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重生之魔神傳

第一卷 第301章 盤古拜師 文 / 七夕使者

    第301章盤古拜師

    眾小當聽到盤古打算獻出肉身來製成法器用以囚禁吞獸時都紛紛驚呼了起來。

    作為無論是思想還是靈魂都要骯髒的多的現代華夏人,孫勝己聽到這裡倒是沒受太大的觸動。佛經上就有佛祖割肉飼鷹的傳說故事。近代紅色政權更是推出了無數的道德模範典型,譬如像那愛拍照的雷鋒叔叔等,其知名度之高,事跡宣傳覆蓋面積之廣,佛祖也是概莫能及的。因此,作為一名華夏朝新人,哪怕孫勝己極少與社會接觸,可對於那些政府花費巨資以及不計人力物力,以接近狂轟濫炸方式,大範圍、超覆蓋、多角度、多層次,強化宣傳包裝出來的道德楷模們的事跡,不說耳熟能詳,但至少也算得上是皆有所耳聞了。作為華夏天朝公民,從孩童時代起就開始接受這種假大空式的偽道德教育。之所以要在道德兩字之前加一個偽字,實在是因為相關部門為了加強宣傳效果,突出所樹典型的高大全之處,添加了許多不合情理的材料進去。譬如說雷鋒童鞋利用節假日在駐地附近一天揀一推車人畜糞便這件事情就極為離奇誇張。一天一推車?難道那時候的人都是滿大街隨便拉大便的嗎?在他們樹立的典型當中這樣的疑問比比皆是。叫人感到既可笑又無奈。其實,人類社會最大的道德應該是誠實。背離了誠實就談不上道德了。因為,需要用謊言掩飾的東西那都是見不得人的。謊言掩蓋下的事實真相,大多是充滿了罪惡,至少是不那麼道德。

    正因如此,如孫勝己們對道德一詞,已經是免疫了的。像佛祖割肉飼鷹這樣的事跡,也許可以感動全世界,但感動不了華夏人。因為華夏人從小就被當局強制灌入道德藥物,人均接收到的總量甚至遠遠超過了如今被廣為詬病的抗生素的使用量。試想想看,使用頻率還遠遠比不上它的抗生素都已經令得華夏相當一部分人群產生了抗藥性。人們對使用量更多的道德藥劑又怎麼會不產生抗體呢?

    好在乾爹沒有接觸過華夏朝的官方宣傳手法,他在敘述這件事情的時候,並沒有加入太多水分進去。他老人家似乎還沒學到將人神聖化的手段。因此,盤古這位極富傳奇色彩的大人物,從他嘴裡說出來倒像是個普通的莽漢一般。盤古動了獻出肉身的念頭,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因為他追殺那些吃貨追得煩了,想要一勞永逸的把它解決掉。倒也並非他的人品有多崇高,願意犧牲一人來保全萬千生靈。就像乾爹說的,他倆之所以不餘遺力的去追殺那些吃貨,是因為不追殺,遲早有一天這個宇宙會讓那傢伙吞吃乾淨。宇宙沒了,他們也沒了存身之地。因此,這麼做的目的,主要還是為了自己,算是一種利己利人的行為。

    盤古不是為了高尚而動這個念頭,乾爹也不願見到自家兄弟受到這樣的傷害。因此,乾爹極力反對盤古的這種做法,嗯,是想法。

    乾爹反對的堅決,可盤古的態度更堅決,甚至可以說是決絕。乾爹見狀,只得換上一種方式來勸說。

    他這次使得是拖字訣,決定兩個人在花上一段時間去找材料,假如實在找不到用以煉製鎮妖塔的材料,那就想辦法找一種可以用來作為盤古替身的材料。用這材料為盤古搭建一個身軀出來。當然了,搭建出來的身軀肯定是比不上他本身軀體的,可也不能差太多。至少得讓他保存下一半以上的實力才行。

    盤古是個實在人,他聽了這個建議後覺的還算合理,就答應下來。兩人又花了幾百年時光用於尋找材料。煉製鎮妖塔的材料雖然未曾找到,卻被他們找來了一件靈寶胎體。

    這件靈寶胎體雖然尚未開啟靈智,卻已經誕生了生命。用來提供給盤古奪舍倒是個不錯的選擇。要是純粹從能量等級來看,靈寶胎體絕不輸於盤古原本的肉身。最大的缺陷就是盤古必需得放棄以前的功法,這是由靈寶本身的特點決定的。因為靈寶其實是沒有實體的,它就是一團虛無的能量。從某種程度上看,和道家的元神很接近。靈寶提升自己的途徑也與道家雷同。它也需要從天地當中吞吐靈氣來增強自身實力。盤古要是捨掉肉身,奪舍了這件靈寶胎體後,它也只能走修道這條路了。當然了,修道修魔這中間並無高下之分。它們同樣可以進軍無上大道。

    有了這胎體之後,乾爹本想拉著盤古兄弟再多找找,希望能夠找到一個更好的選擇。可盤古卻不想再耽擱下去。因此,乾爹說破了喉嚨,都沒能再說服他。無奈之下,乾爹只得又提出來一個條件。他要拉著盤古去找一個人。這人就是鴻鈞道祖。

    鴻鈞這人在修道界非常有名。他的修為可能還要弱於盤古和乾爹兩人,可是他的智慧卻是讓所有修仙者都折服的。

    鴻鈞道祖的修道天賦並不是太好,他修道的原始身體條件在他們那個年代是屬於比較垃圾的。不要說和盤古乾爹這些人比,只怕都未必比得上多寶仙君師傅這幫人。

    然而對修道者來說,身體條件固然重要,卻遠遠比不上智慧悟性來得更重要。

    這些上古時代的修仙者,大致分為兩類人。一類是靈寶出生,還有一類這是血肉類生命。乾爹就屬於靈寶出生,而盤古則是最早的血肉類生命之一。

    在這兩類人中,靈寶類的受先天條件影響,自然而然的走上了道途。

    至於如盤古與他誕生於同時代的各類神獸,則走的都是練體的路子。不過呢,他們的叫法還略有不同。人類走練體路子的被叫做魔修。獸類卻被喚作妖修。而且,人與神獸在身體構造上也不盡相同,因此同樣是練體,可修煉的效果卻有著明顯差別。

    妖修雖然也是以練體為重,其體內卻會結成妖丹,再之後又會化為妖嬰。從這一點來看,倒是與道家修士頗為相似。

    魔修體內卻是不結丹的,他們修煉得來的一切能量都會與自身血肉骨骼緊密結合在一起,使得身體越變越強大。

    鴻鈞道祖也是人類,是標準的血肉類生命體。他一開始,自然也跟自己的族人一樣,修煉魔功。可是,他連來練去都沒能練出氣感來。也就是說,不論他怎麼努力修煉,就是跨不進魔修的門檻。他這種情況,放在後世會很普遍。因為,在後世,隨著天地之力的稀釋,人類族群倒是繁衍的越加龐大,可有修仙天賦的人卻是隨著時間推移在逐漸變少。然而,在鴻鈞出生的那個年代卻是每個人都有能力修煉的。可偏偏的,他就是個異類。他的族人中,除了他以外,每個人都可以修仙,卻只有他這麼一個普通人,這叫他如何甘心?

    鴻鈞道祖在修煉了一些歲月後,只得放棄了修煉魔功。修魔之路走不通鴻鈞就決定另闢蹊徑,去嘗試一下從未有人類試驗過的修道,看看可不可以找出一條出路來。

    在當時,修道的都是靈寶類生命。靈寶類生命體與人類的構造截然不同,自然就不會有現成的功法提供給他。不過,鴻鈞對此倒也並不洩氣,他花費了幾十年時間,拜了七八個師傅,去學習他們的修道方法。這些修道方法,雖然不能被他拿來直接應用。可通過對這些方法的不斷比較和研究,再結合他自己的身體構造,還真被他創立了一套功法出來。他通過這套總結出來的功法,從練氣開始,然後再築基、結丹、化嬰,就這麼一步步的走了過來。這其中的艱難困苦是完全可以想像的出來的。他自己每修煉到一個境界後,就得自己推算創造出下一階段的修煉方法。尤其是在成仙之前,他的修煉完全是靠自己摸索,沒有任何現成功法可作參照的。因為那些靈寶類生命,一旦開啟靈智就至少有天仙以上的修為了。也就是說,從他拜的那些老師那裡學來的功法,都是天仙境界以上的修煉方法。而在此以前的境界,則完全是他自己摸索出來的。

    從這個過程來看,這裡面有極大智慧的成分,因為沒有超人一等的智慧和見識,他是不可能在那種情形下推算出完整功法來的。因此,智者的頭銜戴在鴻鈞道祖頭上可算是實至名歸。鴻鈞的成功還離不開他的執著。沒有這份執著,沒有這份不服輸不認命的信念,他也不可能克服重重困難如願踏上仙途的。

    乾爹拉著盤古去找鴻鈞,為的自然是去向他求教盤古奪舍靈寶胎體後該如何進行修煉。順便說一下,那個時代的修仙界,是沒有什麼門戶之見的。更沒有不傳之秘一說。因為那個時代的人們普遍比較單純質樸,因此就沒有什麼勾心鬥角的事情發生。而且,天地初開之時,開啟靈智的生物其實很少,而修仙資源卻是很多。修仙者之間也幾乎不大可能會為了搶奪修仙資源而結怨。當然,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那時候修士的修煉方法大多只適合自身。你把自己的修煉方法交給別人,別人卻未必適合按照你的方法去修煉。所以,他們並不在乎自己的修煉方法會外傳出去。

    這鴻鈞道祖與盤古乾爹等都是同一時代的人,論修為雖沒有他倆精深,可論到見識智慧,卻是公論的當時第一人。

    在當時的修仙界,有許多修為境界在鴻鈞之上者,卻都喜歡跑去與鴻鈞論道。其實,論道是比較客氣的說法。這些人修為境界雖高,卻都是依著本能憑著天賦才擁有今天的修為。他們依循的修煉方法,乃是天然刻印在他們意識當中的。包括盤古乾爹等莫不如是。都是開啟靈智之後就懂得了修煉,然後就懵懵懂懂一路依靠本能修煉下去,直到有了如今的修為。我們前面提到的天賦,指的就是他們在這方面的能力。天地生成之後出現的第一批智慧生物,都有這方面的特性,個個都能修煉,個個天生就懂得怎樣去修煉,無需拜師,無需思考。這個特性倒是跟後世的妖獸極為相像。因為,妖獸也是一出生就會修煉的。哪怕它們靈智未開也不要緊。它們睡覺的時候,身體會自動吸收天地靈氣。它們奔跑嬉戲追逐獵物或者與其他妖獸搏殺的時候,體內的法力自然而然的就會動用起來。上古時代的第一批修仙者也都有這種天賦異稟。

    然而天賦與天賦之間還是會有些差距的。譬如說,有些人依靠本能就能修煉到聖人境界。如盤古就是。而有些人靠著本能修煉卻只能停留在金仙境界,如多寶的老師等,就是這樣。這就是天賦的差距。

    天賦的差距並不等於修煉資質的差距。一個人修煉資質的好壞,主要是指他的身體構造是不是適合修仙。現代修仙界流行的靈根潛質概念就是用來區分修道者的修煉資質的。那種被稱為垃圾靈根的就屬於修道資質最差的一類。而天靈根、異靈根卻屬於最好的那一類。魔修也有他們的劃分方法。最適合修魔的稱為聖魔體,最蹩腳的那種叫做子魔體。

    修士有好的修煉資質,那麼他的修煉速度肯定很快。只是,修煉資質好的那類人,卻不等於修煉境界一定最高。有些天靈根的人可能修煉到金仙境界只花了一萬年時間,而有些只有地靈根資質的修煉到金仙境界卻花了十萬年時間。可是,天靈根境界的人到了金仙境界後,卻是再也無法提升了。而地靈根的那人他修煉起來慢歸慢,他的修為卻始終還在提升。再過得若干年,天靈根的那人還是金仙,而地靈根的這位卻已經是太上金仙了。這樣的事情在修仙界數不勝數。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就是修士的修仙天賦問題了。我們如果把修士的修仙資質看成是一部車,那麼他的修仙天賦就是車手。同樣性能的車,在不同的車手手裡駕駛起來,所展現出來的性能也是截然不同的。車手的駕駛水平高,就能把車的性能發揮出來。駕駛水平低,就發揮不出車子的性能。修士本身的天賦就像是車手。天賦高的就是好車手,差的就是蹩腳車手。有些狀況下,好車手駕駛性能略微遜色的汽車卻能快過蹩腳車手駕駛的好車。這就跟修仙天賦高的人他的修煉資質可能略差一些,可最終取得的成就卻會高於修煉資質好的人是一樣的道理。

    那些經常去和鴻鈞論道的人,其中相當一部分都是修煉資質極好,可無奈悟性太差,到了一定境界後就難以再提升了。他們的瓶頸不是卡在身體上,而是由於對天道理解不夠,因此就難以獲得提升。這些人,自然而然的就匯聚到了鴻鈞身邊,想要從他這裡得到些啟發。

    乾爹帶著盤古去找鴻鈞也是這個目的。因為盤古本身不是靈寶,走的還是練體的路子。他如果選擇了奪舍重修,卻是走的道途。因此上他以前的修煉經驗對奪舍後的他來說是毫無用處的。而靈寶原本應該擁有的修煉天賦,卻由於遭到奪舍,也全部丟失掉了。所以,盤古一旦捨去肉身後,他非得找一個師傅才能繼續修煉下去。沒有師傅的指點,憑他本身的那點智慧,想要自創一種適合他修煉的道家修煉功法出來也不太可能。

    因此,這次去找鴻鈞拜師,可算是盤古捨去肉身前的最後準備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