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紫苑清輝:絕代寵妃

第九卷 何當共剪西窗燭 第三百六十七章 聲淚俱下 文 / 雨竹月影

    第三百六十七章聲淚俱下

    卻說為了這個行署大臣的人選,內閣形成了兩種意見,薛懷遠提議輔國公李世勳,楊士奇建議太傅宋司巖。而皇上,並沒有明確支持哪一方,就這樣陷入了僵局。

    不單是晉王和柳文長懷疑這當中有文章,皇上也覺得事有蹊蹺。可是,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第二天早朝後,皇上單獨召見了薛懷遠,就這個人選問題詢問他的意見。

    「輔國公那麼大年紀,愛卿為何還要提他?」皇上直截了當地問道,見薛懷遠不語,他又接著說,「愛卿向來行事有方,這次,朕不明白。」

    薛懷遠抬頭看了皇上一會兒,又低下頭。

    「究竟是什麼緣故?愛卿莫非有難以言明的苦衷嗎?」皇上走到薛懷遠跟前,扶著他坐在凳子上,雙眼注視著他,「朕,想聽你的真心話!」

    薛懷遠站起身,向著皇上深深一躬,道:「皇上,臣斗膽,關於這個人選,皇上一定是心中有數的。」他這話,皇上聽了有些意外,道:「朕心目中是有人選不假,愛卿既然知曉,又何必——」

    薛懷遠又是深深一躬,道:「皇上,內閣權利過大,臣的權利過大。如果皇上事事都依著內閣的決定來做,天下人的眼裡還有皇上嗎?今後,皇上的話還有誰會聽?」

    皇上驚愕地站在薛懷遠面前,半晌不語。

    「內閣與將軍行署應該是並列的機構,互相之間沒有上下級的關係。不管是哪一個,都只能聽從皇上的旨意行事。軍、政分開,各司其職,皇上統一管理,這樣才不至於出現擅權的局面。如果從一開始,有關行署大臣的任命事情上,皇上就要依著內閣的意思來做,試問今後,行署還會再來請旨嗎?若是有了事,內閣和行署互相串謀、私下決定了,皇上還如何來掌控?」

    「皇上設立將軍行署的初衷就是為了建立一個軍事管理的機制,削弱權臣對於軍隊的控制,因此,這個將軍行署就必須選擇忠於皇上的能臣擔當。唯有如此,軍隊才能真正掌握在皇上的手上,才不會再出現軍人擁兵自重、持兵反叛的情況。」

    薛懷遠一口氣把自己的理由倒了出來,並沒有看皇上的表情。

    可是,皇上萬萬沒有想到薛懷遠是為了以後,為了他才這麼想的。

    「皇上啊,您信任老臣,這十六年,凡是老臣說的,您極少反對,這是老臣的榮耀。可是,您可知這麼一來,滿朝大臣的眼裡就沒有您了。因為您對老臣的信任,內閣的權利越來越大,如今有臣在,內閣還沒有越權的行為。臣怕的是,一旦內閣自我決斷形成了慣例,等臣不在了,您怎麼辦?」薛懷遠不禁潸然。

    「臣愚鈍,蒙皇上錯愛,署理朝政十六載,臣一刻也不敢忘懷皇上隆恩!」薛懷遠身體顫抖起來,皇上趕快又扶著他坐下,掏出自己的手帕給他。

    「皇上啊,自古以來,為人臣者,能像老臣這般幸運的沒有幾人。只是,如果沒有一個成熟有效的制度,一切只依靠對個人的道德約束,是無法治理國家的。」

    皇上點頭。

    「即便是在皇上您在位時不會出現大臣擅權、獨斷專行的局面,卻也難保後世不會出現霍光那樣的臣子啊!皇上您做了許多先皇們沒有做過的大事,既然您要開啟一個新的時代,那麼一切就要有秩序的運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這才是有助於後世子孫的大事。內閣閣員擴充、分工,凡事眾人商議,這樣可以防止閣揆專權。那麼,將軍行署也要這樣才行。」

    皇上點點頭,問道:「那愛卿的想法是怎樣?」

    「恕臣斗膽,皇上想的那個人莫不是前任撫遠大將軍廖全恩?」

    皇上點頭道:「正是!」他走到長案邊上,給薛懷遠端了杯茶,道,「他從世祖爺時期就擔任大將軍一職,鎮守東北多年,與蒙古騎兵激戰多少次,不單善於用兵,為人也是忠誠厚道。朕剛提出要設將軍行署,就有不少人上躥下跳的,要麼是想讓朕打消這個主意,要麼就是想著安插人進去。」

    「宋太傅其實也是個不錯的,」皇上接著說道,「只是他太久沒有執掌軍務,朕覺得他並非最佳人選。所以,朕想讓廖全恩來擔任行署大臣一職。」

    「皇上既然如此想,就早些決定吧!」薛懷遠道,「也早點把這件事給定下來!」

    皇上含笑道:「愛卿既然知道朕的想法,又何故把輔國公他老人家拿出來玩兒?」

    「皇上聖明!」薛懷遠道。

    皇上仔細觀察著薛懷遠的神情,想想他剛才聲淚俱下的說的那番話,這才恍然大悟道:「你是想讓朕同時否決你和楊士奇的意見?」薛懷遠含笑不語。

    「朕,又被你給涮了!」皇上大笑。

    「老臣豈敢!」薛懷遠道,卻也露出欣慰的笑意。

    「你說的對呀,讓人服從於制度,而非某個人,這,的確是維持朝局穩定的一個好法子。」皇上在地上慢慢踱著步,薛懷遠又聽他歎道,「以前有個人也這麼跟朕說過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