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唯我獨裁

第二卷 經營北洋 第567章 悲催的墨索里尼 文 / 巡洋艦

    【由於不在家,存稿有限,今後幾天的章節都設定了定時發佈,等巡洋艦從北京回來後,欠下的章節將一併補上】

    然而,英法海軍始終不敢跟德國海軍主力進行正面交戰。主要是德國強大的工業能力陸續完成了六艘搭載20英吋巨炮的興登堡級終極戰列艦,船塢裡還有六艘在建當中。而英國皇家海軍僅僅完成了四艘大不列顛級終極戰列艦,另外追加建造的四艘大不列顛級戰列艦的進度完全沒有德國人的快,因此整體上實力不如德國海軍。

    而法國海軍的終極戰列艦根本就跟德國和英國的不是一個檔次,儘管英國海軍認為他們的航空母艦優勢可以抵消終極戰列艦數量不如德國海軍的弱勢,但隨著英國皇家海軍幾次出動航母戰鬥群試圖摧毀德國的終極戰列艦,但都遭到德國海軍艦隊防空火力和海軍航空兵的猛烈打擊,加上英國海軍航母戰術不成熟,最終攻擊效果微乎其微,因此英法兩國海軍自認為他們的主力艦完全不敵德國海軍,所以一直避免主力艦決戰。

    英法海軍一直容忍著德國海軍的囂張,但突然有一天英法兩國海軍忍無可忍了,因為他們引以為傲的伊麗莎白女王號和胡德號兩艘戰列艦在遭遇了德國海軍的四艘俾斯麥級戰列艦的圍攻後,被擊沉了。英國國民的感情遭到的刺痛,丘吉爾政府無法壓制英國人們的怒吼聲,於是給英國皇家海軍下達了死命令。務必要擊沉四艘俾斯麥級戰列艦,給伊麗莎白女王號和胡德號報仇雪恨。

    1939年5月18日,四艘俾斯麥號戰列艦在完成對荷蘭和比利時的沿岸的炮擊行動後。接到德國參謀本部的命令,準備開赴北大西洋進行破交作戰,因為英國海軍的護航導致德國的破交戰陷入困境當中,需要俾斯麥級戰列艦這種18英吋口徑的巨炮來挽回局面。

    在開赴北大西洋之前,四艘俾斯麥級超級戰列艦舉行一場代號「颱風」的演習行動,參加演習的除了四艘俾斯麥級戰列艦外,伴隨的還有重巡洋艦歐根親王號,以及包括兩艘重新服役的一戰期間建造的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不過二艦的艦齡太老。機械故障頻繁發生,演習之後不得不重新回到船塢裡維修,錯過了接下來的戰鬥。

    增援艦隊由剛瑟?呂特晏斯海軍上將親自指揮。德軍的目標包括:盡量襲擾協約**的船舶以使英軍暫緩派出護航運輸隊,令雙方在地中海及北非的勢力暫時平衡,轉移地中海的英國皇家海軍的力量,令隆美爾及其部隊由希臘入侵利比亞的計劃風險減低。而這一切。都需要增援艦隊在大西洋上重創英國船隊,切斷英國向地中海的補給。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地中海方向的順利。

    德國海軍之所以做出這種計劃,一方面因為意大利軍隊在北非戰場上作戰的屢次失利。另一方面,德國也想打通非洲通道。利用德屬西非從南美洲進口石油,然後運往北非,再由地中海運抵德國,以解決德國的石油匱乏和被中華帝國捏住命脈的困境。畢竟,希特勒和整個德國只是表面上不得不討好中華帝國以獲得石油。心中對中華帝國的仇恨是有增無減的。

    1939年6月10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近一年後,意大利總理墨索里尼受希特勒蠱惑,準備入侵早已饞涎欲滴的北非英法殖民地。

    以蘇丹、阿爾及利亞為基地的英法聯軍被英法最高統帥部命令承擔北非的防禦任務,但被要求盡可能的不進行主動挑釁,因為英法都不想開闢北非戰場,戰場規模鋪得越大就越難控制局面。

    然而,6月11日,英法聯軍忘記了統帥部的命令,他們開始了一系列對意大利在利比亞的陣地的襲擊。

    隨著意大利軍在法國戰場上的疲軟,被希特勒罵得狗血噴頭的墨索里尼在奪取了地中海的制海權後,決定開闢北非戰場,他希望利用在北非戰場上的勝利,來彌補法國戰場和希臘戰場上的失利。

    6月25日,在的黎波里塔尼亞本來被用來和突尼斯的法軍對峙的意軍,被調動至昔蘭尼加以增援意大利第10軍團。加上由阿奇博爾德?韋維爾將軍領導的英軍的不斷的攻擊意大利軍,墨索里尼命令在突尼斯邊境的意軍只進行防禦,主力準備跟英軍開戰。(ps打不過法國就拿英國人開刀,這就是墨索里尼的小算盤)

    墨索里尼命令第10軍團於8月8日開始入侵埃及。但兩天後,意大利軍的入侵行動還沒有正式展開,迫不及待的墨索里尼便指令格拉齊亞尼元帥開始攻擊。結果,意大利軍的進攻的確非常的猛,但到了9月8日以後,北非的戰線拉得太長,意大利軍受到運輸缺乏、軍官訓練水平低和支援武器不足所帶來的力量虛弱的嚴重影響。

    意大利軍隊被命令開始入侵蘇丹,這場戰役計劃是當有限的裝甲軍隊在沙漠的側翼行動時沿著海岸公路前進,但是埃及是受中華帝國的保護國,中華帝國拒絕意大利軍從埃及借道,蘇伊士運河不對意大利開放,迫使意大利軍只能從利比亞的沙漠進入蘇丹的山區。而這樣一來,補給困難便成為意大利軍的致命傷。

    相對於意軍的進攻,英軍韋維爾司令命令他的防衛部隊襲擾前進中的意大利軍隊,隨後退往麥洛維,跟駐紮在那裡的英軍主力部隊匯合。而第7裝甲師則被安置在利比亞和蘇丹之間的沙漠的側面,使其可以突擊意軍的側翼。

    至9月16日,意大利軍隊前進至麥洛維以西大約80英里的地方。並因為供給問題最終被迫停留於該地。儘管墨索里尼一個勁兒的催促意大利軍繼續前進,但格拉齊亞尼仍命令他的軍隊在巴拉尼周圍挖掘戰壕,並加強已建好的前線營地。其他的軍隊也被安置在主力部隊的後方。

    由於沙漠缺水。意大利軍的軍營不得不分散在有綠洲的附近。針對分散的意大利營地,英國人計劃了一個為期五天的有限攻勢,即「羅盤行動」,一個接一個的攻擊這些防禦營地。

    總共約3人的英聯邦軍隊在這期間陸續攻擊了意大利軍隊中的10個最強大的師的前方部隊。由於意大利軍太過分散,結果意大利軍被英軍集中力量各個擊破,被迫全線側退。

    而隨著剛開始的成功,參加羅盤行動的英**隊認為意大利軍不堪一擊,於是瘋狂追擊退卻的意軍。

    雙方打打停停,一直到次年一月。設防城鎮索谷拉和安培克被英軍佔領,逃跑的意大利軍隊在嗡地哈里發被穿越了西部沙漠的英國第七裝甲師截住。在嗡地哈里發戰役中,殘餘的意大利軍隊被迫投降,在十個星期之內,英軍推進到了阿格海拉並摧毀了意大利第十軍團。英軍憑借不足四萬人的兵力,硬是在戰鬥中俘獲了近十三萬名意大利官兵。成為二戰意大利軍不堪一擊檔案上的重重一筆,墨索里尼想給他的老大希特勒一個驚喜結果變成了又一頓臭罵。委屈至極。

    小弟不行,當大哥的自然要出馬了。

    在此後意大利派出摩托化和裝甲部隊前往增援非洲來做出回應,而希特勒則命令在德屬西非的德軍北上增援意大利軍。

    由埃爾溫?隆美爾指揮的德軍非洲軍團通過向日葵行動抵達的黎波里以增援他們的意大利盟友。他接到了希特勒直接越過德國參謀本部的命令,阻止英法聯軍把意大利人趕出該地區的企圖。

    此時,英法聯軍部隊鬥志高昂,採取了積極防禦姿態,並在未來的幾個月中陸續得到大批先進武器裝備的增強。由於英軍打敗了意大利軍。使得英國統帥部認為意法邊境上的法軍遲遲沒有打垮意軍是法軍戰鬥力不行的原因,丘吉爾為了宣揚英軍強大,聯合撤退到北非的希臘軍隊增援法國戰場,希望配合法軍早日打敗意大利軍,減輕被德意西三國鐵壁合圍的不利局面。

    結果,英軍自大了,造成大量精銳被調往法國前線,留守在北非的大多是經驗不足、正在整補和實力不足的軍隊。

    另一邊,儘管隆美爾僅僅被命令維持戰線,等待德軍從希臘和奧地利境內完成集結並抵達北非後再集體行動。但是在1940年3月,在阿格海拉發動的一次裝甲偵察很快變成了一場全面攻勢。

    到了四月間,英國陸軍被迫後退並且因為撤退不當,造成英軍指揮人員被空降的德軍俘虜,成為英軍自開戰以來的最大恥辱。

    印度第9步兵師退往港口要塞布魯克,其餘的英聯邦軍隊再向東撤退100英里到達利比亞和埃及邊境。在布魯克被德意軍隊主力包圍的同時,一場小型戰役繼續向東推進。隆美爾趁勢攻佔了卡普措堡壘和巴迪亞,然後準備進入埃及繼續攻擊英軍,結果被希特勒緊急叫停。與此同時,在埃及的一部分英軍則被埃及軍隊和隨後趕來的中華帝國駐蘇伊士運河區保安第三師解除了武裝。

    於是,隆美爾停止了進攻,派兵防守邊境陣地,增強戰鬥集群的力量。

    布魯克的守軍儘管在陸地上被孤立,但繼續從臨近的中華帝國克里特島基地得到補給,英國海軍偷偷打著中華帝國的旗幟,向港口增援兵力,對此中華帝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選擇了默許。

    隆美爾沒能佔領港口,這個疏忽是重大的錯誤。隆美爾在塞盧姆的前沿陣地位於通往的黎波里的漫長補給線的終點上,並受到布魯克守軍的威脅,且必須耗費大量投入才能阻止英軍的威脅,從而使德軍進一步深入蘇丹變得不切實際。

    而英法聯軍則通過對布魯克的持續佔領從而重新掌握了北非戰場的主動權。儘管雙方都沒有採取行動,但也不會持續太長的時間。很快。英法聯軍在不久之後發起了一場名為簡潔行動的小規模攻擊,嘗試攻擊德**隊使其退過邊境。隨後又發動了一場大規模攻勢——戰斧行動,打算解除布魯克之圍。不過。面對沙漠之狐支之稱的隆美爾,英法聯軍的這個行動最後宣告失敗了。

    僵持期間,英法聯軍重組了北方軍隊。克勞德?奧金萊克繼阿奇博爾德?韋維爾之後成為北非司令部總司令,西部沙漠軍隊得到33軍的增援組成了新的第8集團軍,由來自英國本土的英軍、加拿大軍、英屬印度軍隊組成。以及來法國的由瑪麗皮埃爾柯尼希指揮的一個旅。新的兵團於1940年11月發動了一場新的攻勢,代號十字軍行動。至1941年一月,聯合行動取得了奪回近期被德國和意大利佔領的所有地區的成果。因此,戰線又一次的被推回到了阿格海拉。

    在從的黎波里得到補給和增援以後,同盟**再次發動進攻。6月份在加查拉擊敗了協約**隊並攻佔了布魯克。同盟**隊將第8集團軍驅趕過埃及邊境,試圖挑起中英矛盾,給英法聯軍穿小鞋。結果英法聯軍被逼無奈,再次接受了被中華帝**和埃及軍隊繳械的事實。

    不過,中華帝國有感於北非戰場對帝國在埃及的控制造成威脅,蘇伊士運河是中華帝國控制地中海和中東歐洲局勢的重要樞紐。而有證據表明,德國人對蘇伊士運河擁有窺視之心。因此中華帝國不得不防,於是在解除了英法聯軍的武裝後,不到一個星期就把英法聯軍送到了蘇丹。並且以處理廢鐵的價格將繳獲的英法聯軍武器裝備重新賣給他們。

    這樣一來,英法聯軍似乎得到了一個信號,那就是一旦打不過德軍,就主動逃向埃及,接受中華帝國的繳械。然後再重新開始。

    丘吉爾一度計劃多來幾次這樣的事件,讓德國人以為中華帝國已經站到了協約國陣營裡,或者挑起中德之間的軍事衝突。但丘吉爾的計劃遭到了英法統帥部的反對,因為那樣固然是一個好計策,可是經常那麼折騰的話,英法聯軍將損失了在北非戰場的主動權,而且並不能保證中德一定會爆發軍事衝突,因此失大於得,不值得採納。於是,丘吉爾只好放棄這個計劃,但他並不死心,一計不成還有他策。丘吉爾發誓一定要把中華帝國拖下水,甚至一度計劃讓英國潛艇偽裝德國潛艇攻擊中華帝國的商船或者軍艦。

    不過,這種危險的行動很快又被英法統帥部叫停,因為中華帝國是十分聰明的,一旦被他們發現是英國人冒充德國人幹的,不但幫不了英國自己,反而會幫了德國人。

    在丘吉爾的「大膽」計劃被叫停時,發生在丹麥海峽的海戰令丘吉爾暫時忘掉了一切。

    英國海軍部早已懷疑德軍會調集海軍兵力增援大西洋戰場,而俾斯麥號戰列艦已經出發的消息亦被英國mi5情報機關解密(英國人花費了300萬龍幣從中華帝國獲取了破解恩尼格瑪密碼訊息的技術)並證實。同時,瑞典巡洋艦哥得蘭號已發現了四艘俾斯麥級戰列艦的行蹤。

    在1941年4月3日後,德國海軍增援艦隊在接近卑爾根的挪威格裡姆斯塔峽灣下錨補給時,四艘巨大的俾斯麥級戰列艦被英國空軍噴火式偵察機發現並拍下了照片。皇家海軍己作好部署,密切留意四艘俾斯麥級戰列艦進入大西洋時將會途經的各條航線,準備半路攔截並將其她們擊沉。

    德國增援艦隊先取北航向,再取西北航向,成功平安無事地穿過挪威海,向格陵蘭方向前進,駛向冰島與格陵蘭之間的丹麥海峽,即大西洋入口。

    由於艦隊的航線距離北極圈很近,因此英國航空偵察沒有發現德國人。由於德國人的主要目標是運輸隊,呂特晏斯希望能在濃霧的幫助下悄悄地突入大西洋,跟在大西洋作戰的德國海軍匯合。

    5月23日傍晚,德軍被配備有從中華帝國進口的先進雷達的英國重巡洋艦薩福克號和諾福克號雙雙發現,當時兩艦正在丹麥海峽巡邏,尋找德軍通過的跡象。

    雙方艦隻在短暫的交火後,英軍兩艘重巡洋艦自知不是德軍四艘俾斯麥級戰列艦的對手,被迫釋放煙霧並退往德軍的射程範圍以外,憑借先進的雷達裝置尾隨德國增援艦隊。

    同時,唯一裝備了雷達系統的俾斯麥號,因為其主炮射擊時產生的巨大震動,導致桅桿上的凝結的冰脫落砸壞其雷達,迫使呂特晏斯命令歐根親王號行駛至艦隊前方,為艦隊提供前方的搜索任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