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七卷 東征 第四百二十九章 關門打狗 文 / 天翔

    第四百二十九章關門打狗

    待山本鳩夫美美的睡了一覺醒了之後。早已候在門外的小澤丸看到他起來了,便急忙進來向他匯報自己剛才所作的一切。

    在山本鳩夫熟睡之時,小澤丸帶著幾名衛兵趕到了與岐阜城一河之隔的古屋城。求見城中的邪馬台國領兵的姿三郎將軍。

    古屋城的邪馬台國士兵看到他只帶著幾個人,也就沒有向他放箭,而是把他要求見姿三郎將軍的情況稟報給了城中的姿三郎本人。

    姿三郎也是邪馬台國一員身經百戰的大將,負責鎮守邪馬台與伊都國的邊境重鎮古屋城已有七八年了。因此他對於小澤丸也很熟悉。畢竟兩人也是打了多年交道的老對手了。今天聽說他在城外求見自己,這可是自己在古屋城這麼多年從來沒有遇到過的事情。所以他也估計肯定是小澤丸有什麼要事要與自己商量,於是他便急忙起身,前去城門處一會自己的老對手小澤丸。

    等到了城門處,姿三郎看到了城外的小澤丸果然只帶了幾名衛兵,於是他便下令士兵打開城門,將小澤丸放了進來。

    其實姿三郎這樣做,還有一個不可告人的目的:那便是如果小澤丸此來沒有什麼真正的大事,自己倒正好可以趁這個機會把他拿下,然後再指揮大軍渡河南下,攻打沒有了統帥的伊都國重鎮岐阜城,從而攻下多年來自己一直沒能攻佔的岐阜城。所以他才會這麼痛快的請小澤丸進了城。

    等兩人進了姿三郎的將軍府之後,兩人在屋內分賓主坐下。先是互相吹捧寒暄了一番之後,小澤丸便把自己的來意告訴了姿三郎。

    原來是大漢的軍隊在倭島登陸了,並且還攻佔了伊都國的王城倉敷城,看來這還真是件大事。小澤丸剛才說的也沒錯,一旦漢人打敗了伊都國,那麼下一步肯定是要向邪馬台國進攻,自己要趕緊把這個消息稟告邪馬台國的卑彌呼女王,好讓她早作準備。

    而小澤丸懇請姿三郎現在不要再向伊都國的岐阜城發動攻擊,好讓他帶著岐阜城的大軍前去攻打被漢軍佔領的倉敷城時,姿三郎微一沉吟,便答應了小澤丸的請求。反正先不管這個消息是真是假,只要是小澤丸把岐阜城的士兵帶走,那對面便成了一座空城。自己要是想奪過來,也不在乎早幾日晚幾日。只要自己派人密切監視伊都國士兵的動向即可。他們勝了,估計肯定會在數日內返回岐阜城,如果敗了,他們也同樣會退回岐阜城。這樣有了他們在前邊,也會讓自己這邊有時間增兵,以免漢人真的到了,自己這五萬人也擋不住他們的攻勢。

    看到姿三郎答應了自己的請求,小澤丸算是鬆了一口氣。畢竟他的家人也都在倉敷城中居住,因此他也惦著自己家人的安危。現在姿三郎答應邪馬台國不會乘人之危來攻打岐阜城,自己便可以放心的跟著大王揮軍南下,將倉敷城從那些可惡的漢人手裡奪回來。

    自己的目的達到了,小澤丸便急忙告辭,離開了古屋城回到了自己的岐阜城,畢竟那裡現在還是邪馬台國的地盤,不宜久留。因此雖然姿三郎再三留他一道喝酒吃飯,他還是婉言拒絕了姿三郎的好意,迅速趕回了岐阜城。

    而在回到自己的將軍府之後,他又馬上派出了兩小隊士兵,分別前往倭奴國與倭面土國的王城,把大漢軍隊在倭島登陸的消息告訴他們兩國的國王,然後請他們做好出兵援助自己的準備。

    而還有一件重要的事,便是小澤丸已經傳下了命令:明天一早,岐阜城內的駐軍除了一些老弱殘兵外,其餘的五萬人全部集合,然後離開岐阜城,向伊都國的王城倉敷城進發。

    等小澤丸向山本鳩夫匯報完了,山本鳩夫非常滿意,誇獎了小澤丸幾句。並答應只要這次能夠奪回王城,自己一定會重重的賞賜於他,到時候自己宮中的不管是美女還是財寶任他挑選。感激的小澤丸跪在地上,連連向山本鳩夫叩頭致謝。

    到了第二天,歸心似箭的山本鳩夫便與小澤丸一道,帶著五萬名伊都國的精兵離開了岐阜城,踏上了前往倉敷城的那條小路。

    雖然這些士兵還不知道為什麼大王會親自前來岐阜城,並把他們帶回王城,不過有些士兵昨天見過山本鳩夫的狼狽樣,因此他們猜測應該是王城出了什麼變故,十有**是大王被哪家大戶把王位給奪了,並把他趕了出來。現在大王是帶他們回去搶奪原本屬於他的王位去了。

    在岐阜城的五萬士兵之中,如今伊都國的全部騎兵都在這裡,加起來一共是三千人。而他們騎的也都是產自倭島的那種體型矮小的西國馬。說是馬,其實比起大漢所產的驢體型上也大不了多少。好在倭人身材瘦小,騎在這種馬上倒也很是般配。

    如今山本鳩夫胯下也是一匹體型相對較大的西國馬,他是走在隊伍的中間。而小澤丸同樣騎著一匹西國馬,緊跟在他的身旁。他們兩人的身旁是一支近百人的騎兵隊,也是他們的衛兵。而其餘的騎兵則都在隊伍的最前邊,由一位名叫犬養一郎的將官帶著,他們還擔負著為後邊的大隊人馬探路的重任。

    倭人雖然身材矮小,但是行軍的速度卻也不慢,而且尤其擅走山路。從岐阜城出來,到老劉等人設伏的狼山大概有四百多里的距離,這些倭兵只用了不到三天,他們的先頭騎兵便進入了埋伏在狼山以北四十里外一座小山頂上,一直在這裡監視倭人動向的那些輕騎兵的眼中。

    從到這裡設伏開始,這些輕騎兵與胡煒一道,已經在這裡等了足有六天了。不過輕騎兵畢竟是訓練有素,雖然已經在這裡乾等了六天,但是大家並沒有因此而放鬆警惕。一直輪流監視著那條小路。就連晚上大家也都輪班休息,以防止倭兵連夜趕路而沒被他們發覺。

    總算是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天他們剛剛吃過充作午飯的乾糧,在山頂放哨的輕騎兵便發現了遠處的那些倭兵。由於道路狹窄,儘管倭兵的人馬都很瘦小,但是這條道路也最多只能容他們兩人兩馬並騎通行,因此倭人的騎兵雖然只有三千人,可隊伍卻拉的相當長。輕騎兵也一直等到看清了這支倭兵的兵種和人數之後,才由胡煒帶著兩人下了小山,騎馬趕回狼山大營,去給老劉送信。其他人則繼續在這裡監視倭兵的動向。

    狼山大營中的輕騎兵和步兵這幾天其實也沒閒著,他們一直在修築從倉敷城到狼山這段的道路。畢竟這裡山多石頭也多,再加上漢軍足有三萬人,因此用了五天的時間,這邊已經被他們修好了一條足有一丈寬的土石混合路。雖然步兵的運兵車在上邊行走的速度不能太快,但是卻也可以在兩地之間運送軍糧了,也使得漢軍後勤的供應完全沒有了問題。

    另外便是水軍那邊的陳宮在得到了老劉的指示之後,已經不再前往倭國南邊的兩座島嶼,而是沿著倭國的海岸線一直向西北方向航行,準備在越過邪馬台國的領地之後,直接進攻邪馬台西北方向的倭面土國。等平定了倭面土國之後,再開始從邪馬台國的後方向邪馬台國發起攻擊。如此一來,漢軍的輕騎兵與步兵在徹底消滅伊都國的軍隊之後,便可以從這邊向邪馬台國發動攻勢,從而形成兩邊合圍的態勢,以盡快平定倭島上實力最強的邪馬台國。

    今天正在中軍大帳中議事的老劉等人得到輕騎兵探子的回報,知道他們已經發現了敵蹤,一支近五萬人的倭人軍隊已經到了他們埋伏的地點,正在向狼山方向前進。而在這支隊伍之中,走在前邊的是一支約有三千人的騎兵隊伍,其他的都是徒步行走的步兵。

    得知來的倭兵竟然有近五萬人,那麼根據當初倉敷城中兩位伊都國大臣的描述,這幾乎是伊都國駐紮在岐阜城的全部人馬。而且其中竟然還有三千騎兵,看來只要在狼山把他們全部殲滅,伊都國的軍隊也就基本全軍覆滅了,到時候伊都國也就成了漢軍到達倭島之後的第一個戰利品了。

    得知這個消息的幾員大將更是興奮不已。畢竟這幾天也讓他們憋得夠嗆。每天沒事的時候便去跟著搬石頭修路,可這畢竟不是一名武將應該做的事,因此幾人得知今天終於有仗可打,一個個都摩拳擦掌,急著向老劉請戰。

    老劉也馬上開始點兵派將。關羽帶領一個輕騎兵營前往狼山之北,找一個遠離道路的地方埋伏起來,等倭兵過去了之後,便遠遠地跟在他們的身後,一旦倭兵全部進入狼山的那條山谷之後,山頂上的漢軍便從山頂推下大量的石塊,將倭兵的退路封住。而關羽等人的任務,便是在山谷外堵住那條道路,萬一有倭兵從石頭上爬出來,便將他們殺光,決不能放一個倭兵從後邊逃出去。

    徐晃則帶領一個輕騎兵營埋伏在山谷的南端,他們與關羽那邊的任務一樣,便是決不能讓倭兵從這邊爬出來逃脫。

    在狼山兩邊的山頂上,則分別是兩個步兵師。老劉親自帶領李榮的第一師埋伏在山谷東邊的山頂,這邊有文丑、李榮兩員大將。而高順則帶著左校的第二師埋伏在山谷右邊的山頂,張飛被派到了他們這邊幫忙。至於郭嘉和剩下的周倉、裴元紹幾人,則被老劉留下帶著剩餘的輕騎兵守護大營。畢竟今天的這場戰事基本用不著大家親自動手,所以把隊伍都帶過去也是一種浪費。因此老劉也是與郭嘉詳細的研究了之後,便只安排了這些隊伍參戰。

    很快,得到命令的輕騎兵和步兵全部進入了自己的陣地。山谷中早已被漢軍安置好了很多的引火之物,而用來點火的火箭也早已準備妥當。就等著倭兵前來送死了。

    一直到漢軍埋伏好了,又過了將近一個時辰,倭兵的先頭騎兵隊才終於進入了狼山山谷的谷口,並且走走停停,似乎也在大量兩邊的山頂上是否有漢軍埋伏。不過他們看到兩側的山上似乎都沒有什麼變化,因此便加快了前進的速度。而在倭兵的騎兵隊過去之後,他們的大隊步兵也開始進入山谷,漸漸的進入了漢軍的埋伏圈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