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重生之魔神傳

第一卷 第275章 丹田融合 文 / 七夕使者

    第275章丹田融合

    孫勝己雖然剛剛得到『氣吞八荒**天上地下唯我獨尊功』這部堪稱是修道界曠世之作的無上功法傳承,可當他真正開始修煉這部功法準備結丹的時候還是不敢稍有大意。

    他先是將自己的第三丹田運轉起來,讓它與上丹田取得了聯繫。由於他的上丹田內的法力也有著少量信願之力存在,因此在跟專門用以存放願力的第三丹田連接的時候,就顯得較為順利。同種的願力使得兩處丹田間可能出現的排斥現象大大降低。當他運作著第三丹田接近到上丹田邊緣之際,兩處丹田竟然有如兩塊磁鐵般相互間產生了吸力。以操作孫勝己相像的速度快速的貼合在了一起。

    「靠,悠著點呀!」孫勝己差些就爆了粗口出來。兩個丹田的撞擊,對他來說不亞於跟人撞了一下車。只是好在兩車距離已經很近,速度也不太快,並沒有出現車毀人亡的慘劇。卻也帶給了他較為激烈的碰撞感。就彷彿走著路卻一不小心撞到了電線桿上。撞得也許不是太嚴重,可驚嚇一場卻是免不了的。

    「還好,還好。」驚魂過後,見並沒出現太大的損傷,孫勝己不由得暗自慶幸了一下。

    他又將注意力轉到體內,只見由百會穴開闢而成的第三丹田的一頭,就好像長了吸盤一樣,將頂端牢牢吸附在了上丹田上。他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打通兩個丹田連接處的阻隔,讓兩個丹田內部實現貫通,並使之成為一整體。而這一步才是整個結丹過程中最危險最有可能失敗的關鍵步驟。最主要是,功法上面對這一步也只有一個大致的指引,並無實施細節。也就是說,白起將軍創造的這部功法,在針對這一現象時候,只是給出了一個可能成功的方案。告訴修煉者,需要將三處丹田移到一塊,然後想辦法消除掉丹田與丹田之間的阻隔,並使之成為一個整體。至於說,應該如何移動丹田,又通過何種手段去掉壁障,白起將軍通通沒有給出具體方法。

    其實,針對這個問題,孫勝己也問過耶穌,可耶穌也說不清楚。因為,耶穌先生雖然修煉出來的法力,從成分到性質都跟他差不多。可唯獨修煉方式跟他大大不同。耶穌並沒有如他這樣修煉出幾個丹田。他是將元力靈力和願力直接儲存在一個丹田內的。他沒有經歷過丹田融合的步驟。只是,白起將軍創立這部功法的思路,卻是針對孫勝己這種情況來的。也就是說,這部『氣吞八荒**天上地下唯我獨尊功』是可以為孫勝己這種道魔雙修者提供進階之道的。只不過,具體的實施細節,卻需要修煉者自己摸索才行。畢竟,白起先生他本身只是個魔修,他不可能親身去體驗。所以就只能給出一個他自己推斷出來的大方向,供修者參考。這就像愛因斯坦雖然提出了相對論,別人也根據相對論的指引,造出了原子彈,發射了宇宙飛船。可是,愛因斯坦本人,他既不會造原子彈,也不會造宇宙飛船。

    要在丹田外壁上鑽出一個洞來是非常困難的。丹田就相當於一個獨立的時空,就相當於是另一個宇宙。可以設想下,我們要把天捅個窟窿出來,那得需要怎樣的手段及力量。又有怎樣的工具可以幫助我們實施?

    孫勝己自然早就考慮過這個問題,他也準備了數種方案用於實施。

    第一種方案自然是使用術法。譬如在丹田內將法力轉為金系,然後凝結成金錐,在自己的丹田壁上鑽一個小孔出來。當然了,這個方法未必就能湊效。畢竟,丹田壁的牢固程度,肯定是要大大超越一些已知的法寶類材質的。一道小小的術法,就想鑽破自己的丹田壁,可能性真的不是太大。自然了,這個方法也可算是用作探路之用的。假如僥倖成功,那完全是意外之喜。假如失敗了,也在預料之中。

    第一種不行,那麼就上第二種。第二種方法其實更為平和。他想看看,能不能夠通過意念,讓丹田壁自己打開一條縫。說實話,對於修士來說,丹田嘛肯定是越牢固越好。所以就不會有人去動這個念頭,要把丹田弄個洞出來。孫勝己以前自然也沒有做過這方面的嘗試。既然沒有人試過,那麼丹田是不是有自動開合的功能,自然也就無從得知了。要想弄懂它,唯有親自嘗試一下。雖說,這個主意並不高明,成功的可能性也很小,卻也不妨一試。畢竟,即使不成功,也不會有什麼損失。倒是萬一成功了,自己的準備卻不充足,這樣倒會造成不小的損失。

    他為自己準備的第三種方案則是比較激進的了。這堪稱是一個玉石俱焚式的,不成功便成仁式的搏命辦法。因為如果依靠常規的辦法,不能夠在丹田上開出小孔的話,那麼他就索性直接將兩處丹田給炸掉。在這個過程中,留足一部分法力保護住元神。等元神脫困之後,就可快速轉入中丹田。這麼一來,他就又恢復成了一個單純的魔修。當然了,這個方案,成功的幾率其實是很小的。畢竟,要想在丹田大爆炸當中護住自己元神不受損傷將是極其困難的。除了需要極為高明的法力運用技巧外,還需要相當的運氣才行。這是因為,爆炸之後的衝擊波,是很難控制方向的。法力的大爆炸跟火藥爆炸不是一個概念。火藥爆炸的能量衝擊是由中心點向四周均勻擴散的。而法力造成的大爆炸,其實現模式卻是不固定的。有可能是從中心點朝四周發散,也有可能會從一點向一個或幾個方向集中延伸,呈直線狀發射。一旦出現後面的情況,神魂所處位置就極為關鍵。假如正好不在擴散直線上,那就能安然無恙。如果運氣不佳,正處於爆炸波途經路線處,想要再閃躲是根本就來不及的。嗯,這有點賭人品,博運氣的意思。

    以上說的方案,只是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幾個,還有些則不再一一贅述。關鍵是,那個最後的方案它的確是最終方案。如果前面的所有嘗試都以失敗告終,就唯有上最後這個措施了。是的,這的確是個玩命的措施。人家搞個科學實驗,做個極限運動啥的,都有失敗丟命的風險。更何況孫勝己是在修仙呢?就連項羽那樣的莽漢都知道用處破釜沉舟的手段,來斬斷退路逼迫自己只能勇猛往前闖。那麼作為一個以追求極致力量和無限生命為目標的修仙者,自然更不缺乏這樣的勇氣和情懷了。

    然而,他下的這番決死之心,委實是有些小看了這部功法的創造者了。

    當兩處丹田靠在一起之後,丹田間的壁障根本就無需他去主動捅破。在他的神識感知中,能清晰看到,兩個丹田連接處在慢慢變薄。這種變化乃是從重合的中心點開始產生的。點的變化又向著四周慢慢延伸。中心點漸漸產生了塌陷,塌陷的程度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明顯。當然,這個過程其實很細微也很緩慢。假如不依靠神識使用肉眼去觀察的話,幾乎很難發現塌陷現象的產生。可是,修士的神識卻是極度敏銳的,哪怕是再不起眼的變化,都能被它捕捉到。

    孫勝己察覺到丹田自身的變化後,雖然還是沒能弄懂其中的緣故,可心中的喜悅與期盼卻是明顯的。這種現象的產生,至少在結果上符合他的期待。假如兩處丹田能夠用這種方式自動融合在一起,自然比他想到的那些個方法要來的完美的多。

    他所想出的點子,其實從本質上都是秉承著一種思路,那就是先破壞再焊接。都是先捅出個窟窿來,再把窟窿對焊在一起,從而完成改造,合二為一。這種做法,雖然也能將兩個物件合併成一個,可這種合併方式還是比較粗陋的。

    而功法自動展開的融合卻要高級得多。它就像是把兩件物事都給融掉,在用溶液重新澆灌出一整個物件。這樣做出的東西,不論是協調性、牢度、還是美觀程度,都是更上了一層台階。

    當然了,這種做法也不是沒缺陷,最大的缺陷就是所需時間太過漫長。

    這個融合的過程真的是太緩慢了,孫勝己在那裡枯坐了半個月,丹田間的壁障還沒能真正打通。不過,看情形應該是快了,頂多再有兩三天,那兩層薄壁就可徹底融開。

    當他又在無喜無憂的狀態中坐過兩天多時間後,丹田的融合終於到了尾聲。兩層薄到已經看不出來丹田壁於無聲無息中裂了開了。過程是那麼的自然與平和,沒有引起哪怕半點點的動盪就那麼徹底的聯通了。然而,打開通道並不是終點。它其實只是合併的前奏罷了。

    通道建立以後,變化並沒有立刻停止。兩個丹田依舊還在不斷的互相滲透互相溶解在一起。

    這一點委實又大大出乎了孫勝己的意料。在他預想當中,連通知後的丹田,應該會停止變化。那麼,他就可將中丹田再靠過來,靠近第三丹田的另一端再行連接融合。形成一個類似流星錘般的新的丹田空間。而第三丹田就是那根連接錘頭的鏈子。可現在的情況卻是又打破了他的設想。他不知道,上丹田和第三丹田一旦完成合併後,中丹田是不是還能融合進去。假如不能,那麼,前面的一切喜悅,就顯得是那般可笑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