是發現這名倭人大將似乎便是那天他們在倭人大營的中軍帳中見過的倭人統帥。後來兩人也向營中的其他人打聽過,此人是伊都國的大將軍,名叫小澤丸,此次倭島上的幾國國王能夠同意組成聯軍來共同對付漢人,似乎也是此人遊說的結果。故此他才會擔任聯軍的統帥之職。

    陳宮並不知道小澤丸是從漢軍手裡逃走的漏網之魚。不過得知這個消息後,他便惦著如何才能把此人抓住。既然他能夠說動幾國的國王出兵,估計應該知道倭島上的很多情況,抓到他便可以從他的嘴裡問出很多有用的東西來。

    然而還沒等陳宮派人將自己的這個打算通知給關羽和周泰,小澤丸竟然又騎馬帶著那群騎兵離開了。而且沿著倭人的隊伍一直向著隊尾的方向而去。很快陳宮便看不到他了。

    倭人的隊伍只有一小部分進入了漢軍的伏擊圈,現在他們又開始休息吃飯。陳宮急忙派人去通知周泰和關羽,讓他們不要輕舉妄動。估計倭人身後的主公他們也快到了。因此倒也不必擔心倭人會逃走。等他們吃過午飯,自然便會繼續前進,待倭人全部進入伏擊圈之後,水軍和輕騎兵再動手也為時不晚。

    小澤丸帶著自己的親兵到了隊尾之後,便先下馬準備吃飯。不過他現在雖然看似清閒,實則一點兒也沒有閒著,而是在心裡盤算著今天自己該怎麼做,才能從漢人的包圍之中逃出去。他堅信如今自己所帶的這些倭兵肯定快被漢人包圍了。不僅前邊有漢人的伏兵,原來在連湖河邊與自己隔閡對峙的那些漢軍肯定也已經追上來了,搞不好已經到了自己身後不遠的地方。

    因此自己要想從前後兩個方向逃走已經是不可能了,現在就剩下左右兩個方向可供自己選擇。他熟悉這一帶的地形,知道如果往右走,大約不到二百里便可以抵達海邊。而往左走,則可以在繞過前邊的山峰之後,繼續向東北方向前進。走上大約二百多里,便可以離開邪馬台國的地盤,進入倭奴國的地界。

    往右走以山地為主,而往左走則主要是平原,更適於自己騎馬奔跑。可是如果自己帶著一百名騎兵離開大隊人馬,肯定會非常引人注目。因此小澤丸考慮再三,決定再次使用金蟬脫殼之計,他派了一名名叫正野一建的親信帶領八十名親兵騎馬趕往東北方向的倭面土國。而他自己則帶著從邪馬台國帶來的二十人棄馬步行,穿過右邊的樹林後,再繼續向海邊逃走。

    於是趁著大隊倭兵都在忙於吃飯的時候,小澤丸便開始了自己的逃亡行動。不騎馬再穿著漢人的盔甲可就顯得笨重多了,也不方便他們的行走,因此小澤丸讓自己身邊的二十人把盔甲也都脫下來,給了手下的一些倭兵。

    看看自己再不動身恐怕就沒有機會了,因此小澤丸便讓正野一建帶著八十名騎兵離開大隊人馬,向著大路左邊的東北方向疾馳而去。

    等他們走了,小澤丸傳令大軍繼續前進。而他自己則等倭兵出發後,便悄悄地落在了隊伍的最後邊。而且他們故意走的很慢,漸漸拉開了與前邊隊伍的距離。看看現在還沒有什麼狀況出現,小澤丸急忙帶著二十名親信離開了大路,向著道路左邊的樹林跑了過去。

    此時倭人的大隊人馬尚未完全進入漢軍的埋伏圈,因此陳宮並沒有發出進攻的命令。而小澤丸是在倭人的隊尾處,自然也沒有被樹林外的輕騎兵發現。

    不過那八十名倭人騎兵在離開之時,奔跑的馬蹄聲立刻被輕騎兵所發現。此時在道路左邊樹林外埋伏的,正好是張飛和徐晃兩人。看到遠處那些正在奔跑的倭人騎兵全身上下都是輕騎兵的裝備,胯下所騎的同樣是輕騎兵的戰馬,張飛不由得大怒。因此他向徐晃招呼了一聲,留下他繼續在這裡埋伏,張飛則帶上一百名輕騎兵立刻向著倭兵逃走的方向追了下去。

    如今的這些倭兵,也是倭人隊伍中僅有的騎兵隊伍。看到他們的穿戴,不僅是張飛怒火中燒,他身後的一百名輕騎兵也是恨透了這些倭兵。因此他們在張飛的帶領下全力追趕,沒用多長時間,輕騎兵便逼近了正在奔跑中的倭兵。

    正野一建得到這個任務之後,他也明白小澤丸這是想讓自己引開漢軍的注意,因此自己此去必然是凶多吉少。可是想想小澤丸對待自己確實不錯,因此他也算是心甘情願的執行這個任務。當他帶著這些倭人騎兵沒跑出多遠,便看到漢人在身後追擊自己時,正野一建心裡反而很高興,他以為漢軍來追殺自己,小澤丸就有可能從另一邊逃出去了。

    就在他心裡得意之時,張飛早已經追上了最後邊的倭兵,只聽張飛大吼一聲,手中蛇矛如閃電般刺出,正中那名倭人的後心。

    儘管倭兵身上穿著輕騎兵的鎧甲。但是張飛的蛇矛乃是從童淵處得來的上古神兵,再加上張飛天生神力,鎧甲雖然堅固但卻也抵擋不出蛇矛的攻擊。「嗤」的一聲輕響之後,張飛的蛇矛毫無阻滯的刺入了倭兵的後心。

    張飛隨後雙臂一用力,將倭兵直接挑了起來,然後在空中輪了一圈之後,直接被張飛當做石頭一般甩了出去,從空中飛向前邊的倭兵。

    一名倭兵痛的大叫一聲,被這名倭兵撞到了馬下。還沒等他起身,後邊的張飛早就到了。踏雪烏錐前蹄重重的踏在仰面朝天倒在地上的倭兵胸口,倭兵慘叫兩聲,口中鮮血狂噴,立時便沒了動靜。

    正野一建回頭看看來追趕自己的漢人也就一百人,自己這樣跑自然只能被人家從後邊追殺,於是他便高聲命令倭兵停止前進,轉回身去向漢人發起進攻。漢人人數也不是很多,要是僥倖獲勝,沒死的也就算是保住性命了。

    正在奔跑中的倭兵得令,急忙拉住馬韁繩,想要讓戰馬停下好轉身。這也是正野一建不懂如何指揮騎兵作戰之故。奔跑中急停轉身,沒有長時間的訓練根本沒那麼容易做到。況且他們的身後又是正在全速前衝的漢軍。因此還沒等他們全部停下,張飛已經揮舞著蛇矛衝過了倭人的隊伍,一路被他的蛇矛捅死砸死的倭兵至少有十幾人之多。

    等張飛衝過去之後也是馬上轉身。他的速度可比倭人快多了。等面向倭兵之後,張飛帶著身邊的十幾名親兵立刻向倭兵發起了猛攻。

    等看清原來後邊有被倭人敬為殺神的漢將時,曾經在戰場上見過張飛神勇的倭人士兵立刻開始萌生了逃跑的念頭,他們知道如果現在不趕緊逃跑,過一會兒被殺神衝過來,恐怕再想跑就沒有機會了。

    因此還沒等張飛衝到倭人隊中,不少倭兵已經一聲不吭的打馬四散逃走。剩下的那些沒有見過張飛的倭兵尚在舉刀抵抗,但是被張飛一陣猛攻,立刻又有七八名倭兵送了性命。

    而輕騎兵看到倭人逃走,早有默契的輕騎兵立刻有人分頭前去追殺,剩下的跟著張飛一道,將正野一建和他身邊殘存的三十多名倭兵圍在了中間。

    正野一建看到眼前的形勢,自己這些人肯定沒有退路了,所以他現在反倒不害怕了。於是他嚎叫了一聲,然後揮舞著手中的斬馬刀,當先向前邊的輕騎兵衝了過去。

    看到正野一建當先衝了上去,他身後的倭兵居然也都不再退縮,而是嚎叫著衝向了前邊的輕騎兵。

    沒想到這些倭人竟然自尋死路,張飛正是求之不得。於是舉起手中的蛇矛,大吼一聲迎向了衝過來的倭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