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三卷 幽州 第六十八章 兵進漁陽 文 / 天翔

    第六十八章兵進漁陽

    接下來的三天之中,戲志才與公孫瓚每天派出大量細作,到城中的張舉家周圍和城外的莊院附近,打探張舉的消息,同時也派人以下人身份混入張舉家中,從內部得到了一些情報。

    目前張純果然在張舉家中,只是他二人並不是親兄弟,而是遠房的親戚,只是二人素來交好,對外一直以兄弟相稱,所以才令外人誤以為他們是兄弟。

    城中的張舉府邸,是一套裡外四進的大院,最前邊是客廳飯堂,還有一些下人和上百名護院住在兩側的廂房之中;第二進的院子當中,主要住著那些請來的江湖中人,大概有近一百人;在第三進院子中住的,是張純和大部分的護院家丁,有四百多人;最後邊的院子當中,住著張舉和他的家人。

    院中的守衛很嚴,在大院四周的圍牆之內,每個時辰都有家丁護院在巡邏,至於那些護院的武器和護具都很普通,訓練也稀鬆平常,只是那張純本身是員武將,手下有幾員偏將,還有那些江湖豪客之中,也有寫武功不錯之人。

    城外莊院就是個用木頭圍起來的大院,裡邊是個大校場,兩側是那些護院的住房,只是在大門之內,還用木頭搭了個瞭望塔,一直有人在上面放哨;整個莊院之中,現在有八千名護院,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原來漁陽的郡國兵,但這些士兵疏於訓練,武器護具還不如城內張府的那些護院,戰鬥力更是低下。

    他們的領頭之人,也是張純的親信,名叫伍能,功夫還不錯,每天都是他領著那些護院進行訓練,只是訓練的方法很落後,也就是他拿把大刀在前邊比劃,後邊的這些護院跟著做,也不管他們手中拿的是什麼兵器。

    掌握了這些情況,戲志才便將自己的打算告訴了公孫瓚:「我們就和原來設想的一樣,明晚由伯珪和雋義、史阿將軍帶領兩千士兵,趁著天黑,悄悄包圍張家府邸,等到了亥時,再大舉進攻,爭取在盡量短的時間內抓住張舉張純二人。對那些江湖中人和護院要盡量把情況向他們說明,我們只除首惡,脅從者可以寬大處理,否則把他們逼急了,動起手來,很可能會給己方士兵造成大量傷亡,對那些抵死不降的,也不必手軟,格殺勿論。」

    「好,我們就按公皓的安排去做。」公孫瓚答道。

    「還有,雋義一定要做好漁陽城四門的守衛工作,再沒有抓到張舉張純之前,不能輕易打開城門,即使封城三天,也一定要把張舉張純抓到,免除後患。」

    「頜領命,明天我就會安排好城門的守衛,絕不會放跑一個亂臣賊子。」

    「至於城外莊院中的那些護院,有主公帶的輕騎兵,估計根本不用費多大周折,殺掉幾個頑抗的,就會令他們不戰而降,到時候我們再迎接主公進城,做好善後事宜。」

    突然又想起一事,戲志才又對二人道:「記得先不要把行動計劃透露出去,等明天吃完晚飯後再集合部隊,帶他們進行行動,這樣即使張舉在我方部隊中安插了細作,也來不及把消息傳給他們。」

    「好,公皓果然心思縝密,這回那張舉張純可就要倒霉了。」公孫瓚道。

    第二天的漁陽城,一切照常,只是到了中午,老劉派人來到城中的太守衙門,通知戲志才等人,他們已經到了城外五十里處。

    留公孫瓚和史阿在城中坐鎮,戲志才與張頜二人,帶著五名親衛隊員和幾名熟悉漁陽地形的郡國兵,前去城外與老劉等人會合。

    半個多時辰後,戲志才與張頜跟著老劉派來的人,找到了隱藏在一片樹林之中的老劉和他的五千輕騎兵。

    看到戲志才與張頜二人,老劉忙迎上前來道:「公皓、雋義,你們辛苦了,現在城中的情況如何?」

    「主公放心,根據這幾天來我們探得的消息,那張舉張純等人還未察覺,志才已經與伯珪雋義定下計策,就等主公來了。」戲志才道。

    「好,既然你們已有計策,那我們就按公皓和伯珪的計策行事,我這回還帶來了不俊和益德、子義三人,加上五千輕騎兵,公皓覺得人手可夠?」

    「應該夠了,我一會兒還要和雋義返回城中,如今張舉張純手下共有八千多護院,是志才一時疏忽,忘了對下轄各郡裁下的不合格士兵如我們在薊縣那樣,安置為屯田兵,讓張舉他們趁機而入,把漁陽郡裁下的士兵都招回去當家丁護院了,現在就在城外張家的莊院之中進行訓練呢,主公,這些人可就交給您來處置了,城中張舉家中的五六百人,就由伯珪、雋義和史阿將軍負責,我也跟他們回去,到時候在太守衙中進行調度,主公看這樣安排可好?」

    「有公皓在,我大可放心了,只是伯珪手下郡國兵的戰力如何,他們的武器裝備可比輕騎兵差遠了,不要大意之下,被張舉張純衝出城去逃跑了,要不然我再派些輕騎兵隨你們回去如何?」

    「主公放心,雖然漁陽的郡國兵裝備不如輕騎兵,但現在留下的,都是從原來的那些士兵中挑選出來的精兵,半個月來,又經過我們用主公教的那些方法訓練,戰力大大提高,我們是兩千對六百,再加上有伯珪、史阿將軍在,諒那張舉等人絕無逃生可能,而且我們現在派部隊進城,勢必會引起他們的注意,令他們有了防備。」張頜道。

    「好,既然雋義有如此把握,那我也就放心了,一會兒你們就回去準備,公皓我們什麼時候動手?」

    「吃過晚飯我們就動手,主公這邊也一樣,城門我們也安排好了,到時候四門緊閉,加強戒備,主公得手後即可從南門進城,我們再商量善後事宜,另外我們出來時,還帶了幾名當地的郡國兵,一會兒好給主公當嚮導。」

    「好的公皓,那我們吃完晚飯就動手,你們抓到張舉張純後,一定要對他們的住處仔細搜查,把他們與烏桓各部勾結的證據找到,將來好給他們定罪,同時也作為我們將來討伐烏桓各部的借口。」

    「主公高明,志才這就回去安排,定不負主公重托。」戲志才說完,與張頜向老劉等人告別,帶著那幾名親衛隊員回轉漁陽。

    送走了他們,老劉把文丑、張飛和太史慈叫來,告訴他們今晚的行動。

    這次來漁陽,老劉把呂曠和鄒靖留在薊縣,以防不測,然後準備帶文丑和五千輕騎兵出發,沒想到張飛、太史慈和趙雲知道後,也一定要跟著,吵得老劉沒辦法,只是以年齡太小為由,強行把趙雲留下了,帶上了張飛和太史慈二人。

    聽完老劉的安排,文丑畢竟經過幾場戰鬥,雖然也很期盼,但不像初次參加戰鬥的張飛、太史慈那樣,坐立不安,摩拳擦掌,恨不能馬上就去戰場殺敵。

    很快到了傍晚,吃完晚飯,老劉帶著輕騎兵,在那幾名郡國兵的帶領下,向城南張家莊院進發。

    幾名郡國兵騎的馬還是光背馬,看著輕騎兵的武器護具,羨慕的不得了,老劉忙告訴他們再過一段時間,等自己的鐵匠鋪規模擴大了,他們也會配上這些武器護具的,才令他們打消了想要加入輕騎兵的念頭。

    快到莊院時,為了防止大部隊的馬蹄聲被敵人聽到,老劉命令眾人用麻布將馬蹄包起來,慢慢向莊院靠近。

    此時的莊院之中,燈火通明,剛剛吃過飯的那些家丁,有的聚在一起聊天,有的在擦拭自己的兵器和甲冑,還有些已經睡覺了,而他們的首領伍能,正帶著幾個小頭目一起喝酒呢。

    到了距離莊院大門二百步遠的地方,老劉伸手示意大家停下,然後對太史慈和張飛道:「益德、子義,看到那兩個哨兵了嗎?」

    二人定睛看了看,莊院的大門緊閉,在大門裡邊的瞭望塔上,站著兩個哨兵,一個拄著長槍,打著瞌睡,另外一個,仰頭望天,不知道在想什麼。

    於是二人同時答道:「主公,我們看到了。」

    「好,子義你的箭法出眾,益德的連弩也用得非常熟練,我現在給你們二人一個任務,就是一人一個,把那兩個哨兵幹掉。」

    二人答應一聲,張飛從馬背上取出連弩,瞄準了左邊抬頭望天的那個;太史慈則從背上摘下長弓,從身側的箭囊中取出一支羽箭,拉弓瞄準,對準了右邊打瞌睡的那個哨兵。

    老劉低聲道:「放!」

    說時遲那時快,轉眼兩支長短不一的箭支離弦而去,射進兩名哨兵的胸膛,二人在懵懂之中,便已斃命。

    老劉看二人得手,禹王槊向前一舉,喊了聲沖,策動胯下絕影,率先向向莊院衝去,文丑、張飛和太史慈緊隨其後,後邊的五千輕騎兵也如潮水一般,向張家莊院撲了過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