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六卷 西遊 第三百八十七章 手下留情 文 / 天翔

    第三百八十七章手下留情

    趙雲與沃達斯科的比武結束之後,按照原來的安排,接下來又是一場烏雲與羅馬女角鬥士之間的比試。而這次出場的女角鬥士武功要比前邊的兩人高出很多,因此大意之下的烏雲在剛剛交手時竟然差點兒被對手擊中身體。好在她發現對手的真實功夫之後,連忙收起輕敵之心,開始用心與對手周旋,結果在烏雲翩若驚鴻的身法和快如閃電的攻擊之下,那名女角鬥士雖然與烏雲糾纏了大約半刻鐘的時間,最後還是成了烏雲的手下敗將。

    終於取得了今天比賽的三連勝,同時還得到了三名身手還算不錯的羅馬女奴,烏雲的心中當然十分的歡喜,她也知道接下來就該是老劉對陣康茂德的重頭戲了,因此在回到場邊之後,她急忙跑到老劉面前,叮囑老劉一定要小心,並且她相信老劉會戰勝對手,取得最後的勝利。

    在身邊眾人期待的目光之中,老劉在德裡安宣佈讓兩位選手進場之後,便緩步來到了角鬥場的中央,在距離康茂德不到一丈遠的地方停了下來。

    在康茂德登場的時候,場中的氣氛已經達到了頂點,觀眾的歡呼聲幾乎傳遍了整個羅馬城,而康茂德也在老劉來到他的對面之後,向老劉點頭示意。

    為了防止刀劍無眼傷人,因此這場老劉與康茂德的比試,雙方的官員一致要求他們不用武器,比的就是拳腳上的功夫,因此兩人如今也都沒有穿戴什麼盔甲,都只穿著平常的服裝,不過這次康茂德倒沒有光著膀子,而是在身上穿著一件皮製的上衣和皮褲,腰間紮著一條很寬的皮帶,手腕上戴著皮製的護腕,腳下穿著一雙精緻的牛皮戰靴,加上他的身材魁梧,看上去倒也威風凜凜,殺氣騰騰。

    老劉的身上與張飛登場的時候一樣,也是一身親衛隊員的制服打扮,腰間是一條牛皮腰帶,腳上穿的同樣是牛皮戰靴。不過老劉的個頭與康茂德相比,還是矮了足有一頭,因此看到雙方選手外表的差異,再加上羅馬城的觀眾大都知道康茂德的勇武,因此幾乎全場的羅馬觀眾都對康茂德的獲勝充滿了信心,如果這場比武康茂德真的贏了,那麼在今天的五場單打獨鬥比試之中,羅馬帝國的選手就會贏得其中的三場,這樣儘管前邊的拔河比賽羅馬選手輸了,那麼總的來說雙方還是戰成了平手。而最後雙方的十人對十人的團體比試,有康茂德親自壓陣,羅馬人相信他們的選手還是有希望獲勝,這樣羅馬帝國的選手就會以多勝一場而取得今天全部比試的勝利。

    在德裡安介紹完兩位選手並宣佈比武開始之後,兩人並沒有急著向對手發動進攻,而是互相繞著圈子,同時不時的試探著對手,想先摸清對手的底細之後,再開始發動攻擊。

    別看康茂德長的五大三粗,一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模樣,其實康茂德能夠從十六歲便開始上戰場從軍,並在戰場上取得無數的戰功,與他在與對手戰鬥的時候,很善於研究對手的武功深淺並找到克制對手的方法有關,所以以他出身皇室的身份,能夠成為一名羅馬帝國最強壯的勇士絕不是靠著他的身份得來的。

    老劉這幾年幾乎每天都在練習童淵傳授給他的內功心法,如今已經有了幾分火候。另外他還經常與手下的一班武將切磋武功,因此老劉現在比起剛來這個時代的時候,只能用天壤之別來形容。現在老劉不緊不慢的隨著康茂德的步伐變換著自己的招數,令康茂德心中感覺十分的吃驚。

    在他所遇到的對手中之中,從來沒有人能給自己帶來如此巨大的壓力。對面的老劉雖然看似動作並不是很快,但是卻一直是進退有度,使得康茂德從心裡產生一種狗咬刺蝟,無從下手的感覺。

    不過這樣下去肯定會對自己越來越不利,康茂德畢竟久經戰陣,明白一旦自己心中的這種感覺增加到一定程度,到那時不用老劉動手,自己就會不戰自敗的,所以雙方在場上繞了幾個圈子之後,還是由康茂德搶先向老劉發起了攻擊。

    別看康茂德身高體重,但是動作卻頗為靈活,當他看到老劉並不正面迎接自己的攻擊,而是總在閃躲的時候,康茂德還以為老劉是忌憚自己的力量,不敢與自己硬碰硬的接觸,因此他便更加發揮出自己力量上的優勢,揮舞著重拳向老劉發起了一陣的猛攻。

    羅馬人的格鬥技巧不外乎就是用拳頭和手肘、膝蓋來攻擊對手,很少用腳來攻擊對手,因此康茂德雖然號稱羅馬第一勇士,但是他的功夫與大漢的高手相比,簡直便如村夫打架一般,只不過他的力量大、下手狠,針對的幾乎都是對手的要害之處,因此一旦被他擊中一下,恐怕對手馬上便會失去還手的能力,從而使他能夠向對手發動連續的進攻,進而取得最終的勝利。

    可惜今天康茂德的對手是老劉,因此當康茂德一拳向老劉當胸打過來的時候,老劉只是輕輕一閃,便躲過了康茂德的攻擊,然後左手快速出手,抓住康茂德的手腕向前一帶,雖然老劉並沒有使出全力,但是老劉的這招用的是借力打力的巧勁,因此康茂德根本抵擋不住老劉的力道,身體向前衝出幾步才算是停了下來。

    老劉這次已經是手下留情了,如果老劉在康茂德向前衝出的同時,伸出左腿給他使個絆的話,恐怕康茂德現在早就栽倒在地上了,所以老劉在把康茂德帶出去之後,並沒有急於進攻。通過今天面對面的比試,他也掂量出康茂德的斤兩來了,看來康茂德之前能夠取得那些輝煌的戰績,主要是在羅馬帝國和周圍那些國家根本沒有像大漢這樣武功出眾的戰將,因此在戰場上,只要你的力氣大,身法靈活,善於躲避對手的進攻,便可以成為所向無敵的勇士,而且今天的幾場比武已經印證了這一點,要不是文丑和趙雲故意輸掉比賽,那麼今天羅馬帝國的選手根本無法取得一場勝利。

    自己與康茂德的這場比武,老劉在下場之前也已經想好了,那就是這場比試自己最後便與康茂德打成平手,雖然自己現在想打敗他非常容易,但是為了給康茂德留個面子,免得他在他的臣民面前丟人現眼,況且不管怎麼說他現在也是自己的結義兄弟,今後還要繼續做他的羅馬皇帝,所以老劉在使出了這一招之後,便開始繼續閃躲著康茂德的進攻,同時還不時的向康茂德攻出幾招,免得讓別人看出是自己有意在讓著康茂德。

    兩人又這樣你來我往的鬥了半天,場外的羅馬觀眾看到雙方打得旗鼓相當,也在不停的為他們的皇帝加油,畢竟這場比試絕不是一場簡單的比試,因為場上的兩人一個是羅馬帝國的皇帝,另外一位則是大漢的平北王,可以說他們現在代表的都是他們的國家,。

    場外的親衛隊員和御林軍也在為老劉助威,在他們的心中,老劉便是戰無不勝的軍神,如今看到老劉根本沒有使出全力,這些大漢的將士都很著急,不過他們也知道老劉這樣做,肯定有他的道理,因此大家也只是高聲為老劉吶喊助威,並沒有人把其中的秘密說破。

    此時身處戰鬥之中的康茂德才算是見識到了老劉的真實本領,雖然以前自己一直覺得老劉雖然厲害,但是估計最多能與自己打成平手就不錯了。按照老劉的身材來看,他的耐力和力道肯定不如自己,可是今天這一比試,他才發現原來義兄雖然身材不如自己高大威猛,但是身體的各方面條件似乎都在自己之上,尤其是他拳頭上的力道之大,每次都令自己有些吃不消,而且他同時也看出來了,義兄的武功遠在自己之上,如今是給自己留著面子,否則只要義兄使出自己的全部本領,自己早就被人家打敗了。

    不過雖然知道自己技不如人,但是好勝的康茂德還是沒有放棄,同時他也知道自己無論如何也很難傷到義兄,並且義兄也不會過分為難自己,所以他反而鼓起勇氣,施展出自己的全部本領繼續與老劉纏鬥。

    康茂德內心實際上是非常狡猾的,他現在是把老劉當成了自己一個絕佳的陪練對手,有這樣的高手給自己喂招,對自己武功的提高有著極大的好處,因此康茂德現在倒是放開了手腳,不停的向老劉發動著猛烈的攻擊。

    場外那些不明真相的觀眾看到康茂德的攻勢一浪高過一浪,把老劉打得似乎只有招架之功而沒有還手之力,因此周圍的羅馬觀眾更是興奮異常,叫好聲助威聲更是響成一片,他們都在盼著康茂德能夠大展神威,盡快將對手擊倒。

    如此倆人在場上又打了半天,仍然沒有分出勝負,不過從外表上看,老劉仍然氣定神閒,體力似乎並沒有因為打了這麼長時間而受到太多的影響。可是他對面的康茂德此時卻是汗如雨下、速度明顯減慢,只不過靠著一口氣在硬撐著,才能堅持到現在。

    老劉覺得打了這麼長時間,也讓康茂德徹底的把他的功夫展現了出來,至少在場面上看,康茂德似乎還佔了很大的優勢,不過現在康茂德的狀態老劉看的最清楚,如果再打下去,即使老劉不去**他,恐怕再過一會兒累也把他累趴下了,所以老劉瞅準時機,在康茂德再次向自己發起攻擊時,突然閃身躲過了他的拳頭,然後一個跨步逼近到康茂德的身前,一隻手拿住了他的手腕,另一隻手則緊緊抓住了他的另一隻胳膊,然後雙手用力,使得康茂德完全沒辦法再動毫分。

    老劉衝著康茂德一笑,然後衝著場邊的烏留斯和德裡安喊道:「烏通譯你快告訴主持人和皇帝陛下,我們這場比試再打下去也很難分出勝負,所以這一場就算平手如何?」

    烏留斯可是知道老劉的功夫如何,因此他也一直在為康茂德擔心,現在看到老劉這麼說,他當然心裡願意,於是急忙把老劉的話高聲翻譯給了在他旁邊的德裡安和場中的康茂德。

    聽說老劉要求這場比武算作平手,康茂德當然求之不得,而且他也從心底感謝老劉今天給自己留了天大的面子,否則在六萬名自己的臣民面前輸掉這場比試,自己的名聲和威望都將受到巨大的損失,因此他不待烏留斯說完,便高聲對老劉喊著「我同意」,同時他怕老劉沒聽懂自己的話,還不住的向老劉點頭。

    德裡安也聽到了康茂德的話,於是急忙跑進場內,向全場觀眾宣佈這場比武的結果:是雙方打成了平手。

    雖然他們的皇帝沒能贏下這場比武,但是場上雙方精彩的打鬥觀眾也都看到了,比起他們以前看過的那些角鬥士之間的比拚果然好看了許多,而平局的結果也基本能讓大家接受,因此隨著德裡安的話音落下,整個角鬥場中再次響起了震天的歡呼聲,而且那些在前排坐著的觀眾也都起身向著場中的兩人鼓掌致敬,於是兩人的這場龍爭虎鬥在老劉的刻意安排下,最後便以雙方的平局告終。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