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四卷 戰起 第一百七十一章 波才伏誅 文 / 天翔

    第一百七十一章波才伏誅

    眼看著就要進入嵩山的黃巾軍士兵還沒高興多久呢,便聽到前方的樹林之中傳出一聲號角聲,然後便是無數的弩箭如飛蝗一般,向著他們射了過來。

    當今天傍晚下起小雨的時候,戲志才便對老劉道:「主公,看今天的天氣,我估計城內的黃巾軍很有可能會趁機突圍,所以我們先派出一個輕騎兵師去陽翟一帶埋伏吧,然後再通知皇甫大人一聲,讓他派新軍嚴密監視城中黃巾軍的動靜,發現他們逃跑後,便派新軍前往尾隨,等黃巾軍進入我們的埋伏圈後,咱們兩支隊伍前後夾攻,黃巾軍必然潰敗,這樣可以把最後戰勝穎川黃巾軍的功勞記在新軍的頭上,免得我們又會遭人嫉妒。」

    「文皓之言不差,我看就派公驥帶他手下的那個輕騎兵師去設伏吧,文皓再派人去給皇甫大人送個信,只是他們到底是派新軍還是河東軍前去追擊,便由皇甫大人決定吧,文皓你覺得呢?」老劉道。

    「我們就按主公的主意辦吧,我觀那董卓、袁術都是心胸狹窄之人,因此我們把分派士兵追擊的決定權交由皇甫大人來處理最好,這樣我們也可以不得罪他們。」戲志才說完,便安排傳令兵去給皇甫嵩送信,同時傳令顏良帶領自己手下的輕騎兵第二軍第二師馬上出發,到陽翟之後,找個地勢險要的地方埋伏起來,等黃巾軍的逃兵到了之後,便用連弩堵住他們逃跑的道路,再與追擊他們的官軍一起,爭取全殲這股黃巾軍。

    得到命令之後,顏良很快便帶著自己的輕騎兵師迅速離開了大營,畢竟輕騎兵速度很快,因此只用了一個多時辰,他們便趕到了陽翟,顏良看了一下當地的地形,估計黃巾軍肯定不會在陽翟停留,前邊已經可以看到嵩山的影子了,因此顏良便指揮輕騎兵在接近嵩山的地方,選了一處林木茂密的地方隱藏起來,等黃巾軍士兵來了之後,再出來阻擊他們。

    而在波才和彭脫率領的黃巾軍身後,則是一支由五千新軍士兵和三千河東軍組成的騎兵隊伍,當皇甫嵩得到老劉派人送來的消息後,他也和曹操等人分析當晚城中的黃巾軍會突圍而走,因此便決定派兵按照老劉所說,前去追擊,而正在皇甫嵩帳中的董卓看到有立功的機會,也要求自己的河東軍一起前往,皇甫嵩當然不能只派自己的新軍,因此便決定由曹操和袁術帶領五千新軍,而董卓親率三千河東軍的精銳騎兵一同在營寨之中做好準備,等看到黃巾軍士兵突圍之後,便遠遠跟在他們的身後,待他們進了幽州軍隊的埋伏圈之後,新軍和河東軍再從後邊包夾黃巾軍,爭取將他們全部殲滅。

    前邊的黃巾軍幾乎都是步兵,因此他們的行軍速度很慢,他們身後的新軍和河東軍也只能慢慢跟著,急得董卓幾次按捺不住都想發動進攻,被曹操和袁術給擋住了,他們知道現在這兩萬多黃巾軍士兵畢竟人數比自己這邊多不少,而且他們現在是困獸猶鬥,如果逼急了,恐怕自己這些人還不是人家的對手,到時候誰消滅誰還不一定呢,董卓冷靜之後也發覺自己有些莽撞了,於是幾人約束好自己的部隊,緩緩的跟著黃巾軍的隊伍行進。

    當董卓幾人終於聽到了前邊傳來的號角聲時,知道是幽州的伏兵動手了,於是急忙催馬向前衝了過去,生怕自己去晚了,黃巾軍都被幽州輕騎兵給消滅了,那樣恐怕最後的功勞他們也撈不到了。

    走了一夜,已經疲憊至極的黃巾軍士兵被迎面射來的弩箭打懵了,而隨後在他們身後,又衝上來無數的官軍騎兵,如虎入羊群一般衝進了黃巾軍的隊伍,揮舞著手中的兵器,肆意收割著已經沒有還手之力的黃巾軍士兵的生命。

    波才和彭脫開始還在竭力招呼手下的士兵集合起來,抵抗官軍的進攻,但是現在,他們手下的士兵已經根本沒辦法再聽從他們的號令了,畢竟現在已經到了生死攸關的地步,因此現在他們是四散奔逃,都想著躲開官軍的追殺,早一點鑽進山腳下的密林中去,這樣也許還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波才和彭脫無奈,只能跟著潰兵一起,也向著道路兩旁的密林中逃去。

    他們想逃,可是現在前後兩支官軍隊伍已經對黃巾軍士兵形成了合圍之勢,而且前邊顏良帶領的輕騎兵已經休息了快兩個時辰了,現在是以逸待勞,後邊的官軍也都是騎兵,一路上都是慢慢跟過來的,因此也都精力十足,所以筋疲力盡的黃巾軍士兵雖然也想抵抗,但是他們早就手腳酸軟,如何還是官軍的對手,因此很快便被官軍殺得死傷遍地、血流成河。

    這場一邊倒的大屠殺從天色放亮開始,一直進行到日上三竿才基本結束,此時在戰場的中央,只剩下了大概不到一千人的黃巾軍隊伍,他們在波才和彭脫的帶領下,一直頑強的抵抗著官軍的進攻,而且也殺死了不少官軍,不過到了現在,他們也都已經成了強弩之末,只是機械的揮動著手中的兵器,抵抗官軍的攻擊,間或也還擊幾下,估計官軍的騎兵隊只要再來一次衝鋒,戰場上的這些黃巾軍便會全軍覆滅。

    顏良帶著的輕騎兵一直沒有過分逼近敵人,他們都是在遠處用連弩射擊黃巾軍士兵,因此現在幾乎沒有什麼傷亡,而董卓的河東軍和曹操、袁術的新軍則由於立功心切,因此一直在戰場之上來往衝殺,雖然也消滅了不少黃巾軍士兵,但是他們自己也死傷了兩千多人,所以現在董卓他們也殺出火來了,即使戰場上有扔下武器投降的黃巾軍,他們也都拒不接受,而是全部殺光。

    怕最後的這些黃巾軍再被幽州的輕騎兵搶了功勞,因此現在他們兩支隊伍已經將中間的波才等人圍住了,而把輕騎兵擋在了最外邊,顏良臨來之時得到了老劉的指示,讓他不必和新軍爭奪功勞,因此他現在便約束自己的隊伍在外圍警戒,而沒有再去中間與董卓和曹操等人搶功。

    被圍在中間的波才和彭脫自知今天難逃厄運,因此也抱定了拼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的念頭,同時也鼓勵自己的士兵打起精神,迎接官軍的最後一次進攻。

    董卓和曹操、袁術三人知道包圍圈中有黃巾軍的渠帥波才和大將彭脫,而且他們現在已經沒有什麼還手之力了,因此三人揮舞著兵器衝在前邊,都想搶先殺了波才,也好立功受獎。

    董卓的大刀此時舞的虎虎生風,死在他刀下的黃巾軍士兵也不計其數,而曹操和袁術都是用寶劍殺敵,因此他們比起董卓來,所殺的敵人自然也少的多了,他們所帶的士兵也都是各自部隊中的精兵,戰力自是不俗,因此沒有多長時間,包圍圈又向中間縮小了不少,還在中央苦苦支撐的,也就只剩下了波才與彭脫以及他們的一百多親兵。

    看到打到這時候了,這些黃巾軍居然還拚死抵抗,董卓大怒,揮舞著手中的大刀,奔著波才便衝了過去。

    兩人上次曾經交過一次手,那次是董卓的河東軍被波才打的狼狽逃竄,今天情況正好相反,現在是官軍佔據了絕對上風,而波才等人不過是在做最後的掙扎而已。

    波才也看到了正在衝向自己的董卓,心道要是能拉上這個官軍的大官墊背,自己也不白死一場,因此也拋開眼前的對手,打馬向董卓衝了過去,至於曹操和袁術可沒有董卓的本事,因此二人是帶著新軍士兵一起,把剩下的那些黃巾軍分隔開來,然後逐個消滅。

    董卓和波才現在都是拿出了看家的本領,兩人的大刀不停的你來我往,互不相讓,只不過波才是拼了命了,根本不加防守,只是招招搶攻,用的也都是兩敗俱傷的打法,而董卓畢竟知道官軍已經穩佔上風,因此他才不想與波才拚命呢,所以打了幾個回合之後,雖然波才身上被董卓砍了幾刀,滿身都是自己的鮮血,但是他仍然毫不退縮的繼續用他的拚命打法,結果董卓擋不住了,只好虛晃一刀退出了戰圈,然後指揮自己手下的騎兵把波才圍了起來,用群毆的方式看他還能支撐多久。

    很快波才身上又增加了幾道傷口,看到他仍然在苦苦支撐,而且大刀還砍下了兩名河東軍的頭顱,董卓突然想起老劉送給自己的寶貝,於是忙從馬背上掏出連弩,拉動弩機,弩箭上膛,然後瞄準了波才的面門,扣動扳機偷放了一記冷箭。

    他雖然在戰圈之外,但是畢竟距離還是太近了,因此波才聽到弓弦聲響之後,那支弩箭已經射進了他的左眼之中,痛的波才大叫一聲,翻身掉落馬下。

    圍攻他的幾個河東騎兵一看波才落馬,馬上衝到他的身邊,刀槍並舉,轉眼之間將波才剁成了一灘肉泥。

    這邊波才剛剛戰死,那邊的彭脫也被新軍將士砍落馬下,同樣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此時太陽已經高高昇起了,照在這片戰場之上,整個戰場上到處都是雙方士兵的屍體,當然其中官軍的屍體才兩千多具,剩下的兩萬多具屍體,都是戰死的黃巾軍士兵,其中也包括他們的渠帥波才和大將彭脫。

    苦戰半天,終於取得了全殲穎川黃巾軍的戰績,對於自打與黃巾軍交戰以來,從來沒有取得如此戰功的董卓、曹操和袁術三人來說,能夠立下如此大功,當然少不了陞遷,所以三人都是大喜過望,不過他們也都知道能夠取得這場大勝,與幽州大軍的幫助是分不開的,因此三人也向顏良表示感謝。

    等他們三人歡天喜地的拿著波才和彭脫的腦袋回去邀功之後,顏良才指揮輕騎兵打掃戰場,將戰場上的這些屍體都搬到荒野之中,挖了不少深坑將他們埋葬了,這樣才會避免出現老劉口中所說的瘟疫,給當地的百姓帶來災難。

    由於黃巾軍都已經在昨天晚上逃跑了,因此今天早晨,穎川城外的官軍便進入了穎川,接管了穎川的防務和治安等政務,而老劉和戲志才進了穎川之後,便直奔穎川書院而去。

    到了書院之後,二人才發現這裡現在是一片破敗荒涼之象,昔日的繁榮早已經沒有了,可能是由於前些天書院也被當作了軍營,因此書院之中到處都是那些黃巾軍的排泄之物,而書院的大門也被黃巾軍拆了運到城牆上去了,還有藏現在也是空空如也,其中的珍貴書籍都已被黃巾軍拿來燒火做飯用了。

    二人轉了半天,才在書院遇到了一個熟人,也就是老劉上次來書院之時見過的陳紀陳元方。

    老劉和戲志才急忙上前拜見,而陳紀今天也是知道那些駐紮在書院中的黃巾軍士兵都已經走了之後,才來到這裡看看情況的,沒想到一大早,便遇上了老劉和戲志才二人。

    老劉急忙問道:「陳先生,現在書院的那些老師學生都到哪裡去了,我和文皓在書院轉了一圈,也沒看到一個人在。」

    陳紀歎了一口氣道:「玄德有所不知,自打穎川被黃巾軍波才一部佔據以後,由於他們人數太多,沒有地方駐紮,因此便強行將書院佔領了,從此書院也成了他們的一處軍營,你剛才也看到了,裡邊的好多房子都被他們拆了,把木頭拿到城牆上用於防守官軍的進攻,而藏中那些珍貴的典籍也都被他們拿來生火做飯用了,這些黃巾軍當真是禍國殃民的亂賊,玄德此次可是帶兵來攻打他們的?」

    「正是,我這次便是來幫助皇甫嵩大人帶領的新軍來攻打穎川的,昨天晚上城中的黃巾軍已經逃跑了,我這才和文皓過來看看書院的各位先生。」老劉道。

    接著陳紀便把書院中那些先生的情況向老劉介紹了一番,旬家的幾位先生在黃巾之亂爆發後,便舉家遷去了都城洛陽,而何休何老先生已經於年初辭世了,何顒何先生也回了老家南陽去了,鄭玄由於去年就被老劉請到幽州書院去了,因此他倒是逃過了這一劫,至於書院的學生倒是都沒什麼問題,他們在書院被黃巾軍佔了之後,便都回家避難去了。

    看來遭此大難之後,穎川書院恐怕很難再恢復往日的景象,而且現在書院也只剩下了陳紀一人,因此老劉與他商議了一番之後,決定請陳紀也去幽州書院,同時把這裡的學生能帶的也都帶過去,其實這才是老劉的真正目的,畢竟這裡的學生之中,他見過的便有郭嘉、陳群、徐庶和劉曄等人,這些可都是難得的大才,另外還有一些沒有出名的學子也都很有才華,有了穎川書院這些才子的加入,幽州書院也會人才濟濟,大放光彩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