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唯我獨裁

第二卷 經營北洋 第365~366章 戰爭臨界點【兩更】 文 / 巡洋艦

    第365~366章戰爭臨界點兩更

    暴風級戰列驅逐艦僅僅是中華帝國各種軍事裝備革新中的一項,進入光華十一年,中華帝國正在進行海陸空三軍的新軍事變革計劃中。

    海軍除了繼續研發和建造搭載16英吋主炮的宋級戰列艦,掀起全球1911年軍備競賽,繼續處於世界海軍領跑位置。

    另外,海軍革命性秘密兵器航空母艦經過三年多的測試之後,相關技術論證工作已經完成。有了伏波山號cv-2、象鼻山號cv-3、彩疊山號cv-4、丹霞山號cv-5四艘改裝的航空母艦作為測試平台,海軍積累了相關經驗後,首款全新設計的國產航空母艦黃山級於1909年3月5日在關島海軍基地造船廠正式開工建造,並於1911年6月底建造完成,經過5個月的海試,於1911年底正式服役。

    之所以選擇在關島建造航空母艦,主要是中華帝國海軍防止被他國間諜偵查到。選擇在人跡罕至的太平洋孤島上建造,既可以避開外國間諜靠近偵查,又可以方便直接進入太平洋深處進行海試。

    黃山級航空母艦共建造兩艘,黃山號cv-6和廬山號cv-7分別以中國名山黃山和廬山命名。

    作為首級完全新建的航空母艦,黃山級直接選擇了直角斜邊型飛行甲板佈局方式,集起飛、降落、待機、升降作業一體化,艦島集中在右舷,三個煙囪合併為一個橢圓形大煙囪,艦島中上部為正八邊形艦橋指揮室,集作戰指揮、人員調度、塔台功能於一身,方便從任何方向查看航母和艦載機起降作業。

    這比歷史上的歐美航空母艦採用同類佈局方式早了40年,使得中華帝國海軍的航空母艦從一開始就實現了現代航母的發展模式。

    黃山級航空母艦的標準排水量25300噸,滿載排水量36500噸,長203米,寬40.5米,吃水8.5米。飛行甲板長195米,寬66米,可以裝載貓妖艦載機120架。

    機庫為六個,每個機庫可存放15架飛機,飛行甲板上露天放置30架。升降機有4部,艦島左舷起飛區平台2部,艦島後方位於降落區終點平台2部。

    主機為北洋動力公司12台燃油鍋爐和4套帕森斯齒輪驅動式蒸汽輪機組,總功率120000萬馬力,最大航速30節,續航力為12000海里20節。

    在艦島結構上,它比中華帝國任何一級三萬噸級戰艦的艦島都要小,位置更靠近尾部,全艦整體結構更為合理。從底層到艦橋大約有18層樓高。飛行甲板以下分為10層,1-4層為燃料艙、淡水艙、彈藥艙和輪機艙。5、6層為水兵住艙、食品庫、餐廳和行政辦公室。7、8層為艦載機維修間、維修人員和雷達員的住艙;9、10層為機庫、戰鬥值班室和飛行員餐廳。甲板以上的島式上層建築分為8層,自下向上依次為:消防、醫務、作戰人員住艙,工具、通信及電氣材料庫,艦橋艦長、軍官室,塔台飛行指揮部人員、通訊工作室等。

    在直角和斜角甲板上各有2部蒸汽彈射器,主要是用來彈射轟炸機的,幫助轟炸機安全飛起來,而戰鬥機則不需要借助彈射就可以起飛。在斜角甲板上有4道攔阻索和1道攔阻網;艦上共分為10個作戰部門,即:作戰、航空、航海、武器、輪機、醫務、通訊、供應、安全和飛機維修,每個部門又下設若干個分隊,全艦編製2480人,其中艦員1130人,空勤1350人。

    由於中華帝國海軍部依然將戰列艦作為艦隊旗艦,因此航空母艦上未設置艦隊司令部部門。航空母艦作為艦隊海軍航空兵起降平台使用,跟隨艦隊行動。

    對於海軍部這種安排,作為中華帝國的皇帝王辰浩,他並沒有干涉,畢竟在這個時代裡,巨艦大炮主義還處於絕對領導地位,只有經歷幾場航母參與的大海戰之後,海軍部才會真正意識到航母的威力。

    由於航母跟隨艦隊作戰,因此近海防禦工作由艦隊其他作戰艦隻負責,航母本身為了減重,僅僅搭載了22座雙聯裝102毫米速射炮,均為高平兩用型。

    跟隨航母平台建設工程一起的自然少不了艦載機的改進了。

    三年前的貓妖艦載機,如今性能已經得到了大幅度的升級。除了翼展縮短,折疊起來更加適合海軍艦載機外,速度、載彈量和航程都相應的提高了。

    貓妖艦載戰鬥機在機腹下方增加了掛彈鉤,可以掛載兩枚300公斤航空炸彈,或者一枚600公斤黑索金裝藥的紅頭魚雷,作戰半徑可達400公里。

    兩艘黃山級航空母艦建成後,一直在馬紹爾群島附近海域進行實彈試驗。貓妖艦載機掛載航彈或者魚雷衝向幾百公里外的目標靶艦實施轟炸。

    炸彈從空中嘯叫著落到靶艦上,轟然爆炸後騰起一朵朵火紅的蘑菇雲。魚雷從數百米外的海域投下來,高速衝向靶艦,撞擊成功後頓時一聲晴天霹靂,激起數百米高巨浪……

    十幾公里外的海面上,太平洋艦隊旗艦漢武帝號戰列艦停泊在此。二十多米高的艦島上方,太平洋艦隊司令部一干軍官們紛紛用望遠鏡觀摩海軍航空兵的實彈演習。

    半個小時後,遙控靶艦在一聲聲劇烈的爆炸中被擊沉。

    「沉了!沉了!」一干軍官們頓時興奮的喊起來。

    李鼎新笑道:「航母的力量果然不可小覷!這麼快就擊沉了目標靶艦!」

    林建章哼了一聲,道:「不過是擊沉一艘老舊的裝甲巡洋艦而已,這種轟炸效果對於主力戰列艦來說,一點兒用都沒有。」

    由於貓妖艦載機的攜帶炸彈的重量所限,300公斤的航彈的破壞力僅僅能夠對付一般的輕巡洋艦、驅獵艦,或者裝甲低於50毫米的船隻。600公斤裝藥的紅頭魚雷威力倒是可觀,但可惜飛機從空中將魚雷投入大海,準確性太差,魚雷不是距離目標靶艦太遠,就是方向不對,打不著對方。亦或者碰上速度快的戰艦,對方及時的規避開,也造成魚雷攻擊很難成功。

    這些原因都導致航空母艦的作戰能力還不足以跟主力戰列艦相抗衡,一旦航母的位置被敵主力艦鎖定,那麼一艘造價900萬元龍幣的黃山級航空母艦立刻就得報銷。

    李鼎新點點頭,道:「雖然現在的航空母艦還無法對超神弓型主力艦造成威脅,但是航母的作戰理念已經革新了未來海戰的方向。二十年前我們認為定遠級鐵甲艦是無敵的存在,現在看來,我們正在建造當中的唐級戰列艦一炮就可以將其擊沉,這個進步速度實在令人驚歎。同樣,現在我們的飛機還無法攜帶可以炸沉超神弓戰列艦的武器,但是可以預見的是,未來一段時間後,我們的飛機航程、載彈量都將大幅度提升,只要能夠攜帶1噸以上的航空炸彈,就足以威脅我們的戰列艦了。」

    林建章抬頭看向天空,不由得歎口氣,道:「說的一點兒沒錯!未來戰爭可能決定於天空,不過那可能是幾十年後的事情了,那時我們都該退休了,就讓下一代去這個問題吧!眼下我們的主要對手都在進行超神弓戰列艦的火拚,我們的重心不應該放在遙不可及的飛機上面,應該面對現實。」

    不管如何,林建章始終還是認為巨艦大炮是帝國海軍強大的象徵,而航空母艦始終依靠的是空軍的飛機,海陸空三軍兵種相互競爭攀比,如果讓航空母艦發揮出了強大的戰鬥力,那麼海軍的功勞大部分會被空軍搶去。

    李鼎新能夠感覺到林建章的心態,他心裡也是這樣想的,於是點頭道:「是啊,就讓下一代操心去吧。」

    林建章突然問道:「我們的新艦進展如何了?」

    李鼎新回答道:「我上午剛剛跟海軍部通過電話,宋級戰列艦的追加預算已經獲得國會批准通過。這次國會很大方,一次性批准我們海軍建造八艘宋級戰列艦。」

    林建章哼了一聲,道:「他們會那麼痛快?還不是因為把我們的戰列巡洋艦計劃給閹割了?」

    李鼎新點頭道:「沒錯,國會是砍掉了我們關於元級戰列巡洋艦的計劃。不過,我們的宋級戰列艦的設計航速已經達到29節了,已經可以勝任戰列巡洋艦的任務了。海軍艦政總署稱之為快速戰列艦,我們已經沒有必要建造超過隋級戰巡的新式戰巡了,海上破交戰使用快速戰列艦就足夠了。」

    林建章說道:「我們的戰巡為帝國立下汗馬功勞,我還是對她們非常有感情的。其實我曾經設想過,在主力艦決戰時讓戰巡參戰,速度哪怕只超過對方兩節,打起來也會有優勢的。」

    李鼎新驚詫道:「你竟然有這種想法?這可是陛下明令禁止拿戰巡去跟主力戰列艦作戰的。」

    林建章笑了笑,道:「是啊,陛下明令禁止。就是因為陛下這道聖旨卡著,我才非常好奇,我們並沒有用戰巡跟戰列艦作戰的經驗,陛下憑什麼就一定認為我們的戰巡打不過敵人的戰列艦呢?其實我對比了一下,如果同口徑的戰列巡洋艦跟戰列艦之間決戰的話,很明顯戰巡吃虧。但是如果用我們隋級戰列巡洋艦去攻擊英國早期的聖文森特級戰列艦或者美國早期的特拉華級戰列艦,雙方的裝甲差不多,我們主炮口徑和速度佔絕對優勢,打起來我們的戰巡還是佔便宜的。」

    李鼎新笑道:「理論上如此而已。你要清楚,敵人也知道這個田忌賽馬這個道理,他們是不會把老式戰艦送到對方新式戰艦的嘴裡的。再說了,海戰中,主力艦決戰,如果我們的戰巡去打擊敵人的老式戰列艦,那麼敵人的戰巡也同樣會打擊我們的老式戰列艦,機會對雙方是均等的,你不可以冒這個險。」

    林建章笑了笑,道:「陛下的聖旨跟泰山一樣在頭頂上壓著呢,你看我有那個膽量嗎?」

    李鼎新呵呵一笑,說道:「你最好別被戰功沖昏了頭,你這個位置多少人盯著呢!」

    林建章笑道:「肯定有你吧!」

    李鼎新哈哈大笑幾聲,不置可否。

    為了應對美國海軍1911年3月通過的海軍擴張法案,該法案規定美國海軍將在未來兩年內新造田納西級戰列艦五艘(bb-40新墨西哥號、bb-41密西西比號、bb-42愛達荷號、bb-43田納西號、bb-44加利福尼亞號)和亞特蘭大級戰列巡洋艦四艘(亞特蘭大號、那什維爾號、哥倫布號、匹茲堡號),中華帝國國會於光華十一年六月批准建造八艘宋級戰列艦。

    之所以一口氣建造八艘宋級戰列艦,除了應對美國新增九艘主力艦(五艘戰列艦、四艘戰巡)之外,還因為英國海軍也於1911年5月開工建造9艘復仇級戰列艦(無戰巡計劃)。

    美國海軍的5艘田納西級戰列艦,採用了新式的龍骨設計,其艦體水下防護比過去的舊型戰列艦有很大改進,內部劃分多層隔艙,並加強了水平甲板防護。該級艦採用與賓夕法尼亞級戰列艦相同的電氣推進動力系統。其14英吋口徑主炮以及副炮均裝有火控系統,在其前後主桅上加裝大型桅樓安裝火力控制設施(部分前期造的戰列艦也實施了此項改裝)。並且其主炮可以上仰到30度,而以前的戰列艦只能達到15度,這使其射程增加了10000碼,並且可以由配備的水上飛機來測定落點。

    此時,美國海軍已經知道中華帝國海軍新建唐級戰列艦和隋級戰列巡洋艦計劃了,作為對抗,美國海軍本來計劃也在田納西級戰列艦和亞特蘭大級戰列巡洋艦上面安裝15英吋主炮,然而美國海軍工程部已經被之前的13英吋和14英吋主炮的研製工作所耽誤,美國海軍的火炮技術在這一刻終於無法跟上中華帝國海軍艦炮工藝的步伐,15英吋主炮無法按時交付美國海軍,趕不及田納西級戰列艦和亞特蘭大級戰列巡洋艦下水。

    為此,美國海軍不得已,只好在現有14英吋45倍伸主炮口徑上加以改進,將主炮口徑提升至50倍伸,這樣發射出去的356毫米炮彈的侵切力也不會比中華帝國的381毫米45倍伸主炮發射的炮彈的侵切力差太多。

    與此同時,美國海軍得知英國海軍即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之後的第二年,開工建造9艘復仇級戰列艦,裝備的主炮口徑依然是45倍伸381毫米。美國海軍認為,英國沒有再升級更大口徑的主炮(16英吋),肯定是認為15英吋主炮已經到了極限,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英德爆發戰爭的可能性正在擴大,英國海軍有感跟德國的戰爭迫在眉睫,所以才會停止建造技術不成熟的16英吋口徑主炮,選擇技術到位的15英吋主炮作為主戰兵器。

    美國海軍認為,當年中華帝國一口氣建造18艘主力戰艦,那就是戰爭信號,剛剛完工後中華帝國便對英國發動了戰爭,美國政府、軍方、民間上下基本上都可以百分百確定歐洲將會爆發大戰。而美國海軍認為,中華帝國海軍作為一支全球到達的力量,難免不會捲入戰爭,美國海軍認為中華帝國不會對英國的大規模擴張無動於衷,他們肯定擔心英國人有一天會找中華帝國報仇,所以他們猜測很快中華帝國海軍也將大規模建造一批主力艦作為防範。因此,美國海軍出於對中華帝國的海上力量的擔憂,嚴重危機下的國土防範意識迫使美國海軍急需要大規模擴充主力戰艦。

    這樣一來,美國政府和海軍都要求在未來兩年內完成九艘主力艦,以便平衡大西洋彼岸和太平洋彼岸潛在的海上壓力。

    時間緊迫,美國海軍不得不笨鳥先飛,於是等不及15英吋主炮或者更強大的16英吋主炮研製成功,不得不在田納西級戰列艦和亞特蘭大級戰列巡洋艦上面搭載14英吋主炮,但倍伸提升至50倍,盡可能縮小跟中、英、德三國的15英吋主炮的威力差距。

    田納西級戰列艦設計標準排水量32600噸,滿載將達到35190噸。動力採用美國自產的2台威斯丁豪斯式蒸汽機輪(「加利福利亞」號ge式)+2台發電機,8座巴布科克-威爾考克斯式燃油鍋爐,功率27200馬力,航速21節。

    相比較而言,美國自己研發的鍋爐系統和蒸汽輪機系統跟中華帝國和英國的相關技術差距還非常大,戰列艦21節航速已經嚴重過時了。

    由於中華帝國禁止先進的柴油鍋爐出口,美國海軍暫時無法仿製,因此只能使用重油,共4656噸,續航力8000海里10節。使用重油會經常堵住噴油嘴,造成鍋爐故障頻繁,長時間戰鬥時會加重這個缺陷。

    除了主炮倍伸提升至50倍外,其他佈局方式跟上一級賓夕法尼亞級戰列艦一樣,唯一值得圈點的是,美國海軍在該級戰列艦上首次使用彈射式小型水上飛機,用於戰時進行彈著點偵查,這點是美軍間諜從中華帝國海軍界截獲的情報所受到的啟發。實際上中華帝國海軍早就開始嘗試了,只不過一直處於嚴格保密。隨著消息走漏,歐美各國都開始用水上飛機作為彈著點的高空偵查眼。

    同樣,美國海軍1911年批准建造的四艘亞特蘭大級戰列巡洋艦跟上一級伯明翰級戰列巡洋艦基本上一樣,不過航速略有提升,在26.5到27節之間,嚴重落後於中華帝國的隋級戰列巡洋艦(34節)和英國的聲望級戰列巡洋艦(31節)。

    但不管怎樣,美國海軍在1911年一口氣開工建造九艘主力艦,加上英國同年開工建造9艘復仇級戰列艦(伊麗莎白女王級的簡單改良版),這都不得不反過來刺激中華帝國海軍。

    中華帝國海軍本來計劃建造四艘宋級戰列艦和四艘元級戰列巡洋艦的,但是北洋動力集團的迪塞爾柴油鍋爐系統和帕森斯蒸汽輪機系統進一步改良,大幅度降低了重量和體積,同時燃燒效率和實際輸出功率大幅度提升,以至於一直困擾帝國政府關於是否取消戰列巡洋艦項目有了決定。

    眾所周知,戰列巡洋艦因為要求獲得超過航速而不得不大幅度增加鍋爐數量和輪機數量,燃油消耗巨大,導致燃油艙需要儲備更多的燃油而佔據了太多的空間和重量,這樣一來,一艘戰列巡洋艦的造價和維護成為遠遠超過同級別的戰列艦。

    國會一直吵著要砍掉戰列巡洋艦項目,主要因為建造成本和維護成本太高。如今國會有了借口,經過北洋動力公司對新型燃油鍋爐和蒸汽輪機機組的實際測試,結果表明新設計的元級戰列巡洋艦要達到34節以上航速,以前需要裝備三十33台燃油鍋爐和至少4套蒸汽輪機機組,如今只需要裝備18台燃油鍋爐和2套蒸汽輪機機組就可以達到要求。而新設計的宋級戰列艦隻需要15台新式燃油鍋爐和2套新式蒸汽輪機機組就可以達到29節航速,動力系統所佔船體空間和重量完全不影響其安裝16英吋主炮系統和相應的裝甲防護。

    這樣一來,擁有29節航速的宋級戰列艦,已經具備巡洋破交作戰能力,不需要元級戰列巡洋艦這個角色了。因此,裝甲薄的元級戰列巡洋艦計劃被國會砍掉,但是考慮到美國新增9艘主力艦,英國也宣稱建造9艘復仇級戰列艦,中華帝國國內媒體稱英國準備向中華帝國報仇。迫於國內輿論壓力,為了安撫帝國國民,國會於是批准開工8艘宋級戰列艦。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中華帝國總參謀部判斷同盟國和協約國將在不久的未來爆發戰爭,因為英國矛盾已經趨於臨界點,英國不想在無休止的進行大規模海軍軍備競賽了,因為龐大的海軍造艦費和維護費用已經令英國財政瀕臨崩潰邊緣,再競賽下去英國經濟就會被拖垮,因此英國高層已經有了念頭要以戰爭形勢來結束競賽(之前喬治五世試圖跟威廉二世和平解決競賽問題但失敗了,所以唯一的方法就是戰爭)。

    英國一口氣開工建造9艘復仇級戰列艦,全面壓到德國海軍,這就是戰爭信號,跟中華帝國當年突然建造18艘神弓型戰列艦準備對英作戰都是一個道理。

    中華帝國皇帝王辰浩敏銳的感覺到了歐戰即將爆發,因此當國會砍掉四艘元級戰列巡洋艦時,他指示國會批准追加4艘宋級戰列艦,原因是中華帝國的武裝力量在歐洲爆發期間,也不會閒著,除了壓制美國海軍之外,日本海軍力量的崛起和日美准同盟的關係也是王辰浩的擔心所在。他要趁著歐洲各國無暇兼顧亞洲之際,一舉將歐洲列強的腳印趕出亞洲,打垮日本,最終在亞洲建立大中華共榮圈,在全球建立以東方北京為中心的世界政治、經濟、軍事、科技和文化等各方面的主導地位。

    想要達到這個目標,東南亞的歐美殖民地顯然不會坐以待斃,日本也不會乖乖的俯首稱臣,美屬菲律賓肯定需要一場中美大戰才能夠決定到底跟誰姓。而跟美國開戰,王辰浩不得不做好各方面準備,畢竟美國龐大的工業能力之下,天知道他到底有多大的戰爭潛力。王辰浩的策略一直都是要麼不打,要打就必須做到一擊即中,不給對方翻盤的機會。

    在這種國際和國內氛圍的影響下,中華帝國的八艘宋級戰列艦獲得開工建造,分別由國內八家實力最強的造船企業承建,單艦競標價格已經飆升至2500萬元龍幣。

    宋級戰列艦,分別以宋朝八個皇帝的名字來命名。首艦宋太祖趙匡胤號bb-51,由上海船舶重工負責建造。其餘七家造船廠承建的分別是宋太宗趙光義號bb-52、宋真宗趙桓號bb-53、宋仁宗趙禎號bb-54、宋英宗趙曙號bb-55、宋神宗趙頊號bb-56、宋哲宗趙煦號bb-57、宋徵宗趙佶號bb-58。

    為了搭載16英吋巨炮,還得保持15英吋以上裝甲,更要求29節航速,以至於宋級戰列艦設計時的標準排水量就超過37200噸,滿載排水量更是超過4萬噸,達到47300噸。

    火力系統採用12門16英吋(406毫米)口徑,45倍伸主炮,三聯裝炮塔4座,前二後二,背負式佈局,最大仰角40度。副炮採用16門單裝152毫米50倍伸速射炮,炮塔式設計,艦舯兩舷均勻佈置。32門88毫米55倍伸高平兩用速射炮,雙聯裝炮塔16座。貓妖式水上飛機兩架,反潛投彈機兩套,滑軌兩條。

    艦島高達25米,首次根據黃山級航空母艦的艦島佈局進行設計,將三個煙囪管道連接至一起,形成一個巨大無比的橢圓形煙囪,這樣一來,使得艦島更加緊湊化,整個戰艦的結構佈局更加合理。

    飛剪型艦艏,長達211米的修長艦體,方形船尾,四軸推進系統,加上正六邊形的艦橋和主桅,強烈的幾何形狀安排,和銀灰色的金屬美感塗裝,構成這一時期中華帝國海軍戰艦的最醒目的標誌。

    表面上看,中華帝國這種艦島佈置是為了在全世界各國海軍戰艦中獨樹一幟,突出中華帝國海軍的特點,廣告作用很明顯,讓人一看就知道那是中華帝國的戰艦。

    然而,只有極少數專業人士心裡清楚,這種佈局完全是出於軍事考量的。

    艦島之所以選用正六邊形佈置,主要是因為正六邊形是幾何學的正三角形組成,而中華帝國的炮術專家們認為,傾斜裝甲佈局可以有效彈開或者降低炮彈命中時的侵切破壞力,同時傾斜裝甲防護可以減輕裝甲厚度,從而減輕裝甲總重量。比如100毫米垂直裝甲,其橫斷面為100毫米厚,當傾斜一定角度後,其橫斷面裝甲厚度將增加為120毫米,這樣100毫米垂直裝甲改為正六邊形傾斜裝甲佈置,可以有效增加防護能力。

    裝甲防護方面,主裝甲帶依然是15英吋中華特種鋼,主炮炮塔正面、司令塔正面、彈藥庫等重點部位均為406毫米。由於宋級戰列艦的觀瞄和火控系統已經可以做到在20公里處開火,炮彈的仰角提升至40度,彈道曲線更加彎曲,已經不再是甲午戰爭期間的水平直射打擊方式,也不再是中英戰爭期間的低弧度打擊方式,而是真正意義上的拋物線打擊方式。

    這樣一來,炮彈較高空域以拋物線方式命中戰艦,水線帶裝甲已經不再是主要防禦部位了,水平裝甲甲板必須加厚。於是宋級戰列艦首次在水平裝甲甲板上佈置了5層防護裝甲,每層40毫米中華特種鋼,用來抵擋16英吋炮彈的破壞。

    而同時期的歐美各國的主力戰艦,其水平裝甲都非常的薄,而且大多數只有3層共計90毫米左右,一旦遭到這種拋物線方式的遠程巨炮打擊,其破壞力將是驚人的。

    可以說,中華帝國的宋級戰列艦在設計理念上又領先歐美各國海軍一代水平。

    同樣,中華帝國領先世界的無線電技術在經過政府十幾年的大力支持下,1911年4月,特斯拉、馬可尼、徐建寅等人完成了無線電話系統的研製工作,實現了人類歷史上首次無線電話通訊。

    無線電話系統的研製成功,得益於特斯拉和馬可尼二人從中華帝國皇帝王辰浩的蛟龍號的無線電通話系統中,研究出真空三極管等關鍵電路部件和系統的相關技術,他們根據這些電子元件和電路相關技術,研製出無線電話系統。(比世界最早的無線電話早了4年)

    中華帝國北洋科技研究的越洋無線電話通信是利用短波無線電波能從電離層折射返回地面這一特性。馬可尼和徐建寅於1910年出,通過測試蛟龍號的無線電通話系統,意外發現了超短波,隨後特斯拉又發現了微波。超短波和微波都不能從電離層反射,具有直線傳播的特性,能穿過電離層。它們在地面上只能以視線距離傳播。特斯拉和馬可尼利用這種特性開發了多路無線接力通信。超短波接力通信可以傳送30路以下的無線電話,微波接力通信可以傳送幾千路電話。所謂接力通信,就是在直線視距範圍(在地面平原地區約50千米)內設立一個中繼站進行接收轉發。通信距離越長,設立的中繼站越多。

    由於特斯拉他們研製的無線電通話系統還非常原始,雖然可以做到跨洋通訊,但是設備臃腫龐大,無法做到民用化。不過,中華帝國的超神弓戰列艦,其艦島高達25米,海軍部為此在主力戰艦艦島上安裝這種無線電通話系統。

    以前,中華帝國海軍艦隊司令部只能通過無線電報方式跟各艦進行聯繫,如今,艦隊指揮官可以直接用無線電專用頻道直接跟各個分艦隊、各戰艦的指揮官進行通話,傳達命令,對於作戰半徑已經超過20公里的戰列艦來說,這種無線電通話系統可以幫助艦隊指揮官及時有效的調整戰術隊形。

    海軍除了黃山級航空母艦和宋級超級戰列艦之外,輕巡洋艦方面沒有太大進展,主要是輕巡洋艦在主力艦的炮口下,挨一炮就沉,因此已經退出主力艦決戰,成為海上護航戰艦。為此,中華帝國海軍的風仙級輕巡洋艦依然勝任這個絕色,後續風仙級輕巡洋艦陸續安裝了先進的燃油鍋爐和蒸汽輪機系統,航速達到32節。早先的風仙級輕巡洋艦也陸續升級改裝,航速也從28.8節提升至30節,完全可以升任護航、稽查和宣誓領海主權的任務。

    驅獵艦方面,中華帝國海軍在暴風級戰列驅逐艦的設計藍圖上,將魚雷發射裝置減少到兩座雙聯裝21英吋魚雷發射管,騰出的空間用於新增一個主炮系統,改為暴雨級驅獵艦。

    這樣改裝後,新的驅獵艦的標準排水量1367噸,滿載1828噸,主尺度為122.5米11.2米3.1米。動力系統採用2台帕森斯10式齒輪制動式蒸汽輪機,3台迪塞爾高效柴油專燒鍋爐,輸出功率為38000馬力,設計航速35節,續航力8000海里18節。

    火炮方面,採用4座雙聯裝光華10年式127毫米55倍伸速射炮,5座雙聯裝25毫米高平兩用速射炮,2座雙聯裝12.7毫米勃朗寧機槍。魚雷方面,搭載雙聯裝610毫米紅頭魚雷2座。反潛方面,搭載深彈投射機8座,滑軌2條。

    暴雨級驅獵艦噸位回落到了1500噸級,主要是考慮再增加排水量就會超過輕巡洋艦,中華帝國海軍部對於輕巡洋艦和大噸位的驅獵艦持有不同意見,因此造成暴雨級驅獵艦噸位被限制,無法達到暴風級戰列驅逐艦的3000噸級和39節的超高航速,不過該級驅獵艦進一步擴大了續航力,使其可以擔任艦隊驅獵艦跟隨艦隊遠洋作戰,同時也可以單獨為遠洋船隊進行護航,成為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艦隊驅獵艦。同時,其搭載更強大的反潛武器,專門用於針對性能達到國內晉級潛艇水平的國外潛艇。

    中華帝國海軍將陸續建造100艘該級驅獵艦,用以替換老舊的飛魚級驅獵艦和西北風級驅獵艦。

    潛艇方面,中華帝國海軍因為沒有潛艇方面的對手,國外潛艇的研製速度雖然比較快,但是中央情報局的報告中顯示,歐美日等國的最先進的潛艇不過剛剛達到中華帝國的西漢級潛艇而已。

    而中華帝國海軍的反潛驅獵艦已經更新至暴雨級,對手是中華帝國最先進的晉級潛艇,中華帝國海軍現役的東漢級潛艇完全具備對歐美日潛艇力量的優勢地位,因此海軍部在巨艦大炮主義的熏染下,潛艇發展被擱置,晉級潛艇僅僅開工建造了10艘,用以替換老舊過時了的夏級(10艘)、商級(1艘)、周級(3艘)和西漢級(18艘)潛艇。海軍原來服役的82艘東漢級潛艇,如今只剩下49艘(另外33艘分別戰沉、事故沉沒),這樣中華帝國海軍只有59艘潛艇。

    如此少的潛艇都是海軍部不重視所致,雖然霍蘭和萊克等潛艇科研人員們對此很是不滿,但好在沒有削減他們的潛艇研發經費,他們繼續開發性能較晉級潛艇更加先進的隋級潛艇,不過因為沒有潛艦隊的作戰經驗作為參考,他們的研發進度開始放緩,似乎再次遇到了瓶頸,需要一場戰爭來刺激他們的靈感,找到晉級潛艇的不足之處加以改進和升級。

    不同於帝國海軍裝備更新速度,他們有著巨額的科研設計經費支持,帝國陸軍的科研經費相比較而言,國會給他們的撥款還不到海軍撥款的一個零頭。

    不過,陸軍並沒有氣餒,在他們眼裡,海軍再牛叉也飛不到陸地上來,陸地上還是由陸軍說的算。

    陸軍部的科研經費雖然不如海軍,但是陸軍部也有拿得出手的革新成果。

    戰車,作為陸戰之王,中華帝國皇帝對其非常的重視,也正因為如此,帝國陸軍全力開發戰車項目。

    m07式戰車在經過了四年的辛苦修正和改良升級後,m11式步兵戰車終於像點現代坦克的樣子了。

    m11戰車在外形上依然是一個巨大的「凸」型鐵皮盒子,上部是戰鬥部,下部是長方型的車體。這次不再像m07式那樣直接套用了霍爾特型拖拉機底盤,外面包上了鋼板了。而是根據王辰浩的指導,安裝了各種承重輪、誘導輪和拖帶輪,並且在承重輪和車體間安裝了彈簧懸掛減震系統,使得戰車行駛起來,裡面的人員不至於被震暈,極大的改善了車內環境。

    戰車全長7米,寬度為2.6米,全高2.8米,使用37毫米滑膛炮,全面裝甲防護,平均覆蓋25毫米裝甲,戰鬥總重22噸。

    為了能夠推動這個龐然大物,推進系統放棄汽油機,改用迪塞爾11式柴油機。之前使用阿德爾汽油機,但推力不夠,速度不快。當時的迪塞爾柴油機的體積太大,無法安裝在戰車裡,沒有選用。

    經過帝國皇帝王辰浩的訓導後,戰車應該使用優點多多的柴油機,於是陸軍部便聯繫北洋動力集團,歷經四年時間終於將大功率柴油機的體積和重量縮小至符合m11式戰車的要求。

    裝上了強勁動力的m11式戰車,最大速度達到平地為10公里每小時,相當於自行車速度,山地為4公里每小時,只相當於步兵越野速度。

    m11式戰車的最大成功之處在於其履帶的耐久度大幅度提升。王辰浩曾經告訴他們戰車最關鍵的一項就是履帶的壽命問題,可以嘗試在履帶連接部位的軸承上增加一層橡膠和潤滑油,以減少震動和摩擦,可以讓帝國鋼鐵廠的技術人員專門研製一種高強度軸承鋼,這樣可以大幅度提升履帶的壽命。

    工程師們按照王辰浩的說的去試驗了,經過四年的艱苦試驗,他們從帝國鋼鐵公司引入了最耐磨的特種合金鋼作為履帶連接軸承,軸承間增加了一個內嵌的凹槽,裡面裝填橡膠和潤滑油,增加履帶的耐磨度。

    這樣,m11式戰車的履帶壽命一下子從m07式的5公里猛增到了120公里,使得m11式戰車達到作戰要求,可以作為陸軍充當馬前卒和攻堅武器了。

    於是,帝國國會在1911年財年額外給陸軍部撥款1000萬元龍幣,用以生產100輛m11式步兵戰車。

    為此,陸軍部為皇家禁衛軍成立了一支戰車部隊,編為皇家禁衛軍第三戰車團。

    這樣,中華帝國第一個戰車部隊誕生了。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