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四卷 戰起 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獲全勝 文 / 天翔

    第一百四十六章大獲全勝

    當宴荔游帶領的鮮卑士兵開始潰敗時,關羽也帶著手下的三千輕騎兵殺到了拓跋疆的戰陣之中,看到太史慈在拓跋疆與兩名鮮卑將官的圍攻下已經有些撐不住了,而那名并州的漢將雖然以一抵眾,仍然未露敗相,而且還不時抓住機會用手中的大戟斬殺鮮卑將士,關羽率眾殺入戰團後,便先去幫助太史慈。

    關羽揮舞著手中八十一斤的青龍刀,胯下騎著一匹身形高大的青鬃馬,所到之處如入無人之境,對手沒有能與他戰上兩個回合的,當然這也與這批鮮卑士兵中的將官都在圍攻呂布和太史慈有關,剩下的級別最高的鮮卑將官也就是千夫長,當然無法抵擋關羽的神勇了,而且關羽的身邊還有兩個輕騎兵的團長,身手也都不弱,很快關羽便來到了太史慈且近。

    看到拓跋疆帶著兩個千夫長在圍攻太史慈,關羽高喊了一聲:「子義休慌,我這就來幫你。」說完關羽舉起手中的青龍刀,衝到拓跋疆面前便是一刀力劈華山。

    看到關羽的身形和手中的兵器,拓跋疆便料到關羽的大刀肯定份量不輕,自己本來就不是以力量見長,因此不敢硬接關羽的大刀,而是手中長槍輕輕一點關羽的青龍刀,然後馬上打馬向旁邊躲開。

    關羽看到拓跋疆不敢硬接自己的大刀,自然是得理不饒人,待與拓跋疆再次接近時,手中大刀又是摟頭蓋臉的向著拓跋疆的頭上劈來。

    拓跋疆心中火起,心道你力氣再大又能大到哪裡去,我就硬接你一刀試試如何?想到這裡,拓跋疆雙手高舉手中長槍,迎向了關羽下劈的大刀。

    「光」的一聲巨響之後,明顯力氣不如關羽的拓跋疆被震得眼前直冒金星,胯下戰馬也向後退了幾步才停下,看到他不是這名紅臉漢將的對手,那邊圍攻呂布的幾個千夫長急忙跑了過來,攔住了正要跟過去繼續攻擊拓跋疆的關羽。

    沒了拓跋疆糾纏的太史慈現在已經很快打發了那兩名還在與自己纏鬥的鮮卑千夫長,然後對關羽一拱手道:「多謝雲長相救,慈心領了。」

    關羽道:「些許小事,不必掛齒,我們還是先打敗了這幫鮮卑狗賊才是。」

    二人說完,各自舞動手中的兵器,向著那些鮮卑將士衝擊。

    現在場中比試的除了呂布和他們二人之外,還有關羽手下的兩名團長,這些人都不是庸手,所以現在雖然鮮卑大將還是在人數上佔優,但畢竟他們只有拓跋疆和兩名萬夫長還算武功不錯,那些千夫長則差得遠了,連輕騎兵的兩個團長的功夫也要高過他們,所以雙方一時之間在場中殺得天昏地暗,難解難分。

    本來大佔上風的拓跋疆率領的這些鮮卑將士在關羽等人加入後,他們原來依仗的人數上的優勢已蕩然無存,而輕騎兵個個如狼似虎,手中兵器和護具都比鮮卑騎兵好得多,所以雙方短兵相接之下,鮮卑騎兵的傷亡大幅上升,而剛才沒有隨太史慈和呂布殺進鮮卑陣中的那些漢軍也在外邊向裡邊的鮮卑士兵進攻,雖然他們人數不多,也就一千人出頭,但現在場中的這些鮮卑人剩下的也就六七千人,與四千多裝備精良的漢軍交鋒當然落了下風,再加上漢軍是從兩邊向他們進攻,竟然令這些鮮卑士兵節節敗退,狼狽不堪。

    戰陣中央的呂布看到來了援兵,自己的生命無憂了,當下奮起神威,手中大戟橫掃直刺,轉眼之間便將圍在他身邊的幾個鮮卑將官斬落馬下。

    當宴荔游帶領的那些鮮卑士兵由於假置鞬落羅的率先逃跑而紛紛向北方逃竄後,很快便影響到了這邊的鮮卑士兵,而且老劉和文丑帶領的三千輕騎兵也很快逼近到了這邊,令拓跋疆大驚失色,看到是宴荔游帶兵先逃了,他心想自己再撐下去也只有死路一條,反正置鞬落羅大人已經走了有一段時間了,現在自己這邊大勢已去,撤兵也是迫不得已,於是傳下命令,大軍向北方撤退,然後他自己先打馬朝著北方逃跑了。

    兩員大將先後逃走,戰場上剩下的鮮卑騎兵成了無頭蒼蠅,哪裡還有心戀戰,於是鮮卑騎兵都加入了潰敗的行列,一時之間戰場上到處都是四散逃竄的鮮卑士兵,而漢軍則在後邊追擊他們,雖然也有些地方還有小規模的戰鬥,但那也是鮮卑騎兵沒辦法,只能迎戰攻擊他們的漢軍。

    身在戰場中的呂布,終於開始相信那些關於幽州刺史劉備和他手下那支無往不勝的軍隊的傳言了,今天他可是親眼看到了,只有八千的漢軍便輕易擊敗了三萬多鮮卑大軍,而且漢軍的傷亡並不是很大,他們在遠處便用手中的那種可以連續發射的弩箭攻擊敵人,離得近了便用手中的斬馬刀攻擊,而他們自己由於身上都穿著精製的鋼甲和頭盔,因此敵人的彎刀砍在他們的頭上和身上都無法造成傷害,如此一來自然戰力又高上了幾分,他看到的幾員幽州的大將也是一等一的好手,那個剛才和自己並肩作戰的太史慈假以時日,必成大器,而後來衝過來幫忙的使大刀的紅臉將軍更是了不得,恐怕自己要贏他也要費上一番周折,再看自己手下的一千騎兵,連鮮卑騎兵都打不過,更不要提與幽州的漢軍相比了,現在剩下的也就五百多人,看來這個劉備果然是個人才,只是不知道他的武功是否也和傳說中的一樣,天下無敵,要是那樣,自己可就真的要找個機會和他比試一下,只是自己與劉備相比,官職卑微,人家能否接受自己的挑戰那還真不好說。

    正當呂布在這裡胡思亂想的時候,便看到遠處又出現了兩員漢將,前邊的一人手中拿著一件奇形怪狀的兵器,黑黝黝的毫不起眼,猛一看倒像是一把長柄的錘子,只是那人看上去倒像個文弱書生,而這件兵器的份量呂布一眼便看出來了,絕對不輕,但在那人的手中似乎毫不費力,而他胯下的那匹黃馬更是令呂布眼前一亮,他從小便在塞外的五原郡長大,自幼便和周圍的那些馬伕學得識馬之術,因此一眼便能看出馬匹的好壞,這匹黃馬可是他從來沒有見過的好馬;那人旁邊還有一員大將緊緊跟隨,手中拿著一桿長槍,功夫也是不弱,似乎和來救助自己的紅臉漢子差不了多少,然後呂布便看到了老劉身後的掌旗官手中擎著的那面大旗,一看到那個斗大的劉字,呂布終於知道:前邊的那員將官便是幽州刺史劉備了。

    看著老劉揮舞著手中的禹王槊,那些和他對敵的鮮卑將士幾乎沒有人能擋得住他的一招,呂布眼中漸漸充滿了一種狂熱的神情,那是一個寂寞高手終於看到了對手的出現,同時也是對對手的一種尊敬。

    老劉雖然在繼續與周圍的鮮卑士兵拚殺,但是他猛然感到似乎有一股壓力在悄悄向自己逼近,手中神槊奮力一掄,周圍的鮮卑士兵頓時被他掃倒一片,老劉駐馬四下觀望,便看到了不遠處也正在關注自己的呂布。

    當二人的目光終於對接的時候,兩人心中均是大震,在老劉的心中,自己終於看到了三國時期的第一猛將,雖然呂布的為人為世人所不齒,但不可否認的是,在三國的眾多武將之中,恐怕能在他手下走上一百回合的也是寥寥無幾,即使勇猛如關羽、張飛、典韋和許褚等人都是一樣,雖然現在呂布騎的,是一匹普通的戰馬,穿的也是最普通的皮甲,但是他手中的那把大戟,還有他整個人身上所散發出來的那股氣勢,當真有氣吞山河之勢,令人為之心折。

    而在呂布的心中,眼前的老劉雖然看似文弱,但似乎沉靜得讓人心慌,呂布從小到大經歷過無數次爭鬥,有與敵人廝殺,也有與野獸拚命,即便是面臨死亡的威脅,他也從來沒有過膽怯或者力不從心的感覺,但今天看到老劉,給他感受最大的,便是從心底升起的一種無力的感覺,彷彿要與老劉為敵,便是與上天對抗一樣,毫無勝機。

    經過目光的短暫交流後,二人同時收回了自己的眼光,繼續向戰場上的鮮卑騎兵進攻,現在整個戰場已經變成了一個屠宰場,喪失了鬥志的鮮卑騎兵慌不擇路的四處逃竄,被漢軍用連弩和斬馬刀不停的收穫著他們的生命,而有些嚇破了膽的鮮卑騎兵開始跳下戰馬,跪在地上向漢軍乞降。

    幽州的輕騎兵自然會去接受鮮卑士兵的投降,而呂布現在已經和他手下剩下的五百多并州騎兵合在一處,他們對鮮卑士兵的仇恨極大,因此根本不管敵人投不投降,衝上去便是一刀一槍的將敵人殺掉,老劉看到後雖然有心勸阻,但想想并州的漢軍一直被鮮卑人壓制,從來都只有挨打的份,今天好不容易有了這個機會,就讓他們盡情宣洩心中的怒火吧。

    結果這場屠殺一直持續了近半個多時辰才告結束,戰場之中除了少數被幽州輕騎兵收容的鮮卑俘虜外,幾乎沒有幾個活著的鮮卑士兵了,而輕騎兵大都去追擊逃跑的鮮卑騎兵了,因此這裡只留下了并州的漢軍在屠殺著那些準備投降的鮮卑士兵,這也是呂布在為自己回去如何向雁門太守馬雲交代而故意為之,自己所帶的一千名雁門騎兵損失了快一半,這可是雁門郡的全部騎兵,一下子便損失了一半,自己回去不好向太守交差,要是自己的部隊斬殺了幾千名鮮卑士兵,那功勞可就大了去了,損失幾百騎兵的過失也就不會為太守馬雲所計較了,不僅可以功過相抵,自己還可以因此而得到陞遷的機會。

    老劉派關羽和太史慈繼續追擊敵軍,要徹底把他們趕出并州的土地,同時盡量多殺死鮮卑士兵,這樣也會令他們大傷元氣,至少不會在短期內再來漢地騷擾。

    當汪陶城外的戰事終於結束了之後,老劉帶著文丑拍馬向呂布走去,而呂布也看到了幽州刺史劉備正在向自己這裡走,他畢竟在軍中多年,懂得官場的規矩,也知道自己的官職比刺史低多了,因此急忙策馬迎向老劉。

    待兩人離的近了,呂布搶先跳下馬來,單腿跪地拱手道:「并州雁門軍司馬呂布,參見幽州刺史大人,多謝劉大人為我雁門解圍。」

    老劉看到呂布禮數倒也周全,也忙從馬上下來道:「呂將軍不必多禮,我觀將軍弓馬嫻熟,必是久經戰陣之人,只是以將軍如此功夫,在并州居然僅僅是個軍司馬之職,不知呂將軍是否有意來我幽州軍中任職,我會安排將軍先在我幽州輕騎兵中擔任師長之職,待以後有了功勞,還會再行升職。」

    看到劉備一上來便要招攬自己,呂布心中當然也很高興,但是他心中也有自己的想法:那便是靠自己的武功,打下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來,而劉備手下人才濟濟,自己去了也只能是寄人籬下,因此倒不如在并州,自己的功夫足以震懾旁人,另外這次自己所立的戰功,也足夠自己再向上升兩級,成為雁門郡的都尉,不過自己倒是可以借這個機會,和眼前的劉備拉拉關係,趁機向劉備討要一些軍備回去,這樣自己就可以用自己的方法,訓練出一支不遜於幽州騎兵的部隊來。

    看到呂布沒有說話,老劉以為呂布是嫌自己給他的官職太低,或是不好和并州那邊交代,於是又道:「呂將軍可是還有什麼為難之處,你可以直接提出來,要是并州那邊你不好交代,我可以直接派人去并州刺史丁大人那裡,向他說明情況,要是你覺得我給你的官職太低,可能是你不明白我幽州軍隊的編制,師長手下便有五千士兵,應該抵得上咱們各郡的都尉之職了。」

    呂布聽了老劉的話,心道這劉備看來是真心招攬自己,給自己的官職也不小,但是人各有志,自己不能因此便放棄自己的志向,於是道:「劉大人多心了,布絕不是因為嫌大人給我的官職太低,而是布不忍心離開雁門,這裡是西部鮮卑經常前來劫掠的地方,有布在,他們還不敢太過放肆,如果布真的跟隨大人前往幽州了,恐怕雁門之地更不太平了,還望大人體諒布的苦衷,允許布繼續在雁門任職。」

    老劉聽完呂布的話,心中對呂布的看法不禁有了幾分提高,這呂布所說的合情合理,難怪他也會成為一方豪傑,看來他也絕不是像傳說中所說的那樣有勇無謀,而是有一定的頭腦,既然他不願意來,那自己也不好勉強他,於是老劉接著道:「呂將軍為雁門百姓著想,實是雁門百姓的福氣,那我就不勉強呂將軍了,呂將軍還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但說無妨,只要能幫得上的,我一定幫忙。」

    呂布心說我就等你這句話呢,於是忙道:「劉大人,我這次出來,手下損失了不少兵馬,這次咱們大勝之後,繳獲了戰馬無數,布斗膽,想請大人賜給我雁門郡戰馬五千匹,另外在給我們一些幽州士兵使用的那種弩箭和鎧甲如何?」

    老劉這時才明白自己著了呂布的道,心中暗罵自己糊塗,只是記得呂布是個莽夫,沒想到傳說與現實竟然有這麼大的差距,只是自己話已經說出去了,不能反悔,只好答道:「呂將軍既然說了,戰馬的事情好說,就按將軍說的,你們從繳獲的戰馬中帶五千匹回去,至於我幽州士兵使用的連弩,因為造價太高,連我幽州士兵都沒有配齊,因此確實不好給你了,不過鎧甲我可以給你一些,呂將軍可滿意嗎?」

    能得到五千匹戰馬和一些鎧甲,呂布當然滿意,於是忙道:「滿意滿意,多謝劉大人了。」

    留下一些士兵繼續打掃戰場,老劉則和呂布一起,進了汪陶城,畢竟老劉現在還是主人,招待呂布一頓酒席還是應該的,於是當晚老劉便擺下酒筵,犒賞三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