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奮鬥都市

第1卷 第297章 文 / 小桃花朵

    第297章

    在西廂房中,分主賓坐定後,釋通大師請四人喝起清茶,道:「恭喜謝施主勘破魔障!」「多謝大師施以援手,還有諸位前輩高人指點迷津,在下才得以突破自身局限。」謝居安謙恭道。「命理、命格只是掙扎在凡塵俗世,圖擾自我精神罷了。唯有慧者,看穿這煩煩擾擾,識得本我,以大智慧,不斷修得自身圓滿。」釋通大師雙目湛然,拈鬚慈而笑。

    「小安乃一介凡人,得遇恩師再造,仍掙扎於紛擾間。今日特來煩擾大師,確為了探訪小兒思安,三年來勞苦大師您了。」謝居安拜禮道。「佛家修行,雖有斷七情六慾,卻須存心稟持,發大志願。塵緣未斷,也可修得本心,三年幸未辱使命,這不過是老僧著了相。今日俗緣已了,老僧不日自見圓滿。」釋通大師道。「大師」謝居安待要說起,釋通大師點頭而笑。

    廂房外,響起細碎的腳步聲。「小師叔,您慢點兒,別碰著了。」「明遠,師傅叫我來什麼事麼?我今天的功課還沒做完呢。」稚嫩的童音道。吱呀一聲,廂房木門打開,又關合了。在門後站著一位灰衣小和尚,光圓的小頭,目光精靈地四轉,怯生生地打量了師傅對面的客人,目光停留在常霞身上好一會兒,才挪開。卻向釋通大師跑去,依坐在他身旁,眼睛仍偷偷地望著常霞。

    「小思安!小思安,爸爸媽媽來了!」常霞激動地喚道,眼淚刷地流了下來,雙手顫顫伸向小和尚,見他已經長高了,除了眉目間,清秀的小臉蛋更酷似常霞。「師傅」小思安訥訥喚道。「去吧!」釋通大師寬厚道。小思安在眾人注視下,有些猶豫,但他憑著記憶,走向常霞,剛走到常霞的身前,便被緊緊地抱在懷裡。「媽媽,你真的是我媽媽麼?怎麼都不來看我?」小思安低聲道。

    「對不起,小思安。是媽媽的錯,都是媽媽的錯。媽媽以後常來看你。」常霞抽噎著說道。「不用吶,這次你們可以帶著小思安離開。」釋通大師無悲無喜淡聲道。謝居安伊見小兒,雖已激動萬分,但激動之餘,不免想起靜葉大師的話,皺著眉望向釋通大師,沉吟道:「霞兒,你帶著小思安、琪兒出去,我和大師還有話要分說。」

    夕照透出樹葉,點點金黃灑落在窗格上。檀香爐繚繚生煙,飄出淡淡香味。「大師!」謝居安乾澀道,「您可是抱恙在身?不知」「小施主果然修為精深,目光如炬。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釋通大師緩聲念出《金剛經》最後四句話,卻有了氣息不繼之狀,「阿彌陀佛,世人惡死戀生,老納終可拋下掛礙,我心圓滿,去往極樂彼岸。」

    謝居安見釋通大師一付坦然的樣子,卻是急道:「大師!想以我玄真醫典岐黃之術和那些奇果,必能治去大師之疾。」釋通大師長歎道:「一身臭皮囊不足惜。想起四十餘年前那場的浩劫,不僅為國人災難,也是少林危難。若非貴派靜葉大師施以援手,少林寺千年古剎,勢必毀於一旦。釋通之心已染凡塵,四十年來時時拂拭,昔日執拗,今日始得解開。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無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弟子有負祖師教誨。」雙掌合什,低念著佛經。謝居安沒料到個中另有隱情,沒想到本派原與少林有此淵源,回想當日靜葉大師與釋通聯袂而至的情景,和在病房裡說出的那番話,卻隱隱間明白:靜葉大師此舉無疑惠及了門派後輩,卻也累及了釋通大師的性命。謝居安望著安祥的釋通大師,心下一陣不忍,稽首道:「大師既是方外之人,何苦執意如此。

    既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何須在意小安的施救?」待要上前。「小施主且稍安勿躁!不提也罷。」釋道大師擺手道。「只是靜葉大師有話傳於你。」「師叔祖!」謝居安倒好奇了。釋通大師點點頭,道:「他說:鍛髓之後仍有新天地,練功乃逆水行舟,悟了逆這個字,才算圓滿。」「逆?」謝居安皺起眉頭,暗暗沉思:「莫非吩咐我勤於練功,一刻不得鬆弛?這不像師叔祖他的本意。

    難道另有深意?」卻是怪起靜葉大師。口中喃喃道:「怎麼搞的,每次都像猜謎語一般。還編出什麼天煞孤星地玄說,讓釋通大師您平白受到累及。」釋通大師不言不語,如佛塑一般盤坐著。右手正捏起一小串佛珠,不去擾了謝居安的沉思。太陽落山了,屋內陷入一片昏暗。良久之後,謝居安喟歎一聲,「古人朝聞道,夕而死。如若悟不出這逆字,恐怕武功再無寸進了。

    多謝大師傳話!」「天煞孤星並非憑空說詞,命理並非一成不變。萬般皆有因果,萬事皆有緣法。今日老衲因果已了,還請小施主早早下山去吧。切記。南方有利!」釋通大師說完,便靜默不動了。謝居安遲疑了下,見其默坐著,便行禮後開門而出,卻見方丈率著四堂首座和眾弟子在廂房外,與他們一一見禮後。釋信方丈低歎道:「釋通師兄圓寂了!」轉頭低喚身後的僧人。

    「正德,你送謝施主出院吧。」「方丈大師」謝居安對釋通大師驟然圓寂深感震驚,想想自己不便再留於此地,叨了聲「有勞了。」向釋信方丈告辭,卻見方丈還禮後,帶著眾僧入了西廂房。謝居安鬱鬱地跟著正德,出了後院。正德邊走邊說道:「謝施主。你不要過於介懷。師傅交代我,說師伯他痼疾在身有四十多年,今日已了了卻夙願,圓滿往生極樂,正合他所願。」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