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五卷 北方 第二百五十六章 說服拓跋 文 / 天翔

    第二百五十六章說服拓跋

    當中軍大帳中的老劉聽說褚燕和王當回來了之後,忙讓親衛隊員快把他們叫進來,自己也急於知道他們的戰果如何?

    於是褚燕和王當進了大帳,向老劉見禮後,又與帳中的戲志才相互行禮,然後便開始把昨晚的戰鬥經過向二人敘述了一番。

    當聽褚燕說到他們昨晚沒傷一兵一卒,便把逃走的近萬名鮮卑士兵基本消滅,最後還抓到了四百多名俘虜,其中還有九原城拓跋部落的首領拓跋疆,老劉和戲志才不禁心中大喜,他們知道褚燕能得此大勝,主要是褚燕在戰鬥中沒有冒進,而是嚴格按照老劉所制定的戰術與敵人作戰,充分發揮了輕騎兵的特點和長處,從而才能取得如此驕人戰績。

    抓到了拓跋部落的首領拓跋疆,這可是西部鮮卑中僅次於他們的兩位大人置鞬落羅和日律推演的大人物,他所知道的的鮮卑部落的許多情況,都會給漢軍繼續向縱深挺進帶來很大的幫助。

    誇獎了二人幾句,然後讓中軍官將他們的功勞記在功勞簿上,老劉這才讓親衛隊員去把拓跋疆帶進來。

    進到大帳中的拓跋疆看到端坐在大帳中的老劉,恍惚覺得自己去年在并州最後的那場大戰之中,曾經見過眼前之人,當時老劉手持禹王神槊,幾招便將與拓跋疆齊名的宴荔游打跑了,所以拓跋疆當時根本沒敢與老劉交手,而是避開老劉逃跑了。

    只是他還不知道老劉的身份,不過如今能坐在大帳的主位之上,看來應該是這支漢軍的統帥了,於是拓跋疆急忙跪倒在地,給老劉行禮。

    看到拓跋疆雖然跪倒在地上,但是依然可以看出其身形魁梧,相貌也不似**惡之徒,於是老劉起身來到拓跋疆的身前,伸手將他扶了起來。

    拓跋疆受寵若驚,急忙向老劉躬身致謝,老劉向他問道:「拓跋首領,我乃大漢幽州牧劉備,也是這次大漢北伐大軍的統領,如今拓跋首領已成了我的階下囚,不知拓跋首領有何打算?」

    「原來大人便是名動天下的大漢平北王、幽州刺史劉大人,輸在大人手中,我是心服口服,任憑大人處置,絕不敢有半句怨言。」

    老劉又讓拓跋疆在自己的下首坐下,接著又把帳中的戲志才和褚燕、王當介紹給了他,然後老劉又對拓跋疆道:「拓跋首領,我敬你也是鮮卑部落中一條響噹噹的漢子,還有一點,可能你不明白,那就是我覺得我們都生活在相互鄰近的這片土地上,也許我們還有著相同的祖先,因此今後在我大漢平定了你們鮮卑之地以後,我敢保證會把鮮卑人同漢人一樣看待,只要鮮卑人願意,你們也可以遷往長城以內的地方去生活居住,拓跋首領覺得這樣可好?」

    聽老劉這麼一說,拓跋疆以為是自己聽錯了,鮮卑人之所以近年來頻繁入侵漢地,主要是因為遇到災年,他們便沒有足夠的糧食和棉衣棉被過冬,因此才會去幽、並兩州搶奪漢人百姓的糧食和衣服等物,而大漢這些年的國力漸弱,也是使得鮮卑人日漸猖獗的原因之一,去年鮮卑人應張角兄弟之邀,想趁亂攻佔大漢的領地,沒想到遇到了幽州大軍的頑強抵抗,使得幾路鮮卑大軍大都損兵折將,實力大減,如今幽、並兩州的軍事力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才有能力進行戰略反攻,經過這次與漢軍的交戰,拓跋疆知道現在不管是置鞬落羅的軍隊,還是日律推演的鮮卑騎兵已經都無法阻擋漢軍征服西部鮮卑的腳步了,原以為這樣一來,鮮卑人今後就會淪為漢人的奴隸,沒想到這大漢的平北王居然說以後鮮卑人會和漢人一樣,不僅不會受到歧視,而且還能遷往長城以內他們一直想往的那些富庶之地去生活,真的會有這等好事?憑自己多年與漢人打交道的經驗,拓跋疆還真的有些不信。

    看到拓跋疆聽了自己的話之後,似乎有些懷疑,於是老劉接著道:「拓跋首領可能不相信我所說的話,可是你應該知道如今烏桓四部自打併入我幽州之後,百姓生活安居樂業,再也不用受遊牧生活的顛沛流離之苦,而且烏桓人現在與漢人一樣,想當兵的可以參加我幽州的軍隊,如今我幽州各地的突騎兵便是以烏桓騎兵為主組建起來的,有願意學習我大漢博大精深的文化的,也可以到我幽州官府所建的幽州書院去學習,將來學有所成之後,還可以在我幽州的各級官府中任職,我敢向拓跋首領保證的是:將來鮮卑人在大漢的統治之下,一樣會享受到漢人所能享有的各項禮遇,只要你們的族人不再想著從我大漢的大家庭中分離出去,不再與漢人為敵,而是把自己也當做一名漢人便足夠了。」

    今天老劉的話不啻幾個響雷,把拓跋疆都給炸暈了,他什麼時候聽說過這些理論,不過他明白了一點,那便是眼前的大漢平北王給自己和鮮卑人指出了一條明路:今後鮮卑人只要踏踏實實的做大漢的順民,便不會受到漢人的歧視,這一點他從烏桓人的例子中也知道老劉沒有說假話,所以為了他自己的性命,也為了能讓拓跋部落的子民今後都能過上好日子,拓跋疆急忙撲倒在地,連連向老劉叩頭,口中說道:「多謝大人厚愛,今後我和拓跋部落的族人將正式宣佈自己是大漢的子民,一切聽從大人的差遣,絕無二心,我在這裡再次謝過大人了。」

    一旁的戲志才心道主公果然高明,就是這麼簡簡單單的一席話,便令拓跋疆和他部落的十多萬百姓成了大漢的子民,這些人現在能用來幹什麼?當然是去修路開礦做苦力了,只不過他們不僅能吃飽穿暖,還能掙上養家的工錢,因此這對於拓跋部落的族人來說,也算是他們的造化了,要是遇上一個像呂布那樣的對手,恐怕他們部落就只有遭受滅族的下場了。

    老劉再次把拓跋疆拉了起來,然後道:「拓跋首領,我們接下來還要繼續向西北方向進發,目的是位於扎達的宴荔游部落和盤踞在匈奴單于庭的置鞬落羅部落,你對於這些地方都很熟,我想讓你跟著我們一起行動,也好幫我們指指路,不知拓跋首領可願意?」

    一聽老劉讓自己跟著漢軍一起行動,拓跋疆心裡明白漢人是想讓自己給他們做嚮導,雖然覺得這樣做有些對不起宴荔游和置鞬落羅大人,但是現在自己是漢軍的俘虜,老劉徵求自己的意見,那是給自己面子,自己怎敢推托,於是拓跋疆急忙道:「大人吩咐,怎敢不從,只是昨天晚上我的家人都和我走散了,還請大人幫幫忙,看看能不能把我的家人找回來,即使找不到活的,找到他們的屍體也好,這樣我也好安心跟隨大人出發。」

    老劉忙讓褚燕和王當分別下去問問,看看昨天參加行動的輕騎兵是否有人看到了拓跋疆的家人,也去那些俘虜中瞭解一下,他們是否知道拓跋疆家人的下落。

    在褚燕和王當出去瞭解拓跋疆家人的情況之時,老劉和戲志才又與拓跋疆聊了一些鮮卑內部的事情,正當幾人聊得起勁的時候,呂布安置好自己的隊伍後,趕到了老劉的大帳,向老劉打聽下一步的行動計劃來了。

    呂布已經是熟門熟路,自然不用親衛隊員通報,所以他一進帳,便發現了帳中的拓跋疆,呂布雖然不認識他是誰,但是兩人畢竟在去年的并州大戰中曾經照過面,而且呂布的一箭也和太史慈一樣,射到了拓跋疆的頭盔上,後來在混戰之中,拓跋疆選擇太史慈作為自己的對手,遠遠的避開了呂布,因此兩人這一見面,都覺得對方有些眼熟,但是又一時想不起對方是誰。

    呂佈於是張口問道:「劉大人,這位將軍怎麼看上去有些面熟,可是我又一時想不起他是誰,還請大人明示。」

    老劉怕他因為以前的事情,會對拓跋疆不利,於是急忙道:「奉先兄,這位便是我們前幾日的對手,如今已經向我們投降了的鮮卑拓跋部落首領拓跋疆,拓跋首領,我也給你介紹一下,這位便是我大漢武功最高的將軍,也是并州雁門郡的都尉,人稱飛將的呂布呂將軍,你們二位過去可能在戰場上見過,今後大家都是同僚了,你們也多親近親近。」

    老劉這麼一說,呂布也猛然想起眼前的大漢便是去年在汪陶城外混戰之時,被自己射過一箭的那名鮮卑大將,今天才知道他原來便是拓跋部落的首領,過去自己在九原城時,可沒少受城中那些鮮卑人的欺負,雖然有心報復他一番,但一聽老劉說這拓跋疆已經投降了,而且還成了自己的同僚,他怎麼還好意思去下手,而且老劉還給自己戴了一頂大漢武功最高的帽子,所以呂布也只好打消了自己的念頭,上前與拓跋疆見禮。

    拓跋疆看到呂布向自己行禮,急忙還禮,只是他一見呂布,心裡便感覺有些發毛,看來呂布這飛將的名號,早已深入到鮮卑將士的腦海裡去了,令他們對呂布心存畏懼。

    於是老劉又把拓跋疆會帶著大軍繼續西進的消息告訴了呂布,呂布倒是對他有些不放心,怕他成心在路上使壞,把漢軍帶到錯誤的路線上去,但是看老劉已經決定了,他也就沒再說什麼,只是心裡想著有機會一定要提醒老劉,千萬不可輕信拓跋疆的話。

    又過了一會兒,褚燕回到了大帳之中,向老劉稟報說已經去鮮卑俘虜中問過了,好像鮮卑士兵昨晚剛進漢軍的伏擊圈時,拓跋疆的家人便大都中箭落馬了,後來就再也沒見到他們,第二天打掃戰場的時候,也沒有發現他的妻子和幾個兒女。

    王當則是去輕騎兵那裡問了一下,結果倒是有個好消息,那便是輕騎兵在後來打掃戰場時,找到了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由於當時他被一個鮮卑女人護住了,因此沒受到什麼傷害。現在小男孩被輕騎兵帶回來了,由於不知道他的身份,所以還在等褚燕回去處理呢,結果褚燕進了九原城後一直沒有回去,所以至今還沒有把這個情況報告給他。

    一聽說找到一個七八歲的男孩,拓跋疆大喜過望,因為這是他的小兒子,看來自己的大兒子已經死了,拓跋疆激動得差點給王當跪下,急忙要王當帶他去軍營看看,自己的兒子怎麼樣了。

    看他確實著急,老劉便讓王當馬上帶拓跋疆回營中看看,如果是他的兒子,就馬上帶回家去,大軍要在九原城休整兩天,後天才繼續向宴荔游部落進發,這樣拓跋疆還可以在家陪兒子兩天,等拓跋疆跟著大軍離開後,他的兒子就先交給他的親屬來照顧,等大軍將來回轉幽州之時,再把他們父子都帶回幽州去。

    等王當和拓跋疆走了之後,呂布才對老劉道:「大人,這些外族跟我們可不是一心,所以即使他願意給我們帶路,我們也要多加點小心,免得他在路上使壞,對我大軍不利。」

    老劉道:「奉先兄放心,我看這拓跋疆也不是陰險之人,而且這回好了,他的兒子還在我們的手中,如此我們就更不用擔心他會生出什麼事端了,文皓你說是吧?」

    聽到老劉問自己,戲志才道:「主公,呂都尉,我看拓跋疆也是真心實意的投靠我們,他這樣做不僅僅是為了保住他自己的性命,也是為了他的族人能有一個好的出路,因此我們可以相信他,畢竟有拓跋疆帶路,我們會節省很多時間。」

    這時文丑進來報告,說是城中百姓的兩個頭領田猛和楊霖求見,問老劉是否讓他們進來?

    一聽是兩名立了大功的功臣來了,老劉忙讓文丑把他們請進來,因為接下來九原城的防守,除了要留下一些輕騎兵以外,最主要的還是要靠城中的漢人百姓來組織護城隊,這樣才能有足夠的兵力來看押那些鮮卑俘虜,同時守住已經到手的九原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