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唯我獨裁

第二卷 經營北洋 第705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 文 / 巡洋艦

    ww.x.om二戰結束後,中華帝國處於軍事和經濟的絕對霸權地位。儘管中華帝國擁有徹底摧毀德聯和北約的能力,但全世界人民都渴望和平,在這種大環境下,一直自詡文明、民主、和平的中華帝國,根本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再次點燃世界大戰的戰火。

    同時,希特勒在歐洲推行經濟一體化,大肆渲染東方威脅論,令西方人對中華帝國都充滿了敵視,令中華帝國在軍事行動上格外的謹慎和小心。於整個西方人世界為敵,此乃兵家大忌,不符合中華帝國的國家利益。

    依靠中華帝國強大的經濟實力,對德聯發動一場沒有硝煙的經濟戰爭於是成為中華帝國在冷戰時代發起了第一次大規模進攻。

    德聯主導的歐洲共同體經濟復興,必然首先要對歐洲各國進行戰後經濟重建。對於民生來說,德聯必然放在首要位置,否則失去民意支持,希特勒的西方大同格局便會不攻自破。為此,德聯戰後經濟重建的第一項目便是恢復民生,解決歐洲人民的基本生活問題,即衣食住行四大基本問題。

    然而,歐洲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戰場,各國的基礎設施基本上全都在戰火中遭到嚴重破壞。用於民生的輕工業蕩然無存,一方面是毀於戰火,另一方面則是長期的戰爭令各國兵源枯竭,不得不抓壯丁補充,導致從事農業和輕工業人員急劇減少。而各國為了戰爭只重視發展重工業,這也是輕工業荒廢的原因之一。

    其中德國輕工業最慘。基本上十之**消失。戰爭期間還可以從其他國家補充,戰後則數以百萬計的德國人露宿街頭。衣不遮體食不果腹。

    為此,德國不得不在德聯成員國內進行物資交換。以德國的重工業產品去換其他國家的食品等輕工業產品。但其他國家也不富裕,導致德國的重工業產品變得十分廉價,基本上是折本進行交換。

    即便這樣,整個德聯體國家的輕工業產品也極度匱乏。

    而唯一能夠給德聯體國家提供豐富輕工業產品的自然只有中華帝國了。中華帝國作為戰後全球唯一的超級經濟強國,沒有遭受戰爭破壞,所以各種物資十分豐富。

    在中華帝國內閣制定經濟報復德聯體國家的計劃當中,用廉價的輕工業產品去掠奪德聯體國家的重工業原料和產品成為經濟戰爭的重要一環。

    例如一噸大米在中華帝國國內只賣300龍幣。賣給德聯體國家的價格則翻倍到600龍幣。一匹普通布料原價50龍幣,賣給德聯體則翻倍至120龍幣。其他各種輕工業產品亦是如此,普遍兩倍以上價格賣給德聯體國家。為了確保華約國家齊心,中華帝國制定了華約體系內國家出口物資統一價格表,使得德聯體國家找不到第二個低價格賣家。

    華約集團壟斷了價格,迫使北約國家只能忍受盤剝。很顯然,北約國家根本沒有那麼多錢來支付。因此只能賤賣他們的重工業產品和煤、鐵、銅等原材料。原本市值200龍幣的優質銅礦砂。被華約國家壓價至90龍幣,使得北約國家蒙受巨額損失。

    明知道被盤剝,但德聯國家沒有辦法,只能先忍痛度過最艱難的時期,等到自己國家的輕工業恢復。

    從1944年至1946年的三年時間裡,華約國家從北約國家掠奪走總額高達2.3萬億龍幣的物資。拋出成本,北約國家直接經濟損失達7300多億龍幣。中華帝國獲取利潤達6500億龍幣。

    從1946年下半年開始,德聯體國家的輕工業體系逐漸恢復起來。對華約輕工業物資的依賴大幅度下降。

    但很快,中華帝國為首的華約國家開始對德聯體國家進行大規模商品傾銷。華約商品以低於北約國家商品生產成本平均近10%的價格衝擊歐洲共同體市場,沉重打擊德聯體國家的輕工業。導致歐洲大陸各國的輕工業工廠大規模倒閉破產。

    針對華約國家的經濟侵略,北約迅速採取行動。在整個歐洲大陸豎起了貿易壁壘,對華約國家的商品徵收200%的關稅,進而一定程度上保護了歐洲各國的輕工業。

    中華帝國對德聯的經濟戰爭包含方方面面。除了輕工業外,重工業也是重點之一。

    戰後的歐洲,其重工業雖然比輕工業多,但也遭受嚴重的破壞。歐洲戰後重建,需求大量的鋼鐵、水泥、石油化工產品等重工業產品。歐洲自身雖然解決了大部分需求,但像石油化工產品卻難以支撐了。

    二戰期間,德國為了打破中華帝國的石油壟斷,在國內建立了一系列的煤化油工廠。這些煤化油雖然在戰爭期間解決了德國大量的燃油需求,但成本巨大,數倍於原油價格。戰爭期間,德國別無選擇,但戰後經濟重建,煤化油因為成本太高便嚴重拖累經濟復甦進程了。

    德聯體儘管恢復了羅馬尼亞石油區,沙俄國內也有石油出產,但無法滿足整個歐洲的石油消耗。因此,這給了中華帝國再次操縱石油來侵略歐洲提供了機會。

    中華帝國先是操控全球石油產量,以低級的價格向歐洲輸送。一度造成歐洲進口石油的成本低於本土石油的一半,低於德國煤化油價格的三分之二,導致很多國家都放棄煤化油工程,甚至停止從羅馬尼亞和原蘇聯進口石油,導致歐洲煤化油工廠大規模倒閉,羅馬尼亞原油公司每天虧損上百萬龍幣。

    到了1946年,歐洲的石油需求90%依賴從國際進口。於是,中華帝國再次操控國際石油減產,抬高油價,繼續剝削歐洲各國。

    德聯國家經過幾年的戰後重建,雖然被中華帝國為首的華約國家嚴重剝削,但各國的經濟已經有所恢復。德國消防原蘇聯的經濟模式,發展速度很快。

    1947年,德國國民生產總值達到615億龍幣,恢復到了戰前水平。雖然仍舊比世界第一的中華帝國4550億龍幣的龐大國民生產總值低了七倍有餘,但德國經濟發展速度卻是有目共睹的。

    面對德國經濟的快速崛起,中華帝國自然提高了警惕。

    wxs.o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