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六卷 西遊 第二百九十四章 代天巡視 文 / 天翔

    第二百九十四章代天巡視

    第二天天還沒亮,何進便在長秋宮外敲門,把過後還在熟睡中的老劉與何後嚇得趕緊穿衣起床,等何後把房門打開,一看是何進,便對他嗔道:「天還沒亮呢,哥哥你著什麼急,我還想讓御弟多陪我一會兒呢。」

    何進忙道:「我的姑奶奶,你們睡得倒很踏實,我可是在外邊給你們值了一宿的夜,讓玄德趕緊與我一道去朝房吧,反正我們在那裡還可以歇會兒,再說了現在走對我們都很安全,妹妹你就別給我添亂了。」

    何後想想也是,而且在老劉出使西方之前,他還會在洛陽呆上一段時間,自己和他還能經常相會,於是何後便返回屋內,依依不捨的把老劉送走了。

    何進在宮內是輕車熟路,所以轉來轉去便帶著老劉到了卻非殿的偏殿之中,何進把老劉帶進其中的一間屋子內,裡邊居然還有床鋪,何進讓老劉在這裡再休息一會兒,到皇上宣他上殿的時候,自然會有太監來這裡叫他。

    正好趁著這個時間,老劉又開始練起童淵傳他的內功心法來,這套內功心法經過他三年多來的不懈努力,如今已經有了大成。前些日子童淵看到老劉所練就的內功心法後,也不由得連誇老劉天縱奇才,雖然他練功時日不多,但是如今他的內功心法,已經超過了從小就開始練這套內功的趙雲。

    很快老劉便功行圓滿,然後收功起身,估計這時靈帝也該上朝了,不過郭勝要先把老劉已經到了洛陽的消息稟報給靈帝,然後靈帝才會宣自己上殿面君。

    老劉猜的沒錯,現在在卻非殿上,郭勝正在向靈帝稟報自己已經完成了傳達聖旨的使命,並且已經把劉備帶到了洛陽,如今劉備正在偏殿之中候旨聽宣呢。

    靈帝一聽老劉已經到了,他也知道自己接下來的做法,確實有些對不起自己的御弟(他當然不知道是他的御弟對不起他在先,已經給他戴上了一頂綠帽子),所以急忙道:「御弟已經來了嗎,快快傳旨下去,宣御弟上殿。」

    小太監李強一直在老劉休息的屋外候著呢,聽到殿中傳來宣老劉上殿的旨意,急忙推門進了房間,請老劉馬上到卻非殿中參見皇上。

    老劉看到是小太監李強,這也是自己的老熟人了,急忙跟著他前往大殿,途中還給李強的手裡塞了一錠份量不輕的黃金。

    進了卻非殿之後,李強閃在了一旁,老劉急忙來到靈帝的龍椅下邊,跪倒在地,行叩拜大禮,嘴裡道:「臣弟劉備參見皇上,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靈帝急忙道:「御弟免禮平身,如今你為我大漢立下不世戰功,實是我大漢的大功臣,收到你的戰報後,讓朕高興的三天三夜都沒合眼。御弟你所做的,可是我朝幾位英主一生未竟的心願,竟然讓御弟做到了,看來這也是上天對你我兄弟的眷顧。我已經與三公商量過了,這次要重重的賞你,下面就讓太尉袁大人來宣佈一下對你和幽州諸位有功之臣的賞賜吧。」

    老劉急忙再拜道:「多謝皇上,臣弟所做的,乃是臣弟份內的事,為皇上和大漢天下百姓效力,臣弟雖萬死不辭。」

    靈帝聽老劉這麼說,心裡更是過意不去,急忙道:「御弟快快請起,袁大人,你馬上把你們三公商議的賞賜宣佈一下吧。」

    下邊的袁槐聽了靈帝的話,心裡這個氣呀,靈帝這麼一說,無形之中把他自己倒給摘出去了,好像這個賞賜方案都是三公定的一般,沒辦法。得罪劉備就得罪吧,反正自己和他一向也沒什麼交情,於是袁槐出班來到文武百官的前邊,對著老劉道:「平北王劉備聽封。」

    朝中的文武百官聽到袁槐念老劉的官職時,只念了一個平北王的爵位,而對於老劉擔任的幽州牧和護鮮卑校尉之職竟然隻字未提,細心的官員便發現有些不對了,果然接下來袁槐繼續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平北王劉備親率大軍,在三月內平定了北方的三韓、高句麗、扶余、挹婁、沃沮、穢貊、鮮卑、丁零、堅昆、呼揭與北匈奴之地,為我大漢開疆闢土,立下不世戰功,朝廷為表彰劉備之功,特加封平北王劉備代天巡視之職,於年內出使西方的安息、貴霜與大秦三大帝國,前往三地彰顯我大漢天威,同時賞給平北王劉備黃金八千兩、古玩珠寶若干,對於這次參戰的幽州文武官員,官升一級、各賞黃金五百兩,由於朝廷府庫吃緊,故此筆款項由幽州牧府自行負擔。為了讓平北王更好的做好代天巡視之職,特免去其擔任的幽州牧、護鮮卑校尉之職,欽此。代天巡視、平北王劉備領旨謝恩。」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聽袁槐念完,不由得議論紛紛,大多數官員都認為這不是明擺著把老劉降職了嗎,代天巡視是個什麼官職,大家可是從未聽聞,剛才皇上也說了,對老劉的賞賜,是由三公商定的,那麼看來是三人嫉妒劉備的功勞,故意如此為止,奪走了劉備手中的軍政大權,只給了他一個虛職。一時之間朝堂上嘈雜之聲四起,令靈帝也覺得自己有些心虛。

    沒想到老劉跪倒在地高聲道:「臣弟接旨,謝皇上賞賜,臣弟一定做好出使西方三國之事,揚我大漢天威,必不會辜負皇上的重托。」然後老劉從袁槐的手中接過了聖旨。

    當事人都沒什麼意見,其他打算為老劉打抱不平的大臣們當時也就沒了聲響,靈帝更是從心底裡感激御弟為自己所做的一切,心想自己該當如何善待御弟,才算是對得起御弟為自己做所的犧牲。

    不過眾人也知道,這次靈帝能答應賞給劉備八千兩黃金和一些古玩珠寶,如今朝廷府庫空虛,這筆黃金和珠寶都只能從靈帝自己的私庫中出,能讓他這次如此吐血,看來靈帝還真是下了狠心。

    老劉之事剛完,大臣中便有人出班奏道:「啟奏陛下,如今平北王不再擔任幽州牧之職,幽州眼下可是負責鎮守我大漢北方的門戶,如今北方初定,更是不可一日沒有主事之人,因此臣以為幽州刺史的人選應當早做安排,免得日久生事。」

    眾人一看,出班提議的是朝廷三公之一的司空劉寬,不過想想也是,如今的幽州在老劉的治理下,可以說是庫廩豐厚,各種工廠、礦山、鹽場遍佈各地,還有幾個大的港口更是南北商旅往來的主要通道,因此幽州現在可以說是大漢最富的地方,這幽州刺史自然是個肥缺,誰要是得到了這個職位,無異到手了一座金礦,估計靈帝捨得給劉備那麼多黃金珠寶,也是想把幽州刺史的職位賣個好價錢,這樣一來,他的損失也就可以從賣官所得中補回來了。

    聽完劉寬的話,靈帝道:「劉大人所言極是,按照御弟劉備的建議,如今的幽州已經有十四個郡,人口也有四百餘萬,再加上外族眾多,確實不能少了主事之人,只是如此重地,一定要選一個才能出眾的刺史前去才行,不知道眾位愛卿可有什麼好的人選推薦嗎?」

    聽靈帝發問,眾人都知道靈帝這是在做表面文章,真的挑一個能力出眾,堪當重任的清官,如何能給靈帝一大筆的錢財,因此眾人也都默不作聲,心道如今比的不是能力,而是看誰的家裡有錢,只要肯花錢,便是個飯桶,也能把幽州刺史的職位買到手裡。

    這時袁槐出班奏道:「啟奏陛下,臣舉薦一人擔任幽州刺史之職。」

    靈帝看到袁槐出頭,於是急忙問道:「袁大人所舉何人?快快說來聽聽。」

    袁槐道:「臣是舉賢不避親,臣要舉薦的,便是臣的侄子,如今的廷尉袁紹。」

    眾人一聽是他的侄子袁紹,倒也確實有些才能,而老劉聽了之後,終於明白袁槐為什麼會陷害自己了,他的目的,其實就是想讓袁紹從自己的手中把幽州刺史的位子奪過去,一旦他的目的達到了,將來袁紹便可以手握幽州的軍政大權,而袁槐在朝中位高權重,他們叔侄配合起來,這大漢的天下將來不是就成了他們袁家的了,所以老劉看了何進一眼,而何進也正好在看老劉,看來他現在也明白了,袁槐的真正目的,便是要把幽州刺史的大權搶到自己的手中。

    這時,右車騎將軍朱俊出班奏道:「啟奏陛下,臣保舉京兆尹楊彪,楊大人不僅學識過人,能力出眾,且深得其父楊賜大人言傳身教,必可勝任幽州刺史之職。」

    一看有人出來競爭,而且舉薦的是原來的太尉楊賜之子楊彪,老劉暗自高興,他也知道,將來靈帝肯定不會是按照大臣們所保舉之人的能力來決定誰去幽州任職,最後的關鍵還是看誰能出得起錢,楊賜家中雖然也有些積蓄,但是肯定抵不過袁家,因此老劉打定主意,一旦到了最後兩家比拚財力的時候,那自己就要解囊相助了,楊家世代忠良,能讓楊彪前去幽州擔任刺史,總比讓野心勃勃的袁紹去了要好。

    接著其他大臣又有舉薦曹操的,也有舉薦袁術的,結果半天的時間過去了,朝堂上互不相讓的眾人炒成了一鍋粥,靈帝看這樣下去一時半會兒也得不出什麼結果,於是便宣佈退朝,明天再議。

    退朝之後,靈帝讓郭勝來找老劉,讓他帶著老劉去北宮之中,今天中午他要與老劉一起吃飯,正好也讓他見見自己的家人。

    老劉不敢怠慢,便跟著郭勝一道前往北宮的德陽殿。路上郭勝氣憤的對老劉道:「玄德,看來這次是袁槐與你為難,咱家原來也根本不知道這其中的秘密,還以為皇上召你來洛陽,是真的要重賞於你,玄德放心,有機會我們一定讓袁槐難堪,也好給你出氣。」

    老劉忙道:「多謝郭大人了,不再當幽州牧,我也不用那麼累了,而且現在我還要出使西方,因此也不能說這對我便是一件壞事,今後倚仗郭大人的地方還很多,望郭大人一定和以前一樣,繼續全力支持我,我肯定不會虧待郭大人的。」

    「好說好說,這點請玄德放心,我對玄德永遠都是全力支持。尤其是這次親自看到了玄德在幽州的所為,咱家知道你確實是真心為皇上出力的,相信有朝一日,皇上也會明白你的苦心,繼續重用於你的。」

    兩人說著話,不知不覺已經到了德陽殿外,靈帝這次竟然沒有先進去,而是在殿外一直等著老劉。看到老劉到了,便連忙趕過來拉著老劉道:「御弟,今天在朝堂之上,你能顧全大局,朕深感欣慰,今天中午咱們全家一道吃頓家宴,也算是朕親自為你接風洗塵了。」

    老劉忙道:「皇兄言重了,臣弟能有機會代皇兄出使西方幾國,也是臣弟的榮幸,請皇兄放心,臣弟一定不辱使命,把大漢天威傳播三地。」

    「是啊,我就知道御弟一定能把這件事情做好,時候不早了,估計太后她們也該到了,咱們也進去吧,」靈帝說完,拉著老劉的手,兩人一道進了德陽殿中。

    果然董太后、何後和王美人還有靈帝的其他嬪妃都已經到了德陽殿中,看到老劉進來了,劉辯立刻衝到了老劉的面前,看到大皇子對自己如此親熱,老劉便伸手把他抱了起來。

    劉辯道:「皇叔,您是什麼時候來洛陽的,怎麼不來看我,我可是天天都練皇叔教我的功夫,確實比宮裡的那些師傅教的有用多了,皇叔你看,我這一年多不僅長高了,也比以前壯實多了,父皇還說要我多謝謝皇叔呢。」

    老劉看了看懷裡的劉辯,果然比起自己剛見到他時高了不少,而且確實身體也很結實,看來這孩子倒也不是一無是處,而且也很有恆心,老劉便誇獎了他幾句,然後來到靈帝為自己準備的座位前邊。

    看到董太后就在對面,而何後還是在自己的下手邊,老劉急忙放下劉辯,然後先向董太后行禮,參見董太后,董太后忙道:「玄德請起,我聽說這次玄德又立了大功,將北方的所有外族全都征服了,這可是天大的功勞,皇上又該重重的賞你了吧。」

    看著靈帝一臉的尷尬,老劉忙接口道:「是啊,皇兄對我恩重如山,我只有為大漢江山多出力流汗,才能對得起皇兄的知遇之恩。」

    接著老劉又向何後等人行禮,然後才坐在了自己的位子上,看到劉辯還賴在老劉的身邊,何後急忙把他叫到了自己的身邊,劉辯本來不願意,不過一看這樣正好在老劉和何後中間,於是便答應了。

    這頓飯吃了好長時間才吃完,不過今天的餐桌上,又多了兩道老劉帶來的新東西,便是紅薯和玉米,這次老劉來之前,讓荀攸派人給北平酒樓送了不少紅薯和玉米,反正今年這幾種作物都是大豐收,即使留下全部收成的一半來做種子,也夠明年在幽州的大部分耕地上種植了,因此他才決定將這幾種作物推上市場。

    頭一次吃到這兩種美味的靈帝和一眾后妃品嚐了之後,果然都是連聲稱讚,靈帝問過老劉,知道這兩種東西以後會大量供應皇宮後,不禁又誇獎了老劉幾句。

    吃過午飯,告辭了靈帝和董太后及何後等人,老劉才急忙出宮,跟著一直在宮門外候著的文丑和張飛幾人,回到了自己的府中。

    他現在急著要做的,便是今天晚上要去拜會前太尉楊賜楊大人,自己先說服楊賜,然後由自己出錢去資助他,這樣就可以幫助楊彪當上幽州刺史,如此一來,雖然說自己離開了幽州,但是有了這層關係,相信楊彪肯定會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所以老劉打定主意,這次絕不能讓袁槐的陰謀得逞,因此不管這次花多少錢,都不能讓袁紹當上幽州刺史,否則自己多年的心血,恐怕真的就要付諸東流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