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異域縱橫記

第八卷《有鳳來儀》 第六十一回:有幾番生離死別,成若干功名富貴(上) 文 / 文衍

    話說漢軍擊敗東斯聯軍,威名大振,趁勝渡河,一舉平定河西,又擊退了金奧爾第斯科公國的進犯。這時候漢軍已經久戰疲憊,趙矜命令京營人馬以一日十里的緩速班師。這樣的行軍速度,權當吃飽了運動運動,比什麼也不動更利於休養。

    趙矜自己率領數百輕騎,先行趕回安漢府。這時已經是夏天了。今年又忙於東奔西走,到現在總算可以回京。不過依然不得空閒,必須安排許多大事,因為正值國家發展的又一個關鍵時刻。

    這時候放眼看去,全國周邊形勢不錯,開國以來的困局大有改善:東面已與海都汗國締結盟約;西面已和金奧爾第斯科公國簽下和平條約並取得了人質,和羅斯托夫公國保持友好關係共同發展經濟,即使還有個梁贊公國不怎麼友好,但也構不成太大威脅;南面暫時沒有什麼問題;北地則已經發展成了鞏固的後方根據地。

    為了更好地經略全國,趙矜對全**事力量進行了重整。兩大都督府變成了三大都督府。

    鎮東都督府保持不變,都督駐地蒼嶺關。主管蒼州、穆州防務,主要負責警戒海都汗國。該都督府的戍軍總兵力一萬七千餘人,相當於是「東方方面軍」。其中蒼嶺關一萬人、穆州二千人、烏拉爾河沿岸三千人,零散小營兵馬若干。

    鎮南都督府進行改動,都督駐地從贊州移到鐵門關,以便更接近前線。主管傑州、贊州、葛州防務,主要負責警戒羅斯托夫公國,以及高加索各國。該都督府的戍軍總兵力一萬一千餘人,相當於是「南方方面軍」。其中鐵門關四千人、傑州一千人、贊州二千人、葛州一千人,零散小營兵馬若干。

    鎮西都督府為新設,都督駐地奔州,即原奔薩城。河西地區無險可守,防禦主要依靠城池。戍軍目前只有六千餘人,國家正以預備役部隊和新招募部隊進行充實,迅速為之擴充兵力。擴充完成之後,將達到一萬六千人左右的規模,相當於是「西方方面軍」。

    除了三大都督府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地方——連州。連州位於鎮南都督府與鎮西都督府的銜接處,本身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根據趙矜的規劃,炎漢已經調集民力,在連州的對岸建設連州新城。這座新城所在的位置,即是後世的伏爾加格勒——也就是蘇聯時期聞名遐邇的斯大林格勒。國家將從河西地區移民十萬,充實連州新城及周邊地區。連州新城與連州舊城隔河相望,構成掎角之勢,既是邊防重鎮,又是商路要站,成為僅次於安漢府的炎漢第二大城市、第二大經濟中心、第一大河港。兩大都督府所需的物資,有許多都從近畿、河東地區走陸路輸送到這裡,再走水路轉送到伏爾加河上下游的各個港口,以及經由裡海輸送到傑州。這樣,連州的地位進一步提升,從此升級為「連城府」。

    新收取的河西地區,設立六個新州:奔州、薩州、盧州、賽州、跋州、米州。先前開拓的高加索以北地區,由於是在高山與裡海一帶,從此正式命名為山海地區,為了加強統治,在傑州與贊州之間的空虛地帶新設一州:曠州。

    就這樣,隨著疆土的擴大和未來戰略的佈局,炎漢全國增劃為六大地區,共二府十九州:

    近畿地區:安漢府、贊州、澤州。

    北地地區:斡州、葉州。

    伏東地區:連城府、明州、塔州、伊州、留州、葛州。

    伏西地區:奔州、薩州、盧州、賽州、跋州、米州。

    烏東地區:蒼州、穆州。

    山海地區:傑州、曠州。

    除了三大都督府的戍軍以外,連城府將駐紮一支獨立部隊,這支部隊將由五千名水軍、三千名陸軍組成。兩軍協同操練水戰與登陸作戰,基本上就是海軍與海軍陸戰隊的關係。

    安漢府的駐軍——京營部隊,作為全國最重要的機動兵力,編製將要擴大到三萬五千人。這樣,一旦有出兵需要,最多可以出動三萬人趕往戰區。

    經過這次擴軍,全國總兵力將達到八萬以上。另外還有民兵,按計劃,安漢府將保有三萬民兵,連城府一萬,各州最少也有一兩千,全國的民兵總數將達到十萬左右。

    如此看來,炎漢已經很有實力了吧?

    ……慢高興著!軍隊雖有八萬,但要駐守各地面對各自的威脅,機動兵力只有三萬,能夠進行馳援和進攻作戰的也就這些人馬。民兵雖多,平時要生產,戰時要協助後勤,很難動用到前沿戰場上。炎漢的兵力要維持如此廣大的國土安全,尚且不是易事,要打出去更必須量力而為。

    更困窘的是——華夏民族已經沒有新生力量可上戰場!這一次擴軍之後,作為國家中堅力量的華夏民族,能入伍的都已經入伍。今後打仗,華夏族的將士犧牲一個就少一個,除非打到中原,否則很難得到補充!

    俗話說:「殺人一萬,自損三千。」打仗哪能不死人?那麼,目前炎漢有著大約四萬名華夏族將士、兩萬名華夏族民兵,這六萬人,今後只會越打越少,如何珍惜和保存他們,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至於還有二十多萬名華夏族男子,有的不願當兵,有的做著不可或缺的工作。國家大量培養匠人,也是以華夏族為核心力量的。一言以蔽之,華夏族的人力資源已經運用到了極限。

    那麼怎麼辦呢?

    一方面要想方設法補充,這包括自行前來和贖買。因為炎漢政權的影響力,遠道而來投奔的,一個月倒也有那麼十幾、幾十個人,這只是涓涓細流,畢竟華夏本土離現在的炎漢太遠了。至於贖買,炎漢與伊兒利汗國、海都汗國的奴隸贖買交易正在順利進行,但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女奴。男性的工匠苦力是高價值的勞動力,伊兒利汗國不會給炎漢,海都汗國更不會。至於人口繁衍,這幾年新生出來的華夏族都還是嬰兒,要參軍入伍還早呢!只有少量以前的少年奴隸,現在漸漸成年,比如偏將軍弓裡敖的兒子弓裡疾,今年已經長到十五歲,隨著父親加入漢軍。

    另一方面,可用女人做補足。女人一般是不上戰場的,但是自古戰亂年代,男人實在不足時,女人也得上。哪怕到了現代也還如此。比如越南戰爭期間,越南女子應徵入伍者極多;中印戰爭時,中**隊打到印度首都新德里以北僅僅數百公里,印度方面慌得給新德里的女人們發放槍支,準備投入首都保衛戰——還好中國主動退兵了。新中國在面臨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美、蘇、中、英、法,中指**)的全面包圍時,也曾有過一個全民皆兵、男女皆扛槍的時代。

    動用了兩方面的辦法也只能勉強維持華夏族在炎漢軍中的主導地位,剩下的必須由本地民族補足。其中北地民族尤為可靠,北地新兵是今後國家兵力補充的一個重要來源。

    說起來,趙矜娶了一位北地妃子並十分善待她,這起到了良好的政治作用。隨著疆土的擴大,東斯各族占炎漢總人口的比例大為增加,於是,納一名東斯妃子的政治需要更加迫切了……趙矜考慮到這個需要,下令在伏東、伏西地區招收一百名宮女,並準備從中挑選一位妃子。

    立妃一事還不是急迫的,當務之急是獎賞功勳、職務調動與烈士撫恤。因此趙矜一回到京城即頒布命令,追贈鹿祥為伯爵、散騎常侍,劉商、史逞為子爵、散騎侍郎,楊洪、田疆為男爵、散騎員外,將他們的肖像供奉在忠烈祠。還有許多陣亡將士的牌位,皆供奉在忠烈祠。忠烈祠四季皆有祭祀活動,平時亦開放給軍民祭拜。

    為了激勵將士奮勇立功,從今開始封給功臣爵位。不過,炎漢採取中央集權制度,不同於歐洲封建國家的分封。歐洲封建國家,各級領主擁有自己領地的統治權,有自己的軍隊,管理自己的屬民,實際上都是王。皇帝、國王、大公這些是大王;公爵、侯爵、伯爵這些是中王;子爵、男爵、騎士這些是小王。炎漢的分封只是形式,有爵位的功臣可以得到分封領地上的稅賦,作為自己的收入;但他們對領地沒有支配權,領地的軍民依然歸屬國家統一管理。這樣就避免了各級領主擁兵自重、計較自己領地的私利,不聽指揮,不服從國家安排。

    但也有一個特殊的情況,即自治領主。目前共有鐵厄訇戈、闊闊甘、也黎花真、孛銳阿巴希、孛銳阿惕沁、孛銳阿貝格、孛銳阿吉爾這些自治領主,他們擁有屬於自己的部族,除了每年向國家繳納一定額度的財物以外,其餘歸他們自有。這跟「承包上繳」的形式有點相像。自治領主同樣可以被授予爵位,因為有自己的部族,便沒有分封的戶口。

    金錢與物質的賞賜不計,有功人員的主要職位陞遷有:

    鹿裔堅守明州功勳卓著,升任鎮西都督,改領奔州鎮撫使。

    陳龜年當先馳援明州,且又協助堅守,功勳可嘉,建號橫野將軍,領盧州鎮撫使。

    甘巴速野戰有功,攻城首登更立下大功,又殺死敵首腦,功勳卓著,建號蕩寇將軍。本來還可以領一個鎮撫使做做,因他只會陷陣,故不領。

    許妤追隨大王,多有戰功,至此建號建興將軍,領跋州鎮撫使。這次外放,既是對她的鍛煉,也起到暫時協助鹿裔安定伏西地區的作用。

    闊闊甘多番參加野戰,統領女營騎弩兵殺敵、擾敵有功,建號游擊將軍,暫時代替許妤統領緹騎。

    顏士重身為二十二騎之一,起義以來多有戰功,至此建號護軍將軍。

    戴得功作為起義時骨幹之一,東西轉戰多有戰功,至此建號領軍將軍。

    林宓身為二十二騎之一,治理斡州、訓練民兵卓有成效,至此建號材官將軍。

    高敬和作為起義時骨幹之一,作戰有功,鎮守烏東地區有勞,至此建號威東將軍。

    姚蠻子作為起義時骨幹之一,多有戰功,至此建號威西將軍。

    葛裡申作為起義時骨幹之一,戰功雖然不太夠,但其女兒阿扎倫卡設奇計拖住奔薩公國人馬,對於漢軍戰勝金奧爾第斯科軍功不可沒。作為獎勵,建號建寧將軍。

    別司丘耶爾赫夫雖是降將,在留州兩度危難時力戰護城,顯示忠誠與能力,建號靖邊將軍。

    契瓦洛夫擒拿大公投降,使得炎漢輕而易舉攻克奔州,影響很好。為示表彰,特別給予建號折衝將軍。

    沈騏偵察、野戰有功,升為偏將軍。

    另外,由於發展水師的必要,趙矜想要重用房元度,但是房元度並沒有戰功,按理不能成為將軍。他的兩個弟弟有功,但不能歸在他頭上,何況他們主要都是出使的功勞,屬於文官而不是武將。

    這怎麼辦呢?趙矜問詢房元度。房元度笑道:「主公,不知微臣可否考試?」

    趙矜聽了一喜:「對啦,還有考試這個辦法!……不過,你能考嗎?」

    「微臣必不是何磐大人對手,雖如此,與他戰平卻也不難。」

    「哈……以智平之,是嗎?」

    「是也。只怕於何磐大人面上不好看。」

    「這倒不怕。只要你真的有把握戰平他,我給你安排考試。何磐的面子麼,丟一丟不要緊,反正他自從戰平許妤那時候起,已經丟過了,啊哈哈!」趙矜這麼說著,樂得開懷大笑。一般來講,做君主的必須尊重眾將,不能故意讓他們丟面子,否則只怕他們記恨,有損君臣關係。不過,何磐有所不同,趙矜與何磐混得極熟,早已清楚他的性格——這傢伙容易生悶氣,但卻不是真正的小肚雞腸!

    於是當真考試。房元度利用何磐對自己的不屑,故意裝作不濟,只逃不打,把何磐急得哇哇大叫。何磐舉錘滿場追打房元度,追上之時皆被房元度大刀擋住——房元度的武器,乃是向孟世伯學來的大關刀,重六十斤,擋幾下何磐的錘子不成問題。結果何磐越追越焦躁,驅馬過急,最後竟累到戰馬趴下!

    趙矜遂宣佈:考試結束,算是打平。房元度佔上風,考試合格,拜為偏將軍。

    何磐大怒,攘臂不服:「那廝只顧奔逃,如何佔得末將某上風?」

    趙矜教訓他:「何中尉,這是你的不對了。若是戰場之上,你犯了急躁毛病,他可取你性命,何止佔你上風?」

    何磐啞口無言。趙矜叮囑他今後要吸取教訓,懂得控制情緒,並且許諾將來有合適的寶馬時送他一匹。何磐這才怏怏不樂地拱手下去了。

    (待續本回下節)

    第六十一回附圖:玄黃三年炎漢州府示意圖

    (請見三樓:.lkong.net/thread-355022-1-1.html)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