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三卷 幽州 第九十七章 脫險遇險 文 / 天翔

    第九十七章脫險遇險

    翌日天剛濛濛亮的時候,前邊樹林的大火夜裡就已經熄滅了,看到從林中逃出去的鮮卑騎兵已經沒有了蹤影,而後邊的那些鮮卑士兵也沒什麼動靜,老劉忙派一些士兵先去林中把道路清理出來,趁著鮮卑騎兵還沒來找麻煩,趕緊溜之大吉。

    老劉可不知道白狼城的東部鮮卑大人闕機為了保存實力,已經放棄了繼續與自己交戰的打算,雖然知道死在輕騎兵連弩下和在樹林中被燒死的鮮卑騎兵不下三萬人,但白狼城中究竟有多少士兵,老劉心中並不清楚,所以他還是派麴義和太史慈帶著兩千名輕騎兵,在前邊負責開路,這次一定要小心行事,遇到樹林等險要之處必須先派人進去試探一下,確實沒有埋伏,再讓大軍穿過。

    器械營的士兵趕著那著那些拉器械和傷兵的馬車跟在他們後邊,如遇敵情馬上向後邊的輕騎兵示警,同時做好防禦敵人,保護傷兵的工作。

    還有兩萬多的鮮卑騎兵一直在後邊跟著呢,所以為了保險起見,老劉親自帶著張飛與剩下的不到三千名輕騎兵在大部隊的後邊負責斷後,昨天的連番惡戰,每名輕騎兵大概用了不到十二支弩箭,也就是還沒用完一個箭匣,老劉今天讓大家為連弩換了個新的箭匣,反正輕騎兵每人身上都帶著三個裝滿弩箭的箭匣,另外現在器械營中專門有一些運送軍需品的馬車,也帶了不少裝在木箱中的散裝弩箭,所以用完了的箭匣也都被重新裝滿了弩箭,以防今天還會有惡戰。

    只是沒想到漢軍拔營出發後,後邊的鮮卑大軍並沒有都跟上來,只有少量的騎兵遠遠的跟在漢軍的身後,似乎是在監視漢軍的行動,張飛看到只有不到一百人的鮮卑騎兵老在後邊跟著,便向老劉請示了一下,也帶上一百名輕騎兵突然回身,向那些鮮卑騎兵衝去,嚇得那些鮮卑人根本不敢接戰,早就遠遠的跑開了。

    可是等張飛他們停下來之後,這些鮮卑騎兵也不再逃跑,而是調轉馬頭,繼續遠遠的跟著漢軍,老劉估計他們是被自己給打怕了,也想不出什麼陰謀詭計了,便不讓張飛繼續去驅趕他們,而是督促大軍抓緊時間趕路,爭取今天天黑前進入昌黎郡境內。

    為了趕路,中午飯也沒有好好吃,就是讓將士們就著涼水吃了一些乾糧和昨天剩下的烤肉,好在從白狼到昌黎郡的路程不是特別遠,大概也就是一百里地,所以到了下午的申時三刻,漢軍終於走出了鮮卑的地盤,進入了昌黎郡境內。

    剛進入昌黎,老劉他們便看到了在邊境上等候自己的戲志才和蹋頓等人,看到老劉他們終於回來了,蹋頓高興的拉著老劉的手道:「兄弟你可回來了,我們都到了柳城兩天了,你們也沒過來,可把我急壞了,要不是戲先生攔著,我早就到鮮卑境內迎接你們去了,你們沒事就好,我們這就回柳城大營去吧。」

    戲志才心細,早就發現了隊伍中的異狀,看蹋頓說完了,才對老劉道:「主公你們可是在途中遭遇了鮮卑軍隊,我看器械營的士兵似乎受了些損失,投石車和巨弩也比出發時少了不少。」

    「是啊公皓,我們昨天在白狼城外被東部鮮卑的士兵發現了,結果他們前後出動了七萬大軍把我們包圍了,結果我們和鮮卑騎兵整整打了半天,消滅了他們三萬多人;而我們輕騎兵也損失了一百多人,器械營的損失更大,士兵陣亡了六百多人,兩營士兵還有二百多傷員,還有就是公皓你看見的,投石車和巨弩一共被鮮卑騎兵搗毀了七八十架,為了不讓鮮卑人仿造我們的那些器械,我讓耿將軍帶他手下的弟兄把那些損壞的投石車和巨弩都燒了。」

    戲志才還沒說什麼呢,蹋頓聽說老劉他們憑著這八千人居然消滅了三萬多鮮卑騎兵,而漢軍的損失才不過七百多人,不禁大感驚奇道:「玄德,我知道咱們輕騎兵的連弩厲害,但是如果對方是七萬人一擁而上,恐怕你們那點兒人怎麼也抵擋不住吧?」

    「大哥你說對了,他們並不是一次出動七萬人的,先是派了兩萬人來,被我們用連弩消滅了一萬,然後他們又派出三萬人,從兩邊對我們進行夾擊,被我們又消滅了一萬多,只是他們從樹林中衝出的一萬人將不俊帶領的一千輕騎兵和器械營的兩千士兵給分割包圍了,才令我們損失了七百多兵將,隨後他們又從城內調了兩萬騎兵來,同時還在樹林中埋伏了兩萬人,想等我們進了樹林好與我們近身搏鬥,被我們用火種引燃樹木,燒死了他們一萬多人,所以他們的三萬多人是被我們幾次消滅的,這以後他們再不敢與我們交戰,我們才順利過來的。」

    蹋頓聽老劉說完,一臉羨慕的對老劉道:「兄弟你們殺得太過癮了,我以前也跟那幫鮮卑騎兵打過幾仗,他奶奶的,他們仗著比我們人多,所以每次我們都打不過他們,以後兄弟一定給我一個機會,我也帶上咱們的士兵,去把那些鮮卑狗殺他個落花流水。」

    「大哥放心,這個機會我一定給你,咱們這就回柳城大營吧,我們在路上邊走邊聊,這裡到柳城還有多遠?」

    「沒有多遠了,從這裡到柳城也就三十多里地,咱們用不了一個時辰就可以回去了。」戲志才對老劉道。

    「好,那我們這就出發,爭取天黑前趕到柳城,到那裡好找些郎中來為這些受傷的士兵醫治。」老劉說完,指揮大軍繼續向柳城方向前進。

    等老劉他們向柳城方向出發之後,那些跟著的鮮卑騎兵又等了一會兒,確信漢軍果真是要去昌黎郡的,也調轉馬頭,回白狼城向闕機等人報信去了。

    當晚到了柳城,安排好大軍的食宿之後,老劉也和戲志才以及幾位將軍一起吃過晚飯,然後商議下一步的行動計劃,文醜的傷還沒好,老劉讓他先歇著,但他堅決不同意,硬是拄著個枴杖來參加會議。

    戲志才首先對老劉道:「主公,我們這次出來才發現,這邊的道路太差了,將來主公還打算在遼西、遼東等地建造海港碼頭,但如果陸路交通不暢,光是海路也沒什麼大用,所以我想我們應該先把幽州境內的官道修好,等官道暢通了,加上海路的開發,才會對我們幽州的軍事和商業起到極大的促進,主公和各位覺得如何?」

    這些武將當然不知道其中的諸多好處,但是他們知道如果有了寬闊的官道,那今後幽州的騎兵和器械營到那裡都不會受到路況的限制,像這次取道鮮卑的情況就不會再出現了,而且官道暢通了,也會另部隊來往調動的時間大大縮短,比如從薊縣到昌黎,大概一千里的路程,那時估計一天半到兩天就可以到達。

    老劉看到戲志才能想到的不只是將來交通在軍事上的作用,還有在商業上的好處他也想到了,看來現在戲志才已經不僅僅是在軍事上能幫助自己,對整個幽州政務的認識也有了很大提高,於是老劉道:「公皓說的果然有理,我想將來官道的修建和以後的維護,必須有專人負責才行,至於修路的任務,我想是由各郡分頭修建自己境內的官道,費用主要幽州刺史府來負擔,而以後的維護所需花費,則由各郡自行解決,你們看這樣行嗎?」

    那些武將自然沒什麼話說,還是戲志才道:「主公的辦法非常實用,我們手中現在有充足的資金,再從各地招來足夠的民伕,這樣下去只要有幾個月的時間,各郡境內的官道就可以整修一新,同時把與海港碼頭連接的道路也修好,幽州的商業就會得到快速發展,而我們各級官府也會因此得到更多的稅金,修路之事對我幽州而言,確實是一舉多得呀。」

    「那好,公皓明天就擬好公文,發往各郡太守府,令他們將修路一事馬上籌辦,所需費用由各地官府先報上預計花銷的數目,然後由刺史府進行核實,確認後即可將款項撥到各郡太守府,同時公皓記得從太守府選派一些官員,專門到各地去監督修路之事,免得有偷工減料,草草應付的情況發生。」

    「是,主公,明天我就派人將公文發往各地,那麼下一步大軍如何行動,是否還是按原計劃向遼東進發?」

    「是啊兄弟,你們倒是殺了好幾萬的鮮卑騎兵,仗也打得過癮了,我們突騎營自打由兄弟你親自訓練後,到現在還沒上過戰場呢,我們趕緊向遼東出發吧,我和我手下的那些烏桓兒郎可有些等不及了。」

    其他幾員大將也紛紛進言,希望老劉趕緊兵發遼東,盡快將蘇僕延部落消滅,這樣他們才能回師薊縣,找機會繼續出兵上谷,將剩下的難樓部落盡早打敗,早日實現幽州全境的統一。

    雖然這次器械營受了不小的損失,投石車和巨弩也減少了近三分之一,但畢竟輕騎兵、陷陣營的連弩兵和突騎營還都基本完好,所以老劉又和戲志才商量了一下,決定明天繼續向遼東進發,爭取在五天之內到達遼東郡的治所襄平,然後匯合遼東郡的太守田豐和都尉顏良,做好向遼東烏桓進攻的準備。

    第二天,大軍到了昌黎郡的治所昌黎縣,早就接到消息的太守陳宮和都尉褚燕,出城三十里等候老劉率領的大軍,眾人見面,自然少不了一番寒暄,當天大軍便在昌黎縣城紮營,同時把傷兵都安置在這裡養傷,畢竟這裡的條件比柳城要好多了。

    離開昌黎縣城的時候,老劉囑咐陳宮和褚燕一定要對東部鮮卑做好防範,這次自己誤打誤撞與他們結下深仇大恨,所以必須防止他們來幽州搗亂報復,好在現在各地的郡國兵都有一定數量的連弩,老劉便把如何對付鮮卑騎兵的方法教給了褚燕,讓他萬一真的與鮮卑騎兵遭遇,就用這種辦法對付他們,褚燕點頭領命。

    另外這裡的官道是幽州最不好的一段,所以老劉又特意把修路的事告訴了陳宮,讓他抓緊時間趕緊徵召民伕,盡快開始修整昌黎郡內的官道,費用可以派人拿著老劉給他的手令到幽州刺史府領取。

    陳宮自然明白修好了道路會給昌黎郡帶來的諸多好處,忙向老劉保證盡快執行,然後與褚燕一起,把老劉他們送出很遠才返回昌黎縣城,執行老劉安排的各項任務去了。

    大軍此後幾日沿著官道向遼東進發,為了防止蘇僕延部落先發制人,在路上設伏,老劉每天都叮囑蹋頓帶領的突騎營一定要小心行事,遇到山高林密的地方先派小股部隊進行偵察,確信沒有埋伏後再向前進,畢竟大軍中的器械營速度較慢,因此直到第四天的下午,大部隊終於到達了遼東郡與昌黎郡接壤的遼隧縣城,這裡往南都是蘇僕延部落的地盤,往東則是大漢控制的遼東郡的治所襄平。

    在遼隧縣城歇息了一晚,第二天蹋頓帶著突騎營繼續在前邊開道,中間是兩千連弩兵和一千多器械營的士兵,還有那些拉著投石車和巨弩的馬車,老劉則帶著輕騎兵跟在隊伍的後邊壓陣。

    由於這裡已經離襄平很近了,蹋頓帶領的突騎營漸漸放鬆了警惕,而且他們的速度很快,也拉開了與後邊的連弩兵和器械營的距離,不知不覺間,突騎營進入了距離襄平還有五十多里地的千華山中,這裡也是山高林密,而且前邊的官道就在兩座綿延起伏的大山之間,為了保險起見,蹋頓派赤莫罕帶著五百名士兵先進了山谷中探路,如果安全就派人給後邊的部隊送信,大部隊再從山谷中穿過去。

    赤莫罕看著道路兩旁的山峰與樹林,似乎都很安靜,只是道路的一邊是懸崖峭壁,另一邊長滿了茂密的樹木,赤莫罕派一些士兵去密林中搜索了一下,也沒發現什麼埋伏,同時赤莫罕還令士兵向峭壁上射了一些箭支,結果除了驚起一些飛禽走獸,也並沒有其它動靜,看來這裡沒有什麼伏兵,於是赤莫罕在穿過峽谷之後,派人回去給蹋頓送信,大部隊可以過來了。

    得到消息的蹋頓又到谷口仔細觀察了一番,確實如赤莫罕所說,峽谷中很安靜,應該沒有什麼問題,於是蹋頓便指揮突騎營的騎兵迅速打馬進入山谷,爭取快速穿過去,畢竟峽谷中地形險惡,不宜久留。

    當突騎營的騎兵大部分進入山谷之後,異變陡生,只聽一陣弓弦聲響,然後從峭壁上射出無數的羽箭,落入突騎營士兵身上,頓時有不少騎兵中箭落馬,而峽谷的兩端也同時從峭壁上滾下無數的滾木巨石,很快便將兩個出口都給封死了。

    蹋頓畢竟久經戰陣,可以說是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因此雖然突遭襲擊,並沒有亂了陣腳,忙命令士兵向另一邊的樹林中躲避,可是他們剛剛跑到樹林邊上,林中也射出無數的箭支,把衝在前邊的突騎營士兵又射死了不少,兩邊都有埋伏,頓時令身處峽谷中的近萬名騎兵陷入了混亂之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