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四卷 戰起 第一百二十三章 洛陽事發 文 / 天翔

    第一百二十三章洛陽事發

    五月上旬的洛陽城中,這幾天身負洛陽治安重任的何進很是高興,原因是他終於抓到了劉備離開洛陽之時告訴他的太平道在洛陽的渠帥馬元義,而這馬元義在何進的嚴刑拷問下,把太平道在洛陽的信徒大都招了出來,原來以為洛陽的太平道信徒不會有多少,但馬元義這一招不要緊,竟然有近兩千人,這些信徒中除了普通百姓之外,竟然還有官府的下級官吏和軍隊中的一些士兵,而最讓何進高興的,是馬元義還交待了他們在宮中的內線,便是中常侍封諝和宮中的另一名宦官徐奉。

    何進在得到這些消息之後並沒有大肆聲張,而是在把馬元義交代出來的洛陽城中的太平道信徒造好名冊,然後先到太尉府找到了太尉楊賜,把已經掌握的情況向他稟報了一番。

    得知何進已經抓住了太平道在洛陽的渠帥馬元義,楊賜也非常高興,對這靠著妹妹發家的何進也不禁刮目相看,抓到了馬元義,這就等於把張角安插在洛陽的眼線給拔除了,下一步便是按照他交代出來的名單,將這些人盡快抓起來,尤其是宮中的兩個太監更是不能放過,於是二人忙聯袂進宮求見靈帝,準備將目前的情況向靈帝匯報。

    此時已是晚上,靈帝正在王美人的宮中休息呢,聽說是太尉楊賜和河南尹何進有要事求見,靈帝雖然心中一萬個不樂意,但估計他們一起前來應該是真有大事,便只好在宮女的服侍下穿好衣服,到德陽殿的配殿之中與二人相見。

    看到靈帝來了,楊賜與何進二人忙上前行大禮參見,靈帝擺了擺手道:「兩位愛卿平身吧,有什麼要事這麼晚了把朕叫起來,明天上朝再說不行嗎?」

    看到靈帝有些不高興,楊賜忙道:「陛下息怒,臣和何大人乃是為了洛陽城中的太平道之事來的,具體情況何大人都已經掌握了,就請何大人跟陛下說說吧。」

    聽說是為了洛陽城的太平道之事,果然是大事,靈帝馬上坐直了身子道:「遂高啊,這洛陽城中的太平道情況如何?你查出什麼眉目了嗎?」

    聽到靈帝發文,何進忙道:「陛下,臣已經將洛陽城中的太平道渠帥馬元義抓住了,經過臣的審問,他已經把洛陽城中的太平道信徒都供出來了。」

    「是嗎,供出來了你派人去抓便是了,這點事還要驚動朕嗎?」靈帝聽說是這個消息,雖然也高興何進抓到了都城的太平道首惡,也得到了城中太平道信徒的名單,但也不至於大半夜的進宮把自己叫起來呀。

    「陛下息怒,臣與何大人進宮面聖,是因為太平道在宮中還有內應,臣與何大人擔心陛下的安全,所以才連夜進宮求見。」楊賜看靈帝不高興,急忙說道。

    「什麼?宮中還有太平道的內應。這還了得,那朕的性命不是很危險了,遂高快告訴我,是誰這麼大膽,居然敢和太平道勾結,看我不扒了他的皮。」靈帝一聽宮中居然還有太平道的內應,不由得咬牙切齒的怒道。

    「是中常侍封諝和太監徐奉,臣反覆問過那馬元義,他不會胡說的。」何進道。

    居然是自己寵信的宦官,尤其那封諝還是個中常侍,氣得靈帝把手中的茶杯摔在地上,然後對何進道:「除了他們兩個,宮中還有別人參與嗎?」

    「回稟陛下,臣再三逼問過那馬元義,他知道的宮中只有封諝和徐奉二人,其他還有沒有他不知道,待臣抓住封諝與徐奉後,拷問他們便可知道。」何進回道。

    「這些可惡的亂臣賊子,遂高可問出他們要在什麼時候造反嗎?」靈帝問道。

    「那馬元義說還不知道,他們只是在等張角的命令,只要太平道定下造反的時間,張角便會派人通知他們的,眼下馬元義看來還沒有得到通知。」何進答道。

    「那你們二人看我們應該怎麼辦?」靈帝問道。

    「陛下,我們就按照馬元義供出的名單,盡快將洛陽城中的太平道信徒捕獲法辦,至於宮中的封諝和徐奉,他們可是能隨時都可以接近陛下,所以臣以為應馬上將他們抓起來投入大牢,同時讓他們供出宮中是否還有同謀,免得有這些人在宮中,恐對陛下不利。」楊賜對靈帝道。

    靈帝看何進沒有說什麼,估計是他也同意楊賜的意見,於是便馬上派宮中的御林軍先去把封諝和徐奉抓起來,然後交由何進將他們押入洛陽的大牢之中嚴刑拷問,看看宮中是否還有他們的同黨,這宮裡要是有了亂黨,自己的安全都成問題了,所以一定要對他們施以大刑,讓他們把知道的都供出來,只要是和太平道有聯繫的,甚至宮中和這兩人走的比較近的,也都先把他們抓起來,看看是否是太平道的內應。

    得到靈帝授意的楊賜和何進向靈帝拜別後,出了德陽偏殿,然後把已經被宮中的御林軍抓住的封諝和徐奉押往河南郡衙門的大牢之中,由何進連夜進行審訊。

    何進對封諝早就看不慣了,這封諝仗著自己是靈帝面前的紅人,平時老在自己面前趾高氣揚的,這回他犯在自己手裡,那可不能輕饒了他,尤其是現在有了靈帝的授意,那自己就更沒什麼好擔心的了,所以進了大牢之後,何進先讓獄卒將封諝徐奉二人暴揍了一頓。

    這二人在宮中也都是有頭有臉的人,尤其是封諝還是十常侍中比較受靈帝寵信的一個,平時那也是養尊處優慣了的,何曾受過這等待遇,開始時還在嘴硬,告訴那些獄卒等將來自己出去了,有他們的好看,可是沒想到這些獄卒平時對宮中的這些太監也看著不順,今天得了這個機會更是毫不留情,看到封諝嘴硬,手上又加了幾分力氣,直打得這兩人哭爹喊娘,大小便失禁,嘴裡苦苦哀求饒命才停下手來。

    何進這才捂著鼻子上前對封諝道:「封大人、徐公公,今天知道我為什麼把你們抓到這裡來嗎?」

    封諝看到何進問話,忙爬了幾步來到何進面前,一把摟住他的大腿道:「何大人,你可要給我做主啊,咱家天天在宮中侍候皇上和各位娘娘,也沒出什麼差錯,怎麼會被你們抓起來呢?皇上知道這件事嗎,我要找皇上為咱家做主,看看是誰要陷害咱家。」

    何進受不了他身上的臭味,抬起一腳將他踢了出去,然後道:「你個死太監,死到臨頭了還敢嘴硬,老實告訴你吧,就是陛下讓我把你們帶到這兒來好生招呼你們的,還不把你們犯了什麼罪招出來,我可告訴你們,我這大牢之中可是什麼刑具都有,要不要一樣一樣給你們試試?」

    聽說是靈帝下令抓他們的,二人心知不妙,肯定是自己和太平道勾結的事情敗露了,有心想挺著不說,可一看邊上的獄卒個個如狼似虎的看著自己,而且那些刑具根本不是自己所能扛得住的,於是二人急忙爬起來,搶著說不是自己與太平道勾結,而是太平道找的自己,他們也正想把此事向皇上稟報呢,只是還沒來的及,就被何大人給抓起來了。

    何進看他們二人還在狡辯,心中更是大怒,於是令獄卒把一套名為拶指的刑具拿了上來,拶是夾犯人手指頭的刑罰,所以又稱拶指,其刑具是用六根細木棍組成,中間用細繩穿三道,套在犯人手上,把十個指頭緊緊夾住,兩人用力向兩邊拉扯繩子,木條便越收越緊,犯人疼痛難忍,常常當場昏厥,嚴重的會夾斷指骨。

    封諝與徐奉二人看到這東西,二人當場就嚇昏過去了,何進讓獄卒用涼水將二人潑醒過來,同時把那套刑具夾在了封諝的手上。

    醒過來的封諝一看自己的手已經被夾住了,早已嚇得魂飛魄散,忙向何進連連磕頭道:「何大人手下留情,我招,我招,我收了太平道的賄賂,經常把宮中的消息透露給他們,同時打算為他們起事時在宮中做內應,不過我是通過徐奉和他們認識的,是他先和太平道勾結的,他還在宮中拉攏了一些小太監,何大人我可是全都招了,求您讓皇上饒我一命吧。」

    邊上的徐奉一聽,這封諝把什麼罪過都推到自己身上來了,那自己的罪過就大了,這還了得,忙高聲喊道:「何大人,別聽他胡說,是他拉攏我加入太平道的,宮中的幾個小太監也是他出面說服的,不信,您可以把那幾個小太監找來問問。」

    看他們二人鬥嘴,何進在邊上偷著樂,好吧,就讓你們互相咬去吧,等把宮中的那些信徒都招出來了,我這功勞可就大了,這回皇上怎麼也得給我陞官了,不過說起來還真的感謝那劉備,是他告訴自己洛陽城中的渠帥是馬元義的,這才讓自己有機會立這個大功,看來自己將來還真得謝謝他。

    等封諝與徐奉吵了一會兒,何進高聲喝止了他們,然後讓獄卒把他們二人分開到兩間屋子中,給他們紙筆,讓他們把自己知道的宮中加入太平道的小太監的名字寫下來,要是誰不老實,那就繼續用大刑侍候。

    封諝和徐奉二人哪裡還敢耍奸,於是二人各自老老實實的把自己知道的宮中被他們拉入太平道的十幾個太監的名字寫了出來,等他們二人寫完了,獄卒拿著他們的口供,又把他們帶到了何進面前。

    何進看了看二人所寫出的名單,基本一致,按照名單上所寫的,宮中還有十幾個小太監是他們的同黨,不過這些太監都是些最低級的太監,倒是再沒有什麼大魚了。

    何進讓獄卒把他們二人先押回牢房之中,然後自己揣著那份名單,出了大牢之後再次進了皇宮,這次他沒有驚動靈帝,而是直接找到了宮中御林軍的統領之一鮑信,鮑信也知道了宮中有太平道信徒的事,於是兩人帶著宮中的羽林軍,來到那些太監的住地,然後按照封諝徐奉提供的名單,將上邊的那些小太監都抓了起來,由何進帶人將他們押入河南府大牢中看押。

    第二天的早朝之上,何進將昨晚之事向靈帝奏明,看到自己的大舅子居然連夜便把宮中的那些隱患剷除了,靈帝也挺高興,看來自己這個殺豬出身的大舅子也不是一無是處,至少在這件事情的處理上就很得體,於是靈帝誇獎了何進幾句,然後對眾人道:「各位愛卿,太平道在洛陽的所謂渠帥已經被我們抓到了,他也供出了洛陽城中的太平道信徒名單,下一步我們該當如何處理呢?」

    太尉楊賜出班道:「陛下,臣以為對這些亂黨不必心慈手軟,否則今後說不好還會有學他們的,所以臣建議由河南府何大人與皇甫將軍率領新軍,將這些上了名單的亂黨盡快捕獲,然後就地正法,這樣才能起到殺一儆百的作用,陛下和諸位大人以為如何?」

    司徒袁槐、司空劉寬和其他大臣也都同意楊賜的意見,紛紛表示對這些亂黨一定要嚴懲不貸,就按太尉楊大人所說,將這些亂黨抓住後就地正法,還有人說要將這些亂黨的頭顱砍下來懸掛在洛陽四門示眾,以警告那些心懷不軌的人。

    看到有人竟然出此主意,楊賜忙道:「各位大人,我們現在剷除的,畢竟只是太平道在洛陽的兩千信徒,你們要知道在其他州郡之中,太平道還有四十餘萬信徒,因此我們還要封鎖消息,免得讓張角知道了,讓他們有了準備提前起事,我們要在將洛陽城中的太平道信徒全部剷除之後,馬上由皇甫將軍帶領新軍前往冀州的巨鹿,趁張角沒有防備將其擒下,這樣剩下的太平道信徒雖然人數眾多,但沒了張角估計也就成了一盤散沙,我們再由新軍、北軍分途出擊,便可以在短時間內將各地的太平道信徒剿滅,陛下以為如何?」

    聽完楊賜的話,眾人才覺得果然如此,於是便又開始支持楊賜的建議,靈帝看大家的意見一致,便道:「既然諸位愛卿都同意楊大人的意見,那我們就按楊大人的主意辦,由遂高與皇甫將軍一起先將洛陽城中的太平道信徒全給我殺了,然後皇甫將軍再帶領新軍迅速前往巨鹿,將那首惡張角擒下,要是他敢頑抗便就地斬首,其餘的,就由楊大人去安排吧。」

    看到靈帝發話了,眾人忙領旨受命,在靈帝退朝之後,由太尉楊賜為眾人分派任務。

    當天的洛陽城四門緊閉,城中皇甫嵩帶領的新軍和河南府的捕快一起,將那些被馬元義供出來的太平道信徒抓到以後,也不再審問便就地斬首,一時之間洛陽城中到處都成了法場,除了軍隊中的少數太平道信徒還曾拿起兵器反抗,其餘的信徒都是乖乖的做了新軍士兵的刀下亡魂。

    而馬元義、封諝與徐奉三人更是倒霉,被靈帝直接下令施以車裂之刑,慘遭裂體之苦,兩天以後,洛陽城中的太平道信徒基本被肅清,這時由皇甫嵩帶領的新軍連夜出城,迅速向冀州的巨鹿挺進,準備在張角還沒得到消息之前將其擒下或擊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