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七卷 東征 第四百四十七章 鬥智鬥勇 文 / 天翔

    第四百四十七章鬥智鬥勇

    在經過了十多天的等待之後,倭人的援軍終於在今天中午時分,來到了裴元紹帶人埋伏的一座低矮的小山之下,並開始在山腳下吃飯休息。已經走了半天的倭兵看來是累的不輕,一個個東倒西歪的坐在地上,開始吃隨身攜帶的乾糧。

    裴元紹帶著的一千輕騎兵在山坡後邊的樹林中隱藏,他只帶了幾名軍官與他一道,躲在山頂的灌木叢中監視倭兵。看到這支倭兵的隊伍不過一萬五千人左右,裴元紹等人也很奇怪。按照原來主公和軍師所說,倭人的援兵至少應該有三四萬人才對,估計後邊應該還有倭兵。所以裴元紹先派了一名軍官趕緊回到山坡後的小樹林中,派一名傳令兵去給老劉送信,告訴他倭人的一萬五千名援軍已經到了他們這裡,估計半個多時辰之後,這支隊伍就會趕到連湖河北岸。

    結果裴元紹剛把那名軍官派下去沒有多久,便聽到遠處傳來一陣陣的馬蹄聲。眾人循著聲音望去,發現從北方的大路上又過來了一支倭人的騎兵隊伍。這支隊伍拉的距離很長,等整個騎兵隊伍完全進入裴元紹等人的視線之後,他們默默統計了一下,發現這支隊伍的人數竟然在兩萬上下。

    看來這支騎兵再加上山腳下的這些步兵,倭人援軍的總數大約有三萬五千人,這與之前老劉和郭嘉估計的相差無幾。裴元紹等人相信這些應該是倭人的全部援軍了,因此裴元紹再次派了一名軍官下山,去樹林中再派一名傳令兵趕往河邊,將倭兵第二支援軍隊伍的情況通報給老劉。

    然而又過了一刻鐘的時間,山腳下的倭人步兵開始繼續前進,剛剛趕到的騎兵開始在山腳下吃飯休息時,裴元紹等人忽然發現從他們的來路上又出現了一支倭人的步兵隊伍,而且這支隊伍的人數讓他們驚訝的連嘴都合不上了。

    一刻鐘時間之後,山腳下的倭人騎兵上了戰馬,開始繼續向古屋城方向進發。這時候那支倭人的步兵隊的隊首剛剛趕到山腳下,而他們的隊尾竟然還看不到頭。裴元紹等人這次也是大致算計了一下,如今這支倭人步兵的人數已經超過了八萬人,而且似乎後邊還有不少,一時半會兒還走不過來。

    這個情況太出乎大家的意料了,如果河邊的主公與軍師不知道這個情況,還是按照原來的計劃攻打倭兵的話,那麼後來趕到的倭人援軍便可以利用人數上的優勢擊敗漢軍。事不宜遲,裴元紹馬上又派了一名軍官下山,迅速騎馬從倭人旁邊的野地裡超過去,趕在他們之前將倭人尚有一支人數在八萬人以上的援軍之事通報給主公和軍師,請他們趕緊拿主意。

    那名軍官得令,急忙下了小山,跑到了樹林之中,然後翻身上馬,親自趕往河邊去給老劉送信。

    河邊的漢軍在老劉和郭嘉的安排下,早已做好了伏擊倭人援軍的準備。當第一個傳令兵趕到河邊,告訴他們前來增援的倭兵只有一萬五千名步兵時,老劉和郭嘉就感覺有些納悶。如果這些倭兵真的是來救援古屋城的,那麼怎麼也不會只有這麼點兒援兵。兩人還以為是不是陳宮帶著的水軍已經開始從北邊攻打邪馬台國了,使得邪馬台國根本抽不出大量的兵力前來救援,便只派出了駐守王城的部分士兵前來增援。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看來邪馬台國滅亡的日子也不遠了。

    可是沒等他們高興多久,第二個傳令兵又到了,告訴他們又有兩萬名倭人騎兵出現了,也正在往這邊趕。

    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兩人馬上覺得事情不對。雖然從前來增援的倭兵數量上看,三萬五千人倒也和他們王城的守軍人數相近,但是倭人行軍的方式太過反常,怎麼會讓步兵在前邊開道,騎兵跟在後邊走呢?這不得不讓人生疑。

    郭嘉沉吟了一下,然後對老劉道:「主公,倭人的這種行軍方式,似乎前邊的倭人步兵乃是誘餌,擺明了是引我們出來伏擊他們的。而一旦我們出現之後,後邊的倭人騎兵便會馬上趕來增援前邊的步兵。如此說來,我們這回算是遇到對手了,看來倭人之中也有能人存在。不知主公是否也有同感?」

    「是啊奉孝,看來我們要重新進行部署了,邪馬台國能把駐守王城的守軍全部派來救援古屋城,看來應該是公台他們那邊還沒有得手。從時間上來算,公台他們早就應該攻佔了倭面土國,並且開始從邪馬台國的北方向他們發動進攻了。要是那樣的話,這些駐守邪馬台王城的倭兵是不會全部趕來古屋城進行增援的。如此看來,肯定是公台他們那邊出了什麼狀況。既然倭人已經有了準備,奉孝你看我們下一步是否要改變原定的作戰計劃呢?」老劉對郭嘉道。

    「主公,我覺得我們原定的作戰計劃不用改變,反正倭人到了連湖河邊,肯定要尋找船隻過河,因此我們仍可趁倭兵半數過河之後,便向他們發起攻擊。將過河的倭兵一舉殲滅。這樣即使倭人的騎兵趕來了,他們想幫忙也仍是鞭長莫及。只是如此一來,我們便不能放倭兵過河了,暫時先把他們擋在北岸。待他們大軍全部到了之後,我們再想辦法對付他們,主公您看如何?」郭嘉道。

    「好,就按奉孝說的辦。只是裴將軍帶著一千名輕騎兵留在連湖河北岸,我們是否再派些兵將過去支援他們,這樣也免得他們人單勢孤,一旦被倭人發現而難以擺脫,奉孝意下如何?」老劉道。

    「主公擔心的是,那咱們就派益德再帶一千名輕騎兵馬上過河,避開倭兵趕去與裴將軍會和,有益德在,相信他一定會保證這支隊伍的安全,益德如今智勇雙全,咱們只需交待益德相機行事便可,事不宜遲,主公我這就去安排。」郭嘉道。

    「奉孝馬上去安排吧,趁現在時間還來得及,讓益德趕緊帶人過河,有益德帶領他們,我也就放心了。」老劉道。

    於是郭嘉馬上去找張飛,讓他帶上一千名輕騎兵馬上乘船渡過了連湖河,然後遠遠地避開大路,從田野間穿行過去,趕往裴元紹他們埋伏的那處樹林。

    待張飛帶人走了之後,老劉便傳令大家在林中埋伏好,一定不要被倭人發現,另外便是過一會兒等自己的命令,到時候就用連弩攻擊倭人,絕不可與倭人近戰。

    大約半個時辰之後,佐佐木太郎帶領的一萬五千名倭兵終於趕到了連湖河北岸。看到寬闊湍急的河流,佐佐木太郎便命令手下士兵先在河邊休息一下。同時他也派出一些倭兵沿著河岸向去兩邊找找,把能夠找到的船隻都集中到河邊的渡口,以便運送倭兵過河。

    而此時在遠處的小山頂上,裴元紹終於把倭兵援軍的數量全部統計完了。當看到前來增援的倭兵足有十五萬人時,山頂的幾人都被驚呆了。現在再想派人前去河邊通知主公和軍師已經來不及了,因此裴元紹只能讓大家先隱蔽好,估計主公和軍師肯定會讓前去送信的傳令兵告訴自己下一步的行動,因此大家就在這裡等著便是。

    結果時候不長,張飛帶著一千名輕騎兵跟著那名傳令兵趕到了這裡,與裴元紹合兵一處之後,裴元紹急忙把倭人援兵的情況告訴了張飛。

    得知倭人援兵竟然有十五萬之多,張飛知道此事耽擱不得。於是急忙派人趕往河邊,從上游躲過倭人的援兵,找個水淺的地方想法辦過河,把倭人援兵的數量通報給主公。

    主公和軍師讓自己見機行事,因此張飛此時考慮了一下,決定自己還是暫時不要貿然行動。畢竟自己的兩千人與倭人的十幾萬人相比相差懸殊,因此張飛決定讓輕騎兵遠遠地跟在倭人的身後,等河邊打起來了之後,自己便趁著倭人混亂之時,帶人迅速衝向倭人的隊伍,將倭人的後隊截殺一部分便馬上撤退。輕騎兵的馬快,倭人肯定也奈何不了自己。

    再說河邊的佐佐木太郎手下辦事倒是很麻利,沒用多長時間便從上下游找來了幾十條木船。他哪裡知道這是漢軍故意給他留下的,還以為是自己命好,想過河河邊便有船為自己準備好了。估計後邊的騎兵也快到了,佐佐木太郎便開始指揮手下的士兵渡河。

    幾十隻木船每次可以同時運送六百多倭兵,好在河面不算太寬,因此倭兵搖著木船在河邊的渡口處來回奔波,用了大約一刻鐘的時間,便把近萬名倭兵運到了連湖河南岸。

    此時小澤丸和竹下登帶領的騎兵也接近了河邊。佐佐木太郎不想搭理他們,於是便在他們來到渡口之前,自己先乘船來到了連湖河南岸。

    此時渡過連湖河的倭兵都在岸邊休息。佐佐木太郎過來之後,便也與手下士兵一道,坐在河邊的沙灘上曬太陽,等著後邊的五千士兵過來之後,集合好隊伍之後,大軍再繼續向古屋城方向前進。

    小澤丸與竹下登騎馬到了河邊之後,看到前邊的佐佐木已經帶兵過河了,本來小澤丸還想讓他先派少量士兵到河對岸搜查一下,看看那片樹林內是否藏著漢軍。可是看到前邊的一萬五千人已經過去上萬人了,而且佐佐木太郎自己也親自過去了,小澤丸沒辦法,只好叫住一個剛剛上船的倭人頭目,讓他到了對岸告訴佐佐木太郎,先派人去河邊的樹林內看看,漢軍是否躲在樹林內埋伏。

    結果這名倭人頭目的船隻剛剛劃到河中心,便聽到對岸傳來一陣陣的高喊聲,接著便看到一大群盔甲鮮亮的漢軍從樹林內衝了出來,直奔岸邊那些東倒西歪的倭兵而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