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六卷 西遊 第三百五十六章 羅馬軍團 文 / 天翔

    第三百五十六章羅馬軍團

    當烏留斯與文丑剛剛過了幼發拉底河之後,河對岸的羅馬士兵便發現了他們,不過可能是看到他們只有兩人也沒有什麼威脅,因此羅馬士兵倒也沒有向他們發動攻擊,而是一直等他們到了羅馬軍營的門前,門口的幾個羅馬士兵才舉起手中的長矛和短劍,喝問他們到羅馬軍營來的目的。

    烏留斯終於聽到了自己家鄉人的聲音,雖然羅馬士兵是在盤問他們,但是在他聽起來還是感覺示十分的親切,於是烏留斯急忙向著幾名羅馬士兵道:「幾位軍爺好,我們是從遙遠的東方大漢帝國前往羅馬帝國拜訪的使臣,還請軍爺通知一下你們營中的將軍,就說大漢的平北王要前往羅馬城拜見羅馬皇帝,如今大漢使團的隊伍就在河對岸,等待你們的許可,還請軍爺給通報一下。」

    雖然烏留斯的羅馬話說得有些磕磕絆絆,但是大致的意思幾名哨兵都聽懂了,他們對於大漢也只是聽說而已,如今親眼見到了漢人,只是他們發現文丑確實長的與自己明顯不同,可是烏留斯卻好像與自己等人長的沒什麼區別,他們也搞不懂是怎麼回事,反正知道原來是大漢使團要前往羅馬城拜見羅馬皇帝,於是一名領頭的軍士長馬上便跑回了軍營之中,向駐守在這裡的最高長官,他們的軍團長報告去了。

    在如今的羅馬帝國之中,一共有二十八個軍團,分別駐紮在羅馬帝國的邊境線上,而在他們的都城羅馬城中則另外還有禁衛軍、城市守備營和宵警營三支部隊存在。至於軍團的士兵人數,一般是一個軍團由十個營組成,而六個連是一個營的標準配置,在一個連內共分為十個班,每個班的人數為八人,每個連的人數為八十人,而每個營的人數則為四百八十人,不過由於每個軍團的第一營被稱為加強營,人數要比其它九個營的人數多不少,因此這樣下來,每個羅馬軍團的士兵總數大概是五千二百人到五千五百人不等。

    至於每個軍團的軍官,一般只設一名軍團長,由羅馬皇帝親自任命。軍團長下設有六個護軍,為輔助與行政事務軍官。軍團長下直接設有百夫長,負責指揮由八十名士兵組成的一個連,不過百夫長沒有元老或騎士的級別,屬於下級軍官。在其之下還設有副百夫長及軍士長。

    如今駐紮在幼發拉底河西岸的,乃是羅馬帝國的第二十三軍團,他們的軍團長是一名身經百戰的將軍努涅斯,只是由於近年來羅馬帝國也是內憂外患不斷,因此根本沒有能力為努涅斯提供足夠的軍費和後勤支援,否則努涅斯早就帶著自己的隊伍趁著幼發拉底河冬季封河的時候,帶兵打進安息的地盤了。

    位於幼發拉底河西岸的是羅馬帝國的奧斯羅尼行省,行省的省會在距離邊界大概不到二百里的卡裡城。

    當那名軍士長跑進了努涅斯軍團長的大帳之中,把對岸來了大漢使團的消息告訴了努涅斯之後,努涅斯也感到很奇怪,他倒是知道在距離羅馬萬里之遙的東方,確實有個強大的大漢帝國,一百多年前羅馬皇帝也曾經向大漢派出過一個使團,歷經了千辛萬苦才到達了大漢的都城,可是從來沒聽說大漢向羅馬帝國派過使團,這次會不會是安息人耍的花招,因此還是小心一些為妙。於是努涅斯便叫上自己身邊的幾個護軍和百夫長一道,前去營門處看看,到底是不是真的是大漢使團要通過這裡前往羅馬城。

    等到了營門處,努涅斯便看到了營門外騎在馬上的文丑和烏留斯兩人。烏留斯的外貌與羅馬人幾乎一樣,因此令努涅斯很是奇怪,外邊的這位明明便是羅馬人,怎麼會自稱是漢人呢?他身邊的文丑倒是與羅馬人和安息人外表差別很大,所以努涅斯看了這兩人的情況之後,便有些相信確實是來自遙遠東方的客人到了。

    而門外的文丑和烏留斯兩人看到營內來了不少騎馬的軍官後,文丑便對烏留斯道:「我說烏通譯,你看來的這些人好像都是他們的將軍,你快跟他們說說,讓他們放我們過去如何?」

    烏留斯答應了一聲,然後對著剛剛出了營門的幾位羅馬軍官高聲喊道:「請問來的是何人?我們是來自大漢的使團,要經過這裡前往羅馬城去拜見羅馬皇帝,還請你們行個方便,允許使團的隊伍通過邊境進入羅馬境內。」

    看到這名外表長的與羅馬人沒有什麼區別的漢人竟然自稱自己是漢人,令出來的這些羅馬軍官也都很吃驚,努涅斯於是對烏留斯道:「我是羅馬帝國第二十三軍團的軍團長努涅斯。請問你是漢人嗎?怎麼從外表上看與我們沒什麼區別,還有大漢使團一共有多少人,請你給我解釋一下好嗎。」

    看到這羅馬軍官還很客氣,烏留斯抑制住內心的激動答道:「回努涅斯將軍的問話,大漢使團共有四百人,其中的正使乃是大漢的平北王劉備大人,其餘的還有幾位副使和近四百名護送使團的士兵。我是大漢使團的翻譯烏留斯,我的身份是大漢的子民,但是我的祖先卻是羅馬人,只是其中的原因說來話長,不是一句話兩句話就能解釋清楚的。等您放使團過來之後,有時間我再詳細的給您解釋如何?」

    努涅斯一聽烏留斯的名字,確實便是羅馬人的名字,而且他還自稱自己的祖先也是羅馬人,那麼他怎麼又成了大漢的子民,雖然滿肚子的疑問,不過努涅斯還是點了點頭,然後對烏留斯道:「既然如此,那你們就帶大漢使團過來吧,不過你們要先進入我們的軍營接受檢查,畢竟我們現在與對面的安息帝國正處在交戰時期,所以我們這也是例行公事,還請通譯向大漢的王爺解釋一下。」

    烏留斯聽到努涅斯的回復之後,便把他的話告訴了文丑,文丑乍一聽還要對使團進行檢查,當時就要發火,不過烏留斯趕緊給他解釋了一下,主要是羅馬人想看看使團中有沒有安息人在內,並不是真的要對大漢使團進行搜查,文丑這才壓下了心中的火氣,然後對烏留斯道:「既是這樣,那我就回去跟主公說一聲,你就留在這裡等著我們。不過羅馬人竟然還想檢查我們,真是他娘的太過分了。」

    文丑說完,嘴裡還罵罵咧咧的便打馬返回了幼發拉底河東岸,留下烏留斯繼續回答羅馬人的盤問。

    等文丑回來把情況向老劉說明了之後,老劉便與一直把自己送到這裡的薩哈夫正式道別,薩哈夫拉著老劉的手連說了幾遍保重之後,才目送著老劉帶著使團成員策馬穿過安息與羅馬的界河,進入到羅馬帝國的領地。

    此時的烏留斯已經把大漢使團來羅馬帝國的目的告訴了努涅斯,並且也把使團已經到貴霜與安息兩國訪問的經過也告訴了他,本來努涅斯還想藉著這個時間仔細問問烏留斯的來歷,可是這時大漢使團的隊伍已經通過了冰封的河面,來到了羅馬軍營的門外。

    可以說除了偶爾有大漢的商人前往羅馬帝國之外,這是漢人與羅馬人第一次在羅馬帝國的土地上相見,努涅斯知道以自己軍團長的職位,肯定要比大漢王爺的爵位低了不少,因此他在確認對方確實不是安息人,而是自己等人從未見過的漢人之後,他便在烏留斯的帶領下,來到老劉的面前向老劉躬身行禮道:「羅馬帝國第二十三軍團軍團長努涅斯,歡迎來自大漢的貴賓,請王爺先帶人到軍營中休息半天,我也好跟王爺商量一下使團從哪條路前往羅馬城,王爺您看這樣可好?」

    烏留斯急忙把努涅斯的話翻譯給老劉,老劉本來就想在到了羅馬帝國之後,便與當地的羅馬人商議一下如何前往羅馬城,畢竟有句俗話說的好,「條條大路通羅馬」,意思就是不管你走陸路還是水路,也不管你從哪個方向來,都可以到達羅馬城,可是真的要選一條路途最近、又沒有什麼危險的道路,那還是要與熟悉當地情況的羅馬人商量才行。

    老劉也急忙向努涅斯道:「努涅斯將軍不必多禮,我們遠來是客,當然要聽從主人的安排了,那就請將軍前邊帶路,我們一道先去你們的軍營吧。」

    努涅斯聽完烏留斯翻譯過來的老劉的話後,便急忙在前邊帶路,同時傳令營門大開,請大漢使團的客人進入了羅馬軍隊的大營之中。

    聽說是來自遙遠東方的大漢帝國的使團來到了羅馬,軍營中的羅馬將士都跑到帳篷外邊來看熱鬧,開始的時候他們的確覺得雙方果然從外表就大不相同,但是很快他們便發現了一個問題,那便是大漢士兵的盔甲和武器看上去便與羅馬和安息士兵的完全不同,可是一眼便可以看出至少他們的頭盔和身上的鎧甲要更加牢固和輕便,而大漢士兵的軍容和鬥志更是令他們不敢小覷,尤其是那些親衛隊員身上散發出的殺氣,令一些剛剛參軍的羅馬士兵幾乎有些喘不過氣來。

    努涅斯身經百戰,當然一眼便看出這支漢軍的素質之高和裝備之精良,便是羅馬帝國最精銳的禁衛軍恐怕也難當其鋒。尤其是親衛隊員身上帶著的幾隻標槍更令努涅斯吃驚,他當然知道這些標槍的用途,因為在羅馬士兵的身上,一般都帶著兩支與其一模一樣的投槍。他原來還以為只有羅馬士兵才會使用投槍來攻擊遠處的敵人,現在看來自己想錯了,大漢的軍隊也已經掌握了投槍的使用,而且努涅斯在心中也暗暗比較了一下,看來自己要想徹底打敗甚至消滅這支漢軍,至少要用三個營一千四百多名士兵才可能做到。

    其實努涅斯只是從外表來進行分析的,如果他知道漢軍連弩的威力和盔甲的堅固程度的話,那他恐怕就不會這麼樂觀了。要知道老劉帶著這支軍隊在貴霜境內曾經與山賊打過一仗,在安息境內也曾經也阿帕麥亞國的鐵甲騎兵和弓騎兵交過手,結果都是大獲全勝,靠的主要便是連弩的威力和敵人的毫不知情。在同樣的條件下,要是羅馬軍隊與這支漢軍交戰,同樣也會在不清楚對手底細的前提下吃一個大虧,畢竟連弩的威力在那個時代幾乎是無法阻擋的。

    羅馬將士在觀察漢軍的情況,老劉等人同樣也在注意羅馬士兵的武器和護具,當然除了軍營門口的幾十名哨兵全副武裝以外,其他從軍營中跑出來的士兵都只穿著軍裝而沒有穿戴盔甲。但是從那幾十名哨兵的身上,老劉等人也發現羅馬士兵的武器裝備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他們都只是在上身有一件鐵製的胸甲,頭上戴著一頂銅盔,一手拿著一支長約五尺的長矛,另一隻手則拿著一把半人多高的橢圓木盾,腰間還挎著一把短劍,除此之外便沒有其他任何的武器護具了。

    而在羅馬軍隊的士兵當中,既有看上去不到二十歲的年輕人,也有三四十歲的壯年人,竟然還有五六十歲的老年人夾雜其中,令老劉等人很是不解,難道羅馬帝國現在兵源緊張到了連五十歲以上的男人也要參軍打仗的地步了?

    難怪羅馬軍隊會在與安息軍隊的作戰中互有勝負,而且還曾在幾次大的戰役中敗在了安息人的手裡,畢竟隨著國力的衰弱,羅馬士兵的裝備和護具已經逐漸落伍了,而士兵素質的良莠不齊估計也是造成羅馬軍團戰力下降的原因之一。老劉等人本來還以為威名遠揚的羅馬軍團應該有可以與大漢軍隊相抗的能力,如今看來只要大漢的軍隊在幾年內繼續在武器裝備方面得到提高,那麼相同數量的羅馬士兵已經絕不是漢軍的對手了。

    等使團成員全部進入羅馬軍營後,努涅斯早已經派人為使團準備好了帳篷,他們的軍營很大,足夠安置上萬名士兵,但是如今由於這裡只有羅馬帝國的第二十三軍團,因此幾乎有一半的帳篷都是空著的,所以幾百名漢軍很快便都去羅馬人的帳篷中休息去了。

    老劉則帶著王允和陳宮幾人跟著努涅斯、烏留斯一道,在努涅斯的大帳中分賓主坐下,雙方又把在座的其他人互相介紹了一番,之後老劉便把自己的問題提給了努涅斯,請他幫著參謀一下,使團究竟是從陸路走方便,還是乘船跨越內海(地中海)前往羅馬城更快一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