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一卷 奠基 第十一章 基礎建設 文 / 天翔

    第十一章基礎建設()

    安排完木匠的任務,老劉又帶著管家、鐵匠管事歐鵬,來到莊院的東北角,那條河就是從這裡進的莊院,而且這裡的河水很急。

    老劉對歐鵬道:「歐管事,你把鐵匠鋪就建在這裡吧。」

    管家甄忠很奇怪,「姑爺,幹嗎把鐵匠鋪建在這裡?」

    「管家,建在這裡,有兩個好處,一是離我們大家住的地方遠,打鐵的聲音不會影響我們休息,第二,我們這裡冬天愛刮西北風,這樣鐵匠鋪的煙塵,都被刮到院外去了,免得搞得整個莊院,灰塵亂飛。」

    管家是越來越佩服老劉了,這麼細小的關節他都能想到,而且還懂天文地理,真是太有才了。

    老劉又對歐鵬道:「歐管事,你知道怎樣煉鐵嗎?」

    「知道,我從小就跟著我爹學藝,長大也和我爹一起煉過鐵,只是煉出的鐵雜質太多,不太好用。」」

    「你會煉就好,我們先建一座高爐,管家無極城中可有磚窯?」

    「姑爺,咱家就有磚窯,在城西,離這裡不遠,是無極最大的,姑爺可有什麼事嗎?」

    「我想自己生產一批用來建煉鐵爐的磚,這樣吧,你派個人,把磚窯的管事和幾個懂燒磚的人給我叫來,等他們來了,我再告訴他們怎麼做。」

    管家答應一聲,下去安排了。

    老劉又對歐鵬道:「你和你爹煉的鐵質量不好,一是因為鐵礦石的質量不好,二是高爐的溫度不夠高,所以煉出的鐵質不純,歐管事你想可是如此?」

    聽老劉這麼一說,歐鵬想起自己和父親也曾多次分析過,為何老是煉不出純鐵的原因,最後總結出來的,確實就是這兩條,這老劉是個書生,怎麼也懂煉鐵,而且一語中的,真是太神了,從的話裡看,好像他還知道怎樣解決這些問題,要是那樣,可就太好了,自己就可以練出純鐵,也算是了了父親的心願。

    於是歐鵬忙問道:「少爺,您可有解決的方法?」

    現在叫自己什麼的都有,好在老劉本來就不注重這些,所以也沒在意。

    指著湍急的河水,老劉道:「溫度的問題,我們可以用它解決,至於鐵礦石嗎,我岳父家也做這種生意,所以我想找到好的也不難。」

    鐵礦石的問題歐鵬明白,可老劉指著河水說解決溫度問題,歐鵬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來,於是問道:「用河水解決溫度問題?我還是不明白,請少爺明示。」

    「你們煉鐵時用的鼓風機有多大?用幾個人拉動?」

    「記得我們用的,是幾個連在一起的鼓風機,每次要用十個人拉動,但還是不行,聽說有上百人加上馬拉動的鼓風機,但我們沒見過,也沒辦法做到。」

    「這裡的河水很急,我們可以利用水的衝力,做一個水力鼓風機,就是根據河面的寬度,做一個圓盤形的東西,立著放到河中間,圓盤的周圍都是木板,水流衝擊木板,就會帶動圓盤旋轉,我們在河邊,再安裝幾個傳動裝置,這樣,我們就可以利用圓盤的動力,去推動鼓風機,鼓風機再大,我們也可以拉動,風力大了,高爐內的溫度自然就上去,歐管事可聽明白了?」

    「不太明白,我回去再好好想想,不過既然少爺那麼肯定,我們到時候照做就是了。」

    「好吧,那你就把建高爐、鼓風機、打造兵器等鐵匠鋪所需要的材料和人力,都告訴甄管家,由他派人準備,其他的你去做,高爐我會和你一起做,鼓風機你儘管往大了做,到時候,我保證能拉動就是了。」

    歐鵬答應了一聲,找管家要東西去了。

    這時,派去找磚窯管事的人,帶著磚窯的王管事和幾個工匠回來了,把他們帶到老劉面前,「姑爺,你要找的人我給您找來了,這是磚窯的王管事,這幾個,是手藝高超的工匠。」

    幾個人忙說見過姑爺。

    「找你們來,是想讓你們燒一種磚,我用來建造煉鐵高爐。」

    由於那時也找不到硅石,所以,老劉只能從黏土上下功夫。

    「具體的做法,就是你們把制磚的黏土,先放到磚窯裡燒一遍,然後砸碎,用這些燒過砸過粉碎的黏土,作為原料,按原來制磚燒磚的工藝,燒製耐火磚,時間比燒製普通的磚長一些就可以了,你們覺得能行嗎?」

    管事的和幾個工匠商量了一下,「可以,請姑爺告訴我們需要的數量,我們好看看多長時間能完成。」

    老劉算了一下,自己那個時代的高爐最少的都有一百立方米,但現在由於諸多條件的限制,做個二十立方米的也就不小了,外層還是用普通的磚,最裡面的一層,才用這種耐火磚,估計五千塊足夠了,就對王管事道:「這種磚,有五千塊就行了,普通磚大概兩萬塊,盡快給我準備好。」

    「可以,普通磚我們那邊有很多,隨時可以運過來,您要的這種磚,按您說的方法燒製,估計十天後,就可以給您運過來。」

    「那好,你就先把普通磚運過來,剩下的,十天後運到就行了。」

    看管家甄忠也回來了,老劉問道:「管家,我們甄家做的買賣中,可有鐵礦石、石灰和一種叫硫磺的東西?」

    想了一下,甄忠答道:「姑爺,鐵礦石我們有,是從邯鄲運來的,準備賣到雲中郡去,然後,再從那邊買一些馬匹回來;石灰咱家中多的是,硫磺也有,但量不多,一般是用作藥材使用的,您要是不急,可以讓家主通知咱們的商隊,鐵礦石在半月之內,可以送到,硫磺可以到藥店再採購一些,姑爺看這樣行嗎?」

    邯鄲的鐵礦石老劉知道,應該說品種是比較好的,至於石灰和硫磺,主要是為了煉鐵時加入高爐裡邊,可以使鐵礦石的熔點降低,易於熔化,而且便於去除雜質,得到高質量的鐵水。

    「好!那就麻煩老管家去安排吧。」

    看看這邊沒事了,老劉讓褚燕返回山寨,明天把他的那些手下都領到莊院來。

    褚燕答應一聲,騎馬回山寨去了。

    老劉又領著管家,帶著一幫護院,在莊院中間,選了塊比較大的空地,清理乾淨了,將來作為操場。

    現在還沒什麼器械,就讓管家派人,去買些石擔石鎖來,作為親衛隊的訓練器械,不管怎麼說,沒有啞鈴槓鈴,這些東西對鍛煉人的力量,還是很有用的。

    忙完這些,老劉又來到木匠那邊,看他們的雙層床做的怎麼樣了。

    到了那裡,老劉才知道,自己是低估了漢朝木匠的水平了,由於當時的鐵製工具已經很發達了,所以,木匠的各種工具像鋸、刨、鑿、錘等都很齊全,再加上有了老劉的圖紙,幾個人一起幹,所以第一張床已經快完工了。

    看老劉來了,管事魯奇忙道:「少爺我們做的怎麼樣,您看看還有什麼需要改的嗎?」

    老劉仔細檢查了一遍,怕不結實還用力搖了搖,木床紋絲不動,比自己上大學時,在學校用的那種結實多了。

    「你們做的很好,就照這個樣子去做,做完以後,再刷上一層漆就算完工了。」

    然後,老劉又拉著魯奇,帶他來到河邊,自己計劃要建煉鐵爐的地方。

    把自己那個水車的樣子,向魯奇描述了一番,同時拿出一張紙,把大致的形狀畫了出來,包括河岸兩邊的支架,連接軸,還有齒輪。

    由於造不出鋼鐵齒輪來,現在,只能先湊合著用木製的了,等自己的鐵練好了,再進一步把鋼煉出來,就可以用鋼製的齒輪代替,那時,它們的壽命和效率,就會大大提高。

    兩人反反覆覆研究了半天,魯奇才算明白,老劉要做的水車是幹什麼用的,這麼複雜的東西,就是自己的祖先魯班再世,恐怕也想不出來,這甄家的姑爺怎麼那麼聰明,自己跟著他,肯定還會造出些驚世駭俗的東西來,到那時,搞不好自己的名聲,就會超過自己的祖先。

    先不說魯奇是怎麼想的,老劉又跟他商量,用什麼樣的木料做軸和齒輪,才能使做出來的成品硬度大、用的久一些,這些問題,對於熟悉各種木料材質的魯奇來說,當然很快就解決了。

    本來老劉還想讓他做把椅子出來,但想想他們現在要做雙層床和水車,哪還有時間,等忙完了這些再說吧。

    至於風箱,魯奇以前做過,現在,只是讓他把尺寸加大就可以了。

    終於安排完了,老劉長出了一口氣,看看天色已晚,和管家甄忠一起,帶著幾個下人,回到了無極城中的甄家。

    剛一進門,甄姜就迎上前來:「劉大哥,我們下午又招了八百多人,分三批進行了測試,通過的,一共是一百三十六人;另外,我們還按劉大哥的指示,在落選的人當中,選了五十個既識字,而且看起來比較精明的人,作為細作培養,那些沒選上的,也挑了些身體強健的,作為家丁,其他的,都給了點錢打發走了。」

    「姜兒你太能幹了,今後這些細作,就由你來負責管理,具體怎麼做,我們吃完飯再來商量。」

    「好啊,我也希望能幫劉大哥,只是姜兒不懂的地方,你一定要教我。」

    兩個人邊說邊進了飯堂。

    甄逸招呼老劉到自己身邊坐下,然後說道:「玄德,我聽管家說,你準備在莊院那邊開個鐵匠鋪,而且還讓工匠們做了些大家從來沒見過的東西,是嗎?」

    「是,小婿準備把自己在海外見過的一些東西做出來,這樣,甄家將來就可以大量生產,為甄家增加財路。」

    「好,我已經跟家裡人和那些管事的說了,今後,他們都聽玄德的,你就放開,甄家的就是你的,而且你現在也不是外人,一定不要客氣。」

    「謝謝岳父,您老人家放心,有您的支持,我一定讓甄家成為大漢朝的首富。」

    老劉這麼說是有根據的,他現在有了資金和甄家的支持,又有了自己的鐵匠鋪和木工作坊,將來有時間,把自己那個時代的東西,發明一些出來,再大批量生產,肯定會賣個好價錢,而自己有了錢,也就有了和天下群雄爭奪天下的資本。

    吃過晚飯,老劉把甄儼和甄姜叫到客廳,幾個人開始商量如何培訓細作的事,親衛隊的培訓由老劉負責,他們兄妹也幫不上忙。

    老劉先把細作的任務,跟他們說清楚了,一是打探當地的軍政消息,二是搜集商業情報,三是注意當地的人才。

    由於這些人要安插到甄家在各地的商號中,所以,他們首先要懂得經商之道,這部分的培訓,由甄儼最先來做,明天就可以開始,當然,也可以找一些甄家的老掌櫃來客串講課;第二,要學會和當地的軍政要員交朋友,給他們送禮,請他們吃飯,然後想辦法,從他們的嘴裡套出情報,這個也由甄儼找人去教,還有,就是要在各地甄家酒樓的包間中,設置偷聽密道,有軍政要員吃飯時,趁機竊聽;其它的,就靠這些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

    至於搜集到的各類情報,都由甄家的商隊負責傳送,最後集中到甄家,由甄姜進行整理分類後,交給老劉。

    雖然不知道老劉搜集這些情報的目的,但既然甄逸那麼相信老劉,甄儼甄姜當然照做,尤其是甄姜,看到老劉把這麼重要的任務交給自己,高興得差點跳起來。

    為了傳送情報的安全,老劉想到了用密碼寫信,這樣,自己的情報即使被別人得到了,看不明白,也是廢紙一張,至於這密碼嗎,老劉想就用漢語拼音來代替吧,自己把聲母韻母什麼的,先教給甄姜,不過自己上小學時,學拼音也要一個多月才搞懂,甄姜要學,花費的時間恐怕更長,反正借這個機會,自己還可以多和美人相處,等甄姜學的差不多了,再讓她教給那些細作,大家都學會了,傳遞起情報來就安全了。

    甄家所有的生意,還是由甄儼負責,但有大事情,要和老劉商量。

    看到老劉雖然有了權,但還是相信自己,仍然讓自己獨當一面,甄儼也很感動,他相信自己的父親不會看錯人,所以,他也決心死心塌地的跟著老劉混,自己這妹夫要是當了大官,搞不好自己也能撈個一官半職的做做,不用太大,只要比父親曾經做過的縣令大就行了。

    「甄大哥,你明天繼續招收工匠,不管是木匠、鐵匠、還有石匠、裁縫都要,而且有多少要多少。」

    「好,明天我安排人繼續去招。」

    看到老劉已經開始教甄姜漢語拼音了,甄儼退了出去,回到自己的屋裡,為明天給那些細作傳授經商之道,備課去了。

    老劉今天把聲母、韻母的寫法和發音都教給了甄姜,甄姜的領會能力很快,學了一個多時辰,已經基本掌握了,看時間不早了,老劉送甄姜到後院門口,直到甄姜轉過彎看不見了,老劉才回到自己的房間,仔細的回想在自己那個時代,部隊和特警的訓練方法,準備到了明天,用在這些親衛隊員的身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