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二卷 洛陽 第三十七章 恩師盧植 文 / 天翔

    第三十七章恩師盧植

    老劉和簡雍二人進了盧府,馬上看到了站在院中的那人,那一米八十多的身高,站的筆直的身材,應該就是史書中所說的一代大儒,劉備的老師盧植了。

    兩人急忙上前跪倒,「參見恩師!」

    「玄德、憲和是你們呀,快快起來,玄德呀,為師已經等了你幾天了,怎麼今天才到,外面冷,我們到屋裡說話。」

    拉著二人進了客廳,現在盧植家中也有了老劉發明的椅子,等大家坐好,盧植問道:「玄德,我聽憲和說,你此次是奉旨來洛陽面聖,而且還立了大功,是真的嗎?」

    「是,都是老師教導的好,學生才能有今天。」

    俗話說的好,千穿萬穿,馬屁不穿,老劉這一句話,說的盧植高興,果然是自己教出的好學生,知恩圖報,馬上把功勞推到自己頭上了,看來這劉備還真是孺子可教也。

    「玄德客氣了,恩師教你們的,只是為人之道,至於如何去身體力行,那是你們自己的事,我當日就說玄德必成大器,這才過了幾年,今日果然應驗,玄德確實沒有辜負為師的一番心血呀。」

    客套了一番,老劉又把給恩師帶的禮物拿出來,再三感謝老劉後,盧植命家人將禮物收了起來。

    「玄德、憲和,你們還沒吃飯吧,就在我家吃吧,雖然是粗茶淡飯,但肯定能讓給你們吃飽,只要你們不嫌為師寒酸就行。」

    「恩師說哪裡話,老劉忙道,能和您一起吃飯,我二人求之不得,正好借此機會,備還要把離開您以後,這幾年的經歷告訴您呢。」

    「那好,我們這就去飯堂。」

    領著二人到飯堂,已經擺好了飯菜,盧植的家人也都在飯堂坐好了,等著盧植呢。

    看桌上的飯菜,比起老劉他們在無極的伙食,果然是差遠了,主要是蘿蔔白菜,肉食很少,主食米飯大餅,還有一大盆青菜湯。

    盧植把自己的夫人溫氏介紹給老劉簡雍二人,二人忙上前行禮,參見師母。

    又把自己的兩個兒子盧敏、盧繁介紹給二人,他們幾人年紀相仿,,二人也早聽說了劉備驅逐烏桓大軍的事跡,只是沒想到,他竟然是自己父親的學生。

    這二人自幼受父親的指教,耳濡目染之下,也學得滿腹經綸,只是一直沒機會出仕為官,現在看劉備和自己兄弟二人年紀差不多,居然立下如此戰功,自然有了親近之感,忙上前互相見禮,客套了一番。

    盧植又吩咐下人加幾個菜來,老劉忙說:「不用了,這就挺好的。」

    但盧植想自己收了簡雍送來的那麼多的錢財,不能太寒酸了,執意要下人去加菜,老劉也就只好作罷,忙道:「多謝恩師了。」

    席間,老劉把自己去海外經商,購得許多稀罕之物的事跟盧植說了,雖然盧植號稱是精通天文地理,但對於老劉說的那些東西,壓根就沒聽說過。

    又聽到老劉回到中原後,誤打誤撞的認識了一代武學大師童淵,蒙童淵傳授,習得一套霸王槊法,這才有了下山後的救甄姜、入贅甄家之事。

    為了完婚,回涿郡給父母上墳,恰遇烏桓大軍到此搶掠,老劉設計擒賊擒王,以少勝多,逼退了烏桓大軍。

    刺史劉焉通過族譜,證實了劉備的皇親身份,同時將其功勞上奏朝廷,靈帝龍顏大悅,才下旨要劉備來洛陽領賞。

    結果這頓飯,大家邊吃邊聽,老劉則是只顧著講了,等大家吃完了,他也講得差不多了,急忙吃了幾口大餅,喝了一碗湯,老劉也算是填飽了肚子。

    沒想到這劉備竟有如此奇遇,看來此子真是福緣深厚啊,盧植想聽他所說,居然還組建了一支二百人的家兵,看來他的志向不小啊,一會兒吃過飯,一定要和他好好談談,看看他下一步到底是怎麼打算的。

    看盧植領著老劉、簡雍二人往客廳去了,他的兩個兒子盧敏、盧繁也要跟著,想聽聽老劉還有什麼有趣的經歷。

    盧植知道自己的兩個兒子,其實很有些真才實學,只是一直沒合適的機會,所以還在家養著,要是劉備將來能有個官做,自己可以讓他們兩個跟著,先去歷練一下,也不失為一件好事,於是就讓他們二人也一起過來。

    到了客廳坐下,盧植又問了老劉一些細節問題,比如他的家兵現在有多少?現在還有幾個家將?除了跟著他的簡雍,手下還有什麼謀士沒有?知道盧植不會害自己,老劉據實一一作答。

    劉備手下居然有七八員大將,還有兩個謀士,二百的家兵,盧植暗道自己猜對了,劉備的志向之大,不是自己能想像的到的,看來他那幾年去海外經商,對他的影響不小,這從他的話裡話外也可以看出來。

    看到恩師沉思不語,老劉有心岔開話題,於是問道:「恩師不是在朝中任尚書之職嗎?怎麼突然不幹了,是您自己辭官了嗎?」

    「唉!說起來一言難盡呢,為師任尚書之時,因對朝政不滿,尤其是靈帝公開賣官鬻爵,那不是要讓大漢朝亡國嗎,於是為師便上書進諫,書中所陳八事,皆切中時弊,只是沒想到靈帝看後大怒,罷了為師的官,趕出宮殿,言稱永不任用。」

    看來史書上記載的果然沒錯,老劉忙道:「恩師現在在家賦閒,可有什麼打算?」

    「還能有什麼打算,過一天算一天吧,我只是不忍心看我大漢天下遍地貪官污吏,苛捐雜稅多如牛毛,民不聊生、官逼民反之事不斷發生,周邊外族厲兵秣馬、虎視眈眈,長此下去,我大漢必將不保啊,玄德,我是心痛啊。」

    「恩師,弟子知道您是心有不甘,只是您可知道,還有一件大事,如果朝廷不加干預,必將釀成大禍!」

    「還有什麼大事?玄德快快說來。」

    「就是那太平道之事,恩師可曾聽說?」

    「幾年前就聽說過,不過據地方呈報,說他們不過是傳播道義,教人行善罷了,怎麼會釀成大禍?玄德可是把這件事想的過於嚴重了。」

    「恩師你可能不知道,現在的太平道,在張角三兄弟的帶領下,徒眾遍及青、徐、幽、冀、荊、楊、兗、豫八州,人數達到幾十萬,他們按地域把這些徒眾分為三十六方,每方設渠帥一名,私下購買武器,操練徒眾,恩師試想一下,他們的目的何在?」

    「有這等事?盧植聽後大驚,從椅子上站了起來,那地方官府怎麼不向朝廷奏明,要真是這樣,那這太平道還真的如玄德所說,居心不良啊。」

    「恩師,弟子敢斷言,如果任由太平道發展,不出四年,我大漢亂勢必起,其中緣由,恩師您自可推斷出來。」

    「還有,弟子曾與那張角兄弟見過一面,當時我用言語試探過他,之後張角派他的兄弟張寶帶人追殺於我,被我和我的家將把他們殺了,因此備斷定,那張角是怕備知道了他的陰謀,故此要把我除掉,我這次奉旨來洛陽,路上也曾遭到太平道的截殺,恩師可知道他們派了多少人嗎?」

    「雖然現在說不上是太平盛世、朗朗乾坤,但畢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們能派出幾人,就不怕驚動了官府?」

    「他們派了上千人,對備等人圍追堵截,弟子逃出包圍後,為了避免再次和他們遭遇,是從并州繞道過來的,但仍在壺關遇到他們的埋伏,夜裡還有刺客行刺,我這次來,帶了三員家將,五十名家兵,可惜他們沒死在抗擊烏桓的戰鬥中,卻在這次來洛陽的路上,陣亡了三十二人。」

    說到這裡,想起那些死去的親衛隊員,老劉不禁眼圈都紅了。

    「玄德,你是奉旨來洛陽面聖的,他們居然敢公然截殺你,看來問題果然如玄德所說,非常嚴重了,只是現在為師已經是草民一個,不知玄德可有好的辦法?」

    「恩師,我想這次面聖,一定要把太平道之事向靈帝稟明,看看他如何處置吧。」

    「這樣也好,玄德你自己還有什麼打算?立了這麼大的功勞,你現在又是漢室宗親的身份,估計封侯是肯定的了,要是靈帝賞你個官做,玄德心中可有主意?」

    「是,備已經有了主意,只是說出來怕恩師您怪罪於我。」

    「玄德你怎麼還和為師見外,你說吧,為師絕不怪你便是。」

    「備聽說幽州刺史劉焉劉大人回京任職了,現在幽州刺史還沒有人選,備打算花些錢財,把幽州刺史買下來。」

    聽了老劉的話,盧植果然有些氣惱,現在靈帝賣官都賣瘋了,只要給錢,什麼官他都賣,但仔細想想,他又平靜下來了,劉備把幽州刺史買了,畢竟自己瞭解他,從他的所作所為來看,應該是個愛護百姓的好官,要是賣個只知道搜過民脂民膏的,那還不如就讓劉備買了呢,這樣一想,盧植也就釋然了,於是問道:「玄德要是買官,可選擇的範圍很大,官位也不少,為何非要買那幽州刺史?」

    「對恩師,備實不敢相瞞,備在逼那烏桓大王丘力居退兵後,答應幫他統一烏桓四部,而備這樣做的目的,是下一步,把烏桓重新納入我大漢的統治之下,所以我想同時,把護烏桓校尉的職務也一併買來,這樣也方便今後行事,恩師以為如何?」

    聽了老劉的話,盧植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是啊,自己當年提出的諫書中,也有備寇一說,也就是整備軍事,防禦外敵,看來劉備和自己的思路到是一致的,只是從他的處事看,比自己會來事。

    經過這幾年的反思,盧植也知道像自己這樣,做事不講究策略,難免會不受重用,結果是空有一身抱負,無人問津。

    既然劉備做的沒錯,那自己就支持他吧,如果他真的做了幽州刺史,那就讓他把兩個兒子帶去,總比天天在家呆著沒事幹強,而且有劉備的支持,沒準兒他們也能發揮自己胸中所學,幹出點事業來。

    「那好吧玄德,就按你的意思辦吧,為師可以幫你聯絡一下議郎蔡邕、諫議大夫馬日磾、太尉楊賜、車騎將軍皇甫嵩等人,他們和為師交往甚密,這樣他們也可以幫你在朝中說話,我看就後天吧,我請他們晚上來家中吃飯,到時候玄德你也過來,我把你介紹給他們,至於到時候該怎麼說,玄德就看你的了,為師能幫的,也就這些了。」

    「多謝恩師,有恩師的幫助,備必能成事。」

    幾人又閒聊了一陣,看天色已晚,老劉簡雍二人告別了盧植父子,回到了洛陽城中的住宅。

    剛進大門,老劉就被一直在院中等候的芷清拉住,「公子快來看看,我們的麻藥已經成功了,我給那條狗灌了一碗麻藥,到現在已經兩個半時辰了,那狗還沒醒呢,我試著用針扎它,用小刀割開它的皮肉,然後再把傷口包紮起來,它連一點反應都沒有。」

    「你先別忙,要等它能平安的醒過來才算成功,要是它一直昏睡下去,那我們的麻藥不久成了毒藥了。」

    「公子說的是,我一時高興,把這件事給忘了,那我們就再等一會兒,看它能不能醒過來。」

    看兩人又有事做了,簡雍對老劉道:「主公,明天我帶您去中常侍郭勝的府上拜訪,您做好準備,眼下無事,雍就先回去休息了。」

    老劉答應一聲,簡雍向二人道聲晚安,就回後院歇息去了。

    看來這一碗藥給人喝合適,可以讓人昏睡兩個時辰,狗的體重比人輕多了,昏迷的時間自然就長多了,好在兩人趁著這個時候,又探討起煉丹術來。

    老劉記得自己看過的書上介紹,中國早期的煉丹術,就是把五金(金銀銅鐵錫)、八石(各種礦石,如硝石、汞)、三黃(硫磺、雄黃、雌黃)中的一些成分放到丹爐中,進行燒煉,最後得到砷、汞和鉛的制劑,認為是可令人長壽的仙丹,其實這些東西少服一點,可能會有令人興奮的作用,但長期服用肯定會致人死亡。

    芷清跟自己的師傅學過煉丹,也看到自己的師傅曾練出丹藥來,只是並沒見過這些丹藥能保命救人,她還以為是他們的方法不對,所以煉不出傳說中那種能活人救命的仙丹。

    最近通過和老劉不斷的研究,又聽了老劉詳細的給她解釋,芷清本來醫術就很高,自然知道那些藥用在人身上的後果,知道原來自己師傅煉出的,不過是一些有毒的物質,聯想以前見過的,有些同門吃過丹藥後的反應,果然如老劉說的那樣,吃多了就會死去,看來老劉說的沒錯,自己以後也不要再煉那種丹藥了,免得害人。

    聽老劉又說起把硝石、硫磺和木炭放在一起煉,會發生爆炸,芷清更相信老劉的話了,因為她親身經歷過這種事情,當時爆炸的聲音非常大,就像下雨時天上打雷的聲音一樣響,而且還把丹爐都炸碎了,當時在場的人,離的近的還受了傷,以後就再沒人敢把這幾種東西放到一起煉了。

    又過了一個時辰,那條狗終於醒過來了,起來就到處跑,跟正常狗沒什麼兩樣,老劉忙道:「恭喜清姐了,你的麻藥研製成功了,這可是造福病人的積德之舉呀。」

    「公子客氣了,沒有你的幫助,我哪裡會這麼快就成功,芷清在這裡向你致謝了。」說完,一雙美目定定的看著老劉,讓老劉的心裡直發毛。

    「清姐,夜已經深了,外面太冷,我送您回去休息吧。」

    「多謝公子了,你也早點休息,聽憲和說,你們明天還有好多事情要做呢。」

    到了後院,老劉把芷清送到她的房前,打開門,讓芷清進去。

    「公子不進來坐會兒嗎?」芷清問道。

    「不了,清姐你早點休息,備告辭了。」

    說完,老劉不敢再看芷清,頭也不回,急忙跑到自己的房間,練功去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