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幽州 第一百零二章 港口建設 文 / 天翔
第一百零二章港口建設
現在的幽州除了上谷一郡還在難樓手中,其餘十郡都已經回到了大漢統治之下,為了今後方便管理,老劉在向朝廷上書稟明漢軍取得這些勝利的同時,也提出建議,把目前的玄葂郡撤掉,併入遼東郡中,帶方郡也與樂浪郡合併,這樣既可以省出大量的官員和開支,也令各郡在短期內能夠把郡內的人口進行合理流動。
等得到朝廷的同意之後,合併後遼東郡的太守就由玄葂郡的太守石韜來擔任,都尉則繼續由顏良擔當,而樂浪郡則由鍾繇擔任太守,徐晃繼續任都尉,其他官員基本不動,這樣老劉的身邊就會多了田豐和盧敏二人。
不過幽州這邊幾郡的人口都不是很多,玄葂郡只有一萬多戶,四萬多人口,其他幾郡的人口也都比治所周圍的范陽、漁陽等郡人口少很多,所以老劉才決定將玄葂郡併入遼東郡,帶方郡併入樂浪郡,這樣通過人口流動,兩郡的人口就會相對均衡許多。
接下來的日子,老劉開始和田豐、戲志才一起,為在遼東建造港口碼頭選擇合適的地點,遼西那邊老劉已經和宇文康說過,估計那邊的碼頭也應該選好了地址,這樣等遼東的港口建好後,就可以在兩地之間通過水路進行貨物和人員的運輸了。
遼東的最南端便是後世的大連,當時的地名是沓縣,老劉和戲志才、田豐帶著張飛、太史慈和烏雲幾人,在海邊轉了半天,最後老劉決定把港口的碼頭就建在遼東入海的最南端,現在這裡只是個小漁村,住著幾十戶漁民,經過幾人的商議,決定就在小漁村的所在地新建一座縣城,老劉為這個城市命名為旅順,寓意今後這裡往來的船隻都能旅途順利,戲志才和田豐也都覺得這個名字果然貼切。
這裡果然是一個天然的海港,因為在這裡有一個圍成門字形的海灣,海灣的三面由於有陸地的遮擋,因此這裡風平浪靜,而且水深達到了近十米,完全可以滿足當時最大船隻的行駛需求,即使將來老劉的鐵船造出來了,吃水也不過兩三米,完全可以在這裡停靠。
新城市的規劃由戲志才和田豐負責進行,老劉只是適當的指點一下,而港口內的碼頭則由老劉負責設計,根據當地的地形條件,老劉為港口設計了一座山字形的碼頭,由於當時沒有混凝土,所以老劉採用的是完全用木頭來建造碼頭,當然木材可以選用一些比較耐水的樹木,這樣估計可以堅持十年以上,而碼頭向海中伸出的便是主碼頭,主要用石頭在海底進行鋪設,同時在兩側把十幾米長的圓木一端插入海水中,每隔一丈設置一對,兩根圓木中間用鐵鏈相連,這樣在中間壘好巨石後,碼頭就會非常牢固,完全可以抵禦海浪甚至颱風的衝擊。
主碼頭的兩側都可以停靠船隻,為了將來造船修船方便,其中的一側是用來停放船隻的,估計三個方向加起來可以同時停放二百隻大船,完全能夠滿足當時的需求,而主碼頭的另一側則是船塢,海岸這邊便是造船廠,這樣將來船隻造好以後,可以沿著一條修好的斜坡把船隻滑到水中,免得還要在陸路進行運輸。
老劉在遼西之時,便派人回到無極的甄家莊院讓馬均帶一些能工巧匠到遼東來找自己,正好他們也到了,於是老劉便把如何建造鐵船的設想告訴了馬均。
馬均開始很是驚奇,但聽了老劉給他講述了一番浮力的原理之後,馬均恍然大悟,知道主公所說的確實可行,即使是用沉重的鋼鐵也一樣能造出浮在水面上的船隻來,但他也對老劉提出了一個現實的問題,如果是小一點兒的船隻,所需要的鋼板還可以通過人工敲打出來,同時船底與船舷之間用融化的鐵水進行連接,可要是大型的船隻,一是無法打造出那麼巨大的鋼板來,二是即使有鋼板,如何把他們牢固的連接在一起也是一個大問題,因此在現在的條件下,只能造一些小船出來,大船短時間肯定不行。
老劉這才發覺自己忽略了這些問題,不過想想即使是小船,那麼水軍交戰之時,鐵船肯定佔有較大的優勢,只要向對方的木船撞,就可以把對方同樣大小的船隻甚至比自己大得多的船隻撞沉,至於大船嗎,那就還是用木頭來建造,只是在船頭包裹上大量的鋼板,戰鬥時一樣可以用來撞擊敵船。
另外老劉和馬均商量的,就是如何在船上安置投石機和巨弩,有了這兩樣東西,那無疑就比別人的戰艦先進多了。
接著是船槳的問題,那時候船槳都是從船上插入水中,因此如果是雙方交戰,對方就可以用弓箭來攻擊划船的船夫,沒了船夫划槳,船就無法動彈,所以老劉的想法便是將船槳從船舷中間伸出來,而船夫是坐在甲板下邊划槳,這樣不僅不用擔心會受到攻擊,就是下雨也不會被雨水淋到,這樣船隻就可以在任何天氣下都能航行了。
船帆的問題老劉早就想到了,所以他讓馬均在船上加上兩根桅桿,同時製造幾面巨大的船帆,材料就選最結實的布匹用多層縫製在一起,這樣在順風的時候,兩根桅桿上可以拉起四面風帆,就是不用划槳船隻也會前進了,只是如何逆風行駛似乎很難,老劉也就不再去多想了,反正有了風帆和船槳,可以說就有了船隻航海的動力了。
上次老劉在遼東說起從海上航行的時候,宇文康就提到過如何在海上辨別方向的問題,老劉於是這次也讓馬均按照自己的想法,把航海用的羅盤造出來,其實就是老劉在木板上的畫出一個圓來,然後等分標出方位,每十度一個標記,這樣前進時從零度到一百八十度就是前邊從左到右的所有方向了。
圓的中間是一個豎著的鐵釘,鐵釘的尖端,頂著一個菱形的鐵片,鐵片的中間有個小孔,正好穿在下邊的鐵釘尖上,上邊再用一塊木頭封好,這樣鐵片就不會輕易從鐵釘上掉下來,而這枚菱形的鐵片兩端可是用磁石磨過的,因此具有磁性,起到的是指南針的作用。
航行的時候,由於指南針一直指向南方,因此可以先通過地圖,量出起點到目的地之間與南北方向所成的角度,這樣只要在航行的時侯,一直保持這個角度前進就可以到達目的的了。
除了目前老劉定下來的陽樂與沓縣兩處港口,三人對著地圖又研究了一下,老劉又決定在現在帶方郡的列口縣設置第三個港口,這樣將來向樂浪那邊運送物資和人員就方便多了。
當然老劉還有更長遠的設想,那就是自己一定要盡快和青州地方官府聯繫一下,爭取由自己出錢,在青州的東牟設立一個港口碼頭,因為老劉知道,那裡便是後世的煙台,有了這條航線,從旅順到東牟只有三百多里的路程,到時候利用幽州的船隻運送商旅和貨物,光是收取的運輸費就會是一筆很大的收入。
看到旅順城和港口的修建都在順利進行,而造船廠也找來了一些有經驗的工匠開始建造大船,老劉和戲志才田豐等人都放心了,便帶領大軍返回了遼東的治所襄平。
在返回襄平之前,老劉又陪著烏雲找遍了這裡的幾個縣城,都沒有發現烏延的影子,看來烏延最大的可能就是和蘇僕延一起**身亡了,看到烏雲悲痛欲絕的樣子,老劉心生憐憫,只好安慰她說沒準她父親早就離開遼東了,只是沒和漢軍遇上,烏延號稱智謀過人,斷不會輕易自尋死路的。
雖然烏雲將信將疑,但畢竟她也不願意就這樣失去父親,所以也只能抱著一絲希望和老劉一起返回了襄平。
為了理順這邊的政事和妥善安置蘇僕延部落的烏桓人,老劉又在襄平多呆了幾天,直到把這邊幾郡的政事安排完了以後,老劉才告別了前來送行的田豐、顏良等人,帶著突騎營剩下的八千多士兵(原來的一萬人由於在千華山中伏損失了三千多,在平郭城中混戰之時又有兩千多人陣亡,因此只剩下不到五千人,但在平郭城外的伏擊戰中俘虜的三千多烏桓士兵現在也跟著突爾罕加入了突騎營,所以現在的突騎營還是有八千多人),不到五千的輕騎兵和三千陷陣營的連弩兵、一千二百多名器械營的士兵,大軍離開襄平,開始返回薊縣。
此次老劉率領的大軍是五月初一從漁陽出發的,到現在已經過了一個多月了,出發前定下的平定右北平烏延部落、遼東蘇僕延部落的任務都已經完成,而且還進入東部鮮卑的白狼城與鮮卑騎兵激戰一番,最後大獲全勝,可以說這次的出兵是超額完成了任務。
由於戲志才已經按老劉的意思在幽州各郡發下公文,要求各郡都要盡快修好各自轄區的官道,因此現在從昌黎到遼西的官道已經基本整修完畢,器械營的投石車和巨弩都可以順利的通過,避免了漢軍必須從鮮卑境內借道通過從而導致漢軍再次與鮮卑騎兵發生衝突的可能。
到了遼西的陽樂,宇文康向老劉稟報港口碼頭的地址已經選好,條件基本能滿足老劉的要求,地址就在陽樂東北方向三十里外的海邊。
熟知地理的老劉當然也知道,那裡就是後世的秦皇島,看來天然海港的位置即使在漢代也和後世差不多,這樣老劉就更放心了。
隨後老劉命大軍在陽樂休整了幾天,自己親自到了海港所在地,把建造海港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項告訴了這裡的工匠,在老劉的親自指導下,港口的建設果然順利多了,看到那些工匠已經基本掌握了建造碼頭的要領,老劉才帶著大軍離開陽樂,同時也把婁班帶上,繼續向薊縣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