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唯我獨裁

第二卷 經營北洋 第433434章 金融訛詐和黃金大搶劫 文 / 巡洋艦

    第433~434章金融訛詐和黃金大搶劫

    四艘武當山級大型航空母艦即使在戰爭模式下以最快的速度建造,等到服役也要等一年以後。不過,五十艘大型商船改裝的護航型航空母艦卻是可以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改裝的。

    這五十艘改裝航空母艦最小的一艘航母可以運載40架戰鬥機,最大的可以運輸90架戰鬥機,加上以前改裝的20艘航母,70艘護航航母總共可以搭載五千架戰鬥機或者一千五百架轟炸機。

    這樣一來,中華帝國海軍航空兵一次性可以出動的的作戰飛機將超過六千架,具備大規模海上空戰能力,將保障中華帝國海軍主力艦隊決戰時的所必須的空中支援。

    另外,考慮到美國海軍也擁有一定數量的航空母艦,不排除美國海軍在戰鬥時派出航母艦載機參戰,因此中華帝國海軍主力艦隊的防空問題也要加強,中華神盾防空巡洋艦的數量也因此增加了一倍。

    美國海軍已經有數百艘驅逐艦了,這是一支非常龐大的反潛艦隊,對中華帝國的潛艦隊威脅巨大。最可怕的是,美國海軍和英國海軍已經掌握了初級的聲納技術,德國海軍在大西洋上的潛艇戰開始不起作用,中華帝國出口給德國的不帶聲納陣列的晉級潛艇已經無法擋住英美反潛驅逐艦的攻擊,因此中華帝國海軍已經將聲納陣列出口給了德國海軍,希望能夠繼續維持大西洋上的平衡。

    但同時,中華帝國海軍也通過德國海軍獲知美國海軍的反潛能力。因此,一旦要對美國開戰,必須打掉美國的潛艇力量和反潛力量。

    中華帝國海軍的驅逐艦雖然在數量上不如美國的多,但是在質量上遠超對方。用來反美國的驅逐艦隊,中華帝國需要輕巡洋艦對即可。而風仙級輕巡洋艦經過升級改裝之後,依然能夠勝任這項工作。

    此時中華帝國海軍已經成為全球投送力量,因此對於輕巡洋艦的需求量也在擴大了不少,新增20艘造艦預算,但是都無法在三個月內完成。

    不過,中華帝國海軍在潛艇方面有著足夠優勢。現役的晉級潛艇125艘,唐級潛艇110艘,而美國海軍儘管加班加點的生產潛艇,但是總數也不超過兩百艘,而且質量和先進程度也僅僅達到中華帝國的漢級潛艇程度。

    不過,1915年11月7日這天,德國一艘海狼734潛艇在美國附近海岸攻擊美國商船時,因為操作失誤,意外導致潛艇沉沒。緊急逃生出來的德國水兵被附近美國鱘魚號驅逐艦的美軍士兵抓獲,其中一個意志不堅定的德國水兵供忍了他們的先進潛艇是來自中華帝國的晉級潛艇出口型。

    一直以來,協約國海軍雖然知道中華帝國跟德國暗中交易,也知道德國的先進潛艇來自中華帝國海軍,但是一直不知道具體的型號和性能。在大西洋上,協約國不管是軍艦還是商船,都遭到這種不明身份的德國潛艇襲擊,損失慘重。因此,協約國方面對此耿耿於懷,多方面派出間諜潛入中華帝國,但都一無所獲。協約國海軍希望俘獲一艘德國潛艇研究,但是在擊沉的70多艘德國籍的晉級潛艇當中,都因為沉沒在深海裡而無法打撈出來研究。

    這次美國海軍得知一艘晉級潛艇意外沉沒,而且地點位於淺海,於是美國海軍出動了最先進的打撈船,將這艘晉級潛艇打撈出水,並秘密進行研究。與此同時,德國海軍失去了跟734潛艇的聯繫,沒有詳細調查,僅僅判定為被擊沉。

    美國海軍將晉級潛艇打撈出水,不但找到了讓他們一直以來瘋狂的晉級潛艇的真正構造情況,更是得到了沒有來得及銷毀的德軍最新的密碼本。前者為美軍潛艇發展提供了技術參考,對美軍驅逐艦的反潛力量的提升作用是巨大的,而德軍新的密碼本被美軍查獲,對德軍的打擊是巨大的。此後一個月內,德軍潛艇被擊沉了三十多艘,更有兩艘晉級潛艇被美軍在預定海域完整的俘獲了,使得中華帝國出口給德國海軍的晉級潛艇完全沒有秘密可言,被美軍悉數掌握。

    美軍在1916年的海軍擴充法案中,新增的100艘潛艇計劃都是基於對中華帝國晉級潛艇進行研究得到的。美國海軍為此正在秘密建造魷魚級潛艇,整體上就是中華帝國的晉級潛艇的複製品,而這個情報中華帝國方面因為輕信了德國海軍的保證沒有潛艇落入美軍之手而放鬆。

    美國海軍的魷魚級潛艇在主尺寸上完全按照中華帝國的晉級潛艇進行建造,為:81,但建造材料依然是普通高強度鋼材,耐壓能力遠不如採用的高強度耐壓耐腐蝕的鎳鎘硅特種鋼的晉級潛艇。

    作為二代潛艇,中華帝國的晉級潛艇採用迪塞爾07式6缸4沖程柴油發動機4台組成的最初級的燃氣輪機推進系統,但美軍無法仿製,僅僅採用道兒四型柴油發動機,功率低很多,速度只有16節,跟晉級的20.23節航速差距太大。

    武備上面也採用450毫米魚雷發射管8具(其中艏部4具,上層建築內4具,裝載魚雷12枚,速射炮由原來的75炮為102毫米甲板炮1座,另外搭配有針對人員的12.7毫米重機槍一挺。武備力量提升很大,也使得潛艇人員增至54人。

    不過,在魚雷武器上面,美軍無法生產中華帝國產的速度達到40節的魚雷,攻擊攻擊距離也只有400米,這令美軍的魷魚潛艇的綜合作戰能力不如晉級潛艇。

    當然,中華帝國海軍在潛艇方面也沒有閒著,新的宋級潛艇正在研製當中。而且現役的唐級潛艇具有完全壓倒美軍潛艇的能力,所以中華帝國海軍也不在乎美國海軍的新式潛艇,因為在他們建成這種潛艇之前,中華帝國已經發動戰爭了。

    在中華帝國海陸空三軍積極準備對美戰爭的同時,中華帝國的政客們也沒閒著,積極遊說各國。宣傳中華帝國的和平政策,並首次提出斡旋協約國和同盟國停戰的口號。全世界都在為中華帝國提出的這個口號感到震驚和高興,只有各國的政客們將信將疑,因為他們不太相信中華帝國會這麼好心。但此時歐洲各國因為戰爭關係已經被拖入了泥潭,各國國民都厭惡戰爭,停戰呼聲此起彼伏。如果各國政府不響應中華帝國的號召,那麼無疑會在政治上處於被動狀態,會引起各國國民的不滿。

    不論是協約國還是同盟國,都希望早日結束戰爭,因此明知道中華帝國提出的和平斡旋不靠譜,但也不希望錯過機會,因此都積極響應。

    美國對於中華帝國突然拋出這種做法非常的不解,但是有遠見的政客結合中華帝國一直以來的政治手段進行分析,認為中華帝國不會那麼好心的斡旋歐洲,因為歐洲打得越歡,中華帝國賺的戰爭財越多,歐洲消耗越大,中華帝國越可能在戰後主導世界。基於這些原因,他們認為要麼中華帝國腦子灌水了,要麼就是在醞釀一場大陰謀。而後者的可能性最大。

    然而,美國政府高層對此出現了誤判,沒有聽信這些政客們的意見。此時的美國在歐洲戰場上沒有取得任何戰果,反而損失了十幾萬美軍士兵。在大西洋上,美國的商船遭到德**艦和潛艇的襲擊,損失更是慘重。這些事情儘管美國政府一直壓制著輿論,但是同盟國的間諜們不斷的在美國國內製造事端,挑起美國國民反戰情緒。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政府不可能反對中華帝國的倡議,反而迫於輿論壓力還得大力支持。

    就這樣,在中華帝國的斡旋下,協約國和同盟國,以及沒有參戰的西班牙等國紛紛指示駐華大使參加中華帝國在首都舉行的和平談判會議,試著談判和解。

    中華帝國倡議歐洲各個交戰國暫時停火,進行談判。各個軍隊都已經筋疲力盡,國力消耗殆盡,因此都同意戰時停火。一方面各個希望通過談判解決問題,另一方面也趁著談判期間積極準備,一旦談判破裂,將繼續戰鬥。

    中華帝國此舉一是為了賺取國際聲望和知名度,增加中華帝國對全世界的影響力。另一方面則是拖延時間,為中華帝國對美國即將發動的戰爭進行準備,誤導美國注意力。同時也是為了安撫協約國,使其短時間內不要跟美國聯合起來對付中華帝國。一旦中美開戰,協約國至少沒有準備好幫助美國。

    政治欺騙是中華帝國在每次戰爭前的必修功課,這次也不例外。不過,這次因為對美開戰事關重大,中華帝國不得不萬分小心,將負面效果降至最低。

    中華帝國不捨得歐洲停戰,因為歐戰的最大獲利者就是中華帝國。在歐戰期間,中華帝國每年獲利七十億美元以上,一旦對美戰爭爆發,很多物質將減少對歐洲出口,利潤自然縮水。因此,在對美戰爭之前,中華帝國還得計劃著先從歐洲狠撈一筆巨款。當然,這個時候的賺錢跟軍事策略有著直接關係。因為中華帝國不是單純的為了賺錢,而是想藉此去訛詐歐洲各國,讓他們不敢插手中美之間的戰爭。因為中華帝國不想加入同盟國跟協約國徹底決裂,因此只會對美宣戰,而不會跟整個協約國宣戰,也不想捲入歐洲戰爭當中去。所以才會進行政治、軍事和經濟三方面的全面訛詐計劃。

    政治上的訛詐自然是僅僅對美宣戰,而不是對整個協約國宣戰。如果協約國支持美國,那麼中華帝國就以加入同盟國為由來威脅協約國,使其不敢輕舉妄動。軍事上的訛詐是以中華帝國強大的海陸空三軍力量為基礎的,如果協約國敢支持美國跟中華帝國敵對,那麼中華帝國將在大西洋、地中海全面實現無限制潛艇戰和破交戰,那麼協約國將面臨來自中華帝國和德國海軍的全方面聯合,對於英國來說,被德國海軍折騰的這三年間,金融和經濟已經崩潰,在被中華帝國折騰一下,不出一個月就得完蛋。

    中華帝國最厲害的就是經濟訛詐,也是被後世學者們認為是最無恥的一次國際大訛詐行動。

    中華帝國藉著調停協約國和同盟國之便,提出將各國的黃金儲備轉移至中華帝國的要求,目的是一旦任何一個國家拒絕停戰,將凍結其黃金儲備。

    這個計劃一提出,頓時遭到各國列強們的激烈反對,他們絕對不允許金融命脈被中華帝國捏住。但是中華帝國有辦法讓他們鬆口,很快拿出了切實可行的策略,誘騙各國陸續同意這個提議。

    中華帝國最先那沙皇俄國開刀,迫使沙皇政府同意最先同意將其國庫黃金和白銀儲備轉移至中華帝國,交給中華帝國政府保管。

    沙皇俄國為何這麼痛苦的同意了中華帝國的無理要求,這主要是因為此時的沙俄已經日薄西山,面對國內外的壓力,沙皇政府已經到了崩潰邊緣。

    早在中俄戰爭後,由於沙俄一直以來都是利用對外戰爭來轉移國內的矛盾,而隨著沙俄在中俄戰爭中慘敗給中華帝國,沙俄國內的矛盾便開始激化了。1905年更是爆發了流血星期日這個大屠殺,沙俄的反動勢力猖獗,使得列寧領導的俄國工人革命轉入低潮。但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任務並沒有從日程上取消。1907年7月,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三次代表會議的決議指出:「決定俄國革命的基本原因依然存在:國內政治制度和經濟發展的要求的極不適應、農民的破產、無產階級貧困的加深以及失業現象仍然存在,因而,革命的客觀歷史任務還沒有解決,而同時革命力量也沒有被徹底破壞。」

    到了在世界大戰前夕,俄國出現新的革命**,群眾性革命鬥爭的規模已經接近1905年水平,其組織性和覺悟性已經大大提高了。在彼得堡、莫斯科及其他城市的工人罷工鬥爭不斷發生,規模很大。根據官方公佈的數字,在1911年參加罷工的有72萬5千人,而在1912年有88萬7千人。實際罷工的人數大大超過官方公佈的數字。這種群眾性的革命罷工鬥爭,直接反對沙皇**制度。但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革命運動的發展才暫時被中斷。

    可以說,沙俄政府為了轉移國內矛盾,才會迫不及待的宣佈參加世界大戰的,希望藉此來轉移國內矛盾,但很顯然沙俄政府的**也嚴重影響了其軍事戰鬥力,轉移國內矛盾而參加的世界大戰並沒有取得預想效果,反而變成了加速俄國國內革命爆發的導火線。

    1912年底開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帝國主義新舊之間重新洗牌的戰爭。沙皇俄國是參與發動這場掠奪性戰爭的罪魁禍首。戰爭加速了革命時機的成熟。戰爭期間,俄國國民經濟遭到嚴重破壞。俄國的工業基礎本來就不夠發達。1913年,全國鋼的產量只有420萬噸。機器製造業、化學工業薄弱。沒有汽車製造業。許多機器、武器仰賴外國。戰前,俄國進口的機器占37%,重要的設備、車床的自給率不到1/3。戰爭削弱了俄國同協約國之間的商業聯繫,機器的進口只能依賴中華帝國,這也是沙俄漸漸的被中華帝國捏住命脈的主要原因。

    1913—1916年,俄國機器工業雖有所增長,但其產品絕大部分都被戰爭消耗掉。這期間103個大機器製造業的產品從20030萬盧布增加到95460萬盧布。平均軍工生產每年增長13倍多,而民用生產只增長40%。1916年,農業機器產品只有戰前的1/5,機車、車廂的生產明顯減少,機車減少16%,車廂減少14%。機器、車床嚴重不足,又影響礦石、煤炭、石油開採量的下降。由於缺乏燃料、原料,高爐停火,許多工廠不得不關閉。戰前靠進口棉花生產的紡織廠陸續倒閉停產。1916年,彼得格勒有20%的織機不能開工。在前線,武器、彈藥嚴重不足。每月需要6萬支****,而1913年只造出13萬4千支****。每月需要機槍800支,而1913年下半年總共才製造機槍860支。交通、運輸嚴重阻塞。鐵路承擔不了急劇增長的運輸任務。1915年最後5個月,鐵路為軍隊運送的糧食只能滿足需要量的61%。到1916年,糧食運輸量又下降,1月為50%,2月為42%。有的傷兵幾天領不到食物和紗布。在彼得格勒、莫斯科和其他工業城市糧食匱缺,但在西伯利亞、烏拉爾、裡海、伏爾加河和頓河一帶卻有從中華帝國進口到的大量糧食、肉、魚爛掉。1916年,儲存變質的糧食達15萬車廂。海運也不妙。波羅的海、黑海早被德國、奧匈和土耳其帝國所封鎖。俄國和盟國的聯繫中斷,全面依靠中華帝國。但是,中華帝國出於對德國的要求考慮,不斷減少對俄國的出口,加上俄國的鐵路運力太差,長期的超載壓壞了鐵軌無法修理,結果,大批貨物被堆積在通商口岸,無法運入內地。在阿爾漢格爾斯克,煤堆得像一座座山,沿碼頭堆著一箱箱供兵工廠使用的車床。在摩爾曼斯克,船隻等待卸貨要等幾星期、幾個月。

    大戰爆發後,沙俄農業生產受到嚴重影響。應徵入伍的有勞動能力的人口達1500萬,主要來自農村。男勞動力減少47.4%。耕地面積減少1千萬俄畝。耕畜從1913年的1800萬頭減少到1916年的300萬頭。糧食收穫量減少1/4。運輸的困難又使城鄉聯繫實際中斷。在市場上,糧食、肉、糖和其他農產品日見短缺。1916年5月,彼得格勒只能得到計劃供應糧食的14%。地主、富農和商人卻掌握著大量生活必需品,囤積居奇,投機倒把。糧食往往從商店消失,卻又在黑市上以高價出售。1916年夏,彼得格勒糧食價格比戰前提高4.5—6倍,肉和糖尤其昂貴。廣大人民處在飢餓線上,怨聲載道,不得不起來鬥爭。1915年在沙俄因飢餓引起的農民暴動達684起。1916年頭5個月,農民起義達1510次。

    在各交戰國中,俄國的戰線最長。戰爭在5萬平方公里的俄國領土上進行。600萬難民無家可歸,缺衣少食。很多人在戰爭中斷送生命、受傷致殘和死於瘟疫。到1916年8月30日止,俄國共損失840萬人。許多士兵的家庭無人撫養,生活非常痛苦。為了維持戰爭,沙皇政府的軍費開支與日俱增,到1916年3月,達600億盧布以上。其中92%靠借外債支付,其餘靠借內債和濫發紙幣支付。盧布的官方牌價降到55戈比,購買力降到7戈比。國債從1913年的88億盧布增加到1916年1月的636億盧布。沙皇政府的財政面臨崩潰的境地。沙皇政府為了滿足戰爭需要,在1915年成立了國防、糧食、燃料和運輸4個專門會議,來調節國內的經濟生活。但並沒有能夠挽救經濟的破產,卻對勞動人民實行無比殘酷的掠奪。大多數工廠為完成軍事定貨延長工作時間,增加勞動強度,剝削婦女、少年的勞動。

    經濟混亂,加上軍事失利,促使全國革命運動重新高漲起來。反對飢餓、反對帝國主義戰爭和反對沙皇制度的鬥爭結合了起來。

    1915年5月,發生了伊凡諾沃-沃慈涅先斯克工人罷工,要求降低物價、提高工資。接著,科斯特羅馬工人罷工。爆發了波羅的海「漢古特」號主力艦水兵的起義。俄國境內被壓迫民族也進行了維護民族利益、爭取民族解放的鬥爭。1916年初,為紀念「流血星期日」,彼得格勒10萬工人罷工。廣大農民的不滿情緒也在增長。抗捐、反對徵調糧食和馬匹的運動遍及各地。士兵也受到革命的影響。2月,中亞細亞和哈薩克斯坦的起義,是這一年的重大事件。其中哈薩克斯坦土耳蓋的起義一直堅持到「五月革命」後,還同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展開鬥爭。

    在沙俄的統治階級內部,政權危機趨於表面化。沙皇尼古拉二世和皇后阿歷山德拉在政治上、軍事上走投無路,在精神上便寄托於迷信。格?葉?拉斯普廷冒充「仙長」、「先知」,被引進宮廷。他以迷信填補沙皇和皇后心靈上的空虛,取得他們的信任,在宮廷日漸得勢,終於操縱了皇室部分的權力。1913—1916年,在拉斯普廷的策劃下,更換了6個內閣總理、8個內務大臣、7個陸軍大臣、5個外交大臣、8個農業大臣、14個司法大臣。1916年,統治集團又分裂為以大臣會議主席斯提尤爾美爾為首的親德派和以外交大臣薩松諾夫為代表的親英派,以及以拉斯普廷為首的親中派,三派互相攻訐,使得沙俄政治更加混亂。

    阿歷山德拉甚至被懷疑是德國的間諜,因為她出生在德國,重用親德派。在貴族中間,對沙皇的昏聵無道亦痛心疾首。

    終於,忍無可忍的俄國國民爆發了「五月革命」。

    到1916年5月2日,彼得格勒工人在布爾什維克的號召下舉行罷工。參加罷工的達14萬5千人。在莫斯科、哈爾科夫、巴庫等城市也舉行群眾性的罷工和示威遊行。在這個時候,資產階級感到恐慌。資產階級向沙皇呼籲,希望沙皇讓他們參加政權。但是,沙皇根本不予理睬,並以解散國家杜馬進行威脅。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中央的領導下,群眾進一步發動起來。

    5月3日,彼得格勒普梯洛夫廠沖壓車間工人舉行罷工,要求提高計件工資和召回被解雇的工人。廠方無理拒絕,且以高壓手段進行威脅,宣佈不定期歇業。在這個廠的工人中已有重大影響的布爾什維克黨組織立即領導工人同廠方針鋒相對地鬥爭。罷工擴大到整個普梯洛夫廠。

    5月9日,彼得格勒罷工的人數增加到20萬。群眾從四面八方向涅瓦大街集合。警察企圖把群眾分開,但無濟於事。工人們時而在這裡集合,時而在那裡出現,繼續示威遊行。在群眾性的罷工、示威遊行發展起來後,布爾什維克把爭取軍隊轉到革命方面作為重大的任務。布爾什維克組織工人深入營房、哨所、巡邏隊,說服士兵不向人民開槍。

    5月10日,彼得格勒罷工轉變為總罷工。各種企業、商店、餐廳、咖啡館都停止工作。在市中心擠滿了人群。當時沙皇尼古拉二世在大本營所在地莫吉寥夫,接到彼得格勒軍區司令哈巴洛夫關於首都局勢的報告後,下令對彼得格勒罷工運動實行恐怖手段。

    5月10日晚,他簽署了給哈巴洛夫的電報:「著令於明日京都中的騷亂悉行制止」。沙皇軍隊連夜逮捕了布爾什維克黨彼得格勒委員會委員5人,在彼得格勒市中心和交通要道上佈滿了軍警,在屋頂和角樓裡架起了機關鎗。

    但是,革命烈火並沒有被撲滅下去。根據列寧的決定,由維堡委員會代行彼得格勒委員會的職權,繼續領導人民進行鬥爭。

    5月11日是星期天。彼得格勒工人仍湧向街道、廣場。禁衛軍巴甫洛夫團後備營第四連士兵起義,拒絕向人民開槍。這次起義標誌著士兵已經開始轉到人民方面。晚上,布爾什維克維堡委員會開會。會議認為當時的形勢對無產階級十分有利,決定將罷工轉變為武裝起義,並計劃與士兵聯歡,奪取武器庫。俄國人民同沙皇制度最後決鬥的時刻到來了。

    5月12日,成千上萬的工人向彼得格勒市中心行進。由於布爾什維克的宣傳、組織工作,軍隊中的大批士兵轉到革命方面,早晨6時,沃倫禁衛團教導隊士兵起義,殺死教導隊隊長,然後上街,開往附近的普列奧勃拉任斯基團和立托夫斯基團,把這兩個團的士兵聯合起來。整理好隊伍後,起義兵團開往維堡,同工人會合。駐在維堡區的莫斯科禁衛團教導隊進行反抗,阻止士兵參加起義。起義士兵和工人衝進營房,擊斃教導隊長,奪取了武器,武裝了工人。工人和起義士兵奪取了兵工總廠和炮兵總部,繳獲4萬支****、3萬支手槍和大量子彈。布爾什維克帶領群眾向監獄衝擊,釋放了政治犯,獲得釋放的布爾什維克立即奔向工人區,參加戰鬥。軍隊參加起義越來越多。據統計,軍隊參加起義的在5月11日晚還只有600人,12日早晨增加到10200人,中午增加到25700人,晚上達66700人。

    5月12日晚,沙皇的大臣們在瑪麗亞宮開了最後一次會,但很快就被逮捕了。尼古拉二世企圖從前線調回軍隊來彼得格勒鎮壓起義。但是,彼得格勒附近的軍隊已經起義。沙皇的討伐隊被阻攔在半路。整個首都掌握在起義人民手中。

    5月12日晚,布爾什維克黨中央委員會(經黨中央俄羅斯局討論後以傳單形式發表了《告全體俄國公民書》,宣告沙皇制度垮台,首都已經轉到起義人民手中;指出工人階級和革命軍隊的主要任務是建立民主共和國,沒收地主土地,實行8小時工作制,聯合各交戰國人民制止帝國主義戰爭。

    沙俄五月革命的成功,使得全世界各國為之震驚。但只有中華帝國很是淡定的看待此事,因為俄國革命黨基本上是在中華帝國的暗中支持下成長起來的,為的就是盡可能的削弱俄國力量,使其不會對中華帝國造成威脅。

    新成立的沙俄革命政府對中華帝國好感度非常高,因此支持中華帝國關於調停世界大戰的舉措。因此,在國庫黃金儲備問題上,俄國杜馬議會最終決定將國庫800噸黃金和4萬噸白銀交給中華帝國保管,在各交戰國當中起到帶頭作用。

    當然,俄國杜馬議會並非表面上那樣相信中華帝國,而是他們被逼的沒有辦法。此時杜馬議會還處於資產階級的領導下,但軍隊權利卻掌握在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手中,這個紅色黨派是資產階級的掘墓人,因此俄國杜馬議會非常擔心政權更迭令他們失去權利和地位。

    早在1915年德軍逼近聖彼得堡時,沙皇政府便將國庫800噸黃金和4萬噸白銀轉移到了大後方的喀山保管。此時俄國杜馬議會跟布爾什維克黨在是否退出世界大戰問題上分歧嚴重,沒有軍權的杜馬議會為了保險起見,於是將這800噸黃金和4萬噸白銀從喀山起出,運往中華帝國保管,防止被紅色政權奪取。

    當然,沙皇並未死心,希望寄托在這800噸黃金和40000噸白銀上面,沙皇暗中跟中華帝國政府接觸,要求將這批黃金和白銀兌換成軍火,武裝沙皇的嫡系軍隊。沙皇尼古拉二世準備反戈一擊,消滅布爾什維克,因此指示杜馬議會跟中華帝國簽署了這個黃金轉儲秘密協議。

    就這樣,沙俄幾百年來的積蓄,800噸黃金和40000噸白銀被運往中華帝國,表面上交給中華帝國暫時保管,實際上是沙皇準備奪回權利的暗中交易,這些錢將全部折算成軍火,暗中交給終於沙皇的軍隊。

    歐洲其他交戰國並不知道沙俄跟中華帝國的私底下交易,但是當沙俄帝國牽頭將國庫黃金和白銀交給中華帝國保管後,歐洲各個交戰國國民都要求效仿沙俄,將國庫黃金暫時交給中華帝國保管,以便結束戰爭。他們天真的認為只要把國庫資金交給中華帝國暫管,那麼國家就沒有錢打仗了,就不得不停戰。各個國民都期盼著結束戰爭,但是卻都不考慮各國政府的苦衷,將國庫儲備交給中華帝國那豈不是羊入虎口一般,還有的回來嗎?

    但是中華帝國卻多次重申,絕對沒有膽量敢侵吞歐洲所有國家的黃金和白銀,一旦歐戰結束,將如數歸還。

    歐洲各國人民還是相信中華帝國的這番表態的,雖然他們知道中華帝國的強大,也曾經擔心過中華帝國獨吞這批黃金,但是想到所有歐洲國家的黃金和白銀都交給了中華帝國保管,中華帝國肯定沒膽量跟全歐洲敵對,因此也就放心了。

    此時的歐洲各國國內同樣風起雲湧,各種罷工不斷,各國都擔心如果不結束戰爭將會重蹈沙俄帝國的覆轍,因此只能選擇相信中華帝國了。

    當然,此時各國的黃金儲備其實已經沒有多少了,基本上都在三年大戰中消耗的差不多了,因此各國在商討之後,一面大張旗鼓的跟中華帝國正面簽署黃金轉儲條約來安撫民眾,另一面卻暗地裡紛紛跟中華帝國秘密簽署軍火和物資的供應協定,實際上將這些黃金和白銀全部用來購買中華帝國的軍事裝備和戰略物資了。

    這種結果也是中華帝國跟各國的一個妥協方案,因為中華帝國本來就沒打算真心給歐洲調停,一切都是作秀,為中華帝國對美作戰進行準備。為了套牢歐洲各國,中華帝國才會出此計策,一旦將歐洲的黃金和白銀全部轉儲到中華帝國,那麼當中華帝國對美開戰時,歐洲的協約國就很難支持美國,因為他們得考慮到在中華帝國的黃金的安全,如果跟中華帝國開戰,等於這些黃金將被中華帝國給吞了。

    可以說,中華帝國繞了一大圈,實際上僅僅是為了在金融上面訛詐歐洲各國而已,使其不敢支持美國跟中華帝國開戰。

    為了讓歐洲各國安心,中華帝國跟各國簽署軍購協議時,特意向他們展示了中華帝國最先進的雷電戰鬥機、貓妖戰鬥機、h2n1轟炸機、m16戰車、z16反坦克戰車、w16輪式步戰車、輕重機槍和先進的火炮等各種頂尖裝備,看過這些裝備性能參數後,協約國各國都急於採購這些武器裝備,因此痛痛快快的將其國庫的黃金和白銀轉運往中華帝國。

    同盟國各國是最先將黃金轉運給中華帝國的,德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保加利亞等國運往中華帝國的黃金總量為4800噸,白銀總量為22.54萬噸。協約國方面,除了美國拒絕外,英國、法國、意大利等國陸續將總量5600噸的黃金和總量34.65萬噸的白銀運往中華帝國。

    當然,各國也留了後手,僅僅拿出了各自國庫的大部分黃金和白銀,國庫內還存有約四分之一。

    於是乎,從1916年9月開始,歐洲進入了為其三個月的停戰期間,歐洲各國主要大員雲集中華帝國首都,展開了唇槍舌戰的談判。

    而中華帝國一邊打著調停和斡旋的和平大使形象,另一邊卻以為歐洲各國提供軍火和物資為由,大規模進行軍事裝備和戰略物資的生產,實際上這些物資大部分將被用於對美戰爭。而歐洲各國都一度以為戰爭會結束了,美國更是被中華帝國的政治策略給欺騙了,對中華帝國的警戒之心放鬆。

    就這樣,中華帝國同樣巧妙的政治策略,成功的訛詐住了歐洲各國。中美還沒有開戰,中華帝國就已經先贏了一回合了。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