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五卷 北方 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局已定 文 / 天翔

    第二百八十九章大局已定

    進了柯最的府中之後,和連便在柯最的主座上坐了下來,畢竟他現在還是鮮卑大王,因此柯最也不好說什麼,於是柯最又帶著闕居和慕容風向和連行禮,和連忙道:「柯最大人,兩位將軍,你們大家且先坐下,我這次來可是有要緊事和你們商量。」

    柯最心裡早已猜到了他的來意,於是便道:「不知和連大王有什麼要事,還要勞您的大駕從王庭趕到我們這裡,請大王明示。」

    和連張了半天嘴,也沒說出話來,畢竟自己投降漢人不是什麼光彩的事,因此他怎麼都不好說出口,而且自己這次還要勸柯最等人也向漢人投降,也讓他感覺很為難。他身旁的日律推演看到他為難的樣子,於是便插嘴道:「柯最大人,漢軍勢大,你們肯定已經聽說了,如今我鮮卑幾部之中,也只剩下你們一部了,我與和連大王也沒有守住王庭,無奈之下,為了保住王庭中咱們族人的性命,和連大王與我都已經向漢軍投降了,如今漢人的大隊人馬已經到了得塞音城下,大王和我知道你們也無法擋住漢軍的進攻,因此為了不讓你們做無謂的抵抗,才來勸說你們幾位也顧全大局,向漢人投降吧,否則一旦城破,恐怕城中的部隊和百姓都要遭殃,柯最大人想想你們能守住得塞音城,擋住漢軍的進攻嗎?」

    原來兩人已經投降了漢人,柯最三人心中的猜想得到了證實,可是自己的部落是戰還是降?也令三人陷入了沉思。

    和連這時才道:「柯最大人,漢軍的實力我想去年咱們在并州的廣寧城也曾見識過,如今他們比起那時,戰力更加強大,而且這次他們的人數足有七萬多人,已經超過了你部下的士兵數量,所以你們肯定打不過漢人。漢人答應過我和日律推演大人,只要你們放下武器投降,聽憑漢人的安置,將來你們的族人也都會過上吃穿不愁的好日子,士兵可以繼續在幽州的軍隊中當兵,也可以當屯田軍或者去幽州的一些工廠礦山做工,反正有些我也說不明白,只有一句話,那就是投降了漢軍,將來我們的族人都會過上好日子,這一點我和日律推演大人已經從烏桓人蹋頓那裡聽說了,現在烏桓人都已經歸順了漢人,他們也不用再為冬天缺吃少穿而為難了,而且很多人都在漢軍的軍隊中當兵任職,所以我也勸柯最大人認清眼下的形勢,向漢人投降,這樣你們幾位仍可以在漢人的軍隊中當官,而且我們的族人只要願意,都可以到幽州去居住生活,你們就不要再猶豫了,聽我的話肯定沒錯。」

    雖然柯最幾人都很看不起和連,但是今天他所說的無疑是很有道理的,他們三人看到城外漢軍的數量後,便知道這次難逃厄運,只是投降後會有什麼結果,他們也不清楚,如今聽了日律推演與和連二人的話,他們的心中倒是開始逐漸明白了,看來漢人的目的便是要佔領自己的地盤,不過如果真的能像他們二人所說,今後會讓族人過上好日子,投降倒也不失為一個好的出路,畢竟與漢軍交戰的結果,他們也只有失敗的下場。

    三人最後又商議了一下,決定接受他們兩人的建議,向漢軍投降,只是將來漢軍不能強迫他們搬遷,願意留在得塞音城居住的鮮卑百姓,漢人必須尊重他們的選擇,至於他們三人,可以繼續從軍為漢人效力,軍隊也就按剛才和連所說,能被漢人選上的,便繼續當兵,其它的可以當什麼屯田兵或是去做工,反正不管是當兵還是做工,都有錢拿,這樣他們就可以養家餬口了。

    看到柯最三人答應了,和連高興萬分,看來自己的威信還是不錯,於是他接著對幾人道:「柯最大人,你能這樣做太好了,我看這樣吧,我與日律推演大人派個親兵回去,告訴漢人你們已經決定投降了,不過今天晚上我們幾人再一道好好喝一次酒,畢竟今後我們可能很難再有機會經常聚在一起了,所以今天我們就喝他個一醉方休,幾位大人和將軍以為如何?」

    幾人一聽,也確實是這麼回事,今後投降了漢人之後,恐怕也就不像如今這麼自由了,於是日律推演便派自己的親兵返回漢軍大營,向關羽報告柯最等人已經同意向漢軍投降之事,不過今天晚上,和連大王與自己幾人要在城中喝最後一次酒,明天便開城投降,還請關羽等人原諒。

    等送信的親兵走了之後,柯最已經派人準備好了一桌酒菜,幾人便聚在一起,吃起了散伙飯,不管他們是借酒澆愁也好,還是真的高興將來有好日子過來也好,反正當天晚上幾人都喝得酩酊大醉,直到第二天的日上三竿,他們才醒了過來。

    一看天光已經大亮,幾人急忙穿戴整齊,前去開門向漢軍投降。

    頭天晚上得到消息之後,關羽和公孫瓚等人商議了一下,估計和連等人也不會耍什麼花招,而且和連的家人也都在鮮卑王庭,因此他們也就繼續在城外圍城,耐心等著第二天城內的柯最等人投降。

    果然在第二天巳時剛過,得塞音城的吊橋便被放了下來,同時城門也緩緩打開了,和連帶著日律推演和柯最幾人出了得塞音城,來到漢軍的大營之中,向早已在關羽的中軍大帳中等候的幾位漢軍大將和軍師投降。

    此役過後,幽州大軍對鮮卑的平定全線告捷,如今除了在北方偏遠的地方還有一些小的鮮卑部落之外,三部鮮卑都已經被漢軍平定,而北方原來屬於鮮卑的廣袤領土都成了大漢的疆域,關羽、公孫瓚和兩位軍師商議了一番之後,決定由關羽和石韜帶領他們的部下先返回鮮卑王庭,然後負責對中部鮮卑地盤內的城池和百姓進行統計,並且做好這些地方官府的設置,他們臨走時把願意南遷的鮮卑百姓也都帶上了,另外便是突騎兵如今規模更加壯大,因為新加入的一萬多名鮮卑騎兵都被安排到了突騎兵之中。

    聽說漢軍還要繼續北征丁零,柯最自告奮勇,要求讓他帶著慕容風為先鋒,畢竟他們對這邊的地形熟悉,另外他們也曾與丁零的軍隊打過仗,知道他們的士兵裝備極其簡陋,只是善於射箭和近身肉搏,而且整個丁零雖然地盤很大,但是他們的族人不過十萬,士兵也只有兩萬多人,因此公孫瓚這次出兵之時,也聽從軍師陳宮的建議,先派兩萬人返回白狼城,協助那裡的居民南遷並處理其他事情,他只帶了不到三萬人北征丁零,以目前漢軍的實力,應該說對付還處在原始部落時期的丁零將不會有太大的困難。

    戰事的發展也果然與他們預料的一樣,大軍只用了不到二十天,便將整個丁零橫掃了一遍,丁零國王拒不投降,被張頜將他挑上了半空,兩萬多丁零士兵也都成了漢軍的刀下之鬼,當漢軍來到美麗的北海之濱時,公孫瓚和陳宮都被驚呆了。

    他們都從書上知道在大漢的極北之地,有一座特別特別大的湖泊,被稱作北海,也有人將其稱為北冥之海,在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中,鯤鵬便是居於北海之中。如今親眼見到了傳說中的所在,看著那一望無邊的清澈湖水,令漢軍大為興奮。

    公孫瓚對陳宮道:「元皓,難怪玄德一定要讓我們打下丁零,這裡雖然地廣人稀,冬天寒冷無比,但是也確如玄德所說,到處都是高大的參天大樹,還有很多地方出產黃金和寶石,看來我們也要在北海邊上建造一座用木頭圍起來的城堡,平時在這裡駐紮上兩千士兵,從而守住這些土地尤其是北海,元皓覺得如何?」

    陳宮對於老劉的博學多才早就佩服的五體投地,如今更是親眼見到北海果然便在丁零境內,他也知道守住這片土地,將使大漢的北疆一直延伸到這裡,不過他想的比公孫瓚可細心多了,所以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漢軍除了在北海南岸附近的山坡上修建了一座長寬各有二里的正方形城堡,在城堡中留下了兩千名漢軍駐紮,同時在返回鮮卑王庭的路上,陳宮指揮士兵每隔一百里路,便在道路旁邊修建了一個小的驛站,反正這邊的木頭多得是,建好的驛站之中,都留下了五名士兵負責駐守。

    陳宮已經想好了,將來回到幽州之後,便會建議主公將這種方法推廣到所有這次北伐所佔領的地盤上去,畢竟這些地方都是地廣人稀,因此只有用這種方法,才可以將沿途的城池連接起來,而這些驛站的駐軍,還有那些邊遠城池內的駐軍,也將採取輪換制的方法,每隔三年便派新兵去把在那裡駐守的老兵替換回來,如此一來,漢軍便可以將這些地方牢牢的控制住,這樣一旦有什麼不測,也可以通過這些驛站快速的把消息傳遞回鄰近的城池直至幽州,要想實現對這些地方的長期統治,陳宮的方法無異是最為簡單但卻非常實用的手段。

    如今公孫瓚所帶領的大軍的任務也已經完成,他們還在回轉幽州的路上,至於關羽等人也基本將中部鮮卑地盤內的地方官府組建完成,也將在不日內返回幽州。

    現在的時間已經是八月初了,幽州十幾萬大軍歷經三個月的北伐終於取得了輝煌的戰績,各路大軍都已返回到原來的駐地,戰報也都匯總到了薊縣。老劉在與荀攸、戲志才等人經過一段時間的忙碌後,將這次北伐的戰果寫好呈報,由簡雍親自送往洛陽。只是令老劉等人沒想到的是,一場針對老劉的陰謀已經開始在朝廷內實施,究竟老劉將來的命運如何,請看本書第六卷:西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