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四卷 戰起 第一百五十章 奉旨出兵 文 / 天翔

    第一百五十章奉旨出兵

    收到從洛陽快馬加鞭送來的聖旨之後,老劉先用一錠黃金打發走了前來傳旨的太監,然後把幾位謀士請到刺史衙門之中,為了聽取盧植的意見,老劉還專門派人把盧植從書院中請了過來,然後幾人一同商議如何出兵冀州,參與鎮壓黃巾起義的事情。

    老劉把聖旨交給幾人傳閱了一番,然後對他們道:「看來我們的戍邊軍是沒有時間休整了,我原本打算等我們趕走了鮮卑大軍之後,先讓戍邊軍休整一下,同時從郡國兵中補充這次戰役中損失的兵力,可現在看來我們只能按照皇上的旨意,迅速派兵前往冀州,參與剿滅張角和他的黃巾軍的行動,請老師和幾位先生看看,我們這次派多少軍隊、派哪個兵種?什麼時候出兵合適。」

    盧植和戲志才、荀攸、田豐四人都已經看過聖旨了,看到老劉發問,幾位後生當然不好在盧植前邊發言,於是大家都看著盧植,盧植知道這種情況下只有自己帶頭了,於是稍作思考之後,盧植對老劉道:「玄德,此次咱們幽州的戍邊軍進入冀州,恐怕要解決的首要問題,便是如何攻下被黃巾軍佔據的城池,我也看過咱們幽州戍邊軍的各個兵種,其中最善於攻城的,當屬步兵師和器械師兩支部隊,雖然他們的機動性和行軍速度比不上騎兵,但是這次我覺得還是派一支騎兵和步兵、器械師混合的部隊前往冀州才是最好的選擇。」

    聽完盧植的話,老劉心中暗道看來老師早就在關注自己的軍隊了,居然對幽州戍邊軍的情況瞭解的如此清楚,而且他的建議也確實符合出兵冀州的需要,可是幾位先生還沒有發話呢,於是老劉也沒有說話,而是向先看看荀攸幾人的意見。

    荀攸道:「現在我以為最重要的,是不能讓冀州的張角等人和汝南、穎川一帶的黃巾軍連成一片,因此我們幽州的大軍到了冀州之後,應該先把冀州的張角與其他地區的黃巾軍分隔開來,讓他們無法互相呼應,所以要完成這個任務,輕騎兵和突騎兵應該是最好的選擇,至於攻城,當然是器械營最為擅長,所以我也同意盧公的意見,我們派一支由多兵種混合編成的部隊前去冀州為好。」

    田豐也道:「盧公與公達的建議很好,在這次抵抗鮮卑大軍入侵的戰鬥中,器械師一直駐守在薊縣,因此沒受什麼損失,所以我的意思是器械師這次全體出動,而步兵師在廣寧保衛戰中也損失了上千名士兵,目前還沒有得到補充,因此我們可以派輕騎兵與器械師一起出動,至於人數,我聽說現在冀州的黃巾軍人數已經超過了十萬人,因此我們也必須多派些士兵過去,現在三部鮮卑短期內都不可能繼續向我們發動進攻了,因此可以派三個師一萬五千名的輕騎兵前往冀州,加上四千人的器械師,我們這次可以派出一萬九千人。」

    要說一下子派出近兩萬人的大軍前往冀州協助皇甫嵩,也算是不少了,但是戲志才還是接著道:「盧公、主公,你們想過沒有,為什麼從張角他們起事到現在已經半個多月過去了,但是不管是皇甫將軍的新軍,還是由朱俊大人帶領的北軍雖然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但是卻都沒有給黃巾軍造成致命的打擊,反而令黃巾軍在這段時間內迅速壯大,我以為其中最關鍵的,便是兩位大人帶領的官軍都沒有在與黃巾軍的戰鬥中,形成足夠多的優勢兵力來取得一場大勝,因而致使現在的百姓誤以為是官軍無能,根本奈何不了黃巾軍,所以才會有越來越多的窮苦百姓加入黃巾軍,我們這次如果出兵冀州,那就一定要盡快取得一場大勝,從而給那些心存猶疑的百姓一個警告,只有百姓不再繼續加入黃巾軍,也不再支持他們,官軍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所以我的意見,我們除了派剛才元皓所說的那近兩萬大軍外,還可以再派兩個突騎兵師一萬人一同前往,這樣我們的大軍總人數就接近三萬人了,不管是對上多少黃巾軍士兵,我相信我們都能取得勝利,諸位以為如何?」

    其實自打接到聖旨後,老劉也在想怎樣才能盡快平定張角的黃巾起義,現在聽戲志才這麼一說,他的心中豁然開朗,戲志才說的沒錯,就是要集中兵力,盡快消滅黃巾軍的主力,而且這樣做也確實可以起到如戲志才所說的那種一石二鳥的作用,黃巾軍士兵的數量也才會越打越少,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越打越多。

    由於現在不用擔心北方的鮮卑趁機犯邊,而且幽州的各郡縣都有一定數量的郡國兵和屯田軍把守,因此眾人都同意戲志才的意見,那就是不打則已,要打就打大的,打狠的,這樣才能盡快取得成效。

    眾人商議完之後,決定明天便由老劉親自率領幽州戍邊軍的輕騎兵第一軍第一師、第二軍的兩個師、突騎兵第一軍的兩個師,再加上器械師共兩萬九千人的大軍前往冀州的信都,與皇甫嵩帶領的新軍一起,盡快完成對張角佔據的鄴城的包圍,而隨軍的軍師這次換成了戲志才和田豐二人同去,荀攸則繼續留守薊縣,代老劉行使刺史之職。

    當晚幽州戍邊軍便已經得到了命令,正在軍營中休整的幾支大軍馬上準備好行裝和出征所需要的各種物資,明天一早,大軍便要向冀州進發。

    當晚老劉只好又向自己家中的幾位夫人告假,好在甄姜、芷清、紅棉、烏雲都是深明大義,知道老劉也是為了大漢的天下和百姓,因此並沒有為難與他,自覺過意不去的老劉當晚也是使出了渾身解數,在大床之上與四位夫人溫存繾綣了整整一夜,令她們都得到了無比的滿足。

    第二天早晨,在薊縣的校場之中,精氣十足的老劉在已經集合好的隊伍之前做了一個簡短的動員,然後大軍便依次排開,向冀州的信都城進發。

    由於冀州戰火紛亂,因此一路之上,不時能看到很多百姓拖家帶口的逃往相對平安的幽州,而道路兩旁也經常能看到那些餓死的饑民的屍體橫屍路邊,老劉命令手下士兵拿出一些糧食來救濟災民,同時將那些死亡災民的屍體挖坑深埋,免得因為天氣炎熱、屍體腐爛而造成瘟疫流行。

    由於有器械師同行,因此大軍的行進速度不快,老劉和戲志才與田豐商議了一下,決定留下徐晃的輕騎兵第二軍第二師與器械師同行,作為他們的護衛隊,而剩下的兩萬騎兵則在老劉的帶領下,加速向冀州的治所信都城前進。

    薊縣與信都的距離不過五百多里地,因此輕騎兵與突騎兵第二天中午便趕到了信都城,只是城中早已經不見了皇甫嵩和他的新軍的蹤影,只有冀州刺史王芬和校尉王寬帶領一支不到五千人的郡國兵在把守,看到是當今皇上的御弟,沮陽公兼幽州刺史劉備到了,善於阿諛奉承的王芬馬上把老劉等人請到了自己刺史衙門的客廳之中,然後開始與老劉套近乎。

    王芬對老劉道:「沮陽公能來我冀州幫助平叛,實是我冀州上下官員和百姓的福分,相信只要那張角知道劉大人來了,他手下的那幫烏合之眾必然土崩瓦解,芬在這裡先帶表我冀州的百姓謝過劉大人了。」

    看到王芬上來便給自己帶了一頂高帽子,老劉雖然從心中討厭這個油嘴滑舌的大胖子,但是畢竟人家也是一州的刺史,官位上與自己不相上下,因此也對他敷衍道:「王大人言過其實了,其實備此次帶兵前來冀州剿賊,主要還是協助皇甫大人,我現在想知道冀州黃巾軍的人數和分佈情況,還有皇甫大人所帶的新軍現在在哪裡,這些還請王大人明示。」

    「哦劉大人問這些啊,我冀州的軍務之事都是由王校尉打理的,王校尉就把這些情況向劉大人介紹一下吧。」王芬每天就知道斂財和吃喝玩樂,哪裡知道這些情況,於是便把校尉王寬推到了老劉面前。

    王寬對這個草包刺史也是一肚子的不滿,但畢竟王芬是自己的頂頭上司,因此也沒辦法把他怎麼樣,於是便先向老劉施了一禮,然後道:「稟劉大人,目前冀州的黃巾軍總數在十幾萬人,主要分佈在巨鹿和鄴城兩地,其中鄴城現在是張角的大本營,四面八方前去投靠和增援的黃巾軍現在大部分集中在那裡,據我手下的探子回報,現在在鄴城之中最少有八萬多黃巾軍士卒,而巨鹿則是由黃巾軍的地公將軍鬼影為首,城中的黃巾軍士兵也有五六萬人,兩地的黃巾軍遙相呼應,對抗官軍,除了這兩處之外,冀州的其他地方也有少量黃巾軍活動,但他們都沒有多大規模,因此目前還不足為患,至於皇甫大人和他帶領的新軍,據探子回報,他們前幾天還在鄴城附近,估計現在也應該還在那裡,劉大人如果要找他們,可以直接去鄴城便可。」

    聽完王寬的敘述,老劉心道這校尉王寬倒也是個人才,對當前冀州的軍務瞭如指掌,於是便對他道:「多謝王校尉了,既然知道了皇甫大人的下落,那我馬上就帶兵去找他們,只是王大人和王校尉也要對信都的城防多加小心,免得被黃巾軍偷襲得手,二位大人,我這就告辭了。」

    說完老劉便帶著戲志才與田豐等人起身告辭,打算馬上出城後前往鄴城,因為老劉擔心黃巾軍人多勢眾,而皇甫嵩眼下由於前一段時間與黃巾軍的連番戰鬥,手邊剩下的新軍士兵只有一萬七千多人,要是張角和鬼影合兵對皇甫嵩發動攻擊,儘管新軍的戰力不俗,但對方的人數是他們的六七倍,因此最後恐也難逃失敗的命運,所以老劉才急著離開信都,前去尋找皇甫嵩和他的新軍。

    王芬為了與老劉拉上關係,急忙阻攔道:「劉大人莫急,我已經令人準備了酒席,今天中午就為劉大人接風,以盡我地主之誼,還請劉大人不要推辭。」

    看他還在那裡喋喋不休的說個不停,老劉心中這個生氣,於是再次推脫道:「多謝王大人的一番美意,只是現在軍情緊急,備實在沒有時間,等將來平定了黃巾軍之亂,我在來叨擾王大人。」

    老劉說完,也不再管那王芬如何反應,帶著戲志才等人便離開了王芬的刺史府,留下他自己在那裡發愣。

    校尉王寬看到老劉如此做法,不禁對老劉心生敬佩,於是急忙把老劉等人送出城外,並且再三向老劉等人表示感謝。

    老劉有心拉攏他,於是便對王寬道:「王校尉,信都與巨鹿相距甚近,我擔心黃巾軍士兵會趁信都城兵力不足,防守不力的時候前來偷襲,所以你一定要做好準備,萬一黃巾軍前來攻城,馬上派人去給我送信,到時候我會派人來幫助你們,王校尉以為如何?」

    看到老劉還在擔心信都的安危,王寬更是感動的無以復加,心道要是自己碰上這麼個好刺史那可是自己的造化,看人家幽州的軍隊,不僅裝備精良,軍紀嚴明,士氣也透著高昂,難怪幽州的軍隊可以在短時期內取得那麼多的勝仗,於是王寬對老劉道:「多謝劉大人關心,寬會小心戒備的,還望大人馬到成功,盡早消滅張角和他的黃巾軍。」

    想起自己後邊還有兩個師的兵力,於是老劉又拜託王寬在他們到了信都之後,讓他們直接去鄴城找自己,王寬連忙答應。

    告辭了王寬之後,老劉帶著大軍繼續向鄴城方向前進,但是一想到巨鹿與信都之間的距離僅僅才六十里遠,老劉心中便一直有些不安,他擔心的是如果巨鹿的鬼影趁著自己和皇甫嵩攻打鄴城之時,率領手下的黃巾軍前去進攻信都,以信都現在的幾千守軍,根本不可能守住信都,而信都如果失守,那自己大軍的糧道也等於被斷了,所以老劉怎麼想都覺得此事不能草率決定,因此大軍走出沒有多遠,老劉便傳令大軍先停住腳步,自己要與戲志才和田豐二人商議一下,大軍現在究竟應該如何行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