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三國霸主

第7卷:天下霸主 第47章:孫伯符戰起江東 文 / 榕樹下

    第47章:孫伯符戰起江東

    諸多原因之下,樊娟生病了,在客棧中休息,由左傲冉這隻大色狼照料著,當冉不會再出問題了,左傲冉只等樊娟病好,便啟程返回并州,因為左傲冉知道,自己的落江失蹤,必然會引起一陣軒然大波啊!

    咱們放下左傲冉等待樊娟病好後返回并州不說,再說一下這江東小霸王,孫策敗於左傲冉之手,宋謙、鄧當、桓階、區星四將身亡,孫策雖然猜測戰敗自己的是左傲冉,但是他卻不願意去相信,所以便想將自己思維牽引開,於是便全身心的投入了生擒太史慈的計劃中。

    前文書咱們說過,孫策與周瑜商議了活捉太史慈之計,周瑜令三面攻縣,只留東門放走太史慈,離縣三條路,各伏其軍,離城二十五里,太史慈到那裡,人困馬乏,必然被擒!然而太史慈招得精壯二千餘人,只因所招大半是山越之民,不在縣內,聞孫策忽至,登時措手不及!

    江東兵三面困縣,待得久了,太史慈可就呆不住了,引兵四下衝殺,皆被亂箭射回,太史慈沒有被的辦法,只能繼續死守縣城,期待有援軍來解圍,或是等孫策兵糧用盡而退兵。

    太史慈想得挺美,可是周瑜絕對不會讓太史慈這麼安穩,因為一旦太史慈安穩了,那怎麼顯他周公瑾啊!當夜陳武首先潛上城去四下放火,沒過多久,涇縣宣告城破,太史慈見城上火起,而且孫策以打進城來,於是急上馬投東門而走,背後孫策自引軍馬來追。

    太史慈正往東門路上跑,孫策軍趕至三十里時便不追了,太史慈保命心切,策馬奔走五十餘里,終是人困馬乏,就在此時,蘆葦之中,喊聲忽起,四下伏兵進出。

    太史慈在想走時,兩下裡絆馬索盡起,將太史慈胯下戰馬絆翻了,太史慈翻身落地,四下有綁縛手,將太史慈生擒了,隨後押解到孫策的中軍大寨。

    孫策聞聽押解太史慈到,遂親自出營,喝散士卒,自釋太史慈之縛,將自己的錦袍披在太史慈的身上,並且邀請太史慈入寨中,直至中大帳之內,甚是恭禮。

    進得大帳,太史慈立而不跪,抱拳昂然道:「敗軍之將,請誅之!」

    孫策拍著太史慈的肩頭,大笑著回答道:「我知子義,真丈夫也!劉繇蠢輩,不能用為大將,以致此敗!」

    太史慈見孫策待之甚誠,猶如之兄,不由得想起了左傲冉和劉備,那劉備寬仁有度,不失明主之名,然左傲冉位極人臣,卻不惜委身相交,更能得人死力,兄長他威而有恩,勇而有義,寬宏而有大略,麾下能臣干將多如牛馬,多自己一人不多,少自己一人也不少,何不降於孫策,在其麾下闖出一番作為,也好讓人瞧一瞧,我太史子義並非是靠裙帶關係,而是有真本事!想到這裡,太史慈跪地請降。

    孫策著抓著太史慈的手大笑道:「尚記得神亭一戰乎?如果子義當時將我生獲,會相害否?」

    太史慈笑答道:「不可知也。」

    孫策亦大笑道:「今日之事,當公共之。」

    孫策吩咐手下排擺宴席,不一會兒,酒席洋洋灑灑的上來了,二人相對而坐,待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孫策突然道:「今既與相處,勿憂不如意也,願教我進取之術。」

    太史慈擺了擺手,慚愧地說道:「敗軍之將,不足論也。」

    孫策的面色一板,隨即呵斥道:「韓信昔日求於廣武君,策今願決於仁者,公何辭焉?」

    太史慈略一沉思後道:「劉君新破,士卒離心,倘若分散,難復合聚,某欲自往收拾餘眾,以助明公,不識能相信否?」

    孫策起身,跪於太史慈面前謝道:「此誠本心所望也,今與公約,明日日中,望公來還。」太史慈也不答話,大步流星走出大帳,而後翻身上馬,不辭而去。

    太史慈前腳剛走,諸將皆道:「太史慈此番北去,必不回也!」

    孫策搖頭道:「子義乃青州名士,信義為重,必不肯背我。」

    眾皆未信孫策之言,次日,立竿於營門以候日影,恰將日中,太史慈引一千餘眾到寨,孫策大喜過往,眾人皆服孫策知人之名,於是孫策聚數萬之眾,下江東,安民恤眾,投者無數,江東之民,皆呼孫策為「孫郎」!

    但聞孫郎兵至,老幼盡皆失魂喪魄而,官吏俱棄城廓遠避山野,及孫策軍到,並無一人敢出擄掠,雞犬不驚,菜果分毫不動,人民皆悅,牽牛拖豬、擔酒燒餅到寨勞軍。

    孫策以金帛答之,歡聲遍野,其劉繇等舊軍,願從軍者編入隊列,併除門戶,不願為軍者,賞賜糧米,盡自歸家務農,江南之民,聞仁政誰不仰之羨之,由是形勢大盛,無不安居樂業,孫策迎母叔諸弟俱歸曲河,令弟孫權與呂范守宣城。

    時有嚴白虎自稱「東吳德王」,乘亂佔據吳郡,遣部將守住嘉興,於是孫策領兵向南,進取吳郡,遣孫河守烏城,嚴白虎聞聽孫策兵至,令其弟嚴輿出城交戰,兩軍交兵於楓橋。

    嚴輿橫刀立馬於橋上,有人報入中軍,孫策穿戴盔甲便欲出戰,張紘下馬諫言道:「夫主將乃籌謨之所自出,三軍之所繫命也,不宜輕脫,自敵小寇,願麾下重天授之姿,副四海之望,無令國內上下危懼。」

    「先生之言如金玉,但恐不親冒矢石,則將士不用命耳!」孫策很感謝張紘的提醒,但是卻說出了自己的一番道理。

    孫策遣韓當出馬,等韓當驟馬到橋上時,朱治、陳武早各駕小舟,從河岸邊早殺過橋裡去了,亂箭射倒岸上軍兵,二人飛身上岸砍殺,嚴輿退走,韓當引軍直殺過昌門下,賊退入城裡去了。

    孫策於是分兵水陸並進,圍住吳城,一困就是三日,城內無人出戰,孫策引眾軍到昌門外招諭,城上一員裨將,左手托定護梁,右手指著城下破口大罵。

    太史慈登時被氣得是火冒三丈,在馬上拈弓取箭,對周圍的眾將士道:「看我射中這廝左手!管教他日後不敢猖狂!」

    「咻~~!」

    「啊!」

    說聲未絕,弓弦響處,太史慈一箭出,果然射個正中,把那將的左手射透,反牢釘在護樑上,城下城上人所見者,無不喝采,群賊救了這人下城,嚴白虎大驚失色道:「彼軍有如此人,安能敵乎!」遂商量求和。

    次日,嚴白虎遣使嚴輿出城來見孫策,孫策請嚴輿入帳飲酒,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孫策假裝喝醉了,拔劍砍嚴輿所坐之席,嚴輿驚倒在地,孫策大笑道:「聊作戲耳,勿得驚焉!不知汝兄意如何?」

    嚴輿擦了擦額角的冷汗道:「欲與將軍平分江東。」

    孫策大怒道:「鼠輩敢與吾相等也!」

    嚴輿見台前甲士擁將上來,急忙起身撥劍,孫策那可是一等一的把式將,飛劍砍殺嚴輿,嚴輿應手而倒,自有人割下嚴輿首級,孫策令從者送嚴輿首級返回城中,嚴白虎料敵不過孫策,遂棄城而走,孫策引軍進兵追襲嚴白虎軍。

    黃蓋攻取嘉興生擒王晟,勢如劈竹,太史慈急攻打烏程,先登城射死那太守,數州皆平,嚴白虎奔走餘杭,於路劫掠,被廬江安豐人丁奉領人殺敗,嚴白虎望會稽而走。

    丁奉、丁封兄弟二人來見孫策,孫策見丁奉、丁封兄弟威儀出眾,使為從征校尉,遂領兄弟二人出征,孫策引兵渡江,嚴白虎聚寇,分佈於西津渡口,嚴白虎自與程普交鋒,大敗而走,連夜趕到會稽。

    會稽太守王朗欲引兵來救嚴白虎,忽一人出列諫言道:「不可!萬萬不可啊!孫策用仁義之兵,嚴白虎乃暴虐之眾,可捉嚴白虎以獻孫策,順天命也。」

    王朗視之,乃是會稽余姚人,姓虞名翻字仲翔,現為郡吏-功曹史,王朗哪能聽虞翻的,反而怒罵虞翻,虞翻見王朗不聽其計,長歎一聲,然後退下。

    王朗遂引兵會合白虎,同陳兵於山陰之野外,孫策、周瑜各引兵而至,兩軍對陣,孫策策馬而出,對王朗說道:「吾興仁義之兵,來安浙江,汝何故助賊?」

    王朗破口大罵道:「汝童心不足!既得吳郡,而又強並吾界!今日特與嚴白虎將軍雪仇!」

    孫策大怒,正想交戰,太史慈早就催馬而出,王朗本欲拍馬舞刀而出,哪知嚴白虎早他一步,策馬與太史慈戰到一處,戰不數合,王朗麾下將官周聽殺出助戰,孫策陣中黃蓋飛馬迎向周聽,兩人交鋒戰到一處,兩下鼓聲大震,互相鏖戰,兩對大將在陣前殺得塵土飛揚。

    忽然王朗軍陣後方大亂,一彪軍馬從背後殺出,王朗大驚,急回馬來迎,原來是孫河與程普引軍斜著殺來,前後夾攻,王朗寡不敵眾,遂與嚴白虎、周聽殺了一條血路,逃入城中,拽起吊橋,堅閉城門。

    孫策大軍乘勢追到城下,分佈眾軍,四門一起攻打,王朗在城中見攻城甚急,欲再出兵決一死戰,嚴白虎卻輕笑道:「孫策兵勢甚大,足下只宜深溝高壘,堅壁赫出,不消一月,彼軍糧盡,自然退走,那時乘虛掩之,可不戰而破也。」王朗深以為然,依嚴白虎之計,乃固守會稽城而不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