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符篆召神

第一卷 第182章 新的危機 文 / 發呆的螞蟻

    第182章新的危機

    丁一輝帶著大批妖族突然出現,並且要與正陽派掌門沈蓋天聯殺將正道之士殺盡,讓無數人驚訝不已。

    杜希明恍然道:「沈蓋天,原來正陽派已經投靠妖族,陳津先前說你有問題,原來你真有問題。」

    沈蓋天大笑道:「在妖族的支持下,我正陽派正迅速崛起。正陽派第一次參加道試大會,就技壓群雄,這就是最好的例證,從今之後,我們還要與妖族聯合起來,統治整個中原。今天你們都得死!」

    蘇文芩長劍一震喝道:「大家聯起手來,消滅正陽教和這些妖族。」

    「你們有這個實力嗎?」丁一輝佈滿鬼氣的臉龐顯得勝券在握的陰笑,手中長刀向蘇文芩斬去。一刀劈下,天空中風聲鶴唳,鬼影重重,一個個厲鬼張牙舞爪向蘇文芩抓去。丁一輝可以吸人精血來增加精氣修為,如今的修為居然到達了兩儀境中期,比蘇文芩更高,這一道妖法比之前更為凶殘。

    丁一輝一出手,他身後的那一批強大的妖族修士也紛紛攻向正道各派弟子。

    「動手!」沈蓋天暴喝一聲,正陽派的弟子也向太霄門、玄真派等正道大教發起了攻擊。

    他們斬殺正道修士,其最主要的目的還是搶奪雲邊鴻和陳津手中的玉石,是以對陳津的攻擊自然也少不了。

    正道弟子與雲家山莊的人戰後,又與陳津大戰,受傷者雖然不少,但是還有不弱的實力。

    不過正道各派之間並不和氣,心中都有著自己的小算盤,聯手不過是表象而已,各派各自為戰,發揮出的實力大打折扣。比如太霄門有要攻打玄真派的意圖,率玄真派的弟子見太霄門的弟子危險,自然不會去全力幫助。

    雲家山莊的後院內頓時各種道術齊飛,繽紛絢爛;兵刃交擊,響聲成片。幾方人戰成一團,湖水被震起,亭台被掀飛。

    正陽派掌門沈蓋天修為到了歸一境,凌駕於在場的正道弟子之上,他強大的道術與詭異的符篆術施展出來,無人與之匹敵。

    丁一輝的修為在眾多弟子之上,道法凶殘狠毒,在精氣將盡時,他就抓一個實力弱的弟子,吸取其精血補充精氣,頓時越戰越猛,沒有衰弱跡象,蘇文芩雖然聰慧睿智,精妙的聯招頻出,不過她修為比丁一輝低,也無法奈何丁一輝。

    在正陽派和一大批有備而來的強大妖族修士的夾擊下,正道各派落在了下風,不但有人慘呼著死去。

    「陰魂不散,招魂!」沈蓋天抖手施出一道符篆,一大批死去的正道修士和死去的妖族之士立即又活了過來,這些人死去不久,並非真的活了過來,而是被沈蓋天的召魂符召來了鬼魂。

    這些鬼魂一旦被召了出來,立即加入到正陽派的隊伍,開始攻擊正道各派弟子。

    如此以來,正道各派的人員在減少,而正陽派的人卻在不斷增多,正道越來越被動。

    杜希明一掌劈下,精氣化作一根巨木將一個鬼魂砸散,可是這個鬼魂一閃,立即又完好無恙地顯現出來,不由驚駭喊道:「怎麼回事?這些鬼魂殺不死!」

    陳津一刀劈倒一個攻擊來的妖族,然後對杜希明說道:「人有三魂七魄,要把這些鬼魂殺死三次他們方才會消失。」

    沈蓋天冷笑道:「即使如道又如何?這些鬼魂有三條命,比他們生前厲害了。」

    「你有召魂符,別忘了我有召神符!」陳津舞動妖刺,迅速在虛空中畫出一道符篆,妖刺點碎符篆,輕喝道:「北陰酆都大帝,顯靈!」

    符咒念完,一個陰氣極重、穿著繡金黑袍的中年男人顯現出來,他一出現,場上的鬼魂立即顫粟起來。

    「你居然能召出如此強大的神靈?」沈蓋天臉色鐵青,神態既驚又懼。

    「既然害怕,那就再來一個。」陳津揮灑妖刺,妖刺尖端吐出一道道暗金色的線條,行雲流水般又在空中畫出一道符篆:「北陰酆都大帝,再次顯靈!」

    又一個北陰酆都大帝顯現出來。兩個北陰酆都大帝所到之處,鬼魂紛紛避讓,無有敢與之抗橫者。

    陰魂畏首畏尾,發揮不出實力來,沈蓋天見狀,向他們大喝道:「這只是北陰酆都大帝的分身,你們不要怕他。」

    這一句話稍稍減輕了陰魂們的恐懼情緒,不過陰魂仍然不敢明目張膽向北陰酆都大帝發起攻擊,只是偶爾暗襲一下。

    丁一輝道:「沈掌門,陳津先戰沈少主,又與你苦戰,接著又戰了幾個門派,他現在精氣肯定不多,我們聯手先將他殺了。」

    陳津此時的確是精氣不足,已經不能再召出什麼厲害的神仙了。

    「好。」沈蓋天逼退一個奉天門的弟子,舞動手中兩根短矛攻向陳津。

    兩根短矛舞動,生出一團黑氣,將沈蓋天包裹住,從黑氣中不斷飛出一群群禿鷲,撲向陳津。

    突然一個被妖族攻擊的正道弟子,退到兩人之間,突然看見一大群禿鷲如一團黑雲飛了過來,嚇得連發道術,可是禿鷲凌厲異常,有些閃開了道術,有些硬生生突破了道術。

    當那團黑雲穿過這名正道弟子繼續飛向陳津時,這個弟子已經嘴被撕裂,眼被啄瞎,心臟也被抓了出來,死狀慘不忍睹。

    「霸天封神斬!」陳津知道這些禿鷲的厲害,揚起破虛刀,一刀斬下。

    重重刀影霸佔天空,無數只禿鷲在刀氣下,發出驚叫,紛紛被斬散。

    與此同時,兩儀境的丁一輝手中的黑鐵長刀從身後劈向陳津,無數鬼影尖叫著如搶食的餓狗衝向陳津。

    「龍蝦巨螯!」陳津另一隻手化成一隻火紅色的巨螯,如一把巨大剪刀快速向著鬼影剪去。

    卡卡卡……巨螯連剪,絕大多數鬼影被剪的支離破碎,不過仍有數十隻突襲而來。

    陳津揚起巨螯,奮力砸下。彭,巨螯落下,大地震動,數十隻鬼影也被砸得消散,附近的十幾個妖族被震的仰面躍倒。

    看見陳津如此勇猛,沈蓋天驚恐問道:「丁一輝,他倒底是什麼妖怪?」

    「我也不知道,他比妖怪而妖!」丁一輝也沒想到陳津如此厲害,當初在太霄門陳津不過是一個被人嘲笑歧視的小弟子,短短幾年,他怎麼變得如此強大了?

    見沈蓋天和丁一輝聯手也無法拿下陳津,一些妖族也加入到戰團幫忙,讓陳津壓力驟增,處處被動,不些擋不掉的道術也讓他受傷不輕。

    儘管苦苦支撐,但陳津仍是一個人牽制住對方兩大高手,強大的道術順帶將幫戰的一些妖修斬殺掉。在北陰酆都大帝的威懾下,沈蓋天召出的陰魂發揮不出來實力,更有不少妖族被兩個北陰酆都大帝打入地獄。

    正道修士漸漸佔據了上風。

    這個局面完全是因為陳津一個人而扭轉。

    嗤!

    陳津被打得急了,拼著受傷的風險,逼退了沈蓋天和丁一輝,手中妖刺刺進了一個幫戰的金丹後期妖族修士的胸口。妖刺貪婪地吸收著他的精血,這個妖族修士的身軀立即乾癟下去。

    妖刺一陣顫抖,興奮的像一個考了滿分的孩子,歡呼道:「我晉陞到法器啦,我晉陞到法器啦!」

    戰此至時,陳津也用妖刺刺殺了不少境界頗高的妖族修士,讓妖刺吸收到不少精血,終於在這一刻,妖刺晉陞到了下品法器。

    接收到妖刺傳來的靈識,陳津心中充滿喜悅,問道:「那你孕育出了什麼道術?」

    「當然是厲害的道術!」妖刺得意地傳出靈識,送入陳津腦海中。

    沈蓋天與丁一輝越戰越是心驚。雖然陳津在兩人和其它妖族聯手下處在下風,但在他強大的道術和符篆術的抵擋下,一時半會兒是無法將他斬殺掉的,而已方勢力正在潰敗。兩人都知道這十拿九穩將取勝的一戰,要因陳津的加入而功敗垂成,心中俱生出退意。

    「退!」丁一輝喊了一聲,馭空而起,想要向雲家山莊外飛去。

    沈蓋天比他更快,先施出一道符篆,一道金鐘護身符,緊著施出一道乘雲符,踩上雲朵便要飛遁。

    那些妖族修士和正陽派的弟子被蘇文芩、杜希明等人打得慘敗,早就想逃之夭夭了,此時首領下了命令,個個作獸狀逃散。

    「我被你們壓著打了這麼久,休想這麼輕易就走!妖刺,看你的了!」陳津將妖刺往天空一拋,喝道:「靈犀百刺!」

    妖刺被拋到半空,突然分裂出百根妖刺,像長了眼睛一樣,帶著尖銳的破風聲,向逃跑的人追去。速度快若流光,一些修為斬低的妖族,根本來不及躲閃,便被疾射而來的妖刺刺死。

    丁一輝聽見身後的破風聲,知道有凌厲的兵器襲來,頭也不回,身體急速改變飛行方向,可是身後的兵器像有意識一樣,追蹤而來。

    身形再閃,身後的兵器仍然追來。

    「這是什麼東西?居然擺脫不了。」丁一輝回頭一看,十多把尖刺如一篷箭羽急速向著胸口射來,近在咫尺。

    丁一輝措手不及,慌恐地拼盡全力揮刀去斬,擊散了絕大多數妖刺,不過仍有一隻射入了他的胸口。

    「呃!」丁一輝發出一聲輕微衰呼,面龐扭曲,驚恐變色,繼而變得慘白,因為他體內的精血正在被妖刺快速吸收。

    「這……這是報應嗎?」丁一輝不甘、不信,自從投靠妖族,偶然學會吸血補精**,之後修為猛增,他作夢也想不到,自己如今的精血居然被一把尖刺吸走。

    精血迅速被吸盡,丁一輝乾癟的身子從半空墜落下來。

    妖刺一共分裂成百把,其中還有十多把射向了沈蓋天。

    沈蓋天知道身後有強勁兵器射來,卻不管不顧,專心乘雲快速飛遁。

    當!

    十多把妖刺激射在沈蓋天的護身金鐘上,發出一聲宏亮的響聲。

    金鐘被擊碎,沈蓋天被震的噴出一口鮮血,但妖刺也失去了勢頭在空中消失,沈蓋天趁此機會乘雲遠去。

    靈犀百刺就是妖刺所蘊含的道術,可以分裂出百把似虛似實帶著本體特性的妖刺攻擊敵人,最大的妙處在於它像是有靈犀一樣,可以改變軌跡追蹤敵人。

    一招之下,殺死了丁一輝,擊傷了沈蓋天,射死了數十個想要逃走的妖族修士,威力強大,讓觀者乍舌。

    這一戰逃走的妖族不過十之一二,可以說是大獲全勝。

    陳津喘了一口氣,精力透支,一屁股坐在地上,召來的兩個北陰酆都大帝精氣也是消耗貽盡,想要彌補回來,所要付出的精石數目龐大,陳津乾脆讓他們回歸本尊。

    正要拿出精石吸收精氣,陳津突然發現那些正道之士正如惡狼一樣看著自己。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