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漢帝國

第四卷 第三十五章 千年鼎革 文 / 殷揚

    第三十五章千年鼎革

    趙過激動異常,跟著周陽來到破虜侯府。一進入府,周陽翻身下馬,把韁繩遞給兵士,側身相邀道:「請!」

    「大帥,請!大帥,請!」趙過打量著破虜侯府,好氣派。他這個給莊青翟轟出大司農的人,竟然有幸進入周陽的侯府,他真有點雲裡霧裡,飄飄然的感覺。

    周陽把趙過請到書房,叫人送上茶水,請他坐下。兩人跪坐,周陽直接道:「廢耒耜,行牛耕,這事就不用說了,說說你那代田法。」

    漢朝農業用耒耜,就相當於現代社會用鐵鍬種地一般,效率非常低。周陽在在張不疑家親眼見過,早就有心要廢除耒耜,推廣牛耕技術。只是,周陽軍務纏身,哪有時間與精力去做,要不然,早就推動起來了。

    趙過有些意外,不解的打量著周陽。

    周陽笑著解釋道:「我不是莊青翟,只要不是眼睛瞎了,都知道牛耕比耒耜更好。一人一牛頂十人之效,這是很低的估計,應該更多。」

    這話說到趙過心裡去了,趙過大是歡喜,把周陽引為知己,心中大是讚揚,聲調有些高:「大帥英明!可是,這牛耕之術,在下不得言。在下的牛耕之術,不單單是犁地。在下的所制耕具,既能犁地,又能播種。」

    「你沒說大話吧?」既能犁地,又能播種的耕具,現代社會才會,漢朝怎麼可能有呢?周陽的歷史不夠好,對農業史更不瞭解,根本就不信漢朝竟然有播種機。

    「在下豈敢以大言相欺!」趙過信心十足,一邊說一邊比劃,畫出了一種很奇特的耕具。

    周陽不看則已,一看就傻眼了,眼珠都快砸在案面上了。

    趙過畫的那是播種機!真正的播種機!

    漢朝就把播種機弄出來了,儘管周陽相信我們的祖先的智慧很了得,也是沒有想到竟是如此了得,要不是親眼見到趙過畫出圖形,還真不相信這是真的。

    中國歷史上,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種播種機就是眼前的趙過發明的。

    這在人類農業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在下這耕具叫耬車,兩牛三人,一天可種百畝。」在周陽的驚訝中,趙過開始給周陽解釋起來。

    漢朝的畝制小,沿襲秦朝百步為畝的舊制,稱為小畝。就是這樣,一天種一百畝,仍是了不得的事情了。

    「好好好!」周陽終於回過神來了,暗自慶幸,今天真是走運,把趙過請到府上,要不然,錯失此等人才,那是後悔終生的事情。

    「謝大帥誇獎。」趙過謝一聲,接著講解:「耬車有耬架、耬斗、耬鏟、耬腿四部分。把種子放到耬斗裡,套上牛,就可以邊犁地,邊播種,十分方便。」

    據歷史學家測算,趙過發明的耬車,播種效率是歐洲同類耕具的十倍以上。中國農業之先進,讓西方世界瞠目,他們騎著快馬也是追不上。

    聽著他的解說,周陽不住點頭,讚不絕口。

    趙過眉頭一皺道:「這是很方便,可是也有不足。要用三個人,兩頭牛。一戶農家,一般一頭牛,數口人,養三兩頭耕牛的人戶不多,這就使得使用不太方便。若是能造出一人一牛使用的耬車,那就更方便了。」

    趙過所車的耬車,是他早期的發明,比起耒耜,效率高得太多。可是,仍是有不方便,他總結了經驗教訓之後,進行改進,最後發明了一種三腳耬車,一人一牛便能日種一頃,效率又提高了很多。

    一聽這話,周陽靈光一閃,很是驚喜的道:「我倒是有點想法,這麼來改,你看怎麼樣?」

    一邊說,一邊比劃,趙過聽得雙眼放光,一雙明亮的眼睛好像九天之上的烈日,重重在大腿上一拍道:「有了!成了!成了!」

    兩人一通討論,一人一牛的耬車就定型了。

    周陽叫人送來筆墨絹帛,趙過提筆在手,在絹帛上畫起來,一個影響深遠的耕具就這樣誕生了。

    這種機械一出現,漢朝農業的效率會增加十倍,甚至是十數倍之多。那就意味著,漢朝的糧食會更加豐富,離人吃不完,用來養家畜的規劃更進一步,可以這樣說,完全可以大規模推廣養家畜。

    一旦百姓大量養殖家畜,百姓就有肉吃,身體就會更好,整個漢朝的國民素質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這是一件大事!

    周陽把這想法一說,沒想到,趙過也有這種想法,兩人更是相對大笑,惺惺相惜。

    接下來,趙過給周陽解釋他的代田法。所謂代田法,就是把土地分為幾部分,一般是分成三部分。一部分用來種莊稼,另兩部分養草,積蓄地力。到了要種莊稼時,再把草燒掉,就有了肥份,莊稼就會更好。

    在當時,百姓不養家畜,農家肥幾乎沒有。化學肥料就更別提了,想都別想的事情。這肥份就成了制約農業的關鍵因素,只能靠燒草來完成。

    趙過一通解說,周陽不得不得讚歎,趙過真有奇思妙想。用現代的觀點來看,趙過的想法很落後,很原始,卻是符合漢朝當時的情況。

    若是牛耕技術推廣開,使用鐵農具,糧食產量增加,鼓勵百姓養家畜,積農家肥,那麼,肥份就解決了,糧食產量就更高。有了更多的糧食,就有了更多的家畜,百姓吃肉更加不是問題。

    這就進入了一個良性循環,周陽一說,趙過信心百倍,振奮異常,一定要推廣新的耕作技術,鼓勵百姓養家畜。

    最後,周陽提起了曲轅犁。對曲轅犁,周陽瞭解得不太多,知道個大概,一通解說,趙過興奮得臉上泛紅光,不住點頭。

    趙過歎道:「在下的想法雖好,卻給大司農的官員一再阻撓,大帥能容趙過盡言,趙過萬分感激。若是可能,還請大帥稟知皇上,大漢當推行新的農耕技藝。到那時,大軍才有充足的糧草,才能擊破匈奴。」

    民以食為天,是個人就得吃,就得喝,糧食不解決,周陽就是把漢軍訓練得再強悍善戰,也是難有作為。

    「何必要我稟知皇上,你自己向皇上說。走,進宮去!」周陽很是興奮,站起身。

    「進宮?」趙過絕對想不到周陽雷厲風行,說動就動。

    「馬上就到了春耕時節,這事敲定,還可以多一季收成。匆促之間,不可能推廣很多,至少在關中不是問題。關中是大漢都城所在,一年的糧食耗費甚多,不得不從別處運糧,若是關中今年能用上這技藝,豈不省很多事?」周陽一邊說,一邊走了出去。

    趙過只得跟上,讚道:「大帥做事,從不拖泥帶水,怪不得能擊敗匈奴五十萬之眾!趙過佩服!」

    要是換個人,肯定會說,你先等等,我向皇上稟報,容皇上聖裁。周陽直接帶他進宮,要趙過不佩服都不行。

    出了房間,抬頭一望,天早就黑了。周陽沒二話,叫人牽來馬,和趙過直奔未央宮。

    養心殿,景帝身著燕居之服,跪坐在矮几上。

    主父偃、馮敬、竇嬰三人跪坐在景帝對面,四人正在商議大事。

    「主父偃,你這條呈擬得好,可以說是條分縷析,一條一條的,清清楚楚。」景帝甚是讚賞:「這次要招的人才,不僅僅會治國,有治國之術。其他的也要,會養馬的,會種地的,會織布的,會做工的,只要有一技之長,都要,朕都要用。你這條呈裡全寫進去了,好!」

    「謝皇上誇獎!」主父偃謙遜道:「若不是破虜侯提點,臣也想不到這些。」

    「周陽有奇思妙想,很新穎。」

    景帝對周陽這個愛婿,頗多讚美之詞:「他說要辦學,培養人才。這是一個好辦法,可是,要辦學,就先得有人才,沒有種子,哪來的果子呢?這次招攬人才,就是在尋找種子,有了他們,才能辦學。朕要大量馴養戰馬,會養馬的集中在一起,辦個學,讓他們教會更多的人。會種地的,集中在一起,也要辦學,研究更好的農具,更好的耕作之法……如此一來,要不了多久,大漢就會人才鼎盛,百業繁榮。治國的有縱橫之士,種莊稼的有妙法,養馬的有奇思……」

    景帝越說越歡喜,一幅美麗的圖畫就給他描繪出來了。

    主父偃、馮敬、竇嬰聽得不住點頭,欣喜不已。

    「這次招攬人才,非常重要,影響深遠,你們一定要做好!」景帝最後道。

    「諾!」主父偃三人齊聲領旨。

    「稟皇上,周陽求見。」春陀進來稟報。

    「周陽?」一聽周陽二字,景帝臉上就泛起了笑容:「他來得正好!這些事,是他提出的,得讓他來瞧瞧,看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叫他進來!」

    春陀應一聲,出去傳周陽。

    周陽在春陀的引導下進來,上前一步,沖景帝見禮。景帝手一揮,阻止周陽見禮道:「來!坐下!這些事是你提的,你也來出出主意。」

    周陽應一聲,跪坐下來。主父偃把條呈遞給周陽。周陽以最快的速度瀏覽一遍,振奮異常。他給景帝的提議,全部採納了,只是現在還沒有辦法實行。

    這次人才招攬一完成,就會全面鋪開。可以預見得到,只需要數年時間,漢朝的國力將會有空氣提升,各行各業都將繁榮興盛。

    這前景,實在是太美妙了!

    「皇上,臣沒什麼好說的,非常好!」周陽表態了。

    「嗯!」這都是主父偃擬的:「周陽,這個人才,你薦得好!」

    「謝皇上誇獎!」周陽笑道:「皇上求賢若渴,臣豈敢不給皇上薦才?皇上,臣今兒來,是要向皇上再薦一個人才!」

    「哦!」景帝的虎目中精光閃爍:「好啊!是做什麼的?他會打仗?要打匈奴,將軍是越多越好!」

    打仗的人才還真發現了一個,那就是衛青。可是,以現在衛青的情形,即使薦給景帝,景帝未必會把他當寶。畢竟衛青臉上的菜色才消褪,誰會信這樣的人是天才的統帥呢?

    周陽能給景帝命為統帥,那也是周陽在朝中應對,說了「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兵家格言。再者,周陽還在邊關謀劃了兩次大捷,嶄露頭角,景帝才命他為將的。

    薦才也是有技巧的,得等待時機。這事,得等衛青的形象更好,嶄露頭角再說了。

    「皇上,臣要薦的這個人才,他不是打仗的,他是種莊稼的。」周陽如實而言。

    「這好啊!」景帝大聲讚好:「民以食為天,是個人就得吃,就得喝,種莊稼是頭等大事。太倉之粟雖然陳陳相因,腐爛不可食,朕也不嫌糧食多!叫他進來!」

    春陀領著趙過進來。趙過向景帝施禮:「草民趙過見過皇上!」

    「趙過?」竇嬰有些印象:「你不是大司農的稻田使者,怎麼又成了草民?」

    長城大捷傳來時,莊青翟隨手拿起趙過的奏章,亂點評一通,竇嬰是以對趙過有些印象。

    「太傅有所不知,趙過已經給莊大人轟出了大司農。」趙過有些氣憤。

    「哦!為何事?」景帝把周陽打量一眼,再瞧瞧趙過的氣憤樣兒,就知道這裡面有貓膩。要不然,周陽不可能把一個給罷了官的人引到他面前來。

    「皇上,是這樣的。」趙過把當時情景一說。

    「廢耒耜,行牛耕,推廣代田法?」景帝的眼睛猛的睜大了,連評理的事情也忘了,急急忙忙的道:「趙過,你快給朕說說,何為代田法?」

    「廢耒耜,行牛耕?」主父偃、馮敬、竇嬰三人也是大吃一驚。

    耒耜,是從三王五帝時傳下來的成法,趙過竟然說要廢掉,這話太驚人了。主父偃明斷之人,也是不免震驚。

    趙過應一聲,給景帝解說代田之法。他一通解說,條分縷析,清楚明白。

    景帝緊握著雙拳,虎目中精光閃爍,過了半天,這才大聲道:「此法得行,大漢的糧食會增加很多!百姓種莊稼,最缺的就是這個肥。」

    「皇上此言極是!」主父偃大聲贊成,說起了他遊學時所見:「臣結髮遊學時,曾見百姓,為了種出一季好莊稼,往往不種熟田,而去開墾山林荒地。山林荒地的開墾,一般能保三年的好收成。三年以後,地力下降,莊稼不如以前,百姓又會棄置,再去開墾新地。」

    「此法是盤古開天以來,最佳之法!」竇嬰不惜讚美之詞。

    馮敬點頭附和:「奇思妙想啊!」

    「皇上,這還不算。趙過的牛耕之術,與現有的大為不同。」周陽對耬車大是讚賞。

    「哦!」景帝的聲音非常高:「真的?周陽,你別誑朕!」

    他瞭解周陽,若無把握是不會如此說的。可是,代田法已經是超越農業聖人後稷的妙想,牛耕之術更在其上,景帝還真難以相信。

    主父偃,竇嬰,馮敬三人也是難以置信,打量著趙過。

    趙過不慌不忙,從懷裡取出在周陽府上畫的絹帛,遞給景帝道:「皇上請過目。此物叫耬車,可以邊耕地,邊播種,一人一牛日種百畝不是問題。」

    景帝一把奪過來,展開一瞧,眉頭猛的擰在一起,成一個川字。

    景帝沒有說話,竇嬰他們也不好問,緊張的打量著景帝。

    「後稷用耒耜,教百姓稼穡之道,因此被稱為聖人。」景帝感歎不已:「此耬車一出,耒耜何必再存在呢?」

    「這……」景帝這評價太高了。後稷是聖人,以製作耒耜,教百姓種莊稼而聞名,數千年來,一直被尊為聖人。

    把趙過與後稷相提並論,這話太有震憾力了,主父偃、竇嬰、馮敬他們個個張大了嘴巴,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你們看看吧!」景帝把絹帛遞給主父偃。

    主父偃,馮敬、竇嬰三人伸長脖子,湊在一起,看完之後,嘴巴直接變成了一個圓圈。

    後稷製作耒耜,影響深遠。趙過制耬車,同樣影響深遠。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種播種機械,中國古代世界採用這種先進的播種機,農業才高度發達,遠超西方世界。

    靜,寂靜!

    過了老一陣,景帝這才率先打破沉默:「趙過,你有如此良法,為何不向朕上書?」

    「皇上,朕屢上奏章,卻是毫無回音。」趙過有些無奈。

    「有這種事?朕沒見到你的奏章!」景帝眉頭一擰,彷彿出鞘的利劍:「這裡面有問題,一定要徹查!朕見不到奏章,下情不能上達,朕還怎麼治國?」

    「皇上,這事臣查過了。」主父偃歎口氣道:「奏章管理上有漏洞,呈到皇上這裡的奏章,是那些位高權重大臣的奏章,像趙過這樣的稻田使者,他的奏章可有可無,無人重視,也不知道扔到哪個角落裡去了。」

    「這個,這個!」景帝氣憤憤的道:「這個周亞夫,他這個丞相,做得讓朕寒心吶!傳旨,訓斥周亞夫,削其食邑一千戶。竇嬰,你身為太傅,朝中重臣,朕視你為腹心,你竟然未向朕提過此事,你罪不可恕。削你一千食邑,好好反省!」

    「臣領罰!」這可是大事,景帝只是削他一千食邑,那是輕得太多了,竇嬰哪敢不願。

    「傳旨,奪許昌俸祿,讓他做千石君吧。」

    許昌雖給罷免,還是兩千石的食祿,這一削,就成了千石廢員了。許昌代行丞相事,此事,他是罪責難逃。

    「傳旨,罷免莊青翟!奪其俸祿,讓他做千石廢員!」

    景帝真的是怒了,一連串的旨意下達。

    「趙過聽旨!」景帝目光在趙過身上一凝:「從現在起,你就是大漢的大農令,你來推廣牛耕之術,代田法。朕要的是,糧滿倉,百姓食有肉,你可敢接旨?」

    「臣領旨!」

    趙過激動萬分!

    糧滿倉,百姓食有肉,雖只聊聊數言,卻是意義非凡!

    那是數千年來,五帝、商湯、伊尹、周文王、周武王、姜太公、周公,這些被人頌揚的聖人,想做而沒有做到的事情,竟然落在自己肩上,趙過怎能不激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