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四卷 戰起 第一百八十一章 東進泰山 文 / 天翔

    第一百八十一章東進泰山

    濮陽城中的混戰一直持續到當天的下午才告結束,新軍和幽州戍邊軍在付出了與黃巾軍交戰以來最大的一次傷亡代價後,才將城中的黃巾軍士兵基本消滅乾淨,而東門也在迅速趕來馳援的張飛帶著的一千名輕騎兵的猛攻之下,再次落入官軍手中,不過主要是東門只有為數不多的黃巾軍在防守,目的是放城中的黃巾軍逃生,張飛他們將東門攻下之後,令城中的黃巾軍士兵沒有了逃跑的出路,最後被官軍全數殲滅。

    但是說起來官軍這次雖然攻下了濮陽城,可是付出的代價著實不菲,新軍現在只剩下了兩千多人,而幽州戍邊軍竟然在昨天夜裡死傷了兩千多人後,今天加上東門一千名輕騎兵的陣亡,再次付出了四千多人的代價,令幽州剛來濮陽時的一萬九千人到了現在,只剩下了不到一萬兩千人,而參戰的將領也大都掛了彩,尤其是剛剛從南陽投降的周倉更是身中三槍,好在都不是致命傷,才令他保住了性命。

    至於董卓手下的四百多人,當然也無法躲過這場大劫,現在只剩下董卓和他的女婿牛輔,以及一支不到一百人的隊伍。

    黃巾軍最後逃走的,只有一萬五千人左右,剩下的七萬多人,都在這場大戰中陣亡了,由於濮陽的黃巾軍士兵及其凶悍,因此最後竟然沒有抓到幾個俘虜,投降的更是寥寥無幾,這也是導致官軍死傷慘重的直接原因。

    負責指揮城中黃巾軍作戰的張伯與戴風二人也是寧死不降,一直戰鬥到最後時刻,張伯被典韋的大刀砍掉了腦袋,而戴風則被關羽的青龍刀劈成了兩半。

    城中的百姓都被黃巾軍趕到遠離戰場的地方去了,聽了一夜的喊殺之聲,令濮陽的百姓提心吊膽的熬了一夜,等到了天亮,城中仍然到處都是血肉相搏的戰場,百姓更是緊閉大門,不敢出來,一直到了下午,終於聽不到外邊的喊殺聲了,才有膽大的百姓出了家門,這才知道官軍已經打敗了城中的黃巾軍,於是百姓紛紛奔走相告,為今後的生活不再受到干擾而欣喜若狂。

    老劉安排手下的士兵稍事休息後,便開始讓他們搜尋原來的地方官和衙役馬上回太守府上任,同時徵召當地的百姓來幫助他們打掃戰場,畢竟有八萬多具屍體還在濮陽城中,如果不及時處理,現在天氣炎熱,恐怕會為當地造成瘟疫流行的滅頂之災。

    而老劉則與皇甫嵩、戲志才、曹操和董卓等人一起,找了一家臨街的酒家作為官軍的指揮部,商議大軍的下一步行動計劃,因為他們已經從東門倖存的輕騎兵口中得知,有一支近兩萬人的黃巾軍隊伍出了濮陽東門,至於他們的去向,老劉已經派了一些探子到濮陽的四周打探那支黃巾軍的下落,畢竟他們都是步兵,因此雖然走了大半天了,但是也不會走的太遠,只要方向對了,騎馬的探子便會很快得到他們的下落。

    當他們看到中軍官報來的這次戰鬥的戰報時,屋中的眾人傳看完了之後,一時之間都沒有說話,因為這次官軍付出的代價確實是太大了,而賊首張角和鬼影卻再一次逃出了他們的手心。

    皇甫嵩看大家都不說話,知道大家的心中都很沉重,畢竟新軍和河東軍現在可以說已經沒有了再戰之力,還能夠繼續追剿張角的,也就只剩下老劉的幽州軍了。

    於是皇甫嵩首先道:「諸位,我們這次雖然取得了攻克濮陽的勝利,但也只能算是一場慘勝,而且還沒有抓到或殺掉賊首張角與鬼影二人,現在頁沒有他們的下落,一旦我們有了他們的消息,我想我們必須盡快前去追擊,放跑了張角和鬼影二人,無異於縱虎歸山,只是現在我們各方的損失也很大,所以接下來的戰事,就只能拜託玄德和他的幽州軍了。」

    老劉當然也知道經過兩天的大戰,現在新軍也和河東軍一樣,幾乎被打殘了,所以要想前去追擊那支逃跑的黃巾軍,也只有自己的幽州軍還有這個能力,因此老劉當下對皇甫嵩道:「皇甫大人放心,我馬上便組織一支隊伍做好出發的準備,至於濮陽城的善後事宜,就由大人和剩下的幾支部隊一起來做吧,逃走的黃巾軍有近兩萬人,所以我必須要帶上至少五千人,才可以保證在追上那支黃巾軍後,將他們全部消滅,只是我現在也不敢肯定,張角和鬼影還會不會與那支部隊在一起。」

    戲志才也道:「主公所說,我也有同感,這鬼影既然能設下如此毒計,令我們損失慘重,並且還讓他輕易逃出了濮陽城,現在他與張角肯定不會再與那支黃巾軍部隊在一起,否則只要我們追上去,他還是難以逃脫,所以我估計他與張角肯定是單獨逃走的,就看我們的探子能否發現他們的蹤跡了。」

    曹操忽然道:「如果張角和鬼影沒有與大隊黃巾軍在一起,我估計他們十有**是沿著黃河乘船逃走了,畢竟這裡離黃河很近,找一條船也很容易,所以我以為他們肯定是從水路逃走的。」

    眾人細一琢磨,張角與鬼影應該是從水路逃走的,看來這鬼影不愧是南華仙師的高徒之一,居然在如此被動的局面下,先是派城中僅有的一千五百名騎兵偷襲董卓的河東軍營寨,令河東軍幾乎全軍覆沒,而接下來居然採取了誘敵深入的戰術,將官軍主力拖在了濮陽城中,他自己則玩了一招金蟬脫殼,與張角從容遁去。

    既然已經商定了對策,於是老劉便與戲志才回去傳令,但是董卓不想留在濮陽,反正他手下就剩下不到一百人了,所以他堅決要跟著幽州的追兵一起行動,皇甫嵩和老劉拗不過他,也知道他是想分一份戰功,只好答應了他的要求。

    回到隊伍中的老劉將剩下的輕騎兵合到一起,大概也才不到六千人,由關羽和顏良領軍,當然老劉和戲志才也跟著大軍在一起,文丑作為親衛隊長自然不能離開老劉,還有剛剛加入幽州陣營的龔都、裴元紹也被老劉帶在了身邊,身受重傷的周倉留在濮陽養傷,至於蹋頓與張飛二人,則領著剩下的六千多突騎兵在濮陽休整,,同時協助皇甫嵩等人做好濮陽城的守衛和治安,他們就在這裡等老劉他們消滅了那些逃走的黃巾軍後,再回來一起行動。

    到了傍晚時分,終於有探子打探到了那支黃巾軍逃兵的下落,他們正沿著官道向青州的泰山方向逃竄,只是由於一宿沒睡,所以他們的行軍速度很慢,現在也剛剛走出了一百多里的路程,估計今天晚上他們就會到達與濮陽鄰近的東平縣城,並且會在那裡過夜。

    得到消息後,老劉傳令輕騎兵馬上吃晚飯,待吃過晚飯後,輕騎兵在老劉的親自帶領下,告別了留守濮陽的皇甫嵩等人,離開濮陽向東邊的東平進發,董卓帶著他的女婿牛輔和手下的一百殘兵也跟在了輕騎兵隊伍中,不過現在他的這些士兵都從戰死的幽州士兵手中撿了一具連弩、幾隻箭匣和一把斬馬刀,還把那些沒主的戰馬身上的馬鞍馬鐙也卸下來配到了他們的坐騎身上,雖然幽州士兵將此事報告給了老劉,但是老劉一想現在他也就這點兒人了,因此也就沒與他計較,所以董卓的這一百人倒成了幽州戍邊軍以外,唯一全部配備了馬鞍馬鐙加上連弩和斬馬刀的隊伍。

    為了能在明天白天追上前邊的黃巾軍,因此輕騎兵當晚連續奔馳了近兩個時辰,到了亥時一刻,輕騎兵便趕到了東平城西,估計黃巾軍即使過了東平城,也不會離輕騎兵太遠,因此老劉與戲志才和董卓商量了一下,決定今晚輕騎兵就在東平城外紮營休息,然後派出了不少探子,到東平城的東邊打探一下,看看那支黃巾軍的隊伍現在到了哪裡。

    沒有多長時間,派出去的探子便回來了,他們過了東平城再向東沒走多遠,便看到了那支逃跑的黃巾軍隊伍,現在就在東平城東北方向大約四十多里的地方,由於他們也沒有帳篷,便在一處樹林中搭了些簡易的木棚休息,幽州的探子也大致清點了一下,這支黃巾軍隊伍的人數在一萬五千人左右,因為不敢過分接近觀察,所以他們也不知道張角和鬼影是否在這支隊伍之中。

    有了他們的下落,老劉他們也不再急著趕路了,現在他們與這支黃巾軍的距離也就是四十多里,只要輕騎兵一陣疾馳,便可以在一個時辰內追上他們,因此安排好站崗的哨兵後,老劉等人和輕騎兵都抓緊時間休息了,畢竟從昨天晚上到現在,他們已經是一天一夜沒合眼了。

    輕騎兵在東平城外休息了一晚,第二天,養足了精神的士兵早早便收拾好營帳,吃完早飯便在老劉的帶領下,迅速沿著大路,向東平城的東北方向追了下去。

    果然在一個多時辰之後,輕騎兵便看到了前邊的那支黃巾軍逃兵隊伍,他們估計也是昨晚好好休息了一夜,因此現在倒是顯得很有精神,雖然走的不是很快,但隊形保持的還不錯,只是他們的裝備很差,手中的兵器也參差不齊,居然還有扛著鍬鎬鋤頭的,隊伍的中間有幾十名騎兵,但是距離太遠,因此也不知道是否有張角鬼影在內。

    等輕騎兵又向前逼近了一段距離之後,前邊的黃巾軍士兵也發現了後邊的追兵,頓時有些慌亂,都開始加快腳步,想逃出官軍的追殺。

    只是他們的兩條腿如何跑得過輕騎兵胯下戰馬的四條腿,因此時間不長,輕騎兵就已經迫近了他們,並且在進入連弩的一百五十步射程之後,開始用連弩對遠處的黃巾軍進行立體攻擊。

    現在帶著這支黃巾軍隊伍的渠帥,乃是昨天被典韋刺傷了左肩的梁仲寧,他現在肩頭上還纏著一塊白布,當他們逃離了濮陽之後,還以為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沒想到城中的官軍居然這麼快就追上來了,梁仲寧不由得長歎一聲,知道留在城中負責拖住官軍的自己的兩個老友張伯和戴風肯定是完了,於是他只能指揮手下的士卒停止前進,擺下迎戰的陣型,同時命令弓箭手準備好弓箭,等官軍進入弓箭的射程之後,便用弓箭向他們進行攻擊。

    他想的沒錯,但是後邊的輕騎兵可不會給他這個機會,現在連董卓的一百名河東軍士兵也學會了幽州軍的連弩攻擊戰術,所以他們只是在弓箭的射程之外,保持著與黃巾軍所列的戰陣的距離,一直沒有進入弓箭的射程,而是在一百五十步到一百不遠的地方,用連弩不斷收割著黃巾軍士兵的性命。

    梁仲寧一看這樣打下去可不行,自己這邊根本就打不著官軍,而官軍可以在遠處不停的射殺自己的士兵,所以他急忙組織起一支三千人的敢死隊,準備向官軍發動衝鋒,而其他的士兵則在敢死隊衝鋒之時,馬上向遠處撤退,要是官軍再追上來,那就不用在聚集在一起逃跑了,大家分散逃走,也不要再沿著大路走了,這樣很容易被官軍追上,就往道路兩邊的農田或荒野中逃跑,只要能逃出官軍的追殺,便自行前往青州的泰山,到了那裡再去找教主他們便可。

    在梁仲寧的親自帶領下,三千名黃巾軍士兵很快舉著一些簡易的木盾,居然開始向身後的輕騎兵發動了攻擊,老劉看著他們絲毫不顧及自己的生死,冒著官軍的箭雨前進,只是他們的木盾如何擋得住輕騎兵的射擊,因此雖然他們與輕騎兵的距離越來越近,但是一路上中箭倒地的黃巾軍士兵也越來越多,現在被輕騎兵幾輪弩箭射過之後,剩下的黃巾軍士兵也就有不到一千人,仍然毫不退縮的向官軍逼近。

    老劉的心中不由得升起一絲憐憫之意,於是命令文丑馬上前去喊話,告訴他們投降免死,可是文丑大著嗓門喊了好幾遍,這些黃巾軍士兵似乎是沒有聽見一般,仍然繼續向官軍衝鋒,梁仲寧帶著自己的幾十名親兵和一些下將領騎著馬衝在最前邊,他們也最先被輕騎兵射落馬下,去地府見閻王去了。

    結果這三千人的黃巾軍敢死隊還沒有衝到官軍的隊伍前邊,便全數死在了輕騎兵和河東軍的連弩之下,遠處那些黃巾軍士兵一看根本無法戰勝這支官軍隊伍,便紛紛離開了大路,向著農田和山野逃竄。

    為了得到鬼影和張角的消息,老劉急忙傳令輕騎兵馬上進行追擊,同時一定要抓一些俘虜回來,這樣才可以從他們的口中問出張角鬼影的下落。

    現在的這些黃巾軍士兵當真一個個如喪家之犬一般,拚命的向荒野之中逃竄,生怕自己跑的慢了,便會被官軍追上殺掉,可是他們怕什麼就來什麼,輕騎兵的速度哪裡會讓他們輕易逃走,因此有些跑的慢的很快便被輕騎兵追上殺掉,而由於現在沒有了渠帥梁仲寧在,所以也有黃巾軍士兵聽到官軍投降免死的許諾後,終於拋下手中的兵器,跪在地上高舉雙手,向官軍投降了。

    審問了幾個輕騎兵帶回來的俘虜後,老劉他們終於知道,原來張角和鬼影果然是坐船從黃河逃走的,而他們逃跑的目的的,便是青州的泰山,因為那裡還有不少黃巾軍,因此張角打算先逃到那裡修養生息,擇日再起。

    老劉和董卓、戲志才商量了一番,大軍現在回轉濮陽,恐怕為了追殺張角鬼影,將來還要前往青州的泰山一帶,所以他們決定不再追殺那些四散奔逃的黃巾軍士兵,反正經過這次的追殺,剩下逃走的黃巾軍只有四五千人了,也成不了什麼大氣候,於是他們將人馬集合起來,直接前往泰山,等到了那裡之後,再請當地的官府配合,盡快找到泰山的黃巾軍隊伍,將逃到那裡的張角鬼影一網打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