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七卷 東征 第四百六十一章 關羽之危 文 / 天翔

    第四百六十一章關羽之危

    當老劉親自率領的漢軍佔據了古屋城,正在打掃城內的戰場時,位於連湖河南岸的關羽帶領的輕騎兵卻陷入了倭兵的包圍之中。此時雙方已經在河邊激戰了兩天。本來輕騎兵依靠自己戰馬的速度可以輕鬆脫離倭兵的圍困。但是為了將倭兵拖在這裡,免得他們前往古屋城救援那裡的倭人,所以關羽與徐晃商量一番之後,決定將倭兵拖住,免得攻打古屋城的步兵腹背受敵。

    如今的倭兵兵分三路,第一路由井上正一帶領四千倭人騎兵,前去追殺還在他們身後的那支剩下的四百多人的漢人騎兵。而小澤丸則親自率領五萬倭人步兵和一萬名騎兵從連湖河的上游繞過了連湖河,抄到了關羽等人的身後。

    當兩邊的倭兵就位之後,小澤丸便派人給留在大營的竹下登送信,約定雙方在同一時間向漢人發起攻擊。這樣前後夾擊,漢軍留在連湖河邊的一萬多漢軍如何能是自己這十幾萬大軍的對手,因此小澤丸與竹下登都非常自信,這次一定可以將這些漢軍消滅,從而獲得一場大勝。

    就在老劉帶著步兵離開河邊軍營的第三天,連湖河北岸的倭兵忽然一反常態,開始劃著幾十艘小船強渡連湖河。他們這次準備的倒是很充分,船上的所有士兵都帶著大木盾,並且連划船的士兵也被他們用木盾保護住了,因此當他們在渡河之時,漢軍的連弩並不能對他們造成太大的傷害。

    看到倭人突然進攻,河邊防守的漢軍急忙派人去向關羽報告。而關羽等人得到報告,知道倭人竟然開始渡河後,關羽留下周倉在大營中坐鎮,自己帶著徐晃迅速趕到了連湖河邊。

    看到倭人這次是有備而來,徐晃對關羽道:「雲長,我看倭人今天如此行事,肯定是他們有什麼詭計,否則斷不會愚蠢到如此地步,派這麼多人前來送死。雲長可覺得其中也有蹊蹺?」

    「公明言之有理,但是我們與倭人之間隔著這條大河,倭人想要渡河,也只能行此下策。我們只要守住河邊的陣地,不讓倭人衝過來便可。他們願意送死,那我們就不用客氣了,你說是吧公明?」關羽看著倭兵乘坐的船隻正在向河邊靠攏,想到這些倭兵不過是白白前來送死,不由得心中大快,便縷著自己的長鬚對徐晃道。

    看到關羽這樣說,徐晃也不好再說什麼。於是兩人馬上指揮岸邊的士兵做好戰鬥準備。等倭人登陸之後,由於他們有木盾護身,這次就不用連弩攻擊他們了,而是讓他們嘗嘗投槍的厲害,畢竟投槍雖然攻擊的距離不如連弩,但是在五六十步的距離,投槍完全可以穿透倭人手中的木盾,將他們釘在地上。

    倭人離船上岸之後,關羽並沒有發出攻擊的命令。那些倭兵看到漢人竟然沒有攻擊自己,便開始小心翼翼的試探著前進。而幾十隻小船則迅速返回對岸,準備運送更多的倭兵過河。

    倭兵向前走了幾十步之後,可能是覺得他們人單勢孤,畢竟幾十隻小船每次只能運送七八百人,所以他們便在河邊用木盾組成了一面盾牆,然後便不再前進,而是等著更多的倭兵過來之後,再向前邊漢人的陣地發起攻擊。

    於是在倭人用小船運送了三次之後,河邊的倭人也差不多有兩千多人,他們可能是看清了漢軍的數量也不是很多,便舉起木盾繼續試探著前進。很快便來到了距離漢軍的陣地不過五十幾步遠的地方。

    關羽看看過河的倭兵人數不多時,便沒有發出攻擊的命令。他也是想等更多的倭兵過河之後,再一次性給倭人以毀滅性的打擊,令他們不敢再輕易渡河。

    等倭兵進入了投槍的攻擊範圍,而且他們可能是為了能擋住漢軍連弩的攻擊,因此都緊緊地挨在一起,躲在木盾的後邊時。關羽看到時機不錯,便高聲命令大家投槍。得到命令的輕騎兵向前助跑了幾步之後,便將手中的投槍向著前邊的倭人扔了過去。

    看到漢人又換了一種攻擊方式,正在前進的倭兵急忙停下腳步,將木盾斜著舉了起來,準備擋住漢軍的這種不知道叫什麼名稱的武器。

    投槍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之後,準確的落入了密集的倭人隊伍之中。只聽見一陣「噗噗」的聲音過後,便是一陣倭兵的慘叫聲。漢軍的兩千支投槍至少將三四百名倭兵牢牢地釘在了地面上。

    看著身邊的同伴被漢軍的投槍穿透身體,死死釘在地面上的慘象,僥倖沒被投槍刺中的倭人幾乎嚇呆了。那些被投槍刺中了要害的倭人還算幸運,沒受到太多痛苦馬上便去見了閻王。而那些被投槍刺穿了身體但是沒有傷到要害部位的,因為一時還不至於死去,在地上掙扎嚎叫,鮮血染紅了身下的土地,其他倭兵也不敢前去幫助他們,一窩蜂的逃往河邊安全的地方。

    既然開戰了當然不能留下這些倭兵繼續在連湖河南岸,因此關羽一聲令下,五百名輕騎兵離開陣地,向前衝出了幾十步遠之後,再次將手中的第二支投槍投向了倭人士兵的隊伍。

    由於現在還有不少倭兵正在往回跑,再加上他們的隊形更加密集,因此這次輕騎兵的投槍落下之後,更是大部分沒有落空,再次將二百多名倭兵釘在了地面上。

    而在這五百名輕騎兵扔完投槍之後,關羽再次指揮五百名輕騎兵衝出陣地,助跑之後向倭人繼續投擲投槍。

    如此四輪投槍攻擊之後,再看河邊的兩千多名倭兵幾乎沒有幾個活著的了。其實沒有被投槍刺中的倭兵至少還有四百多人。但是看到自己同伴的慘象,他們如何還敢在這裡停留,等著漢軍來攻擊他們,因此活著的倭兵不管是否會游泳,都已經跳入了連湖河中,掙扎著逃往對岸。

    本來兩邊的倭人商量好的,等河邊的倭兵數量達到兩萬人之後,小澤丸便帶著他的隊伍從南邊向漢軍發動攻擊。這時河邊的倭人再從北邊向漢人進攻,如此南北夾攻,定可將一萬多漢軍全部消滅。

    小澤丸的大軍此時埋伏在距離漢軍大營不到十里遠的地方,由於關羽等人根本沒想到在自己的後方會出現倭人的軍隊,因此他們派出的崗哨和探子大都在軍營北邊的方向,並沒有發現倭**軍已經悄悄繞過了連湖河,到了自己的身後。

    為了能夠及時瞭解渡河倭兵的動向,小澤丸派了幾個探子在漢軍陣地後邊的樹林中觀察雙方的戰事。小澤丸之所以認定漢軍絕不會在少數倭兵渡河後便進行攻擊,是因為他覺得漢軍肯定會依仗他們手中的利器,待渡河的倭兵數量足夠之後才會對倭兵發動攻擊,因此他才敢大膽的計劃待河邊的倭兵達到兩萬人之後,自己再從這邊開始進攻。

    結果幾名倭人的探子看到倭兵剛剛登陸了兩千多人,便被漢人用那種投出去的長矛殺了個精光。這樣一來河對岸的倭兵根本就沒有辦法過河,還如何能實施統帥大人的計劃?因此他們急忙派人趕回到小澤丸藏身的地方,把這邊戰事的進展情況報告給他。

    河對岸指揮倭兵渡河的竹下登此時也被漢軍的投槍驚得目瞪口呆。本以為有了木盾防身,漢軍的那種弩箭便奈何不了倭兵,可是漢軍竟然還有這種專門對付木盾的武器,這可如何是好?因此竹下登急的在河邊團團轉,不知自己究竟該怎麼辦。

    他本來想派人去告訴小澤丸,讓他們那邊先動手,這樣漢軍肯定便會全力與他們交戰。自己也就可以趁機派兵繼續渡河,向漢軍發起攻擊。可是如今渡口這裡被漢軍佔領了,自己根本無法派人過去。沒辦法,他只能派幾名士兵先把小船划到下游,然後再找個漢人看不到的地方過河,去找小澤丸把自己的打算告訴他。

    現在竹下登也不敢再派兵強行渡河了,他擔心要是漢人來到河邊用那種武器攻擊自己的船隻,恐怕自己手中的這些船底都會被紮成篩子。因此他現在只能按兵不動,等待小澤丸那邊先行動手。

    小澤丸也很快得到了消息,知道河對岸的倭兵進攻受阻,現在根本沒有機會過河。沉吟了半晌之後,小澤丸便做出了決定:自己立刻率領大軍向漢軍全力猛攻,這樣漢軍必然會把兵力全都轉移到自己這邊來,而竹下登也就有機會派兵過河,實施自己兩面夾攻漢軍的計策了。

    做出決定之後,小澤丸馬上指揮大軍立刻奔往漢軍大營。為了防止騎兵的馬蹄聲會提前被漢軍發覺,因此小澤丸把騎兵放在了步兵後邊,這樣大軍也可以同步行動。

    倭兵一陣猛跑之後,他們便來到了距離河邊差不多四里遠的漢軍大營外邊。看到漢軍營內很平靜,似乎還不知道倭兵已經到了營外。小澤丸心中暗喜,於是馬上指揮士兵立刻向漢軍大營發動攻擊,在漢軍大營中戰鬥,他們騎兵的優勢也就無法充分發揮出來,而且營寨內帳篷林立,更適合行動靈活的倭兵作戰。

    當倭人從大營南邊鋪天蓋地的向著漢軍大營衝過來,距離大營不過二三里遠的時候,營門處的哨兵才發現了倭人的隊伍。他們一邊鳴金示警,一邊派人去中軍大帳給周倉送信:倭人已經打到大營外邊了。

    得到消息之後,周倉急忙出了大帳,一邊召集隊伍集合迎戰,一邊派人火速趕往河邊,把大營遭到倭人攻擊的消息稟告給關羽。

    這邊周倉早已披掛整齊,因此在大隊人馬尚未集合好之前,他已經帶著自己的親兵衝向營門,沿路已經得到消息的輕騎兵不斷從營帳中跑出來,加入了他們的隊伍。等周倉到了營門時,他的身後已經有四五千人了。

    此時倭兵也到了距離營門不過百步遠的地方,周倉一聲令下,已經在大營柵欄內一字排開的漢軍立刻用連弩向倭兵進行攻擊,只是倭兵這次也是有備而來,因此前邊的倭兵立刻舉起木盾護身,同時繼續向前推進。漢軍的弩箭絲毫沒有降低他們衝鋒的速度。眼看著倭人距離大營的距離不過四五十步遠了。

    周倉畢竟是個粗人,所以一時沒有想起輕騎兵所帶的投槍的用處。看到連弩並沒有射死太多的倭兵之後,他便招呼士兵準備好斬馬刀,待倭兵衝入營內之後,便開始與倭人展開激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