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三國霸主

第6卷:烽火連天 第48章:官三民七可也 文 / 榕樹下

    第48章:官三民七可也

    左傲冉、蔣義渠、許褚、左純、張榮、楊明六人說笑幾句後,張榮、楊明引兵往平陶而去,左傲冉、蔣義渠、許褚、左純率余兵押了幾個賊人回轉晉陽。

    待審問劫匪,真的一分不差,乃劉興等士紳所遣,意欲刺殺州牧左傲冉,左傲冉聽罷稟報,先歎息幾聲,念了幾句阿彌馱佛,隨即差人速捕劉興一眾人等,等驗明正身,畫了口供,繼牒文入京師長安,未等批文還,早就被斬於荒郊野外,一切財物資產,盡皆充公。

    那未曾牽連的士紳聞說,都嚇得牙齒打戰,三句話迸不出一個字來,後又有幾個月黑風高之夜,數名財主被盜匪劫殺,這些人更加害怕起來,終在第三天,有人帶頭把財產捐獻官府,眾人跟進,事情才慢慢平息了下來。

    又過一日,華歆察實十數名官吏罪大惡極,乃報請左傲冉定奪,左傲冉也毫不客氣,大筆一揮,盡皆斬首,經此一事,并州官吏風氣大為好轉。

    卻說左傲冉在并州降豪強,收田地,罪貪吏,種種事端,大快人心,因而深為百姓擁戴,左傲冉之名遂遍傳整個并州,就連幽、冀等臨州,亦知其名。

    左傲冉趁熱打鐵,召眾人商議屯田具體事宜,左傲冉先把新式的十幾把椅子擺將出來,讓眾人試座,在大家阿諛奉承聲中,左傲冉虛榮心得到了大大滿足,不禁有些飄飄欲仙,神遊天外之態。

    棗祗道:「主公,數日來祗細心計算,查現有官地六百萬,只是品色不一,良莠參差,郡內丁口經黃巾賊亂,現有十一萬五千零一十一戶,七十萬三千九百六十五人,皆有田地,而流民居無定所,不勝算計,其數當不下二十萬,如若再加上主公新受降的三十萬黃巾軍,共計無田者不下五十萬人。」

    沮授接口道:「主公,為今首要,當招撫流民,授以為,人之所慮,不外乎衣食住行,現今且不慮衣行,只去其食宿之憂,則流民必安,其心亦必可用矣!」

    棗祗問道:「則注之言極是,然則計將安出?」

    田豐侃侃而談道:「今入嚴冬,流民饑饉,當廣施糧米,以解燃眉,再使自築居所,勿須繁雜,但避風防寒即可,一應用度,可自采一分,郡縣出具一分,著大戶募集一分,事即可成,待挨過本冬,有欲善其屋者,可悉聽尊便,絕不涉擾,挨到春暖花開,令其耕種稼穡,敢不從命?我等只備齊耕畜等物,餘者無須費心。」眾人各自沉思,均以為然。

    左純搖了搖頭投道:「然則郡府所出財物,只怕有去無回矣?」

    沮授大撓其頭道:「此亦某之所慮也,流民缺吃少穿,遑論錢財?若平白與之,心又不甘,如之奈何?」

    左純神色一動,似有話要說,左傲冉見左純欲言又止,忙道:「張純賢弟有何主意,但說無妨。」

    左純施禮道:「主公,純思得一策,可供參詳,牲畜等物,民所必需,萬萬不可或缺,百姓無力購買,何不以秋糧相抵?只是秋糧抵出,又怕不得越冬,復成亂事,是以不敢妄言。」

    左傲冉聽左純之說,腦子裡迅速浮現出幾個字,那就是分期付款,左傲冉呵呵一笑道:「左純賢弟所言甚是,一年秋糧抵不得,何不三年,五年,甚或更多?」

    左傲冉此言一出,沮授等人茅塞頓開,棗祗笑道:「主公,左將軍之言確有道理,只是若有無賴之徒,卻如何處置?」

    左純見眾人附和,真可謂為是大受鼓舞,開口道:「主公行仁義事,民眾又為自救,何慮無賴?既有得一二,當可規勸,甚或驅逐可也。」左純此法可行,眾人皆贊同之,此事迎刃而解,眾人不禁大笑。

    沮授道:「現民十餘萬,丁十五畝,足夠溫飽,但不宜摧征,當從官地補足畝數,據棗祗算計,當出一百五十萬,流民約五十萬,每丁二十,數為八百萬,官地尚餘一百五十萬,不知明公可有定奪?」

    左傲冉見沮授一臉的胸有成竹,笑道:「則注已有計較,且不先說,容某思想。」左傲冉假意考慮片刻後道:「可教軍屯!」

    沮授大笑道:「正是吾意。」

    左傲冉道:「吾以一州之力養兵五十餘萬,再輔以民、軍兩下屯田,餘地尚剩千萬,民軍懸殊巨大,且可收外州百姓,其數者多多益善,更可廣發告示,招天下流民!」

    沮授志得意滿地道:「主公,今大略初定,尚有一事,請諸公參詳,古之屯田,官私有八二、七三、六四、五五分者,今主公意為幾何?」左傲冉反問道:「諸公意為幾何?」

    沮授道:「應當六四分成。」

    田豐道:「應七三分成。」

    其餘眾武將和棗祗都道:「五五分成!」

    左傲冉默想片刻,心中有了計較,看著眾人道:「冉以為,民心初定,且無長物,不宜重苛,官三民七可也。」此話一出,眾人皆大驚失色,左傲冉見眾人神色,解釋道:「一者,百姓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既無叛亂。二者,百姓既有好處,必趨之若鶩,著意勤懇,三成收成,其數非小,足夠郡縣用度。三者,民心既為我用,何患戰事無糧?四者,郡縣屯聚,亦需錢財,何如散之於民?公等以為如何?」眾人細細思量,深以為然,不禁佩服左傲冉心胸廣闊,殊不知,左傲冉從歷史中獲得經驗:「民者,水也,可載舟,亦可覆舟!」

    經過認真的籌劃和準備,并州各郡縣皆出具告示,大意是招撫流民,郡縣給予糧米衣衫,幫助修建房屋,以助越冬,但必須進入官府督造的各處地點,待春耕時節,進行屯田,以自食其力,一應所用,郡縣提供,其價以秋糧分八年抵清,收成以官三民七計算,等等諸事。

    百姓見了,頓時群情激昂,大多本以為此生再無希望,挨得一時算一時,那料想現在光明遽至?一時之間,官府所設登記地點人滿為患,不幾日,就有三十餘萬人登記簽押,其中更有外地流民聽說,如潮湧至,左傲冉怕事態惡化,忙令大軍隊駐紮州界,以防有亂民作亂,這場民潮竟讓左傲冉得幽、冀、大漠等地流民三十餘萬。

    流民得郡縣接濟,即刻蓋房築屋,歡歡喜喜準備過冬,只等著春暖花開,俱各領了屯田物資,高高興興種地了,左傲冉的這一方法,只苦了那一幫士紳大戶,又被強制捐了一回物資,心中懼怕,大部分收拾細軟等可帶之物,瞅時機溜之大吉,那不能攜帶的東西,又大大肥了左傲冉一次。

    左傲冉心情大好,曾幾此帶親隨深入田間,體察百姓屯田熱情,一路行走,發現當時所用鐵犁效率不高,且耕種粗放,全不似現代精耕細作,效果大打折扣。

    左傲冉再三回想現代鐵犁的樣式,雖未想的十足,卻也有七八分模樣,著人製作了試驗,效果甚是理想,所需人畜之力即少,翻地又深,左傲冉下令推廣,頗受百姓好評,又回想現代務農過程,教以百姓耕作,效果亦佳,眾文武見左傲冉樣樣在行,心中甚奇,也更佩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