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三國霸主

第6卷:烽火連天 第86章:收買人心第一步 文 / 榕樹下

    第86章:收買人心第一步

    接下來的幾天裡,甘寧在佐治國、三津谷葉子還有林原惠的協助下,建立起了對馬島新的管理體系,甘寧之所以要在攻打山崎國本土之前打下這座島,就是要建立一個離山崎國很近的陸上軍事基地。

    在馬島駐軍的日裡子,甘寧瞭解到了一件事情,三津谷葉子和林原惠都是在邪馬台旁的鄰國統兵,正因為邪馬台的關係,才會出現女子當將軍,然而這二人更和佐治國有染,在被逼無奈之下才向邪馬台進攻,如今有了大好的機會,當然是第一個站到情人這一邊來了。

    除了對馬島外,在上杉憲顯的封地越後國,漢朝遠征軍的影響力也在快速的發展著,在越後國的山地間,星羅棋布的點綴著大大小小的水田,農民們頂著北太平洋夏季熾烈的陽光,在水田中間辛勤的勞作。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土地狹小地方貧瘠,農民的付出與收穫並不成正比,當時沒有耐寒稻種,越後只能種單季稻,每家每戶父親、兒子、女人總得七、八口,最多能租到二十來畝水田,一畝田不到二石的收成,全家人春種秋收所得不過四十石米,其中又有三分之一要上繳,三分之一給村裡的地主,自己剩下的最多十二石左右,攤到人頭上,往往一年不到兩石的口糧。

    兩石的口糧不到一百二十公斤,按現價折合人民幣四百元,這就是他們國家一個普通倭民維持全年生活的收入,其貧苦可想而知,同時雖然倭島有漫長的海岸線,但它們的造船技術十分落後,用搭接法建造的船舶在中國只能稱作小舢板,故而漁業極其原始,無法為他們提供足夠的糧食。

    所謂「名字帶刀」的守護,一日三餐比農夫也好不了多少,白米飯、味噌湯、醃小魚、干海菜就算很豐盛的一頓了,逢年過節才吃得上新鮮的魚和肉。

    由於食物極度匱乏,根本沒有足夠的糧食釀酒,所以酒精度數很低的清酒,「名字帶刀」挺胸疊肚的御家人們,也決不可能開懷暢飲,只能用極小的瓷瓶子盛裝,手指頭大小的酒杯飲用。

    肉也十分稀有,商朝在中國就流行魚膾,松江鱸魚膾大大有名,傳到倭國就改作了壽司——米飯團上鋪一片薄薄的魚或者肉,沒辦法,整塊魚吃不起啊!就米飯團上鋪片魚肉,這還都是貴族武士才能享用的美食哩!

    大碗喝酒和大塊吃肉,是能叫人在半夜夢中笑醒的美事,說到底,許多大名鼎鼎的貴族武士,生活水平還趕不上北宋年間開封城的一個守門小吏。

    窮困、貧瘠地影響深入了大和族的血脈,搶奪資源和土地,成為整個倭島民族兩千年如一日的追求,後期唐朝白江口、明朝萬曆年間豐臣秀吉侵朝鮮、滿清末年的甲午戰爭、二十世紀中葉的全面侵華,這個島國上的民族一次又一次的試圖掠奪土地和資源………………

    靠近大路地水田屬於江戶川柯南家耕種,江戶川並不是姓,而只是個阿貓阿狗地外號,他的兒子就有一個叫工籐新一,一個叫毛利小五郎,什麼工籐、毛利就和狗剩、鐵柱一個性質,大家隨口胡亂起的個小名。

    這個時代,只有武士們才能「名字帶刀」,名字就是指擁有自己的姓氏、苗字,帶刀就是挎著刀上街行走,至於老百姓嘛,反正整天泡在水田里勞作,也沒有高貴的血統傳承,有個阿貓阿狗的稱呼就夠了。

    江戶川柯南就帶著大兒子工籐新一,彎著腰在水田里勞作,本來瘦削矮小的身軀,佝僂著腰,顯得更是小的可憐,頭上蒸籠似地大竹笠儘管能擋住熾熱的陽光,但卻讓頭頂的髮髻裡熱得可怕,汗水順著臉頰滴落到水田里,成為滋養水稻生長地一部分營養。

    戰爭本來是在南九州打的,沒本州北面的越後什麼事,畢竟漢軍再怎麼凶狂,也不會捨近求遠跑到這裡來嘛,可是自從上杉憲顯老爺從肥前的異國警固番役頭改任越後代,越後也搞了異國警固番役,各處御家人守護老爺家中地武士,每天挎著刀訓練和巡查。

    豢養武士要錢,購買裝備要錢,集中起來訓練更是要錢,老百姓的稅糧便跟著漲了半分,可別小看這半分,以家裡每年收四十石而論,便是整整兩石,一個人地口糧啊!這不是把人往絕路上逼麼?!

    要不是漢軍突然攻下了對馬,而小兒子毛利小五郎去給漢人做活,家裡真的只有兩條路可走了,要麼等死,要麼參加惡黨抗稅,幸得毛利小五郎小時候跟著高僧學過幾天漢話,仗著這點路道去漢人那兒掙錢,省下了一人份地口糧,才能勉強挨下去呢。

    這才去了一個半月,毛利小五郎就托人寄回家十個圓溜溜的銅板,江戶川柯南還當每個銅板就是過去一文錢呢,心說如今大漢朝的錢是越做越大了,天朝上國的東西,真是越做比以前越好啊!

    結果江戶川柯南拿到鎮上一問,差點沒把他嚇死,這錢叫做五銖錢,折三百零八文銅錢,十個便是四貫銅錢,能買四石大米呢!我地媽呀,難怪地頭老爺說起漢人,都賽如高天原上地神仙,兒子才去個把月,就掙到夠兩個人吃一年地錢,這樣看,漢人老爺真正不得了哇!只不知,替漢人老爺做事有沒有什麼講究,是不是挺難的呢?

    其實一點也不難,與佐渡島隔海相望地本州島越後郡新瀉春日山城,與大海之間地平坦地域,毛利小五郎正呼呼喝喝地指揮人運石頭打地基,建設碼頭和倉庫等設施,這些民夫發給五十個五銖錢,可買到一石白米,工頭髮八十個五銖錢,而他這位總管通譯,則是一百五十一個五銖錢!

    漢人老爺地錢真好掙,跟漢人幹事更是光榮無比!往日裡自己一個鄉下貧民,路上遇到武士老爺們,簡直連頭都不敢抬,要知道,他們帶刀地特權,標誌著可以無故斬殺平民——雖然極少真地這麼做,畢竟平民繳納地稅收養活了武士。

    總之,人家鼻孔沖天對你哼一聲就算莫大地殊遇了,有恃強凌弱地傢伙,故意將寒光閃閃地太刀拔出一小段,就能嚇得毛利小五郎這樣地平民們戰戰兢兢,唯恐那玩意落到自己脖子上。

    自打做了漢人的通譯,往日趾高氣揚的武士老爺們見到自己也得低下高高的頭顱,把頭頂的沖天炮對著你,粗聲大氣的叫一句「哈依!」,就連從五位下的越後郡代上杉憲顯老爺,見到自己都是笑呵呵的,前些日子甚至還賞了自己一杯酒,這可是多少人夢想的殊遇啊,當時上杉家的武士們眼睛都紅了…………

    「岸本齊史,你負責的樁基可要打得牢固啊,喂!大友克洋,鋪路的石子還得砸碎些………」毛利小五郎按照漢人匠師的吩咐,指揮著工地上的這群人,底下就一片的「哈依」、「哈依」的聲音,毛利小五郎樂得簡直飄飄欲仙,連自己姓什麼都忘了,不,是叫什麼都忘了,他本來就沒姓嘛!

    「毛利小五郎,過來,大人叫你。」這是個說漢語的聲音,如今仗著漢人的勢力,能對毛利小五郎這麼不客氣的,也就只有他的漢人主子們了,主子有招,做奴才的自然不敢怠慢,毛利小五郎屁顛屁顛的跟著跑了過去。

    臨時搭建的簡易軍帳,水軍大都督甘寧看看眼前這個倭人,身穿輕紗直裰,頭戴文士巾,早已習慣打赤腳的一雙腳,也穿上了千層底布鞋,若不是身材不滿五尺,說話間一股子怪腔怪調,真要拿他當個漢人看了。

    「上杉憲顯約我在此會見,等會兒你做通譯。」甘寧不溫不火的說道。

    實事上,由甘寧帶海軍攻打對馬島,那只是整個謀策中的一小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吸引安彥良和的注意力,讓安彥良和將軍隊集中到福崗一帶。

    與此同時,現如今投靠卑彌呼的上杉憲顯已經悄悄領著漢軍登陸倭島的本州了,在自已的屬地越後國隱藏了下來,準備對敵人發起致命一擊,此時的黃祖、裴元紹、陳生、張虎四將早已分別率領大軍登陸越後了,如今正應當同上杉憲顯商議下一步作動了。

    上杉憲顯帶著幾位親信御家人,和服、木屐,腰間左太刀右肋差的來了,自打漢人到了佐渡島,就不許倭人再上島去,派船過去查看吧,遠遠的就被漢人的「白船」攔了下來,只隱約看見島上高處修起了一座座平台,上面架著一架架黑乎乎的巨大物體,不知道是做什麼用的。

    漢人還自帶了糧食、帳篷、牲畜、蔬菜種子,看那樣子,似乎安心要一個島便滿足了,根本就沒打算和這邊通商貿易,上杉憲顯一下子就著了急,連往來交通都談不上,將來怎麼借漢人的勢力奪得一席之位?用幾乎讓農民破產的方法,收集起來的錢糧,沒有漢人幫助怎麼變成裝備軍隊的武器盔甲?

    幸好上杉氏家祖威靈庇佑,漢人竟然主動提出到這邊春日山城下面設租界,建倉庫碼頭商棧,雙方通商貿易,上杉憲顯喜得連覺動不著,立馬同意了這個要求,在他看來,只有密切接觸才能從漢人那兒弄到好處。

    現在,漢人已經在越後站穩了腳跟,而且在對馬島殲滅了安彥良和水師、陸師近六萬精銳,接下來,就要登陸越後國的看漢人如何對上杉憲顯採取軍事行動了。

    當上杉憲顯打聽到漢軍主帥年紀僅僅二十出頭,戰船不過十八艘,將官不過十幾員,兵才不過五萬時,上杉憲顯不禁大吃一驚,僅僅如此兵力,便將安彥良和的大軍打敗,真是難以置信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