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七卷 東征 第四百六十九章 水軍登陸 文 / 天翔

    第四百六十九章水軍登陸

    在老劉帶領的輕騎兵與步兵在倭島登陸,並且與倭人的戰鬥進行的如火如荼的時候,陳宮領兵的水軍經過半個月的長途航行,終於回到了原來的航線上,並且在嚮導的指引下,船隊駛入了位於倭島東北方向的倭面土國一處天然的港灣。

    在水兵上岸之前,周泰在嚮導和通譯的帶領下,先帶著幾十人乘坐小船來到了岸邊,然後踏上了倭國的土地。

    周泰等人在附近搜尋了一番,找到了幾個當地的漁民,由嚮導向他們打聽清楚了這裡的所在。

    原來這裡是倭面土國的地盤,只是由於倭面土國如今還比較落後,因此附近並沒有什麼大的城池,更沒有軍隊在此駐紮。倭面土國的王城山形處於這裡的西南方向,距離此地大約有三百多里的路程。

    不過對於倭面土國的軍力分佈情況,這些漁民並不知情。於是周泰等人又向周圍探查了一番,情況與那些漁民所說的基本一致。這裡除了有些漁民居住生活外,根本見不到任何的兵丁。因此周泰連忙回到船上,將情況稟報給了陳宮。

    雖然已經晚了二十幾天,但是總算是到達了目的地。只是不知道沒有了水軍的支援,主公那邊的戰事進展如何?陳宮與周泰、蔣欽二人商議一番之後,決定水軍立刻登陸,然後從這裡急行軍趕往倭面土國的王城山形,爭取盡快將山形攻下來。然後再繼續向邪馬台國進軍。

    至於船隊則立刻返航,回到耽羅島去運送軍糧和軍隊所需的各種後勤裝備。不過陳宮也讓他們在返回倭島的時候,不用來這裡登陸,還是將物資運到當初運送輕騎兵和步兵上岸的望漢港即可。

    除了隨船離去的士兵,如今在倭島上登錄的水軍士兵共有一萬四千人。他們在嚮導的帶領下,以急行軍的速度向著倭面土國的王城山形城而去。

    由於這裡處於倭島的東北,地理環境非常惡劣,因此這裡的人煙稀少。一路上他們也很少遇到比較大的城鎮或山村。偶爾有在農田里耕種的倭人看到他們,除了感覺驚奇之外,也沒有什麼明顯的敵意。因為這裡很少發生戰爭,所以這些農民對漢軍還很熱情,為他們提供熱水,還幫助他們指引路線。

    一路上因為沒有遇到什麼麻煩,因此大軍行軍的速度很快,第三天剛過正午,水軍的隊伍便來到了倭面土國的王城山形城東北方向不足十里遠的地方。

    這裡到處都是大山。按照嚮導從倭人那裡打聽來的消息,山形城應該就在前邊的山裡。陳宮讓大軍在這裡休息一下。他自己則與周泰幾人騎著戰馬在嚮導的帶領下,來到了山形城外的一座山腳下,眾人下了戰馬,然後順著山坡爬上了山頂,居高臨下觀察這座城池的情況。

    山形城建於兩山之間的峽谷之中一片地勢非常平坦的地方。由於山脈的走勢為南北方向,因此山形城從外面看上去,便是一座南北長約七里,東西寬約四里的長方形城池。由於城市不大,因此陳宮他們在這裡便可以很清楚的看清城內的情況。

    山形城周圍的城牆並不是用石頭或磚建成的,而是用粗大的圓木搭建而成,城牆高約兩丈,頂部寬不到五尺,底部寬度與頂部基本相同。

    城門的位置在南邊城牆的正中,由於這裡沒有河流經過,因此城牆外也沒有護城河,城門處也沒有吊橋,只有兩扇也是用圓木捆綁而成的厚重的大門。

    城門上方和城牆的四個角都有高高的城樓,只是面積都不是很大。估計主要是派人在其中觀看城外的情況,因此上邊也容納不了幾個人。

    城內的建築雜亂無章,大都是些低矮的木屋。只是在城市中央的地方,有一座還算高大的木屋,並且周圍還有一個很大的院子和不少稍低一些的木屋。看到這裡還有幾十名衛兵站崗,陳宮他們估計那裡就應該是倭面土國的王宮了。

    至於城內的軍營,他們也清楚的看到了。就在王宮北邊不到一里遠的地方。軍營內有不少低矮的木屋。還有一個很大的操場。現在在操場上也有一些倭兵在進行操練。但是從人數上看,似乎還不到兩千人。

    至於城門和城牆上的倭兵。陳宮他們也仔細的清點了一下,似乎加起來也不到一千人。如此說來現在整個王城中的倭兵總數竟然不過三千人,這令陳宮等人趕到很迷惑。

    他們當然不知道倭面土國的軍隊都已經被派去了邪馬台,參加對抗漢軍的盟軍了。因此王城中的這些士兵還有不少是新兵,畢竟倭面土國的人口本就不多,能湊出五萬大軍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況且在與邪馬台國結盟之後,他們也就不會遭到宿敵邪馬台的攻擊。因此倭面土國的國王服部丸臧並不擔心自己的王城會遭到敵人的攻擊。現在城中加上剛剛征招的一千名新兵,總兵力也不過三千人。只是服部丸臧現在也不知道本國的大將軍井上正一所帶領的隊伍與漢軍交戰的結果,不過他相信有三國的十五萬大軍,幾萬漢軍肯定不是對手,估計現在戰事也快結束了。他盼著井上正一能盡快把隊伍帶回來,從而避免邪馬台國趁著自己國內兵力空虛之時,前來偷襲自己的王城。

    陳宮等人在仔細觀察了一番之後,看到城內的倭兵毫無警惕,防守鬆懈。於是陳宮便決定趁著倭人毫無防備之時,立刻向山形城發起猛攻。只要水軍士兵先用連弩向城門和城牆處的倭兵拋射弩箭,身上只有皮夾防護的倭兵如何能躲得過去。水軍士兵便可以馬上撞開城門,衝進城去消滅城內的倭兵,攻下城內的王城,殺了倭面土國的國王,徹底將山形城從倭人手中奪過來。

    陳宮將自己的打算告訴了周泰與蔣欽之後,兩人在與陳宮接觸的這段時間裡,對陳宮的能力十分佩服。因此馬上同意了陳宮的建議。周泰留在這裡陪著陳宮繼續觀察,蔣欽則回去帶兵去了。

    很快,蔣欽便將一萬四千名水軍士兵全都帶了過來。周泰剛才想帶人去砍下一棵大樹來製造攻城的撞木。但是陳宮仔細的觀察了一下城門之後,發現城門是用繩索將圓木捆紮在一起製成的,因此根本不需要用撞木去撞,到時候只要漢軍用刀將這些繩索割斷,大門自然便會散開。城門也就不復存在了。

    為了防止城內的倭人逃跑,將水軍登陸的消息傳出去,陳宮派出兩千人繞到山谷的南端出口,到時候一定要牢牢封住倭人逃跑的出路,只要倭人不知道漢軍從倭面土國登陸的消息,他們下一步的行動將會十分順利。

    一切準備就緒,周泰與蔣欽親自上陣,除了留下兩千人在北邊的谷口攔截逃跑的倭兵,剩下的一萬人全部跟著他們悄悄進入了山谷,向著山谷內的山形城慢慢逼近。

    由於山形城遠離邪馬台,因此這裡從未遭到邪馬台軍隊的攻擊。城內的守兵根本沒有想到會有人前來攻城。所以倭兵大都懶懶散散的靠著柱子休息,漢軍距離城門不過幾百步遠了,他們仍然沒有察覺。城門也仍然大開,任那些偶爾出現的行人進出。

    也就是一名出城的倭人剛剛走出城門沒有多遠,便發現了在陽光照射下,身上的盔甲精光閃閃的水軍士兵。倭人從未見過身材如此高大,穿著金屬盔甲的士兵。嚇得他大叫一聲,便轉身向城門內逃去。

    他的一聲大叫,開始時候城門處的倭兵並沒有覺得有什麼問題。眾人還都嘲笑那名倭人如此膽小,大白天的見了鬼不成。

    可是當那名倭人斷斷續續的告訴他們,城外有無數穿著金盔金甲的士兵時,他們還是有些不信,於是便登上城牆向外一看,頓時嚇得這些倭兵魂飛魄散,一邊狂呼有敵人來襲,一邊招呼城門內的士兵趕快把城門關上。

    很快,城內的倭兵便都知道了城外出現敵人的消息,倭兵的將官一邊組織倭兵趕緊上城牆抵抗,一邊派人迅速趕往王宮,把消息報告給服部丸臧大王。

    倭人正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水軍士兵已經來到了城外幾十步遠的地方。周泰一聲令下,水軍士兵一邊繼續前進,一邊向著城牆上的倭兵拋射弩箭。而忙著關大門的倭兵更是得到水軍士兵的特別照顧,一排排的弩箭直接射向了他們,好在這些倭兵還算勇敢,硬是冒著箭雨,躲在大門後繼續關門。雖然有十幾人死在了弩箭之下,但是在漢軍衝到城門之前,他們還是將大門關上了。

    剛剛登上城牆,準備用手裡的短弓攻擊敵人的倭兵損失更大,他們根本不知道漢軍弩箭的威力,因此上了城牆之後,便探身出去,準備用手裡的短弓向漢軍放箭。

    還沒等他們的短弓拉開,漢軍的弩箭早已落到了他們的頭上和身上。上百名倭兵一陣慘叫,立刻便送了小命。

    此時周泰蔣欽並肩衝到了城門外邊,看到倭兵已經將城門關上了,兩人二話不說衝到門前。指揮士兵用腰刀割斷那些捆紮圓木的繩索。

    大門上的繩索被割斷了一些之後,周泰舉起自己的精鋼長槊,蔣欽揮動手中的長槍,一齊發力擊打那些已經散開的圓木,使得圓木倒向了城門內,不僅城門已經沒有了遮攔,還把城內用身體頂著城門的倭兵砸死了不少。

    城門一倒,水軍士兵立刻蜂擁而入。城門內的倭兵上來阻擋,可是他們如何是這些水軍士兵的對手,因為被大風吹到了南方,剛剛來到倭島沒幾天的水軍士兵心裡都憋著勁,今天總算是有了發洩的對手,因此這些幾乎都沒有經過戰火考驗的倭兵算是倒了大霉,上百倭兵立刻便被漢軍殺得七零八落,城門也落入了漢軍手中。

    進城之後,周泰馬上把水軍士兵分成了兩路。一路由蔣欽帶領,沿著城牆向兩側前進,爭取盡快將城牆全部奪過來。另外一路由周泰親自帶領,直奔城中的王城和軍營而去。目標便是攻下王城,殺掉城內的所有倭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