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四卷 戰起 第一百九十六章 封賞功臣 文 / 天翔

    第一百九十六章封賞功臣

    到了第二天的黎明前,何進便急忙進宮,將老劉從何後的長秋宮中領了出來,由於今天要在朝廷上決定對平定黃巾之亂有功之臣的封賞事宜,因此何進也就沒把老劉領出宮,而是在卻非殿外找了個房間,然後兩人坐在裡邊邊聊天,邊等著早朝的開始。

    很快,早朝的時間便到了,兩人也隨著文武百官一起,進了卻非殿中,今天幾乎朝中的文武百官都到了卻非殿上朝,因為他們都知道,今天要在朝堂上商議封賞功臣之事,所以大家都早早的到了卻非殿中,等著靈帝的到來。

    今天參加早朝的除了朝廷的官員外,老劉、董卓也有幸參與其中,而戲志才與曹操、袁術、孫堅等人也因為功勞很大,得以參加這次的早朝。

    戲志才看到老劉已經到了,心中也就放心了,他這兩天一直在擔心主公,不知道大將軍找他幹什麼去了,不過看主公的神情並沒有什麼異常,所以戲志才也就放下心來,專心的等著早朝的開始。

    時間不長,靈帝在幾個太監宮女的簇擁下進了卻非殿,然後上了台階,在大殿後方台階上的龍床上坐下,而郭勝也在台階上宣佈早朝開始。

    待殿中的文武百官對靈帝行了三叩九拜的大禮之後,太尉楊賜出班奏道:「陛下,自打今年的五月在我大漢七州之中爆發黃巾之亂以來,托陛下的洪福,經過朝中大臣與新軍、北軍及幽州戍邊軍、河東軍的共同努力,終於在近日基本平定了各地的黃巾之亂,賊首張角也已經病故,為了彰顯皇恩浩蕩,臣與司徒袁大人、司空劉大人及何大將軍一起,擬定了封賞功臣的初步提議,現在便請陛下過目。」

    楊賜說完,便將手中的一卷奏章呈給了郭勝,再由郭勝轉交給了靈帝。

    靈帝自郭勝手中接過奏章,然後仔細的看了一遍,看完之後,便將奏章交給郭勝道:「楊愛卿,我看你們的提議不錯,基本把這次立了戰功的將軍都想到了,現在你就把你們的提議向眾位愛卿宣讀一下,看看其他人還有什麼意見,再一起商議一下,楊愛卿你這就開始念吧。」

    「是,陛下,臣遵旨。」楊賜說完,從郭勝手中接過奏章,然後開始高聲朗讀起來:「大漢光和五年五月,冀州巨鹿奸人張角聚集太平道信徒造反,在七州之中同時起事,令我大漢百姓深受刀兵之苦,同時北方的鮮卑也趁機從三路進犯我并州、幽州之地,在此危難關頭,幽州刺史劉備劉大人親率幽州戍邊軍迎擊敵人,在幽州戍邊軍的迎頭痛擊下,鮮卑大軍損失慘重,被徹底趕出了我大漢的土地,在此一役中,幽州刺史劉備劉大人身先士卒,親臨前線指揮戰事,而幽州治中從事戲志才也是奇謀頻出,為打敗鮮卑騎兵立下了不世戰功,其他如幽州戍邊軍的各級將領關羽、蹋頓、顏良、赤延等人也都在戰鬥中表現突出,理應封賞。」

    停了一下,楊賜又接著念道:「在剿滅黃巾軍的戰鬥中,由右中郎將皇甫嵩大人帶領的新軍將士浴血奮戰,擊敗了攻打信都城的黃巾亂黨,又在其後攻打鄴城、穎川、濮陽的戰鬥中與其他部隊協同作戰,騎都尉曹操與校尉袁術在幾次戰役中奮勇殺敵,功勳卓著;而由左中郎將朱俊朱大人帶領的北軍將士也在長社、汝南等地消滅了大量的黃巾軍亂軍,佐軍司馬孫堅功績顯赫;中中郎將董卓董大人帶領的河東軍將士也一樣在穎川、濮陽、奉高的幾次戰鬥中頑強殺敵,雖然幾乎全軍覆沒,但仍舊毫不退縮,並且在攻下奉高城後,將張角的屍體運回洛陽,也立下了無數戰功,因此經我們三人與大將軍合議,擬對此次大戰的有功人員進行如下封賞:沮陽公、幽州刺史劉備,擬封為平北王,封地在幽州范陽郡的涿縣,食兩萬戶;右中郎將皇甫嵩,擬封為左車騎將軍、領冀州刺史、並晉封為槐裡侯,食槐裡、美陽兩縣,共八千戶;左中郎將朱俊,拜右車騎將軍,並晉陞為錢塘侯,食錢塘一縣,共八千戶;河東太守董卓,官拜涼州刺史,封為臨洮侯,食臨洮西平鄉,共兩千戶。」

    接著楊賜又把其他人的封賞念了一遍:「幽州治中從事戲志才,官升一級,同時封為無極亭侯,食八百戶,其餘眾將均官升一級,其中蹋頓封為碣石亭侯,食六百戶;騎都尉曹操,任東郡太守,校尉袁術,任汝南太守,佐軍司馬孫堅,任長沙太守,其他參與了這次戰事的將軍,也都官升一級,進行封賞。」

    其他楊賜還宣讀了對一些在黃巾之亂中棄官逃跑以及辦事不利的官員的處罰決定,其中最大的變動,便是冀州刺史王芬被免去了冀州刺史之位,其實在前邊楊賜宣佈皇甫嵩領冀州刺史時,眾人便知道王芬要倒霉了,果不其然,他馬上便被免去了刺史之職。

    等楊賜念完之後,大殿之中的文武百官頓時議論紛紛,他們對老劉能夠封上平北王並不意外,畢竟老劉是漢室宗親,更兼立下如此大功,封個王位的確不過,對於其他人的封賞也都沒有意見,只是對於董卓的封賞,令眾人感到有些意外,畢竟董卓這次參加的幾次戰鬥,打的都是敗仗,而且還損失了不少的士兵,竟然最後也和其他功臣一樣,得到了陞遷,看來這董卓肯定是給皇上送禮了,否則雖然涼州荒涼貧瘠,但也輪不到由他前去擔任刺史之職。

    於是便有仗義執言之士出班講話,對董卓能夠出任涼州刺史一事提出了異議,但是靈帝馬上擺了擺手,制止了那名大臣繼續發言,看到靈帝不滿意了,其他人雖然還有意見,但也不敢惹惱靈帝,於是在經過了這道手續之後,這次的封賞便正式的以聖旨的形式發佈下去,而這些功臣也終於得到了應得的賞賜。

    在此後的日子裡,老劉便在洛陽逗留了半個多月,期間除了與靈帝一起探討北伐的事宜之外,老劉幾乎每天白天都和董卓、曹操和袁紹、袁術幾人在一起,除了喝酒便是光顧那些煙花之地,只是老劉由於每天晚上都會跟著何進去宮中陪伴何後,因此曹操等人對老劉老是不在妓院之中過夜有些迷惑不解,上次他一來,便把紅棉姐妹給收了,這次怎麼會變得這麼乖,竟然不敢在這裡過夜,不過反正妓院的花銷老劉都幫他們付了,因此他們也就不再深究老劉的去向,而是自己享受去了。

    何後知道自己很快便會與老劉分開,因此每次兩人在一起之時,都是極盡纏綿,盡情歡娛,而且老劉也經常藉著教導劉辯的機會,經常大白天便與何後膩在一起,反正何後身邊的太監和宮女都已經被她買通了,也不用擔心會走漏了風聲,靈帝現在也幾乎從來不到長秋宮來看何後,也讓二人得以渡過了一段難忘的時光。

    半月之後,老劉在宮中向靈帝辭行,然後又到中常侍張讓和趙忠、郭勝的府中告別,而楊賜等人他也不會失禮,因此又過了幾天,老劉才算做完了這些瑣事。

    董卓則早已去涼州上任去了,臨走之時,他與老劉又敞開肚皮,大喝了一次,老劉提醒董卓到了涼州之後,一定要對那裡的羌人和一些當地的豪強多加小心,同時做好軍備,提高士兵的素質,這樣才不至於在發生意外時措手不及,董卓非常感謝老劉這次對他的幫助,再三的向老劉致謝,又給老劉送了一些金銀珠寶,這才離開洛陽,回河東郡去整頓自己留在那裡的一萬人馬,然後便帶著兩個女婿和幾員大將,去涼州上任去了。

    曹操、袁術和孫堅也都在老劉離開之前便離開了洛陽,分別去他們的領地上任去了,現在他們也都有了自己的地盤,因此都想去那裡施展自己的抱負和才華,這樣才能像老劉一樣,官位越做越大,爵位越來越高,同時爭取多找一些謀士與武將,這樣才能形成自己的勢力。

    離開洛陽的前一個晚上,老劉再次跟著何進到了何後的長秋宮,兩人這一晚上幾乎都沒睡覺,何後只希望老劉回到幽州之後,不要把她忘了,他會時刻想念老劉的,而且他也會按照老劉的意思,繼續督促劉辯多學知識,鍛煉身體,免得靈帝老是不喜歡他。

    梅開數度之後,兩人靜靜的擁抱在一起,享受著離別前最後的溫馨,老劉現在也對何後有了感情,畢竟何後也是真心的對待自己,所以現在他們在一起的時候,老劉已經不再去想是否對得起自己的皇兄了,只是自己與何後的這一別,估計沒有幾年恐怕是無法重逢了,因此兩人的心中都有些傷感,一直緊緊的擁著不願分開,直到何進看到天都快放亮了,才急忙進來把老劉叫走,二人依依不捨的牽著手到了門口,反覆幾次都不願意分開,最後何進心說這樣可不行,再耽擱下去天都亮了,要是被別的宮中的太監或是宮女發現老劉是從長秋宮出去的,那麻煩可就大了,因此他急忙拉著老劉離開了長秋宮,留下何後在屋裡獨自落淚。

    告別了前來送行的不少親朋好友,老劉與戲志才帶著文丑和一百名親衛隊員離開了洛陽,踏上了返回幽州的征程,老劉知道自己這一去,要做的事很多,自己已經答應靈帝了,要在三五年之內,將北方的鮮卑、扶余、三韓、挹婁等族盡數收服,如果自己的海軍形成規模了,那就在佔領了三韓之後,從那裡出兵東渡倭國,將這個自己心中深深痛恨的小國徹底征服。

    一路之上已經沒有了戰事,因此他們也很安全,在路過冀州治所信都城時,老劉又去城中拜會了新任的冀州刺史皇甫嵩,兩人相談甚歡,架不住皇甫嵩的盛情相約,老劉在信都又呆了兩天,這才返回了幽州的治所薊縣。

    第四卷至此全部結束,接下來請看第五卷:北方。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