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四卷 戰起 第一百八十八章 關羽孫堅 文 / 天翔

    第一百八十八章關羽孫堅

    現在何儀與劉辟帶領的近三萬黃巾軍,被官軍包圍在了汝水河北岸一段四五里長的狹小區域內,幽州的輕騎兵和突騎兵是沿著河岸從兩側向他們進攻,而皇甫嵩派來指揮作戰的孫堅,則帶著一萬兩千多名北軍將士從黃巾軍的北方向他們發動了進攻。

    現在雙方士兵的人數接近,因此何儀才覺得自己有與官軍一戰的實力,他們已經與朝廷的北軍在平輿城僵持了一個月,雙方經過了守城攻城、突圍阻擊等多次戰鬥,可以說都對對方有了一些瞭解,而由於在平輿城的攻防戰中,黃巾軍是守城,而北軍則是主攻,因此北軍的傷亡要比黃巾軍還多,由此何儀才認為自己可以與官軍繼續周旋一番,畢竟現在他也被逼無奈,用上了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計策。

    只是當兩側的幽州騎兵在距離黃巾軍士兵還有一百五十步距離的時候,隨著兩邊的兩位指揮官關羽和蹋頓的一聲令下,頓時無數支弩箭飛上了天空,然後向著遠處的黃巾軍士兵頭頂上落了下來。

    由於黃巾軍現在的隊形十分密集,因此隨著這一萬多支弩箭的落下,中箭倒地的黃巾軍士兵不下三千人,頓時把裡邊的黃巾軍士兵嚇壞了,他們這是第一次與幽州的官軍交手,哪裡知道官軍手中竟然有如此利器,相距這麼遠也能把弩箭射到自己的身上,於是處在外圍的黃巾軍紛紛向裡邊撤退,只是他們已經在河邊了,這一擠之下,馬上把那些就在河岸上的黃巾軍士兵擠到了河中,湍急的河水又深又急,落水的黃巾軍士兵馬上便被河水捲走了,使得黃巾軍士兵再次損失了數百人。

    在後邊指揮的何儀與劉辟二人因為離河岸不遠,也險些被擠到河裡去,他們二人急忙傳令,讓手下的將軍們馬上去約束住自己的部下,兩邊的官軍太厲害,根本打不過他們,那就向從平輿方向過來的那支官軍隊伍發動攻擊,如果他們也和兩側的官軍一樣,擁有這種可以從遠處向他們攻擊的弩箭,那就只有挨打的份了。

    結果誤打誤撞之下,還真讓何儀給蒙對了,他們衝到與北軍相距不到八十步的時候,馬上開弓射箭,向官軍的隊伍發動攻擊,而他們對面的北軍也在做著和他們一樣的動作,將無數的羽箭射向黃巾軍的隊伍。

    八十步正好是弓箭的最佳射程,雙方士兵射出的都有上萬支羽箭,這一落入對方士兵的隊伍以後,中箭的士兵都有不少,北軍這次來的都是騎兵,大概有一萬兩千餘人,因此竟然被黃巾軍一輪弓箭就射死了近兩千人,當然黃巾軍也付出了差不多三千人死亡的代價。

    兩側的幽州騎兵繼續向中間逼近,他們的連弩也在不停的向空中拋射著弩箭,而這些弩箭也大都落到了黃巾軍密集的隊形之中,使得兩側死傷的黃巾軍越來越多,因此很多原來在兩邊與幽州官軍對峙的黃巾軍士兵為了逃命,開始向隊伍的中間撤離,這也使得與北軍對射的黃巾軍數量在不斷上升,兩軍的距離也不斷接近,最後終於衝到了一起,雙方士兵互不相讓,揮舞著手中的兵器衝入對方的隊伍之中,展開了一場生死肉搏。

    北軍士兵無論從裝備上,還是在訓練與經驗上都要遠遠高於對面的黃巾軍,但是黃巾軍只有一點強於他們,那就是他們現在是在拚命,是在用性命做賭注,來賭一場未知的戰鬥,如果他們賭贏了,那麼他們很可能會逃出官軍的包圍,而如果賭輸了,那這裡也就是他們的葬身之地。

    現在雙方的三支隊伍分別以不同的方式在進行戰鬥,幽州官軍只在距離黃巾軍一百步以外的地方,用連弩向黃巾軍射擊,儘管他們沒有與黃巾軍直接進行遭遇戰,但是死在他們手下的黃巾軍士兵已經有七八千人了,剩下的兩萬多黃巾軍士兵明白兩側已經沒有逃出去的可能了,因此他們都衝向了中路,對擋住了他們去路的北軍士兵展開了瘋狂的攻擊。

    孫堅身先士卒,衝入了黃巾軍士兵隊伍中,他用的是一把家傳的寶刀古錠刀,揮動起來當真是氣吞山河,擋者披靡,何儀與劉辟現在也衝入了戰團之中,看到孫堅周圍的黃巾軍士兵被他殺死無數,根本沒人能擋得住他的攻擊,於是他們二人雙雙衝了過去,聯手雙戰孫堅,才堪堪擋住了孫堅的攻勢。

    看到黃巾軍之中居然也有武功不錯的大將,雖然一個不是自己的對手,但以二對一也能與自己打成平手,令平生鮮遇敵手的孫堅頓時好勝心起,揮舞著手中的古錠刀左遮右擋,與何儀劉辟二人打得難解難分,一時之間,難分高下。

    幽州突騎兵的軍長蹋頓現在殺的高興,早把來之前老劉告訴自己一定要多抓俘虜的事情給忘了,好在另一邊的關羽還記得老劉的囑咐,因此看到黃巾軍士兵已經死傷上萬人了,知道再這樣打下去,到了最後恐怕一個俘虜也抓不到,便傳令手下輕騎兵停止射箭,然後向著那些黃巾軍喊話:投降免死,投降不殺!

    已經被幽州官軍的連弩追殺的走投無路的黃巾軍士兵突然聽到輕騎兵的喊聲,立刻便有不少人扔下兵器,跪倒在地,他們現在已經被幽州的騎兵打怕了,知道自己根本無法傷到對方的一根毫毛,而對方則可以在自己弓箭的射程以外,任意的射殺自己,現在聽到官軍投降免死的承諾後,不少人便放棄抵抗,舉手投降。

    此時戰場中正在廝殺的孫堅三人也到了關鍵時刻,孫堅的古錠刀勢大力沉,招數精奇,已經殺的何儀劉辟二人節節敗退,但是他們二人也是咬緊牙關,死命擋住孫堅的攻勢,只是現在他們已經是強弩之末了,估計用不了幾個回合,二人便會成為孫堅的刀下之鬼。

    黃巾軍中的一些中下級將官看到他們的渠帥和大將有難,便紛紛趕來支援,總算是及時趕在孫堅殺掉二人之前,把他們救了下來,只不過兩人身上都掛了彩,好在傷的不重,使得他們還能繼續指揮黃巾軍作戰。

    當看到兩側的不少黃巾軍士兵向官軍投降後,何儀和劉辟大怒,便準備衝上去殺掉那些向官軍投降的膽小鬼,可是他們剛剛衝過去,還沒等他們舉刀對那些跪在地上的黃巾軍下手呢,便看到從官軍的隊伍中衝出一員手持大刀的紅臉大將,高聲對他們喝道:「幽州輕騎兵第一軍軍長關羽在此,你們速速納命來。」

    幽州輕騎兵,軍長關羽,何儀和劉辟在大腦短時間的短路之後,突然明白原來這些攻擊他們的官軍,竟然是名動天下的幽州戍邊軍,而且他們也知道幽州刺史劉備愛民如子、體恤手下的將士,因此幽州大軍才能在短時間內,取得無數大勝,今天遇上了,怎麼也不能人家讓投降就投降吧,先試試這員大將的本事如何,要是對方果然和傳說中所說的那樣勇猛,那就向幽州官軍投降吧,聽說幽州官軍有個規矩,他們從不虐待抓到的俘虜,因此向他們投降,總比向前邊那支與自己打了一個多月,已經結下死仇的官軍投降要好。

    何儀舉起手中的大刀,劉辟端起手中的長槍,二人再次打馬衝向關羽,開始了今天兩人的第二次合作,只不過他們的對手,由孫堅換成了關羽。

    關羽端坐馬上,看著二人向自己衝來,等他們離的近了,關羽突然大喝一聲,然後雙腿用力一夾胯下戰馬,那匹得自鮮卑大將手中的棗紅馬突然加速,轉眼之間便到了二人面前,而何儀與劉辟剛被關羽的一聲大喝嚇得失魂落魄之際,被關羽衝到二人面前,手起刀落,將何儀先拍下馬去,而劉辟剛想舉槍向關羽進攻,被關羽反手一刀,撩飛了他手中的長槍,然後二馬相交之時,關羽伸手抓住劉辟的腰帶,將他生擒活捉。

    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黃巾軍的渠帥和大將便被關羽打暈一個,活捉了一個,遠處的那些黃巾軍看到關羽橫刀立馬,如天神一般,更是嚇得跪倒一大片,連聲喊著:軍爺饒命,我們投降了。

    另一側的蹋頓在張飛的提示下,也突然想起了老劉要自己多抓俘虜之事,於是也開始向黃巾軍喊話,告訴他們投降免死,很快,兩側的黃巾軍士兵看到逃生無望,便大都選擇了向官軍投降,而中間的那部分黃巾軍則繼續與北軍士兵做著殊死的搏鬥。

    現在戰場上的情景很奇妙,兩側的幽州輕騎兵和突騎兵正在接受黃巾軍的投降,而中間的黃巾軍則與北軍士兵忘我的撕殺著,雙方士兵都是死傷慘重,而且由於黃巾軍士兵採取的是不要命的死纏爛打的方式與北軍士兵搏鬥,因此雖然北軍士兵比黃巾軍的戰力要高,但是也付出了五六千士兵的傷亡,至於黃巾軍士兵的損失則更大,他們的三萬人現在還活著的,除了已經向幽州官軍投降的七八千人之外,只剩下了還在與北軍士兵廝殺的五千多人。

    被關羽扔到地上,摔得七葷八素的劉辟此時已經清醒了過來,看著那些黃巾軍士兵被官軍在大肆屠殺,劉辟不忍心看著昔日手下的兄弟被官軍殺戮,於是他向關羽道:「關將軍,小人是平輿城黃巾軍的大將劉辟,請您允許小人去招降那些還在抵抗的黃巾軍士兵吧,只要我告訴他們投降便可以保住性命,他們肯定會聽我的話投降的,還請關將軍恩准。」

    關羽當然也想多抓俘虜,看他身上盔甲齊全,知道他確實是一員黃巾軍的大將,於是便同意了他的請求,讓他馬上去招降俘虜,劉辟趕緊上了戰馬,急忙趕到那些還在與官軍戰鬥的黃巾軍士兵身後,大聲招呼他們馬上投降,只要他們放下武器,官軍便不會殺了他們。

    那些早已經累的夠嗆的黃巾軍士兵看到是劉辟在讓他們投降,當然不會反對,於是戰場上剩下的五千多黃巾軍士兵大都放下了武器,跪在那裡向官軍投降了。

    正在殺得興起的孫堅突然之間沒了對手,心中不禁大為光火,看到是自己的手下敗將劉辟在那裡跑動跑西的招呼黃巾軍士兵投降,而自己前來追擊這些黃巾軍時,朱俊曾對自己說過,對這些黃巾軍不能手下留情,他們可是殺了北軍的上萬將士,而孫堅也曾在攻上平輿城牆的那次戰鬥中受了傷,因此他才在戰場上毫不留情,痛下殺手,現在沒了對手,令他遷怒於在戰場上為幽州官軍大肆招攬降兵的劉辟,於是拍馬向他追了過去,打算殺了他也好令自己出一口惡氣。

    劉辟並沒有發現危險正在向自己悄悄逼近,還在勸說那些仍在繼續頑抗的黃巾軍士兵投降,所以當孫堅來到他的身後,舉起手中的古錠刀向他攔腰斬去的時候,他才驚覺原來剛才那員打敗了自己和何儀的大將正在暗算自己,他的功夫本來就與孫堅相去甚遠,這一下對方又是悄然出手,因此等他發現時,孫堅的古錠刀離他的後腰已經不到一尺遠了,劉辟只好歎了口氣,在那裡閉目等死了。

    但是他忘了戰場上的關羽一直在看著整個戰場上的情況呢,當他看到孫堅悄悄向劉辟逼近時,便知道他要下黑手,所以關羽便催動胯下棗紅馬向劉辟那裡衝了過去,正好趕在孫堅的古錠刀快要挨上劉辟的後腰時,關羽伸出手中的青龍刀,將孫堅的古錠刀擋住了。

    孫堅本來以為自己就要得手了,突然間左側出現了一員騎著棗紅馬的紅臉將軍,竟然單手持刀,隔開了自己那勢在必得的一刀,而且兩刀相擊之時,濺出無數火星,孫堅急忙收刀查看,自己的家傳寶刀是否受損。

    這一看不要緊,令孫堅心疼不已,原來他那柄無堅不摧的古錠刀竟然崩出了一個黃豆粒大小的缺口,這把刀可是號稱從自己的先祖孫武那裡傳下來的,已經經過了無數次的戰鬥,從來沒有受過任何損傷,今天竟然不敵他人的兵器,讓孫堅更是怒火上湧,於是不再去管劉辟,任由他打馬逃了出去,孫堅則瞪著關羽道:「閣下何人?為何阻擋我誅殺黃巾賊將?」

    關羽也沒有見過孫堅,當然不知道他是誰,不過從穿著上可以看出來他是北軍的大將,只是對他偷襲劉辟的行為有些不齒,於是關羽瞇著眼睛答道:「我乃大漢幽州戍邊軍輕騎兵第一軍軍長關羽關雲長,閣下又是何人,那員黃巾軍大將已經向我幽州軍隊投降了,正在招降戰場上的其他黃巾軍士兵,你為何要偷襲於他,男子漢大丈夫,做事當光明磊落,如何能夠行此偷雞摸狗的勾當。」

    聽了關羽的話,孫堅也是面上一紅,他知道自己確實剛才有些孟浪了,但是這也是自己一時火起所致,再說了那員黃巾軍大將本來便是自己的手下敗將,所以自己如何出手,他也很難逃脫。

    從關羽身上那精緻的鎧甲和胯下的神駒,再加上他的自我介紹,孫堅才知道原來他是幽州刺史劉備的手下大將,只是他還不明白關羽的軍長是什麼職位,要是他知道軍長與郡都尉同級的話,那關羽比起自己的佐軍司馬可要高了幾級。

    再就是關羽一出手,便輕描淡寫的化解了自己的那一擊,孫堅明白對面的這人無論從力量,還是武功上,絕對不再自己之下,因此他此時斂住心神,對關羽道:「原來是幽州的關將軍,在下乃是北軍佐軍司馬孫堅,奉左中郎將朱俊大人之命,前來追殺這些逃走的黃巾軍,我們之間可能是有些誤會,還請關將軍莫怪。」

    關羽看他服軟了,也就沒再說什麼,只是對他道:「我幽州軍規之中有規定,不可濫殺俘虜,還請孫將軍配合,關某在這裡先謝過了。」

    孫堅看關羽也沒有再追究自己偷襲劉辟的事,也就向著關羽一拱手道:「既如此,那打掃戰場的事就麻煩關將軍了,我這就收兵回城,咱們就此別過,後會有期。」

    關羽也向他拱了拱手道:「後會有期,有機會還請孫將軍指點一二。」他這可是在向孫堅挑戰,孫堅也沒有答話,撥馬轉身,一路上招呼著北軍士兵收兵回城去了。

    大難不死的劉辟這才過來向關羽行禮道:「多謝關將軍救命之恩,小人的這條命是關將軍救的,今後小人就跟著關將軍了,鞍前馬後為您效勞,還望關將軍恩准。」

    關羽看他還算知趣,於是也對他道:「劉將軍不必多禮,等咱們回營之後,我跟刺史大人稟報一下,你來我軍中做個團長如何?」

    劉辟看關羽答應了自己的要求,還給自己封了個團長的官銜,雖然不知道到底這個團長有多大,但是能在幽州軍中效力,自己今後的出路就算有了著落,於是劉辟連忙跳下馬來,跪在那裡向關羽致謝。

    等打掃完戰場之後,將那些戰死士兵的屍體同往常一樣進行了深埋處理,這次戰鬥,官軍中幽州兩支騎兵幾乎沒有什麼傷亡,而北軍士兵由於與黃巾軍士兵混戰了一場,戰死士兵達到了六七千人之多,而黃巾軍士兵死傷更多,近三萬人現在只剩下了不到一萬人,何儀此時也已經醒過來了,聽劉辟跟他一說打暈自己的,乃是幽州大將關羽,何儀便也在劉辟的勸說下投降了,然後他們二人收攏好近萬降兵,在幽州騎兵的押解下,返回了平輿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