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五卷 北方 第二百三十七章 二樸伏誅 文 / 天翔

    第二百三十七章二樸伏誅

    輕騎兵師長蔡勇看到馬韓大王子樸長銀居然停了下來,而且做好了與自己交戰的準備,心中暗暗高興,他知道這樸長銀肯定是覺得自己是他的手下敗將,怎麼敢來招惹他,這回自己可要拿出真本事與他打上一場,也讓他知道自己的厲害。

    兩人離的近了,果然樸長銀對著蔡勇道:「敗軍之將,如何敢來追我,我看你是活的不耐煩了,那本王子就不客氣了,我今天便成全了你。」說完,樸長銀策馬來到蔡勇面前,掄起手中的大刀,奔著蔡勇的脖子便砍了過來。

    蔡勇心道你還真以為你有多大本事呢,今天我就讓你知道你自己到底有多少斤兩,於是手中長槍一撥,將樸長銀的大刀帶向一邊,然後手中長槍對著樸長銀的心窩便刺。

    樸長銀突然發現眼前的漢將雖然還是那幾天自己單挑打敗的幾員漢將之一,好像是個什麼師長,可是今天他好像換了一個人一樣,力氣比以前大了不少,而招數似乎也變得厲害了幾分,自己一上來由於輕敵,竟然馬上便落了下風。

    樸長銀還以為是由於自己的大意所致,於是抖擻精神,豎起大刀擋開了蔡勇刺過來的長槍,只是他還是覺得蔡勇的力氣比上次大了許多,自己雖然擋開了他的長槍,但是虎口也被震得有些發麻。

    蔡勇看到樸長銀居然擋開了自己的長槍,馬上變招,雙手一較勁,手中的長槍在空中劃了個半圓,然後向著樸長銀的頭頂砸去。

    樸長銀再次運足了全身的力氣,雙手緊握刀柄,向上磕開了蔡勇的長槍,只是這次雙方都用上了全力,蔡勇到沒有什麼,樸長銀可是虎口馬上綻開,流出了鮮血,同時他也感覺自己的喉嚨發甜,一口鮮血從嘴裡噴了出來,嚇得他急忙打馬向著遠處逃了下去。

    邊上觀戰的幾個部落首領本來也以為大王子的武功高強,肯定可以打敗眼前的漢將,沒想到才兩個回合,大王子便被人家打的口吐鮮血、落荒而逃,他們的功夫比起樸長銀更是遠遠不如,如何敢於蔡勇交手,於是急忙拚命的打馬,向著樸長銀逃走的方向跟了下去。

    蔡勇一看樸長銀想逃,這還了得,今天軍師曾經交待過,馬韓的兩個王子一定不能留,堅決要把他們殺掉,也免得將來留下後患,因此蔡勇帶著身邊的幾十名輕騎兵策動胯下戰馬,緊跟在他們身後追了下去。

    一邊追趕,蔡勇一邊命令手下的輕騎兵拿出連弩,衝著前邊逃跑的馬韓人便是一通速射,畢竟雙方的距離沒有多遠,在這種距離內輕騎兵的射擊準頭很高,因此沒用三輪弩箭,樸長銀和手下的幾個部落首領便全部了賬。

    蔡勇到了幾個馬韓人的屍首前,親自確認他們確實都已經死了,他這才讓手下的輕騎兵帶上樸長銀的屍首,迅速返回到北漢山要塞。

    此時要塞內的戰鬥也接近了尾聲,此時在要塞內指揮馬韓士兵作戰的,乃是馬韓大王樸宗萬的小兒子樸成性,今天他大哥樸長銀在離開要塞去攻打漢軍大營時,告訴弟弟樸成性一定要守好要塞,不過漢軍大部已經撤退,剩下的幾千人恐怕還不夠大哥打的,所以樸成性根本就沒加在意,而是與要塞內剩下的幾個部落首領登上了要塞的最高處,觀看樸長銀帶兵攻打漢軍大營。

    看著馬韓軍隊一步步接近了漢軍大營,而且最後已經把漢軍大營的木柵欄都拖開了,山頂上的樸成性幾人都發出一陣陣的歡呼,這樸成性雖然文才武略都不如大哥樸長銀,但是他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從不嫉妒,也沒有想當馬韓大王的野心,因此看到大哥又要立功,他是真心的替大哥高興。

    可是轉眼之間,從山腳下便衝出兩支漢軍的騎兵隊伍,衝進了馬韓人的要塞,而大營中也冒出了無數的漢軍士兵,將攻打漢軍大營的馬韓士兵殺得七零八落,四散潰逃。

    樸成性急忙傳令手下士兵擋住衝進要塞的漢軍,自己也拿起兵器,帶著幾個部落首領向正在登上要塞城牆的漢軍發起了攻擊。

    只不過他們手中現在剩下的,都是這次剛剛招來的新兵,而且裝備和兵器都是臨時拼湊的,根本無法抵擋精銳輕騎兵的攻擊,眼看著太史慈衝在最前邊,手中的長槍上下翻飛,擋者披靡,而他身後的幾員漢將也是各施神通,打得身前的馬韓士兵哀嚎連連,他們後邊的輕騎兵則是用手中的連弩向前邊的馬韓士兵拋射,使得馬韓士兵死傷無數,要不是後邊的樸成性幾人拚命擋住了馬韓士兵逃跑的線路,並且還殺了兩個想往山頂逃跑的士兵,其他馬韓士兵也早就逃跑了。

    樸成性也看到了山下大哥帶著的馬韓士兵已經基本被漢軍消滅了,大哥估計也難逃厄運,而自己要塞中的不到兩萬人目前正被漢軍大肆屠殺,他心裡已經明白這次自己兄弟二人是徹底失敗了,而北漢山要塞的失守,也意味著馬韓失去了賴以抵抗漢軍的天險,南邊現在還有漢軍,只要這支漢軍過了北漢山,那麼父王帶著前去阻擊另一支漢軍隊伍的大軍便會受到漢軍的兩面夾擊,因此自己即使守不住要塞,現在也不能輕易放棄,一定要與漢軍血戰到底,也算是盡自己為人子、為人臣的孝道。

    於是樸成性揮動著手中的大刀,率領身後的幾員馬韓部落首領衝下了山頂,順著城牆向漢軍殺了過去,有他們的身先士卒,倒也令苦苦支撐的馬韓士兵士氣大增,憑藉著山勢和人數上的優勢,竟然把太史慈等人的攻勢暫時給擋住了。

    太史慈看到正要到手的要塞,竟然被馬韓士兵給全力擋住了,不由得心中大怒,手中長槍一掃,便把城牆上的七八名馬韓士兵扔出了城牆之外,掉到山下去了,他也看到了後邊指揮馬韓士兵的幾員馬韓將官,尤其是那個拿著一把大刀,正在向自己等人衝過來的似乎是這些馬韓人的領頭之人,於是太史慈手上加力,長槍左突右刺,直奔著樸成性而去,他身邊的師長李奇和幾個團長也緊緊跟在他的身後,後邊的輕騎兵也都用連弩繼續向天空拋射,射殺著那些馬韓士兵的生命。

    剛此憑著一股血性擋住了漢軍的進攻,可是如今被激怒了的太史慈幾人便如下山猛虎一般,這些毫無作戰經驗的馬韓新兵如何抵擋得了,還有膽子大的上前阻擋他們,但是便如蚍蜉撼樹一般,轉眼便被幾員漢將奪去了生命,而那些膽小的和見機快的馬韓士兵則遠遠的躲開他們,開始想著如何保住自己的性命了。

    這樣一來,太史慈幾人很快便殺到了樸成性等人面前,由於樸成性不像他大哥樸長銀一樣會說漢話,所以雙方互相問了幾句都不明白對方說的是什麼意思,於是索性也都不再問了,各舉兵器打在了一起。

    樸成性原以為自己的功夫雖然不如大哥,但在馬韓之中也算武功高強之人,可是如今太史慈僅僅用了一槍,便要了他的性命,他手中的大刀距離太史慈的頭頂還有不到二寸的距離,但是太史慈那突如其來的一槍已經刺穿了他身上的鐵甲,正好刺進了他的心窩。

    太史慈槍身一縮,一股血箭從樸成性的胸口噴出,而嘴裡噴血的樸成性瞪著無神的雙眼,心有不甘的歪倒在了地上,跟著他剛剛辭世的大哥一起,到陰曹地府找閻羅王報到去了。

    看到樸成性已死,剩下的馬韓士兵更是沒了主心骨,而幾位馬韓部落首領也根本約束不住這些士兵,所以在幾員首領也成了太史慈李奇等人的槍下之鬼以後,要塞內的馬韓士兵大都扔下手中的兵器,開始向要塞的南邊逃去。

    太史慈看到大局已定,本來也不想繼續屠殺這些馬韓士兵了,於是便開始招降馬韓士兵,但是他喊了半天投降不殺,可是這些馬韓士兵沒有懂得漢語的,所以他說了也是白說,有些漢軍還以為是馬韓士兵拒不投降,也不能就這樣放跑了他們,因此太史慈只好帶著輕騎兵繼續追殺馬韓士兵。

    好在這個時候在要塞的山頂之上,出現了一個雙方都認識的人,便是精通漢語和馬韓語的金亨善,他剛才一直躲在要塞的堡壘內,怕自己出來被馬韓人當做叛徒給殺了,如今一看大局已定,而馬韓人又聽不懂漢軍讓他們投降不殺的話,因此為了讓自己的同胞少死些人,金亨善便從堡壘中鑽了出來,站到山頂上衝著那些四散逃竄的馬韓士兵用韓語向他們喊話,告訴他們只要放下武器投降,漢軍是不會殺他們的。

    不少馬韓士兵都認識金亨善,知道他現在是大王子身邊的紅人,如今他竟然幫著漢人,要自己這些人投降,而且只要投降便可保住性命,令要塞內外的馬韓士兵將信將疑,不過有些馬韓士兵一看跑也跑不過漢軍,再撐下去只有死路一條,而家裡還有父母妻兒要靠自己養活,因此便有人扔下兵器,跪倒在地,舉起雙手向漢軍投降。

    漢軍果然不再為難那些投降的馬韓士兵,而是繼續追殺仍在逃跑的馬韓人,看來金亨善說的沒錯,於是越來越多的馬韓士兵拋下手中的武器,跪在地上舉手投降。

    很快,要塞內外的戰鬥慢慢都停止了,而馬韓俘虜也被漢軍押到了要塞內的那片開闊地上集中了起來,留下幾千名陷陣兵在這裡看押俘虜,其他的漢軍則開始清理要塞內外的戰場,同時還有一些輕騎兵衝過了要塞,騎馬去追殺那些已經逃離了要塞的馬韓士兵。

    高順與鍾繇、太史慈都到了要塞中馬韓人修建的議事廳中,雖然浪費了十幾天的時間,不過終於攻破了北漢山要塞,也可以說基本上把馬韓人的命運攥在了漢軍的手中,三人都很高興,三人邊說邊等著這次的戰報。

    中軍官很快便把今天戰事的情況統計上來了,然後馬上向高順與鍾繇做了稟報:今天的大戰漢軍一共消滅了馬韓士兵三萬多人,俘虜了一萬多人,經過金亨善的辨認,馬韓大王樸宗萬的兩個兒子樸長銀與樸成性都已經被殺了,活著逃走的馬韓士兵估計不會過百。

    至於漢軍的傷亡情況,戰死的漢軍士兵人數是兩千三百二十人,傷員七百三十人,其中有八十六人是重傷員,都已經讓隨軍軍醫前去診治了。

    為了讓大軍盡快南下,在樸宗萬得到北漢山要塞失守的消息之前將他帶領的馬韓軍隊消滅,高順與鍾繇商議了一下,決定今晚大軍在北漢山休息一晚,明天一早,太史慈便帶著輕騎兵軍先行出發,前去攻擊樸宗萬駐紮在鳥山的軍隊,而高順則帶著一個步兵師同時離開北漢山,盡快趕往鳥山,鍾繇帶著剩下的那個人員不整的步兵師打掃好北漢山戰場,讓馬韓俘虜把戰死士兵的屍體都深埋了,然後他們就在這裡駐紮,等著高順和周泰的捷報。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